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带有可调式辅助训练功能的组合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03184发布日期:2021-07-09 12:4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户外带有可调式辅助训练功能的组合框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尤其是一种户外带有可调式辅助训练功能的组合框架。


背景技术:

2.目前,具有辅助功能的单杠引体向上和双杠曲臂支撑的器械,一般都是室内带配重块的器械,适用于户外的器械基本没有。
3.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都是通过钢索和滑轮带动配重块重量抵消掉使用者自重,从而达到辅助训练功能的目的。但是,钢索或者钢丝绳,含有钢丝,不适用于户外环境,易生锈、断裂,丧失器械的功能,甚至造成危险。而且,配重块也是通过插销选择合适的重量,插销不防盗,放在户外容易丢失,普通配重块采用喷涂方式,放在户外易生锈、不耐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带有可调式辅助训练功能的组合框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户外带有可调式辅助训练功能的组合框架,包括立柱,四根立柱分别通过相对称的两根短顶架和两根长顶架固定设置成框架,在立柱上设有单杠架,在单杠架的两端对称设有窄握把和宽握把,在单杠架的下方设有双杠架,双杠架固定安装在立柱上,在立柱通过转动轴连接有辅助架,辅助架的一端设有脚踏管,另一端连接有u型调节管,u型调节管上设有多个铃片,在脚踏管的下方设有相匹配的登高架,登高架的前端设有脚踏板,登高架固定安装在立柱上。
6.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框架的外侧设有云梯架。
7.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每根立柱上均可设有多个不同高度位置的挂杆,在每根立柱上均可通过挂杆连接有双杠架,双杠架通过挂钩架挂在挂杆上。
8.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每根立柱上均可连接有与双杠架相匹配的辅助架。
9.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每个双杠架的正下方可对应设有登高架。
10.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框架为多个,每两个框架通过相对称的固定单杠架固定连接。
11.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框架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框架的高度比另一个框架的高度高。
12.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窄握把在单杠架的内侧,宽握把在单杠架的外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同高度位置的挂杆13,具有多档不同高度的双杠曲臂支撑功能,并且拆卸和固定方式快速、简单、方便;云梯架12斜向上固定安装,锻炼上肢时,选择不同的杆,使用的力量也不同,能够拉伸关节的韧带,锻炼时根据个人的情况可抓握杆可做悬垂;单杠架16上具有窄握把17和宽握把18两种握距,锻炼不同位置的背部肌群;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一组或者
多组辅助架6,适用于身高或锻炼难度不同的使用者使用,而且可以供多人同时锻炼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单杠运动锻炼时起始动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单杠运动锻炼时结束动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脚踏板;2、登高架;3、脚踏管;4、转动轴;5、侧堵盖;6、辅助架;7、u型调节管;8、铃片;9、短顶架;10、长顶架;11、固定单杠架;12、云梯架;13、挂杆;14、挂钩架;15、立柱;16、单杠架;17、窄握把;18、宽握把;19、双杠架。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17.如图1

3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户外带有可调式辅助训练功能的组合框架的实施方式:包括立柱15,四根立柱15分别通过相对称的两根短顶架9和两根长顶架10固定设置成框架,框架可以有多个,每两个框架通过相对称的固定单杠架11固定连接,框架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框架的高度比另一个框架的高度高;在两个立柱15的下方均可以通过长顶架10连接,使框架更加稳,并且在每个立柱15的下端设有固定爪,固定爪埋入地下,使框架更加牢固。在立柱15上设有单杠架16,在单杠架16的两端对称设有窄握把17和宽握把18,窄握把17在单杠架16的内侧,宽握把18在单杠架16的外侧,窄握把17和宽握把18这2种不同的握距,可以锻炼不同位置的部肌群,在单杠架16的下方设有双杠架19,双杠架19固定安装在立柱15上,在立柱15通过转动轴4连接有辅助架6,辅助架6的一端设有脚踏管3,另一端连接有u型调节管7,u型调节管7上设有多个铃片8,铃片采用外层包胶铃片,有效防止放在户外生锈的问题,经久耐用,在脚踏管3的下方设有相匹配的登高架2,登高架2的前端设有脚踏板1,登高架2固定安装在立柱15上。在每个双杠架19的正下方可对应设有登高架2。在框架的外侧设有云梯架12,锻炼上肢时,选择不同的杆,使用的力量也不同,能够拉伸关节的韧带,锻炼时根据个人的情况可抓握杆可做悬垂,在每根立柱15上均可设有多个不同高度位置的挂杆13,在每根立柱15上均可通过挂杆13连接有双杠架19,双杠架19通过挂钩架14挂在挂杆13上,选择不同高度位置的挂杆13,可以在每根立柱15上均可连接有与双杠架19相匹配的辅助架6。
18.本器械通过双杠架19可以固定安装在立柱15上不同高度位置的挂杆13上,从而具有多档不同高度的双杠曲臂支撑功能,并且拆卸和固定方式快速、简单、方便;云梯架12斜向上固定安装,具有多档不同高度的云梯功能(锻炼上肢时,选择不同的杆,使用的力量也不同,能够拉伸关节的韧带,锻炼时根据个人的情况可抓握杆可做悬垂);单杠架16具有窄握把17和宽握把18两种不同握距,锻炼不同位置的背部肌群。适用于身高或锻炼难度不同
的使用者使用,而且可以供多人同时锻炼使用。
19.本器械的辅助训练功能采用站立姿态,使用者双脚通过脚踏板1,踩在脚踏管3上,双手握住上方单杠架16,也可以握住中部的双杠架19,双手稍用力握持,使用者通过自身重量绕转动轴4把脚踏管3踩到最低点,此时为运动的初始状态。此时,使用者手臂发力做单杠引体向上或者双杠曲臂支撑。配重铃片8的重量通过转动轴4带动脚踏管3向上运动,给使用者一个向上的推动力,即减轻了使用者一部分的自重,达到了辅助锻炼的功能。
20.通过调节u型调节管7上的铃片8到转动轴4的距离远近,使得铃片8的重心到转动轴4力臂的大小不同,从而起到调节推力的大小不同,以满足不同体重的使用者对辅助重量的不同需求。亦可以针对同一个使用者,从最开始辅助重量需求较大,循序渐进,到后来辅助重量需求变小,最终完全脱离辅助重量的一个完整锻炼过程。
21.一套器材可以含有一高一矮组合框架,每套器材可以视实际情况配置一组或者多组辅助架,灵活多样,满足不同训练要求。
2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4.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
ꢀ“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25.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