轨道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4711发布日期:2021-07-23 21:0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轨道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车辆玩具行驶的轨道玩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提出有一种使四轮的车辆玩具行驶的轨道玩具。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18-57496号公报的行驶玩具用轨道即轨道玩具具备:作为自动行驶玩具的行驶路面的轨道部,以及设置在轨道部的两侧面的引导壁,以构成自动行驶玩具的行驶路。



技术实现要素:

上述日本专利特开2018-57496号公报的轨道玩具是沿着预先组装而固定的轨道部使自动行驶玩具行驶的,因此可以容易地预测自动行驶玩具在行驶中的动作,缺乏变化,可预测到游戏者会厌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于变化的轨道玩具。

本发明所涉及的轨道玩具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基座构件;轨道构件,其具有行驶体可通行的路面部,被施力时所述路面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呈前倾展开状态;盖构件,其可开关的与所述基座构件相连接,并具有第一被卡止部;卡止构件,该卡止构件具有配置在收纳状态的所述轨道构件的所述路面部上的解除突起,以及与所述第一被卡止部卡止而将所述盖构件支承为关闭状态第一卡止部。所述盖构件在关闭状态下将所述轨道构件向收纳状态施力,当进入到所述路面部的所述行驶体按压所述解除突起时,所述卡止构件的所述第一卡止部与所述第一被卡止部的卡止则被解除。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富于变化的轨道玩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括收纳状态的轨道玩具的轨道玩具套装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形轨道玩具的省略了盖构件的平面图,(a)是图1所示的前段侧的轨道玩具,(b)是图1所示的后段侧的轨道玩具。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2(a)所示的轨道玩具的拆卸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2(b)所示的轨道玩具的拆卸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纳状态下的轨道玩具的剖面图,(a)和(b)分别是图2(a)所示的轨道玩具的va-va剖面图和vb-vb剖面图,(c)、(d)和(e)分别是图2(b)所示的vc-vc剖面图、vd-vd剖面图以及ve-ve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5(a)所示的轨道玩具的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展开状态的轨道玩具的剖面图,(a)相当于图5(c)所示的vc-vc剖面,(b)相当于图5(e)所示的ve-ve剖面。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含展开状态的轨道玩具的轨道玩具套装的整体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轨道玩具的示例1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含另一轨道玩具的示例2的轨道玩具套装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1a…轨道玩具套装2…车辆玩具

3~7…轨道玩具21…前轮

22…后轮23…侧肋

24…前方肋条31…基座构件

32…盖构件32a…盖构件

32b…盖构件33…轨道构件

34…卡止构件35…引导构件

41…轨道部41a…入口

41b…出口51…基座构件

52…盖构件53…轨道构件

54…轨道构件55…卡止构件

56…引导构件57…下支承体

58…上支承体61…基座构件

62…盖构件63…轨道构件

64…轨道构件65…支承体

71…基座构件71a…固定部

71b…可动部71b1…突出部

72…盖构件73…轨道构件

241…凹部301…铰链部

301a…轴部301b…轴部

311…后侧壁311a…后侧面

311b…被卡止部312…前侧壁

312a…前侧面312b…卡止部

312c…内表面313…左侧壁

313a…左侧面314…右侧壁

314a…右侧面315…底板

315a…底面316…入口开口部

317…出口开口部318…接收部

321…切口部322…被卡止部

330…轨道部330a…入口

330b…出口331…路面部

332…侧壁332a…支承突起

333…待机部333a…凹陷部

333b…限制突起334a…开口部

334b…开口部335…限制突起

341…基部342…解除突起

343…卡止部351…开口部

411…扩宽部501…铰链部

501a…轴部501b…轴部

502…铰链部502a…轴部

502b…轴部503…铰链部

503a…轴部503b…轴部

511…后侧壁511a…后侧面

511b…被卡止部512…前侧壁

512a…前侧面512b…卡止部

512c…内表面513…左侧壁

513a…左侧面514…右侧壁

514a…右侧面515…底板

515a…底面516…入口开口部

517…出口开口部518…接收部

521…切口部522…被卡止部

523…槽部524…轴部

530…轨道部530b…出口

531…路面部532…侧壁

533…限制突起540…轨道部

540a…入口541…路面部

542…侧壁542a…支承突起

543…待机部543a…凹陷部

543b…限制突起544a…开口部

545…限制突起546…轴部

551…基部552…解除突起

553…卡止部571…支承杆部

572…板部581…限制突起

601…铰链部602…铰链部

603…铰链部604…铰链部

611…后侧壁612…前侧壁

613…左侧壁614…右侧壁

615…底板616…轨道部

631…路面部632…侧壁

633…轨道部641…路面部

642…侧壁642a…支承突起

643…轨道部644…待机部

701…铰链部702…铰链部

712…前侧壁712a…前侧面

712b…卡止部712c…卡止突起

712d…卡止突起713…左侧壁

714…右侧壁717…出口开口部

s…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轨道玩具套装1具备相互连接的形态不同的轨道玩具3~5。轨道玩具3~5可以使车辆玩具2行驶。车辆玩具2模仿四轮汽车,车轴被松配合支承在车身上,具有能够自由旋转的前轮21及后轮22。从车辆玩具2的车身的左右侧面形成有向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长尺平板状侧肋23。另外,在车辆玩具2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前方肋24。在左右的前方肋24之间形成凹部241。

轨道玩具3~5可以按照任意的顺序串联起来。连接的各轨道玩具3~5上下厚度及左右宽度形成为大致相同。另外,各轨道玩具3~5的前后长度也可以形成为大致相同。当车辆玩具2从入口侧进入时,前段侧和后段侧的轨道玩具3、5则以向上方展开的形式变形,参照图8,使车辆玩具2排出到下一段的轨道玩具。以下,在轨道玩具3~5的说明中,将轨道玩具3~5的入口侧作为后,将出口侧作为前,将从轨道玩具3~5的后方观察的左侧作为左,其相反侧作为右。另外,将图1所示的轨道玩具3~5的上方作为上,其相反侧作为下。

主要参照图1、图2(a)和图3对轨道玩具3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轨道玩具3由配置在下方的大致长矩形平板状的基座构件31和通过铰链部301可旋转地连接在基座构件31上的盖构件32,而在盖构件32关闭状态下整体形成为大致长矩形平板状。另外,如图3所示,轨道玩具3具有在内部前后长尺的轨道构件33和能够将盖构件32支承为关闭状态的卡止构件34。当盖构件32处于关闭状态时,轨道构件33被折叠在基座构件31和盖构件32之间,以形成收纳状态。

基座构件31在长矩形板状的底板315的外周周围具有在后端和前端横跨左右形成的后侧壁311和前侧壁312、以及在左端和右端横跨前后形成的左侧壁313和右侧壁314。另外,基座构件31具有将各个外表面形成为呈平坦状的后侧面311a、前侧面312a、左侧面313a、右侧面314a及底面315a。

在左侧壁313及右侧壁314的上端部形成有构成铰链部301的轴部301a。在后侧壁31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和底板315的后端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形成有分别以矩形形状连续切口的入口开口部316。入口开口部316形成于轨道构件33的入口330a侧。另外,在前侧壁3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侧也形成有与入口开口部316大致相同宽度且呈矩形形状切口的出口开口部317。出口开口部317形成于轨道构件33的出口330b侧。

如图2(a)和图3所示,在后侧壁311的后侧面311a中,在入口开口部316的左侧壁313侧和右侧壁314侧分别形成有被卡止部311b即第二被卡止部。被卡止部311b由形成为能够以两股状弹射的两个夹持片构成。在前侧壁312的前侧面312a中,在出口开口部317的左侧壁313及右侧壁314侧分别形成能够与其他轨道玩具3~5的被卡止部即在轨道玩具3的情况下为被卡止部311b卡止的卡止部312b即第二卡止部。卡止部312b通过在上下延伸设置的平板片形成肋状。卡止部312b具有在前端侧比基端侧板厚更厚的鼓起部。该鼓起部通过设置在被卡止部311b的各平板片的前端侧的相对面上的缩宽突起而卡止。各卡止部312b可以与被卡止部311b,后述的卡止部512b以及被卡止部511b也相同,以规定以上的力拆卸自如地安装。

在图3中,在底板315上的大致中央位置配置有卡止构件34和引导卡止构件34的滑动接触的引导构件35。另外,在底板315上形成有支承扭簧等未图示的施力构件的接收部318,其中该扭簧等未图示的施力构件则将轨道构件33向引导构件35的前方侧以倒立方向进行施力。

卡止构件34形成为在引导构件35内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卡止构件34具有:平板状的基部341,其配置为与底板315大致平行;四方柱状的解除突起342,其在基部341中从入口开口部316侧的后端向上方竖直;多个卡止部343即第一卡止部,其在基部341中从解除突起342的靠出口开口部317侧的位置向上方竖直。在卡止部343的前端侧形成有向后方侧即解除突起342侧延伸设置的爪部。

引导构件35形成为上板具有供卡止部343贯穿的开口部351呈大致平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卡止部343分别经由两个开口部351向上方突出设置。引导构件35从上方覆盖卡止构件34的基部341的一部分以限制卡止构件34的前后移动的移动范围。并且,如图5(a)所示,卡止构件34通过设置在形成于引导构件35内的空间s上的压缩弹簧等未图示的施力构件,向引导构件35的后方向施力。

轨道构件33形成为与基座构件31的前后长度大致相同的长矩形平板状,也可参照图5(a)等。轨道构件33具有路面部331和从路面部331的左右两侧向上及下方竖直的侧壁332。轨道部33为通过路面部331以及侧壁332而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的凹状空间。

在路面部331上的入口330a侧形成有车辆玩具2的待机部333。待机部333被配置为在轨道构件33的收纳状态下向后倾斜到路面部331的出口330b侧的靠下方位置,参照图5(a)。在待机部333的前方形成有凹陷部333a,该凹陷部333a在对车辆玩具2的前轮21进行松配合支承的同时限制车辆玩具2的前方及后方的移动。另外,在待机部333的后方形成有支承车辆玩具的后轮22而限制车辆玩具2的后方移动的限制突起333b。凹陷部333a和限制突起333b横跨在待机部333的左右方向上而形成并发挥停车功能。路面部331在形成有待机部333的入口330a侧、出口330b侧以及入口330a和出口330b的中间部中倾斜角度不同。在轨道玩具3的展开状态下,参照图6,入口330a侧和出口330b侧的倾斜角度小于中间部。

另外,在路面部331中,在待机部333的前方侧形成有多个开口部334a及开口部334b。当轨道构件33处于收纳状态时,如图5(a)和5(b)的剖面图所示,卡止构件34的解除突起342被插穿在开口部334a中。因此,解除突起342的前端侧位于路面部331的上方。同样,当轨道构件33处于收纳状态时,卡止构件34的卡止部343被插穿在开口部334b。包括卡止部343的爪部的前端侧位于路面部331的上方,能够与折叠成关闭状态的盖构件32的被卡止部322即第一被卡止部卡止,以将盖构件32支承为关闭状态。

在待机部333的与侧壁332相对的内面竖直有支承突起332a,支承突起332a用于防止停止在待机部333中的车辆玩具2脱轨。这里所说的脱轨,是指车辆玩具2从轨道构件33内不经过出口330b侧而移动到外侧的状态。支承突起332a主要能够防止由于轨道构件33向竖立方向转动的弹力而导致车辆玩具2从轨道构件33向前方飞出。支承突起332a形成于位于待机部333上的车辆玩具2的侧肋23的靠上方的位置。另外,相对的支承突起332a之间的间隙宽度形成为比包含放置在待机部333上的车辆玩具2的侧肋23的左右宽度窄。在左右侧壁332的出口330b侧的外侧面上形成有限制突起335。限制突起335在轨道构件33的展开状态下,抵接于基座构件31的前侧壁312的内表面312c,能够限制轨道构件33向竖立方向的转动。

盖构件32由左右对称的盖构件32a和盖构件32b形成。盖构件32a和盖构件32b分别与基座构件31的轴部301a一起,在长边侧具有构成铰链部301的轴部301b。因此,盖构件32a和盖构件32b能够以对开状进行开闭动作。另外,各盖构件32a和盖构件32b在与轨道构件33的入口330a侧对应的后端侧具有在关闭状态下大致呈矩形切口的切口部321。在两盖构件32a、32b的切口部321的前方侧形成有被卡止部322即第一被卡止部。如图5(b)所示,被卡止部322在盖构件32a、32b的背面侧向前方延伸设置,具有能够与卡止部343的爪部卡止的爪部。

返回到图1,位于轨道玩具3的下一段的轨道玩具4整体形成为大致长矩形平板状。轨道玩具4具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凹陷状轨道部41。轨道部41中的入口41a的左右内壁具有从前方侧朝向后方侧左右宽度扩宽的扩宽部411。在轨道玩具4的入口41a侧的后侧面形成有可与轨道玩具3的卡止部312b卡脱的未图示的被卡止部。另外,在轨道玩具4的出口41b侧的前侧面形成有可与轨道玩具5的被卡止部511b卡脱的未图示的卡止部。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1、图2(b)及图4对轨道玩具5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轨道玩具5通过配置在下方的大致长矩形平板状的基座构件51和盖构件52,在盖构件52的关闭状态下整体形成为大致长矩形平板状,其中盖构件52通过下支承体57和上支承体58与基座构件51上下可移动地连接。另外,如图4所示,轨道玩具5具有在内部前后呈长尺状的轨道构件53、54和能够将盖构件52支承为闭合状态的卡止构件55。当盖构件52处于关闭状态时,轨道构件53、54被折叠在基座构件51和盖构件52之间,成为收纳状态。

基座构件51在长矩形板状的底板515的外围周围具有在后端及前端横跨左右而形成的后侧壁511及前侧壁512,和在左端及右端横跨前后而形成的左侧壁513及右侧壁514。另外,基座构件51分别具有将各个外表面呈平坦状形成的后侧面511a、前侧面512a、左侧面513a、右侧面514a和底面515a。

在左侧壁513及右侧壁514的内侧的前方及后方即基座构件51的四角形成有能够转动地连接下支承体57的轴部501a,在图4中图示了一处。在后侧壁51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和底板515的后端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形成有分别以矩形形状连续切开的入口开口部516。入口开口部516形成在轨道构件54的入口540a侧。另外,在前侧壁5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侧,也形成有与入口开口部516大致相同宽度切口的出口开口部517。出口开口部517形成在轨道构件53的出口530b侧。

如图2(b)和图4所示,在后侧壁511的后侧面511a上形成有与轨道玩具3的被卡止部311b相同的位置和形状的被卡止部511b即第二被卡止部。在前侧壁512的前侧面512a上也形成有与轨道玩具3的卡止部312b相同的位置及形状的卡止部512b即第二卡止部。

在图4中,在底板515上的大致中央处配置有卡止构件55和引导卡止构件55的滑动接触的引导构件56。另外,在底板515上形成有支承扭簧等未图示的施力构件的接收部518,其中扭簧等未图示的施力构件将轨道构件53向引导构件56的前方侧以倒立方向施力。

卡止构件55形成为能够在引导构件56内前后方向移动。卡止构件55具有:平板状的基部551,其与底板515大致平行的配置;四方柱状的解除突起552,其在基部351中从入口开口部516侧的后端向上方竖直;多个卡止部553即第一卡止部,其在基部551中从解除突起552的靠出口开口部517侧的位置向上方竖直。在卡止部553的前端侧形成有在后方侧即解除突起552侧延伸设置的爪部。

引导构件56大致呈平板状形成。引导构件56从上方覆盖卡止构件55的基部551的一部分以限制卡止构件55的前后运动的移动范围。并且,如图5(c)所示,卡止构件55通过设置在形成于引导构件56内的空间s上的压缩螺旋弹簧等未图示的施力构件,向引导构件56的后方施力。

前方的轨道构件53和后方的轨道构件54形成为在基座构件51上的收纳状态下的组合前后长度大致与基座构件51相同的长矩形平板状,也参照图5(c)等。轨道构件53可转动地连接在基座构件51的出口开口部517侧的前端侧。轨道构件53沿相对于基座构件51竖立的方向施力。另外,轨道构件54可转动地连接到形成有盖构件52的切口部521的后端侧。轨道构件54通过自重可转动地形成。后侧的轨道构件54的前端抵接于前侧的轨道构件53的路面部531的上表面而配置。

轨道构件53具有路面部531和从路面部531的左右两侧向上方和下方竖直的侧壁532。侧壁532除去后端的一部分,横跨路面部531的前端到后端侧而形成。由路面部531和侧壁532形成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的凹状空间即轨道部530。在左右侧壁532的出口530b侧的外侧面上形成有限制突起533。限制突起533在轨道构件53的展开状态下,抵接于基座构件51的前侧壁512的内面512c,能够限制轨道构件53向竖立方向的转动。

轨道构件54具有路面部541和从路面部541的左右两侧向上方和下方竖直的侧壁542。侧壁542除去前端的一部分,横跨路面部541的前端到后端侧而形成。由路面部541和侧壁542形成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的凹状空间即轨道部540。轨道构件53和轨道构件54的各轨道部530、540可以构成前后方向连设的车辆玩具2能够通行的大致直线状的轨道部。

在路面部541上的入口540a侧形成有车辆玩具2的待机部543。待机部543在轨道构件54的收纳状态下,形成为在路面部541的前方侧的,也包括轨道构件53的路面部531的出口530b侧的靠下方位置而后倾,参照图5(c)。在待机部543的前方形成有凹陷部543a,该凹陷部543a在松配合支承车辆玩具2的前轮21的同时限制车辆玩具2向前方及后方的移动。另外,在待机部543的后方形成有对车辆玩具2的后轮22进行支承并限制车辆玩具2的后方移动的限制突起543b。凹陷部543a和限制突起543b横跨待机部543的左右而形成,起到停车的作用。

另外,在路面部541中,在待机部543的前方侧形成有开口部544a。当轨道构件54处于收纳状态时,如图5(c)的截面图所示,卡止构件55的解除突起552插穿到开口部544a。因此,解除突起552的前端侧位于路面部541的上方。另一方面,在轨道构件54处于收纳状态的情况下,卡止构件55的卡止部553的前端侧位于路面部541的上方,能够与折叠为关闭状态的盖构件52的被卡止部522即第一卡止部进行卡止,能够将盖构件52支承为关闭状态。

在待机部543的侧壁542的相对的内面,与轨道玩具3的轨道构件33相同,竖直有支承突起542a,其防止在停止于待机部543的车辆玩具2的脱轨。另外,在左右侧壁542的入口540a侧的外侧面上形成有限制突起545。限制突起545在轨道构件54的展开状态下,抵接于后述的盖构件52的槽部523的内边缘,能够限制轨道构件54向下方转动。

下支承体57形成为整体呈前后长矩形板状。下支承体57具有配置在左右的支承杆部571和在支承杆部571之间相对于支承杆部571倾斜地连接的板部572。此外,在支承杆部571的长度方向的前端及后端形成有轴部501b、502a。支承杆部571的一个轴部501b可转动地与基座构件51的轴部501a连接,另一个轴部502a可转动地与后述的上支承体58的轴部502b连接。

上支承体58左右宽度比下支承体57的支承杆部571的间隔窄,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矩形板状。上支承体58配置在下支承体57的上方,在轨道玩具5的收纳状态下,可以将一部分配置在支承杆部571之间,参照配置在图4的基座构件51内的三处的上支承体58。在上支承体58的长度方向的前端及后端形成有轴部503a、502b。上支承体58的一个轴部502b与下支承体57的轴部502a相连接,上支承体58的另一个轴部503a可转动地与盖构件52的轴部503b连接。另外,从上支承体58的轴部502b侧形成有限制突起581,其抵接于板部572限制与下支承体57之间的转动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基座构件51的前方的左右下支承体57在前端侧形成铰链部501,可转动地与基座构件51连接,配置在基座构件51的后方的左右下支承体57在后端侧形成铰链部501,可转动地与基座构件51连接。另外,配置在基座构件51的前方的左右上支承体58在后端侧形成铰链部502,可转动地与下支承体57连接,配置在基座构件51的后方的左右上支承体58在前端侧形成铰链部502,可转动地与下支承体57连接。另外,配置在基座构件51的前方的左右上支承体58在前端侧形成铰链部503,可转动地与盖构件52连接,配置在基座构件51的后方的左右上支承体58在后端侧形成铰链部503,可转动地与盖构件52连接。

盖构件52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的平板状。盖构件52具有与上支承体58的轴部503a一起构成铰链部503的轴部503b。盖构件52可以通过下支承体57和上支承体58相对于基座构件51上下升降。另外,盖构件52在与轨道构件54的入口540a侧对应的后端侧具有大致呈矩形形状被切口的切口部521。在盖构件52的切口部521的前方侧形成有被卡止部522即第一被卡止部。如图5(d)所示,被卡止部522在盖构件52的背面侧向前方延伸设置,具有能够与卡止部553的爪部卡止的爪部。

另外,在切口部521的后端侧的内边缘部形成有槽部523。在槽部523的靠下方位置形成有轴部524,其与设置在轨道构件54的后端侧的轴部546一起构成铰链部。槽部523设置在轴部524的外周周围的一部分上,能够可滑动接触地收纳轨道构件54的限制突起545。限制突起545在轨道构件54的展开状态下,抵接于槽部523的前端侧的内边缘,能够限制轨道构件54向下转动。

接下来,对车辆玩具2行进时的轨道玩具3、5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5(a)所示的轨道玩具3中,当图1所示的车辆玩具2从入口330a侧进入时,解除突起342被形成在车辆玩具2的前方肋条24之间的凹部241按压。车辆玩具2的前轮21松配合到凹陷部333a,同时,后轮22位于限制突起333b的前方。因此,车辆玩具2的前后移动受到限制。另外,由于解除突起342被按压,所以卡止构件34抵抗于弹力而前进,解除卡止部343与被卡止部322的卡止,参照图5(b)。由卡止部343支承为关闭状态的盖构件32a、32b以铰链部301为轴向打开方向展开,参照图6及图8的轨道玩具3。

然后,由盖构件32限制为收纳状态的轨道构件33通过弹力向上转动,包含轨道构件33的待机部333的路面部331则前倾,参照图6。另外,轨道构件33的转动通过轨道构件33的限制突起335与前侧壁312的内表面312c抵接而以规定的角度受到限制。当路面部331前倾时,车辆玩具2的前轮21从凹陷部333a脱离,可在路面部331上向出口330b侧滑行。并且,从出口330b侧排出的车辆玩具2可以从轨道玩具3的下一段的轨道玩具4的入口41a侧进入,并在轨道部41上行驶。

进入到轨道玩具4的车辆玩具2,通过扩宽部411容易地将轨道部41向出口41b侧引导,以从轨道玩具3排出的气势,从轨道部41的出口41b向下一段的轨道玩具5侧行驶。

在轨道玩具5中,车辆玩具2进入到入口540a侧时,由车辆玩具2的凹部241按压解除突起552。车辆玩具2的前轮21被松配合到凹陷部543a中,后轮22位于限制突起543b的前方。因此,车辆玩具2的前后移动受到限制。另外,由于解除突起552被按压,所以卡止构件55抵抗于弹力而前进,解除卡止部553和被卡止部522的卡止,参照图5(d)。由卡止部553支承为关闭状态的盖构件52由于下支承体57和上支承体58向上方伸长的弹力而上升。通过限制突起581与板部572抵接来限制上支承体58相对于下支承体57的转动角度,图7(b)。因此,停止下支承体57和上支承体58的伸长移动,盖构件52在规定的高度位置停止。

此外,由盖构件52限制为收纳状态的轨道构件53利用弹力向上转动,轨道构件54也向下方转动。因此,包括轨道构件54的待机部543的路面部541和轨道构件53的路面部531则前倾,参照图7(a)和图8的轨道玩具5。另外,轨道构件53的转动通过轨道构件53的限制突起533与前侧壁312的内面512c抵接而受到限制。当路面部331前倾时,车辆玩具2的前轮21从凹陷部543a脱离,能够在路面部531上向出口530b侧滑行。并且,从出口530b侧排出的车辆玩具2可以朝向轨道玩具5的下一段的轨道玩具行驶。

通过轨道玩具3、5,能够使车辆玩具2以与进入方向相同的行进方向快速排出。另外,轨道玩具3、5因为从收纳状态展开,所以能够玩赏随着车辆玩具2的行驶而呈现的变形动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轨道玩具的另一示例1进行说明。图9示意性地表示了轨道玩具6的展开状态下的左侧面图。与轨道玩具3、5相同,轨道玩具6通过配置在下方的大致长矩形平板状的基座构件61和通过铰链部601可转动地连接在基座构件61上的盖构件62,在盖构件62的关闭状态下整体形成为大致长矩形平板状。与轨道玩具3、5相同,基座构件61在长矩形板状的底板615的外围周围具有后侧壁611、前侧壁612、左侧壁613和右侧壁614。铰链部601设置在基座构件61的后端侧,盖构件62能够前后开闭。并且,以下,在轨道玩具6的说明中,图9的右侧作为轨道玩具6的后,其相反侧作为前,并且图7的上侧作为上,其相反侧作为下。另外,将图9的图纸纵深方向作为轨道玩具6的右侧,将前侧作为左侧。

轨道玩具6具有沿着轨道玩具6的前后方向配置的前方侧的轨道构件63和后方侧的轨道构件64。轨道构件63通过基座构件61的前端侧的铰链部602在竖立方向上受到弹性施力而被可转动地连接。轨道构件63与轨道玩具3、5相同,具有路面部631和设置在路面部631的左右端侧的侧壁632,具有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从后方观察为凹状空间的轨道部633。

轨道构件64通过轨道构件63的后端侧和铰链部603被可旋转地连接。轨道构件64也具有路面部641和设置在路面部641的左右端侧的侧壁642,具有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轨道部643。另外,轨道构件64的后方侧即入口侧的轨道部643可以设置待机部644,该待机部644包括与轨道玩具3、5相同的凹陷部和限制突起。此外,在轨道部643的入口侧的与侧壁642相对的内面上,竖直有与支承突起332a、542a相同的支承突起642a。

另外,在基座构件61的后方侧形成有柱状或板状的支承体65。支承体65也在沿竖立方向上受到弹性施力,经由铰链部604被可转动地连接。当盖构件62向打开方向展开时,轨道构件64被前方侧的轨道构件63向上方抬起,通过后侧的支承体65的竖立从下方受到支承。轨道构件64的路面部641在展开状态下以稍微前倾的角度静止。

基座构件61还包括供车辆玩具2可在左右方向上行驶的轨道部616。该轨道部616在轨道玩具6的展开状态下,设置在以图9的侧视图中的大致梯形框状展开的轨道构件63、64和支承体65的下方。另外,基座构件61可以在基座构件61的左侧壁613和右侧壁614上设置未图示的卡止部或被卡止部,在左右方向上连结轨道玩具6和其他轨道玩具。因此,轨道玩具6可以形成为立体交叉卡片(card)状。

根据轨道玩具6,能够玩赏变形而出现的立体交叉状构成的轨道部633、643和616,并且能够通过组合多个轨道玩具来创建各种路线以进行玩赏。

图10是包含作为另一轨道玩具的实例2的展开状态的轨道玩具7的轨道玩具套装1a的立体图。与轨道玩具3、5相同,轨道玩具7通过配置在下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基座构件71和通过铰链部701可转动地连接在基座构件71上的盖构件72,在盖构件72的关闭状态下整体形成大致长矩形平板状。轨道玩具7在车辆玩具2进入时,盖构件72和轨道构件73的动作可以与轨道玩具3的盖构件32和轨道构件33相同地构成。轨道玩具7以车辆玩具2的进入为契机,能够使基台部件71旋转90度。

具体而言,基座构件71具有配置在轨道玩具7的载置面侧的固定部71a和配置在固定部71a的靠上方的可动部71b。盖构件72和轨道构件73形成在可动部71b侧。固定部71a配置在车辆玩具2相对于轨道玩具7进入的前段侧的轨道玩具4和车辆玩具2被排出的后段侧的轨道玩具4之间。图10所示的两个轨道玩具4配置为,轨道部41的方向相互形成大致直角。固定部71a能够与轨道玩具4连接而定位。

在固定部71a的前侧壁712的前侧面712a中,在出口开口部717的左侧壁713侧和右侧壁714侧分别形成有能够与其他轨道玩具的被卡止部卡止的卡止部712b即第二卡止部。如从p方向观察的a部放大图所示,卡止部712b具有大致呈l字形向两个方向突出的卡止突起712c和卡止突起712d。卡止部712b可以利用未图示的左右方向的轴进行转动,切换为向前侧壁712侧突出的卡止突起712c即a部放大图或卡止突起712d即a’部放大图。各卡止突起712c、712d形成为短圆柱状。卡止突起712c的外径形成为比卡止突起712d的外径小且低。与卡止突起712c、712d卡合的其他轨道玩具的被卡止部可以形成为类似于卡止突起712c、712d的外形形状的槽状,如外径稍大的圆形孔状。

在使卡止突起712c向前侧壁712侧突出的情况下,通过车辆玩具2的进入使可动部71b转动大致90度,从而能够用作可变换车辆玩具2的排出方向的弯曲卡片(curvecard)。另一方面,在使卡止突起712d突出到前侧壁712侧的情况下,即使车辆玩具2进入也不进行可动部71b的转动,与图1的轨道玩具3等相同,盖构件72和轨道构件73展开,能够使车辆玩具2向与进入方向相同的方向排出。

在将轨道玩具7用作弯曲卡片的情况下,轨道玩具7进行例如如下动作。如图1的轨道玩具3所示,可动部71b在盖构件72处于关闭状态的初始状态下配置在固定部71a的上方位置即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形成于可动部71b的下表面的一部分的突出部71b1与固定部71a相同,抵接于轨道玩具7的载置面,能够稳定支承轨道玩具7的整体。

当车辆玩具2从前段侧的轨道玩具4进入,按压轨道玩具7的未图示的解除突起,该解除突起相当于轨道玩具3的解除突起342时,可动部71b通过铰链部702相对于固定部71a转动。固定部71a转动大致90度,与下一段的轨道玩具4相连接。此时,由于在前侧壁712侧形成有外径比卡止突起712d小且低的卡止突起712c,所以能够容易地卡止于所连接的轨道玩具4的被卡止部。之后,与图1的轨道玩具3等相同,轨道玩具7能够展开盖构件72和轨道构件73而排出车辆玩具2。

根据轨道玩具7,能够使轨道构件73前倾地变形,使车辆玩具2向与车辆玩具2的进入方向不同的方向排出。这样,车辆玩具2的行驶速度不会受到阻碍,能够改变行驶方向移动。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本实施方式的限制,可以加以各种变更来实施。例如,图10所示的轨道玩具7的转动角度不限于大致90度,可以是设为能够转动大致180度的弯曲卡片。

另外,轨道玩具3、5~7除了盖构件和轨道构件以外,也可以具备通过车辆玩具2的进入而展开的可动部。可动部例如由动物或人型机器人的躯体、手臂、脚及头等各部位构成,通过展开,可以形成为机器人站立的状态。在机器人站起来后,轨道玩具可以使车辆玩具2从机器人的一部分,例如从双脚之间排出,进入下一段轨道玩具的轨道部,也可以设为与机器人合体构成终点的终点目标(goal)机器人。

另外,图5(b)和图5(c)等所示的解除突起342、552也可以在前端侧具有爪部,并兼具卡止部343、553的功能。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于变化的轨道玩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