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8209发布日期:2021-11-06 05:1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


背景技术:

2.压腿是热身拉筋,是畅快运动的推进器,也是避免受伤的防护罩,压腿是武术的基本功,压腿能保护骨骼肌肉,有效预防伤病,在压腿的几种方法里,正压腿是基础,也是习练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练者常存在以下问题:低头、弯腰,急于用头碰脚,胸部和腿之间出现一个大空儿,还有的站不稳,像要后倒似的,甚至出现腿部韧带受伤,压腿主要是为了拉韧带,其好处在于,柔韧性练习可促进身体健康和体形完美;柔韧性训练可减少受伤的危险性;当与其他类型的训练相结合时,柔韧性练习就是一种很好的热身或放松运动;柔韧性练习可提高竞技水平,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进行有规律的柔韧性练习,并没有年龄限制,有的老年人由于受到骨科疾病的困扰而不能进行其他的锻炼时,却照样可以进行柔韧性练习,蹒跚学步的孩子也要以随父母一起进行柔韧性练习,所有武术运动员都应把柔韧性训练纳入自己的整个训练计划,通常说来,女性比男性的柔韧性好,孩子的柔韧性比成年人有更强的可塑性;
3.目前,在进行压腿训练时,通常会使用到压腿训练器,现有的压腿训练器使用结构较为固定,不便于进行携带,并且现有的压腿训练器使用防护效果不足,此外训练方式单一,可调节性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以解决目前的压腿训练器使用结构较为固定,不便于进行携带,并且使用防护效果不足,此外可调节性不佳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包括支架、底座和压杆,所述支架内侧安装有压杆,所述支架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压杆两端均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支架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相适应,且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压杆一端连接有伸缩轴,所述底座内侧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上表面安装有盖板,所述底板两相对侧表面均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底座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相适应,且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底板上表面还连接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上端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上端与压杆相适应,且所述缓冲杆的输出端与压杆连接,所述底座底端连接有固定脚。
6.优选地,所述压杆上表面连接有托板,对训练者腿部进行承托,提升防护效果及舒适性。
7.优选地,所述支架顶端设置有铅轮槽,所述铅轮槽内部安装有铅轮,所述铅轮规格与铅轮槽相适应,便于进行铅轮的横向运转。
8.优选地,所述支架侧表面连接有扶把,便于进行扶握,提升使用者安全性。
9.优选地,所述支架底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底座连接,对支架进行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底板底面连接有配重块,提升训练器使用稳固度,防止倾斜。
11.优选地,所述盖板底端与收集箱之间连接有卡扣,利用卡扣对盖板进行连接封盖。
12.优选地,所述铅轮一侧连接有摇把,帮助对铅轮进行摇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压杆利用第一滑动配合结构进行连接,可对其进行纵向调节,以适应压杆的使用高度,压杆使用时,由底端连接的缓冲槽配合缓冲杆进行缓冲防护,加强对使用者及设备的防护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中,底板两侧表面均连接第二滑动配合结构,便于对底板和收集箱进行拆卸,此时支架底端连接的连接件对底座进行拆卸,同时由伸缩轴对压杆进行收缩,完成对该训练器的拆卸,便于对其携带。
16.本实用新型中,底板上表面安装收集箱,可进行其他训练器械的收集,防止丢失,收集箱表面安装盖板,可作为座板使用,便于使用者休憩。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的图2中c

c面的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的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中:1、支架;2、底座;3、压杆;4、托板;5、底板;6、第一滑轨;7、伸缩轴;8、铅轮;9、摇把;10、缓冲槽;11、缓冲杆;12、收集箱;13、盖板;14、第二滑轨;15、扶把;16、连接件;17、配重块;18、卡扣;19、铅轮槽;20、固定脚。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
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请参照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包括支架1、底座2和压杆3,支架1内侧安装有压杆3,支架1底端安装有底座2,压杆3两端均连接有第一滑块,支架1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6,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6相适应,且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6滑动配合,压杆3一端连接有伸缩轴7,底座2内侧安装有底板5,底板5上表面连接有收集箱12,收集箱12上表面安装有盖板13,底板5两相对侧表面均连接有第二滑块,底座2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滑轨14,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14相适应,且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14滑动配合,底板5上表面还连接有缓冲槽10,缓冲槽10上端连接有缓冲杆11,缓冲杆11上端与压杆3相适应,且缓冲杆11的输出端与压杆3连接,底座2底端连接有固定脚20,利用固定脚20对该压腿训练器进行支撑固定;
28.压杆3上表面连接有托板4,利用托板4对腿部进行承托,提升防护效果及舒适性,支架1顶端设置有铅轮槽19,铅轮槽19内部安装有铅轮8,铅轮8规格与铅轮槽19相适应,铅轮8与铅轮槽19形成滚动配合,支架1侧表面连接有扶把15,便于进行扶握,提升该训练器使用的安全性,支架1底端连接有连接件16,连接件16一端与底座2连接,利用连接件16对支架1进行连接固定,底板5底面连接有配重块17,加强训练器的使用稳定性,盖板13底端与收集箱12之间连接有卡扣18,卡扣18对盖板13进行连接安装,铅轮8一侧连接有摇把9,摇把9对铅轮8进行横向摇动,提升使用者上肢的同步训练效果。
2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压腿训练器,在使用过程中,该压腿训练器采用卡件连接结构配合限位槽卡接结构进行训练器的整体连接,其中压杆3利用第一滑动配合结构进行连接,可对其进行纵向调节,以适应压杆3的使用高度,压杆3使用时,由底端连接的缓冲槽10配合缓冲杆11进行缓冲防护,加强对使用者及设备的防护效果,底板5上表面安装收集箱12,可进行其他训练器械的收集,防止丢失,收集箱12表面安装盖板13,可作为座板使用,便于使用者休憩,底板5两侧表面均连接第二滑动配合结构,便于对底板5和收集箱12进行拆卸,此时由支架1底端连接的连接件16对底座2进行拆卸,同时由伸缩轴7对压杆3进行收缩,从而完成对该训练器的拆卸,便于对其进行携带;
30.此外,支架1顶端安装铅轮8,铅轮8配合铅轮槽19及摇把9可进行横向转动,帮助训练使用者的上肢,提升同步训练效果。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