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力衰竭康复装置

文档序号:29932402发布日期:2022-05-07 13:02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力衰竭康复装置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力衰竭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2.心力衰竭目前根据患者病情划分为一级至四级四个等级,为判定患者心衰程度,临床试验中采取最为广泛而安全的方式为6mwt(6分钟步行运动试验),患者尝试在6分钟的时间内,最大限度进行步行,根据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来进行心功能分级(nyha),心衰患者也可以根据6mwt试验标准来进行康复训练。
3.然而,就目前传统的康复装置,多利用锻炼心肺功能来进行康复训练,活动程度较大,患者心衰严重的无法承受,无法利用6mwt的试验标准来进行康复训练,且可以随时就座休息;无法在患者没有步行动作发生时自动急停,保证安全;无法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可以随时进行吸氧,确保患者能够在身体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心力衰竭康复装置,其具有传送装置,能够利用6mwt的试验标准调整步行速度,满足康复训练需求。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力衰竭康复装置,具体包括:主体;所述主体顶端固定连接控制装置,底面固定连接底座,后面右侧固定并垂直连接连接板,后面左侧固定并垂直连接固定板;所述底座的顶面后端固定安装座椅板,内部安装传送装置和转机,内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支撑架,顶面右侧固定并垂直连接立板;所述连接板的后端通过轴活动连接栏门;所述立板活动连接座椅板;所述控制装置内部设有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微电脑控制器,顶面设有四级速度启动按钮和显示屏,并通过氧气管连通氧气管道,控制装置的顶面、氧气管末端固定连接输氧管,且控制装置的顶面挂接颈圈;所述输氧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氧气罩。
6.可选地,所述立板的左侧设有齿条,立板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两组磁吸板,且立板的内部设有电机并与控制装置电性相连。
7.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把手、水杯槽、打印盒和急停按钮,把手固定设在控制装置的后端,并为三边框形结构,且把手向上弯折端头末端朝前,水杯槽贴合控制装置上方斜面并底面设有通孔穿过控制装置的内部连通至后侧面,颈圈内部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并连通控制装置内部的微电脑控制器,打印盒安装在控制装置的顶面左侧,急停按钮设在控制装置的顶面中央且为半球形红色罩壳包裹结构,控制装置顶面的四级速度启动按钮分别为:50米每分钟、60米每分钟、70米每分钟、75米每分钟四个速度档位。
8.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为直角结构并右侧面设有齿条,顶面固定套接扶手,扶手为圆柱形结构并为外皮pu内填记忆海绵结构。
9.可选的,所述栏门右侧面设有凹口,左侧面固定设有两组金属片,凹口为半圆形结构且前端宽度小于后端宽度。
10.可选的,所述座椅板包括:转轴、伸缩杆和脚踏板,转轴贯穿座椅板内部并两端固
定设有齿轮并与立板内部电机的轴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伸缩杆固定设在座椅板的底面,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座,脚踏板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面。
11.可选的,所述传送装置内部前后两端安装有传送皮带,传送皮带内部固定设有转轮,转轮的轴两端设有卡槽。
12.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感应片、支撑板、缺口、电控伸缩杆和卡块,感应片为电阻式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并电性连接控制装置,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内部左右两侧,支撑架的前后两端设有缺口,缺口内部安装有转轮,最后一组支撑板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控伸缩杆,电控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卡块,卡块为长方体结构。
13.可选的,所述氧气罩包括:垫块和扣口,垫块固定粘接在氧气罩的内部前端,并内部由输氧管贯穿,扣口整体呈锥形结构并固定设在氧气罩的后端。
14.有益效果
15.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康复装置,与传统康复装置相比,当控制装置内部的微电脑控制器计算好数据后,通过打印盒将数据报告进行打印,使得使用者的6分钟步行运动试验、呼吸困难评分等级和心力衰竭的分级报告可以及时打印出来,方便对康复训练结果进行评判,当电机启动后带动转轴旋转,转轴两端的齿轮通过与齿条啮合使其带动座椅板上下调节,完成座椅板的高度调整,使使用者可以随时就座休息。
16.此外,当相邻两组感应片感应不到重力变化时,说明使用者站在同一位置,没有进行走步运动,或使用者站到最后一块感应片上方位置时,说明使用者准备就座休息,则感应片将信号传输给微电脑控制器,控制器内部cpu芯片对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后控制电控伸缩杆伸长,进而推动卡块卡到卡槽内部,使转轮停止转动,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17.此外,当使用者进行康复训练达到身体承受极限需要休息时,为保证使用者的救护需求需要吸氧时,将氧气罩佩戴到使用者的面部,扣口贴合鼻梁处,垫块贴合使用者的下颌处,输氧管将氧气输送至氧气罩的内部,保证使用者的吸氧需求。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9.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20.在附图中:
2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整体的右后侧结构示意图;
22.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栏门打开后的左后侧结构示意图;
23.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栏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25.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氧气罩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容纳腔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列表
33.1、主体;101、底座;110、容纳腔;120、旋转板;130、旋转轴;1201、隔板;1202、水平支撑板组;1203、竖直支撑板组;1204、对角线支撑板组;102、连接板;103、立板;1031、齿条;1032、磁吸板;2、控制装置;201、把手;202、颈圈;203、水杯槽;204、打印盒;205、急停按钮;3、固定板;301、扶手;4、栏门;401、凹口;402、金属片;5、座椅板;501、转轴;502、伸缩杆;503、脚踏板;6、传送装置;601、传送皮带;602、转轮;603、卡槽;7、支撑架;701、感应片;702、支撑板;703、缺口;704、电控伸缩杆;705、卡块;8、氧气罩;801、垫块;802、输氧管;803、扣口。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35.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至图9:
36.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心力衰竭康复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顶端固定连接控制装置2,底面固定连接底座101,后面右侧固定并垂直连接连接板102,后面左侧固定并垂直连接固定板3;底座101的顶面后端固定安装座椅板5,内部安装传送装置6和转机,内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支撑架7,顶面右侧固定并垂直连接立板103;连接板102的后端通过轴活动连接栏门4;立板103活动连接座椅板5;控制装置2内部设有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微电脑控制器,顶面设有四级速度启动按钮和显示屏,并通过氧气管连通氧气管道,控制装置2的顶面、氧气管末端固定连接输氧管802,且控制装置2的顶面挂接颈圈202;输氧管802的末端固定连接氧气罩8。
37.参见图10-11,主体1的外侧处设置有容纳腔110,该容纳腔110中转动设置有旋转板120,该旋转板120通过旋转轴110连接于该容纳腔的底壁上。进一步地,该旋转板120包括板本体,该板本体上设置有多组支撑板组,每一组支撑板组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多个隔板1201,该隔板1201相对于板本体的上下边滑动且可拆卸设置,该多组支撑板组包括水平支撑板组1202、竖直支撑板组1203和对角线支撑板组1204,其中,水平支撑板组1202包括五组支撑板,竖直支撑板组1203包括四组支撑板,对角线支撑板组1204包括四组支撑板。更进一步地,每一组支撑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结构,即板本体上设置有相应的安装结构,每一组支撑板可拆卸随意与相应的安装结构相适配相连接。
38.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的便携性更强。
39.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附图7和附图8所示,立板103的左侧设有齿条1031,立板103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两组磁吸板1032,且立板103的内部设有电机并与控制装置2电性相连,利用齿条1031使得座椅板5可以上下进行高度调节,方便身高不同的人就座,利用磁吸板1032使得栏门4闭合后不会向内打开,以防对底座101上方的使用者造成碰伤。
40.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附图5所示,控制装置2包括:把手201、水杯槽203、打印盒204和急停按钮205,把手201固定设在控制装置2的后端,并为三边框形结构,且把手201向上弯折端头末端朝前,水杯槽203贴合控制装置2上方斜面并底面设有通孔穿过控制
装置2的内部连通至后侧面,颈圈202内部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并连通控制装置2内部的微电脑控制器,当使用者使用装置进行康复训练时,把手201的结构方便使用者水平握把或竖向握把,拥有自由的握把方式,且端头朝前可以避免磕碰,水杯槽203方便放置水杯,且底部通孔可以使槽内的存水流至控制装置2的后侧面,避免槽内存水,也避免打湿控制装置2,当颈圈202佩戴到使用者的脖颈处后,颈圈202两端的监测器可以将使用者的颈动脉脉搏数据传输到微电脑控制器,进而可以在使用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实时监控脉搏情况,避免发生意外,同时可以监测心率数据,确认康复训练之后的身体情况,打印盒204安装在控制装置2的顶面左侧,急停按钮205设在控制装置2的顶面中央且为半球形红色罩壳包裹结构,控制装置2顶面的四级速度启动按钮分别为:50米每分钟、60米每分钟、70米每分钟、75米每分钟四个速度档位,当控制装置2内部的微电脑控制器计算好数据后,通过打印盒204将数据报告进行打印,使得使用者的6mwt(6分钟步行运动试验)、borg呼吸困难评分等级和nyha(心力衰竭)的分级报告可以及时打印出来,方便对康复训练结果进行评判,以便评判使用者的康复训练效果以及心力衰竭分级结果。
41.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固定板3为直角结构并右侧面设有齿条1031,顶面固定套接扶手301,扶手301为圆柱形结构并为外皮pu内填记忆海绵结构,固定板3与立板103相配合,使得座椅板5高度方便调节的同时,可以在两端得以支撑,确保座椅板5的稳定和承重性能,扶手301方便握扶的同时,可以在使用者发生身体不适左右倾斜身体碰到固定板3时避免发生碰伤,起到保护作用。
42.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附图3和附图7所示,栏门4右侧面设有凹口401,左侧面固定设有两组金属片402,凹口401为半圆形结构且前端宽度小于后端宽度,当栏门4闭合时金属片402与磁吸板1032通过磁性吸附固定连接,凹口401方便四指伸入后弯曲并将栏门4向右侧拉开。
43.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附图8所示,座椅板5包括:转轴501、伸缩杆502和脚踏板503,转轴501贯穿座椅板5内部并两端固定设有齿轮并与立板103内部电机的轴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1031啮合,伸缩杆502固定设在座椅板5的底面,伸缩杆502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座101,脚踏板503固定连接在底座101的顶面,当电机启动后带动转轴501旋转,转轴501两端的齿轮通过与齿条1031啮合使其带动座椅板5上下调节,完成座椅板5的高度调整。
44.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附图4所示,传送装置6内部前后两端安装有传送皮带601,传送皮带601内部固定设有转轮602,转轮602的轴两端设有卡槽603,当控制装置2启动转机旋转后带动转轮602旋转,转轮602通过摩擦带动传送皮带601移动,使得使用者在传送皮带601顶面可以进行走步,根据自身身体接受程度选择速度,进行康复训练。
45.实施例二:
46.如附图9所示,支撑架7包括:感应片701、支撑板702、缺口703、电控伸缩杆704和卡块705,感应片701为电阻式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并电性连接控制装置2,支撑板702固定连接在底座101的内部左右两侧,支撑架7的前后两端设有缺口703,缺口703内部安装有转轮602,最后一组支撑板702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控伸缩杆704,电控伸缩杆704末端固定连接卡块705,卡块705为长方体结构,当相邻两组感应片701感应不到重力变化时,说明使用者站在同一位置,没有进行走步运动,或使用者站到最后一块感应片701上方位置时,说明使用者准备就座休息,则感应片701将信号传输给微电脑控制器,控制器内部cpu芯片对信
息进行计算处理后控制电控伸缩杆704伸长,进而推动卡块705卡到卡槽603内部,使转轮602停止转动,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47.实施例三:
48.如附图6所示,氧气罩8包括:垫块801和扣口803,垫块801固定粘接在氧气罩8的内部前端,并内部由输氧管802贯穿,扣口803整体呈锥形结构并固定设在氧气罩8的后端,当使用者进行康复训练达到身体承受极限需要休息时,为保证使用者的救护需求需要吸氧时,将氧气罩8佩戴到使用者的面部,扣口803贴合鼻梁处,垫块801贴合使用者的下颌处,输氧管802将氧气输送至氧气罩8的内部,保证使用者的吸氧需求。
49.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50.当控制装置2内部的微电脑控制器计算好数据后,通过打印盒204将数据报告进行打印,使得使用者的6分钟步行运动试验、呼吸困难评分等级和心力衰竭的分级报告可以及时打印出来,方便对康复训练结果进行评判,以便评判使用者的康复训练效果以及心力衰竭分级结果,当电机启动后带动转轴501旋转,转轴501两端的齿轮通过与齿条1031啮合使其带动座椅板5上下调节,完成座椅板5的高度调整,使使用者可以随时就座休息;
51.当相邻两组感应片701感应不到重力变化时,说明使用者站在同一位置,没有进行走步运动,或使用者站到最后一块感应片701上方位置时,说明使用者准备就座休息,则感应片701将信号传输给微电脑控制器,控制器内部cpu芯片对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后控制电控伸缩杆704伸长,进而推动卡块705卡到卡槽603内部,使转轮602停止转动,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52.当使用者进行康复训练达到身体承受极限需要休息时,为保证使用者的救护需求需要吸氧时,将氧气罩8佩戴到使用者的面部,扣口803贴合鼻梁处,垫块801贴合使用者的下颌处,输氧管802将氧气输送至氧气罩8的内部,保证使用者的吸氧需求。
53.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描述各个构件的位置及其之间的配合关系等时,通常会以一个/一对构件举例而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样的位置、配合关系等,同样适用于其他构件/其他成对的构件。
5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