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蹈教学用安全型空翻练习垫

文档序号:25027115发布日期:2021-05-11 16:5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舞蹈教学用安全型空翻练习垫

本发明涉及舞蹈教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舞蹈教学用安全型空翻练习垫。



背景技术: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和礼仪等。

在舞蹈教学中,教学老师通常需要指导学员进行各种动作的专项教学练习,其中,后空翻是舞蹈动作的一种,在进行后空翻动作的练习时,如果学员在较硬的地板上进行练习,动作失误时容易受伤,严重时甚至有生命危险,如果在弹性垫子、弹性床等较软的工具或场所上进行练习,在学员起跳时,弹性垫子、弹性床等具有弹性,会给学员一个额外的上升力,会导致训练结果有所偏差,比如学员在弹性床上能完成后空翻动作,但不意味着,在硬质的地板上也能完成,导致学员对自己有一个错误的判断,为后续的练习或表演埋下隐患。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舞蹈教学用安全型空翻练习垫。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舞蹈教学用安全型空翻练习垫,它可以实现学员可站在硬质的踩踏板上进行起跳,学员起跳后,升降气缸可自动、快速的带动踩踏板向下移动,且补位弹性垫可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自动移动至通滑槽内并与弹性保护垫齐平,从而避免学员动作失误时受伤,进而可有效的保护练习后空翻动作的学员,显著提高了安全性能,且在学员起跳时,不会给学员额外的上升力,从而可保证训练结果的真实性,并通过复位开关、竖直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等的设置,使得学员在完成一次练习后,可按压复位开关使踩踏板自动进行复位,进而进行连续多次的练习,提高了实用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舞蹈教学用安全型空翻练习垫,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性保护垫,所述支撑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踩踏板,所述弹性保护垫上开设有与踩踏板相匹配的通滑槽,所述踩踏板贯穿通滑槽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踩踏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滑连筒,所述内置槽的底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支撑底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开关,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保护控制系统,所述内置槽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滑动贯穿固定套筒的外壁延伸至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硬质连接板,所述硬质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补位弹性垫,所述支撑箱内设置有竖直调节组件,所述固定套筒内设置有水平调节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压力感应模块、升降控制模块、水平感应模块、水平控制模块、竖直感应模块竖直控制模块、复位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踩踏板设置为圆形,所述硬质连接板、补位弹性垫均设置为与踩踏板相匹配的半圆形,所述补位弹性垫与滑连筒相抵并与其滑动连接,使得两个补位弹性垫对接在一起后的形状、大小与踩踏板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踩踏板包括硬质支撑板和硬质上表板,所述硬质支撑板和硬质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压力感应模块与升降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升降控制模块与升降气缸电连接,使得压力传感器可感知踩踏板受到压力的变化,并将压力变化的信息传达给压力感应模块,练习时,学员可站在踩踏板上进行起跳,当压力感应模块接收到踩踏板受到的压力骤然增加并突然消失的信息时,即学员起跳时,压力感应模块会通过升降控制模块控制升降气缸,使升降气缸带动踩踏板快速向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一线筒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线筒上缠绕有第一拉绳,所述固定套筒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的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匹配的第一弧形齿条。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撑箱顶端的第一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与竖直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竖直感应模块与竖直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竖直控制模块与第一气缸电连接,所述第一拉绳远离第一线筒的一端与硬质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补位弹性垫的顶端与弹性保护垫相抵,通过竖直调节组件的设置,当两个补位弹性垫对接在一起后,第一弹簧可进行回弹,从而带动补位弹性垫向上移动至与弹性保护垫齐平,避免学员动作失误时受伤,进而可有效的保护练习后空翻动作的学员,显著提高了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二线筒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线筒上缠绕有第二拉绳,所述固定套筒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相匹配的第二弧形齿条。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于竖板上的第二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与水平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水平感应模块与水平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水平控制模块与第二气缸电连接,所述第二拉绳远离第二线筒的一端与支撑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通过水平调节组件的设置,踩踏板的向下移动,可带动滑连筒向下移动,踩踏板穿过硬质连接板后,第二弹簧可进行回弹,带动支撑滑杆向固定套筒外滑动,从而使两个补位弹性垫相对滑动,直至两个补位弹性垫对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开关与复位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复位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升降控制模块、竖直控制模块、水平控制模块均电连接,使得在进行一次练习之后,学员可通过按压复位开关,使复位控制模块将复位指令传达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先是控制第一电机启动,使其收卷第一拉绳,从而带动硬质连接板、补位弹性垫向下移动,直至第一距离传感器感应到硬质连接板下降至原始高度,并通过竖直感应模块向竖直控制模块发送指令,使竖直控制模块控制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带动第一弧形齿条移动至与第一齿轮啮合,从而卡住第一线筒,然后中央处理单元控制第二电机启动,使其收卷第二拉绳,从而带动支撑滑杆向固定套筒内滑动,直至第二距离传感器感应到支撑滑杆移动至原始位置,并通过水平感应模块向水平控制模块发送指令,使水平控制模块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带动第二弧形齿条移动至与第二齿轮啮合,从而卡住第二齿轮,进而卡住第二线筒,然后中央处理单元控制升降气缸启动,使其带动踩踏板上升至原始位置,最后中央处理单元再通过控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带动第一弧形齿条、第二弧形齿条复位,即可完成踩踏板的复位,从而进行下一次的练习。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学员可站在硬质的踩踏板上进行起跳,学员起跳后,升降气缸可自动、快速的带动踩踏板向下移动,且补位弹性垫可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自动移动至通滑槽内并与弹性保护垫齐平,从而避免学员动作失误时受伤,进而可有效的保护练习后空翻动作的学员,显著提高了安全性能,且在学员起跳时,不会给学员额外的上升力,从而可保证训练结果的真实性,并通过复位开关、竖直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等的设置,使得学员在完成一次练习后,可按压复位开关使踩踏板自动进行复位,进而进行连续多次的练习,提高了实用性。

(2)踩踏板设置为圆形,硬质连接板、补位弹性垫均设置为与踩踏板相匹配的半圆形,补位弹性垫与滑连筒相抵并与其滑动连接,使得两个补位弹性垫对接在一起后的形状、大小与踩踏板相同。

(3)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感应模块电连接,压力感应模块与升降控制模块电连接,升降控制模块与升降气缸电连接,使得压力传感器可感知踩踏板受到压力的变化,并将压力变化的信息传达给压力感应模块,练习时,学员可站在踩踏板上进行起跳,当压力感应模块接收到踩踏板受到的压力骤然增加并突然消失的信息时,即学员起跳时,压力感应模块会通过升降控制模块控制升降气缸,使升降气缸带动踩踏板快速向下移动。

(4)通过水平调节组件的设置,踩踏板的向下移动,可带动滑连筒向下移动,踩踏板穿过硬质连接板后,第二弹簧可进行回弹,带动支撑滑杆向固定套筒外滑动,从而使两个补位弹性垫相对滑动,直至两个补位弹性垫对接在一起。

(5)通过竖直调节组件的设置,当两个补位弹性垫对接在一起后,第一弹簧可进行回弹,从而带动补位弹性垫向上移动至与弹性保护垫齐平,避免学员动作失误时受伤,进而可有效的保护练习后空翻动作的学员,显著提高了安全性能。

(6)在进行一次练习之后,学员可通过按压复位开关,使复位控制模块将复位指令传达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先是控制第一电机启动,使其收卷第一拉绳,从而带动硬质连接板、补位弹性垫向下移动,直至第一距离传感器感应到硬质连接板下降至原始高度,并通过竖直感应模块向竖直控制模块发送指令,使竖直控制模块控制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带动第一弧形齿条移动至与第一齿轮啮合,从而卡住第一线筒,然后中央处理单元控制第二电机启动,使其收卷第二拉绳,从而带动支撑滑杆向固定套筒内滑动,直至第二距离传感器感应到支撑滑杆移动至原始位置,并通过水平感应模块向水平控制模块发送指令,使水平控制模块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带动第二弧形齿条移动至与第二齿轮啮合,从而卡住第二齿轮,进而卡住第二线筒,然后中央处理单元控制升降气缸启动,使其带动踩踏板上升至原始位置,最后中央处理单元再通过控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带动第一弧形齿条、第二弧形齿条复位,即可完成踩踏板的复位,从而进行下一次的练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底座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踩踏板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撑箱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固定套筒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部位弹性垫移动至与弹性保护垫齐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保护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1、支撑底座;102、弹性保护垫;103、内置槽;104、升降气缸;105、复位开关;106、踩踏板;601、硬质支撑板;602、硬质上表板;603、压力传感器;107、通滑槽;108、滑连筒;109、控制器;201、固定套筒;202、支撑滑杆;203、支撑箱;204、第一弹簧;205、硬质连接板;206、补位弹性垫;207、竖板;208、第二弹簧;301、第一电机;302、第一转轴;303、第一线筒;304、第一齿轮;305、第一拉绳;306、固定板;307、第一气缸;308、第一弧形齿条;309、第一距离传感器;401、第二电机;402、第二转轴;403、第二线筒;404、第二齿轮;405、第二拉绳;406、第二气缸;407、第二弧形齿条;408、第二距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和图8,一种舞蹈教学用安全型空翻练习垫,包括支撑底座101,支撑底座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性保护垫102,支撑底座101的内部开设有内置槽103,内置槽10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104,升降气缸1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踩踏板106,弹性保护垫102上开设有与踩踏板106相匹配的通滑槽107,踩踏板106贯穿通滑槽107并与其滑动连接,踩踏板10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滑连筒108,内置槽103的底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09,支撑底座10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开关105,控制器109内设置有保护控制系统,保护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压力感应模块、升降控制模块、水平感应模块、水平控制模块、竖直感应模块竖直控制模块、复位控制模块,内置槽103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筒201,固定套筒20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竖板207,竖板2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08,第二弹簧208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滑杆202,支撑滑杆202滑动贯穿固定套筒201的外壁延伸至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撑箱203,支撑箱2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4,第一弹簧2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硬质连接板205,硬质连接板2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补位弹性垫206,踩踏板106设置为圆形,硬质连接板205、补位弹性垫206均设置为与踩踏板106相匹配的半圆形,补位弹性垫206与滑连筒108相抵并与其滑动连接,使得两个补位弹性垫206对接在一起后的形状、大小与踩踏板106相同,踩踏板106包括硬质支撑板601和硬质上表板602,硬质支撑板601和硬质支撑板601之间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603,压力传感器603与压力感应模块电连接,压力感应模块与升降控制模块电连接,升降控制模块与升降气缸104电连接,使得压力传感器603可感知踩踏板106受到压力的变化,并将压力变化的信息传达给压力感应模块,练习时,学员可站在踩踏板106上进行起跳,当压力感应模块接收到踩踏板106受到的压力骤然增加并突然消失的信息时,即学员起跳时,压力感应模块会通过升降控制模块控制升降气缸104,使升降气缸104带动踩踏板106快速向下移动。

请参阅图6和图8,固定套筒201内设置有水平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电机401,第二电机4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402,第二转轴402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二线筒403和第二齿轮404,第二线筒403上缠绕有第二拉绳405,固定套筒201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406,第二气缸4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404相匹配的第二弧形齿条407,水平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于竖板207上的第二距离传感器408,第二距离传感器408与水平感应模块电连接,水平感应模块与水平控制模块电连接,水平控制模块与第二气缸406电连接,第二拉绳405远离第二线筒403的一端与支撑滑杆202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08处于压缩状态,通过水平调节组件的设置,踩踏板106的向下移动,可带动滑连筒108向下移动,踩踏板106穿过硬质连接板205后,第二弹簧208可进行回弹,带动支撑滑杆202向固定套筒201外滑动,从而使两个补位弹性垫206相对滑动,直至两个补位弹性垫206对接在一起。

请参阅图5和图7-8,支撑箱203内设置有竖直调节组件,竖直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301,第一电机301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02,第一转轴302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一线筒303和第一齿轮304,第一线筒303上缠绕有第一拉绳305,固定套筒20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06,固定板306的一侧的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307,第一气缸3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304相匹配的第一弧形齿条308,竖直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撑箱203顶端的第一距离传感器309,第一距离传感器309与竖直感应模块电连接,竖直感应模块与竖直控制模块电连接,竖直控制模块与第一气缸307电连接,第一拉绳305远离第一线筒303的一端与硬质连接板205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04处于压缩状态,补位弹性垫206的顶端与弹性保护垫102相抵,通过竖直调节组件的设置,当两个补位弹性垫206对接在一起后,第一弹簧204可进行回弹,从而带动补位弹性垫206向上移动至与弹性保护垫102齐平,避免学员动作失误时受伤,进而可有效的保护练习后空翻动作的学员,显著提高了安全性能,复位开关105与复位控制模块电连接,复位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中央处理单元与升降控制模块、竖直控制模块、水平控制模块均电连接,使得在进行一次练习之后,学员可通过按压复位开关105,使复位控制模块将复位指令传达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先是控制第一电机301启动,使其收卷第一拉绳305,从而带动硬质连接板205、补位弹性垫206向下移动,直至第一距离传感器309感应到硬质连接板205下降至原始高度,并通过竖直感应模块向竖直控制模块发送指令,使竖直控制模块控制启动第一气缸307,第一气缸307带动第一弧形齿条308移动至与第一齿轮304啮合,从而卡住第一线筒303,然后中央处理单元控制第二电机401启动,使其收卷第二拉绳405,从而带动支撑滑杆202向固定套筒201内滑动,直至第二距离传感器408感应到支撑滑杆202移动至原始位置,并通过水平感应模块向水平控制模块发送指令,使水平控制模块启动第二气缸406,第二气缸406带动第二弧形齿条407移动至与第二齿轮404啮合,从而卡住第二齿轮404,进而卡住第二线筒403,然后中央处理单元控制升降气缸104启动,使其带动踩踏板106上升至原始位置,最后中央处理单元再通过控制第一气缸307、第二气缸406,带动第一弧形齿条308、第二弧形齿条407复位,即可完成踩踏板106的复位,从而进行下一次的练习。

本发明可实现学员可站在硬质的踩踏板106上进行起跳,学员起跳后,升降气缸104可自动、快速的带动踩踏板106向下移动,且补位弹性垫206可在第一弹簧204、第二弹簧208弹力的作用下,自动移动至通滑槽107内并与弹性保护垫102齐平,从而避免学员动作失误时受伤,进而可有效的保护练习后空翻动作的学员,显著提高了安全性能,且在学员起跳时,不会给学员额外的上升力,从而可保证训练结果的真实性,并通过复位开关105、竖直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等的设置,使得学员在完成一次练习后,可按压复位开关105使踩踏板106自动进行复位,进而进行连续多次的练习,提高了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