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手抓自动增减重块式哑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13634发布日期:2022-02-09 04:5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双联手抓自动增减重块式哑铃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联手抓自动增减重块式哑铃。


背景技术:

2.哑铃是一种举重和健身练习的辅助器材,它的用途是用于肌力训练,肌肉复合动作训练,手持哑铃,可利用哑铃的重量进行抗阻力主动运动,训练肌力。传统的哑铃重量不可调,使用者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为满足力量增加的需要,必须购置多套不同重量的哑铃;市面上也有重量可以调节的哑铃,但是每次调节配重时都需要借助扳手等工具对配重块进行拆卸,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哑铃重量不可调,使用者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为满足力量增加的需要,必须购置多套不同重量的哑铃;市面上也有重量可以调节的哑铃,但是每次调节配重时都需要借助扳手等工具对配重块进行拆卸,操作不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联手抓自动增减重块式哑铃来解决上述问题。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联手抓自动增减重块式哑铃,包括底座、哑铃杆和位于所述哑铃杆两端的哑铃头,所述哑铃头由尾架、螺杆和若干个配重块组成,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放置所述配重块的安置槽,所述配重块上设有顶部开口的定位叉口,所述定位叉口可骑设在所述尾架上,所述定位叉口中设有提升圆弧,所述定位叉口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哑铃杆的直径尺寸,并小于所述螺杆的直径尺寸,所述螺杆套设在所述哑铃杆上,所述螺杆通过轴向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哑铃杆上,所述轴向移动机构可驱动所述螺杆沿轴向移动穿插在所述提升圆弧中。
5.进一步地:所述轴向移动机构包括联动的把手、拨片和螺母,所述把手套设在所述哑铃杆上,并位于所述螺杆的外周;所述螺杆的杆壁上设置有螺旋形曲槽,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母的内圈中设置有与所述螺旋形曲槽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内嵌于所述螺旋形曲槽中;所述尾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哑铃杆的两端,所述尾架的内圈中沿轴向设有纵向键,所述螺杆的杆壁上沿轴向设有与所述纵向键相配合的螺杆止转槽,所述纵向键内嵌于所述螺杆止转槽中。
6.进一步地:所述拨片上设置有若干个止口槽,若干个所述止口槽沿周向均匀设置,所述尾架上,靠近所述把手的一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朝下开口的弹簧安装座,所述弹簧安装座中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顶部设有卡头,所述弹簧的形变力可顶推所述卡头卡紧在所述止口槽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所述安装架摆放的安置口,所述安置口中设置有第一凸键,所述安装架摆放于所述安置口中时,所述第一凸键能够顶推所述锁紧块克服所述弹簧的弹力上移,并使得所述卡头远离所述止口槽。
7.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上设置有若干个止转基准槽,若干个所述止转基准槽沿周向
均匀设置,所述螺母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止转基准槽向配合的止转基准键,所述止转基准键内嵌于所述止转基准槽中,所述螺旋形曲槽的螺旋升角α的计算公式为:α = arc tg(h/πd) ,其中h为所述螺旋形曲槽的导程,d为所述螺杆的外圆直径;所述螺母偏移角

γ的计算公式为:

γ= (

i)/h
×
360
°
,其中

i为止转基准键轴向位置的偏移量。
8.进一步地:所述尾架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格栅。
9.进一步地:所述安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凸键,所述配重块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凸键相配合的定位槽。
1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叉口的顶部为60
°
敞口结构。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双联手抓自动增减重块式哑铃通过设置螺杆和放置配重块的安装架,螺杆通过轴向移动机构驱动螺杆插入配重块的提升圆弧中来将配重块固定在哑铃杆两端的尾架上,配重操作简单,便于操作。同时通过转动把手来驱动螺杆移动,并设置锁紧块,当哑铃提起时,锁紧块的卡头卡紧在止口槽中组成安全自锁机构,把手无法转动,螺杆无法轴向移动,进而可以保证安装在尾架上配重块的稳定性,提高了哑铃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双联手抓自动增减重块式哑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联手抓自动增减重块式哑铃的爆炸图;图3是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螺杆安装在螺母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7纵向键安装在螺杆止转槽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尾架上纵向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锁紧块的卡头卡紧在拨片的止口槽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锁紧块安装在安装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把手上止转基准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螺杆安装在哑铃杆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螺母相位数模图。
14.图中1、底座,2、哑铃杆,3、哑铃头,4、尾架,5、螺杆,6、配重块,7、安置槽,8、定位叉口,9、提升圆弧,10、把手,11、拨片,12、螺母,13、螺旋形曲槽,14、内螺纹,15、纵向键,16、螺杆止转槽,17、止口槽,18、安装架,19、弹簧安装座,20、弹簧,21、锁紧块,22、卡头,23、安置口,24、第一凸键,25、止转基准槽,26、止转基准键,27、限位格栅,28、定位凸键,29、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反,本
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1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8.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联手抓自动增减重块式哑铃,包括底座1、哑铃杆2和位于所述哑铃杆2两端的哑铃头3,所述哑铃头3由尾架4、螺杆5和若干个配重块6组成,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个放置所述配重块6的安置槽7,所述配重块6上设有顶部开口的定位叉口8,所述定位叉口8可骑设在所述尾架4上,所述定位叉口8中设有提升圆弧9,所述定位叉口8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哑铃杆2的直径尺寸,并小于所述螺杆5的直径尺寸,所述螺杆5套设在所述哑铃杆2上,所述螺杆5通过轴向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哑铃杆2上,所述轴向移动机构可驱动所述螺杆5沿轴向移动穿插在所述提升圆弧9中。
20.通过轴向移动机构驱动螺杆5移动来控制固定于尾架4上配重块6的数量,从而来调整哑铃的重量,使得哑铃适合用户的需求,相较于固定式的哑铃这种结构使得一个哑铃即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了哑铃的适用范围。
21.结合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轴向移动机构包括联动的把手10、拨片11和螺母12,所述把手10套设在所述哑铃杆2上,并位于所述螺杆5的外周;所述螺杆5的杆壁上设置有螺旋形曲槽13,所述螺母12套设在所述螺杆5上,所述螺母12的内圈中设置有与所述螺旋形曲槽13相配合的内螺纹14,所述内螺纹14内嵌于所述螺旋形曲槽13中;所述尾架4固定安装在所述哑铃杆2的两端,所述尾架4的内圈中沿轴向设有纵向键15,所述螺杆5的杆壁上沿轴向设有与所述纵向键15相配合的螺杆止转槽16,所述纵向键15内嵌于所述螺杆止转槽16中。
22.转动把手10带动螺母12转动,从而使得内螺纹14沿螺旋形曲槽13移动,同时受纵向键15内嵌于螺杆止转槽16中限位,螺杆5只能轴向移动,不得旋转。把手10上标有数字标记,把手10每转动一格,表示增加或减少一个配重块6。同时可以配置钢珠卡簧结构来使得每转动一格发出“嗒”的钢珠撞击声。
23.结合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拨片11上设置有若干个止口槽17,若干个所述止口槽17沿周向均匀设置,所述尾架4上,靠近所述把手10的一端设有安装架18,所述安装架18上设有朝下开口的弹簧安装座19,所述弹簧安装座19中安装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锁紧块21,所述锁紧块21的顶部设有卡头22,所述弹簧20的形变力可顶推所述卡头22卡紧在所述止口槽17中,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供所述安装架18摆放的安置口23,所述安置口23中设置有第一凸键24,所述安装架18摆放于所述安置口23中时,所述第一凸键24能够顶推所述锁紧块21克服所述弹簧20的弹力上移,并使得所述卡头22远离所述止口槽17。
24.当安装架18位于底座1上的安置口23时,第一凸键24顶推锁紧块21克服弹簧20的弹力上移,并使得卡头22远离所述止口槽17,此时可正反转把手10来进行配重块6的增减。当哑铃提起,安装架18远离第一凸键24时,卡头22卡紧在止口槽17中组成安全自锁机构,把手10无法转动,螺杆5无法轴向移动,进而可以保证安装在尾架4上配重块6的稳定性。
25.结合图13所示,所述把手10上设置有若干个止转基准槽25,若干个所述止转基准槽25沿周向均匀设置,所述螺母12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止转基准槽25向配合的止转基准键26,所述止转基准键26内嵌于所述止转基准槽25中,所述螺旋形曲槽13的螺旋升角α的计算公式为:α = arc tg(h/πd) (公式1)其中h为所述螺旋形曲槽13的导程,d为所述螺杆5的外圆直径;所述螺母12偏移角

γ的计算公式为:

γ= (

i)/h
×
360
°
(公式2)其中

i为止转基准键26轴向位置的偏移量。
26.确定螺旋形曲槽13中h的依据是所设计的重块厚度及间隙的总和,螺旋升角α是判定把手10可否轻松旋转的关键。为保证螺杆5、螺母12有准确的关系,设计时令螺杆5起始端头的螺杆止转槽16与螺旋形曲槽13的起点有准确的相位差例如90
°
。在实际结构中,根据螺距和实际结构,可以将螺母12外的止转基准键26键数设为2、3、4、6等,其目的在于:当把手10内的止转基准槽25设计在工艺可控位置范围内时例如:30
°
,45
°
,90
°
等,止转基准键26轴向位置的偏离尽可能小,这样可以用止转基准键26轴向位置的偏移

l来补偿,图13中所示位置是螺杆5退回到把手10中心时,各部件的极限基准位,其中尺寸l、i需根据结构尺寸、螺杆5到达终点抓取全部配重块6时,螺杆5的尾端还需有足够的长度与螺母12结合称为安全长度。
27.所述尾架4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格栅27。限位格栅27的设置可以避免配重块6骑设在尾架4上时左右移位,而配重块6一旦移位则在哑铃放置在底座1上时无法保证配重块6准确的放置到安置槽7中。
28.所述安置槽7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凸键28,所述配重块6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凸键28相配合的定位槽29。配重块6放置到安置槽7中时,定位凸键28和定位槽29的设置可以保证配重块6上的定位叉口8始终朝上。
29.所述定位叉口8的顶部为60
°
敞口结构。60
°
敞口结构的定位叉口8具有导向作用,便于定位叉口8骑设在尾架4上。
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1.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