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7307发布日期:2021-10-30 11:07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训练仪。


背景技术:

2.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对自身或外界的运动错觉。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20%~30%的人群曾先后发生过头晕/眩晕的症状。德国的一项人群调查表明,在18~79岁的成人中,一生眩晕的患病率为7.4%,1年患病率为4.9%,1年的发病率约为1.4%;其中女性更容易发生眩晕男:女风险比=1:2.7,数据同时也显示,老年人发病风险几乎是年轻人的3倍。
3.眩晕病因复杂,涉及多学科知识,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以外周前庭疾病来源的头晕/眩晕占患者的70%,而在治疗方面药物品种不多,非药物手段主要为前庭康复,前庭康复训练存在于为数不多的医院中。且大多在前庭康复室内大型设备,或者床边指导前庭康复训练动作为主,缺乏家庭实用便携的前庭康复训练仪器。导致患者在家不能得到专业治疗,延误病情。
4.因此,研发一种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训练仪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非常有必要。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训练仪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训练仪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训练仪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训练仪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训练仪。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性能优良的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治疗仪,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前庭训练。
6.一种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训练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升降调节件,所述升降调节件安装有竖向视靶,所述竖向视靶上扣接有横向视靶,所述竖向视靶上设有上竖向视点和下竖向视点,所述横向视靶设置在上竖向视点和下竖向视点之间,所述横向视靶中心设有中心视点,所述横向视靶上位于中心视点两侧对称设有左横向视点和右横向视点,所述左横向视点、右横向视点与中心视点之间均设有跑灯线,所述上竖向视点、下竖向视点、左横向视点、右横向视点、中心视点和跑灯线内均设有发光灯体;
7.所述底座内设有扬声器、遥控器接收器、供电蓄电池,所述遥控器接收器通讯连接有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设有若干控制按键。
8.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视靶与竖向视靶均可伸缩,所述底座上设有横向视靶安装筒和竖向视靶安装筒,收缩后的横向视靶可放置于横向视靶安装筒,收缩后的竖向视靶可放置于竖向视靶安装筒。
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节件为电控升降调节装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有与扬声器、遥控器接收器、供电蓄电池、发光灯体、电控的升降调节件信号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遥控装置发送信号,遥控器接收器接收信号并传
递至控制体统,所述控制系统向扬声器、遥控器接收器、供电蓄电池、发光灯体发送指令。
11.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灯体采用led灯,散发光颜色采用红色。
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外表面设有二维码标识。
1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整体呈球形,底部设有水平面。
14.进一步地,所述供电蓄电池采用能够无线充电的锂储能电池。
15.本实用新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地改善外周前庭损害的眩晕患者的症状,恢复前庭功能,有利于日常生活正常进行;升降调节件的设计,方便调节各个视点的高度,适应型号;竖向视靶和横向视靶可收缩设计,并可放置于底座,不使用时可大大减少空间的占用;遥控装置远距离操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训练仪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训练仪的立体示意图。
18.如图所示:1、底座;2、升降调节件;3、竖向视靶;4、横向视靶;5、扬声器;6、遥控器接收器;7、供电蓄电池;8、遥控装置;9、横向视靶安装筒;10、竖向视靶安装筒;11、二维码标识;12、控制按键;301、上竖向视点;302、下竖向视点;401、中心视点;402、左横向视点;403、右横向视点;404、跑灯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一种多功能外周前庭康复训练仪,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升降调节件2,所述升降调节件2安装有竖向视靶3,所述竖向视靶3上扣接有横向视靶4,所述竖向视靶3上设有上竖向视点301和下竖向视点302,所述横向视靶4设置在上竖向视点301和下竖向视点302之间,所述横向视靶4中心设有中心视点401,所述横向视靶4上位于中心视点401两侧对称设有左横向视点402和右横向视点403,所述左横向视点402、右横向视点403与中心视点401之间均设有跑灯线404,所述上竖向视点301、下竖向视点302、左横向视点402、右横向视点403、中心视点401和跑灯线404内均设有发光灯体;
21.所述底座1内设有扬声器5、遥控器接收器6、供电蓄电池7,所述遥控器接收器6通讯连接有遥控装置8,所述遥控装置8上设有若干控制按键12,遥控装置8上设置有所需功能的对应控制按键,例如供电蓄电池的供电开关控制按键、音频播放控制按键、音量调节按键、发光灯体控制按键、计时控制按键、各种使用模式的控制按键等。
22.所述横向视靶4与竖向视靶3均可伸缩,所述底座1上设有横向视靶安装筒9和竖向视靶安装筒10,收缩后的横向视靶4可放置于横向视靶安装筒9,收缩后的竖向视靶3可放置于竖向视靶安装筒10。
23.所述升降调节件2为电控升降调节装置。
24.所述底座1内设有与扬声器5、遥控器接收器6、供电蓄电池7、发光灯体、电控的升降调节件2信号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遥控装置8发送信号,遥控器接收器6接收信号并传递至控制体统,所述控制系统向扬声器5、供电蓄电池7、升降调节件2发光灯体发送指令。
25.所述发光灯体采用led灯,散发光颜色采用红,使用红色醒目,更能集中训练者的
视线。
26.所述底座1外表面设有二维码标识11,可供手机扫描识别二维码程序,手机调取相关程序的内容用于观看,例如相关程序内有本装置的使用操作视频。
27.所述底座1整体呈球形,底部设有水平面。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28.所述供电蓄电池7采用能够无线充电的锂储能电池,持久耐用。
29.所述遥控装置8上还设有计时器。
3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分为摇头固视、交替固视、分离固视和反向固视四个训练模式,其中分离固视、反向固视相当于2倍摇头固视、交替固视的训练难度,且训练过程中要设定训练时间,训练时间可分为30s、1min、2min三个档,训练过程中,不同的训练方式对应不同的训练音频内容,训练之前可先扫二维码观看训练视频。训练内容具体如下:
31.实施例1、摇头固视训练模式
32.步骤一、组装好竖向视靶与横向视靶,固定在底座的升降调节件上,训练者先坐于距离视靶约1m的位置,调节升降调节杆,使得双眼与横向视靶基本持平,可满足双眼平视;
33.步骤二、供电蓄电池的供电开关控制按键打开,供电,按下摇头固视模式控制按键,中心视点的发光本体发光形成红点,启动计时控制按键计时、音频控制按键播放声音,并利用音量调节按键调节音量,播放的声音为摇头固视的训练内容,训练者按照播放的内容进行训练,如摇头固视训练包括先训练水平摇头,再训练垂直摇头,训练过程中训练者眼睛始终盯住中心视点的红点,计时器时间未到,不要停止摇头,头部的摇头速度从快到慢,摇头固视训练除了坐着训练,还可以站着或行走训练,可以先坐着训练、再站着训练,然后行走训练的顺序相结合训练,期间需保证中心视点的红点与训练者的双眼基本持平,每天训练5

10次。
34.实施例2、交替固视训练模式
35.本模式中中心视点的发光灯体不亮,上竖向视点、下竖向视点、左横向视点和右横向视点的发光灯体亮起,形成四个红点,启动计时控制按键计时、音频控制按键播放声音,并利用音量调节按键调节音量,播放的声音为交替固视的训练内容,训练者按照播放的内容进行训练,水平方向转头,交替注视左横向视点和右横向视点,双眼注视方向与头动方向一致,再垂直方向转头,交替注视上竖向视点和下竖向视点,先坐着训练,再站着训练,然后行走训练训练,每天训练5

10次,期间,训练者双眼距离中心视靶约1m位置,双眼与横向视靶基本持平,头部转动尽可能地快,且在设定时间内不停止,同时转动速度要保证双眼能看清楚四个视点的红点,如果转动速度快,可尝试减慢速度,适应后再增加速度。
36.实施例3、分离固视训练模式
37.本训练模式在训练之前需先进行摇头固视和交替固视训练模式,上竖向视点、下竖向视点、左横向视点和右横向视点的发光灯体亮起,形成四个红点,启动计时控制按键计时、音频控制按键播放声音,并利用音量调节按键调节音量,播放的声音为分离固视的训练内容,训练者按照播放的内容进行训练,训练者头眼分离运动,先水平方向交替注视红点,眼睛先注视红点,再转头面向视靶,即眼先看到视点,再进行转头,转头速度尽可能快,且要看清楚红点,熟练后继续垂直交替注视红点进行训练,先坐着训练,再站着训练,然后行走训练,每天训练5

10次,期间,训练者双眼距离中心视靶约1m位置,双眼与横向视靶基本持平,头部转动尽可能地快,且在设定时间内不停止。
38.实施例4、反向固视训练模式
39.本训练模式在训练之前需先进行摇头固视和交替固视训练模式,横向视靶的左横向视点和右横向视点间的跑灯线上出现左右往返匀速移动的红点(移动速度为0.5m/s),启动计时控制按键计时、音频控制按键播放声音,并利用音量调节按键调节音量,播放的声音为反向固视的训练内容,训练者按照播放的内容进行训练,如,水平左右转头,转头方向与双眼的视线运动方向相反,双眼紧盯移动的红点,转头期间要保证能看清楚红点,先坐着训练,再站着训练,然后行走训练,每天训练5

10次,期间,训练者双眼距离中心视靶约1m位置,双眼与横向视靶基本持平,头部转动尽可能地快,且在设定时间内不停止。
40.本实用新型的各个训练模式训练过程中,训练者要谨防跌倒,注意安全。
4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