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锻炼康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93435发布日期:2022-03-02 03:3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用锻炼康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用锻炼康复设备。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康复治疗的内容很多,但现有的康复设备在对患者的脚力进行锻炼时,踩踏器不会显示患者踩踏的力度,不方便对患者的恢复程度进行掌握。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521654u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训练费时费力,影响病人的快速康复,操作麻烦,增加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的问题,现有的神经内科用锻炼康复设备在对患者的脚力进行锻炼时,踩踏器不能对患者踩踏的力度进行显示,使得不方便对患者的脚力恢复程度进行掌握,且现有的神经内科用锻炼康复设备由于踩踏板处不具备防滑的效果,从而使得患者的脚踩在踩踏板上时,患者的脚与踩踏板之间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用锻炼康复设备,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神经内科用锻炼康复设备在对患者的脚力进行锻炼时,踩踏器不能对患者踩踏的力度进行显示,使得不方便对患者的脚力恢复程度进行掌握,且现有的神经内科用锻炼康复设备由于踩踏板处不具备防滑的效果,从而使得患者的脚踩在踩踏板上时,患者的脚与踩踏板之间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神经内科用锻炼康复设备,包括底板、压力传感器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7.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显示屏为电路连接,且显示屏的显示面呈倾斜状;
8.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对受到的压力值进行感应,并将检测的压力值数据通过连接杆内的连接线传输至显示屏处显示。
9.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踩踏器,所述弹力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踩踏板,弹力器均与踩踏器为贯通设置。
10.优选的,所述踩踏板的上端均分别设置有弧形块和防滑条,且弧形块和防滑条均呈依次排列分布。
11.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左侧贯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与伸缩杆为一体设置。
12.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调节器,所述电动调节器的上端固定连
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右侧设置有靠背,所述靠背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颈脖垫,所述颈脖垫呈弧形状。
13.优选的,所述座椅的上端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贯通连接有销栓,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操控板。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用锻炼康复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现有的神经内科用锻炼康复设备在对患者的脚力进行锻炼时,踩踏器不能对患者踩踏的力度进行显示,使得不方便对患者的脚力恢复程度进行掌握,且现有的神经内科用锻炼康复设备由于踩踏板处不具备防滑的效果,从而使得患者的脚踩在踩踏板上时,患者的脚与踩踏板之间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15.1、通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连接杆和显示屏,使得当患者的脚用力将踩踏板往下踩时,踩踏板下端的两个弹力器会受力压缩,并将受到的压力传导至下端的压力传感器处,压力传感器会对传来的压力值进行分析处理,随后将分析处理的压力数据通过连接杆内的连接线传输到显示屏处进行显示,且显示屏的显示面呈倾斜状,方便患者坐在座椅上对显示屏显示的数据进行查看,使得患者可以随时对自己的脚力恢复程度进行掌握。
16.2、通过设置有防滑条和弧形块,使得患者在将脚放置在踩踏板上时,防滑条会对患者的脚增加摩擦力,对患者的脚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避免打滑引起安全事故,且当患者在用力踩动踩踏板时,踩踏板上端的弧形块可以对患者的脚底部进行刺激,起到一个挤压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者消除疲劳,缓解身体在使力时心理产生的紧张感,使患者在康复时更加的舒适。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踩踏器内部及外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踩踏板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板;2、电动调节器;3、座椅;4、靠背;5、颈脖垫;6、支撑块;7、扶手;8、伸缩杆;9、调节板;10、驱动机;11、踩踏器;12、连接杆;13、弹力器;14、踩踏板;15、压力传感器;16、显示屏;17、弧形块;18、防滑条;19、固定块;20、销栓;21、操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神经内科用锻炼康复设备,包括底板1、压力传感器15和显示屏16,显示屏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
25.压力传感器15和显示屏16为电路连接,且显示屏16的显示面呈倾斜状;
26.压力传感器15可以对受到的压力值进行感应,并将检测的压力值数据通过连接杆
12内的连接线传输至显示屏16处显示。
27.其中,压力传感器1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器13,压力传感器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踩踏器11,弹力器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踩踏板14,弹力器13均与踩踏器11为贯通设置;
28.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得患者在踩动踩踏板14时,弹力器13会在踩踏器11的上端进行回缩运动,受到的压力会对压力传感器15进行施压,方便压力传感器15对传来的压力进行感应监测。
29.其中,踩踏板14的上端均分别设置有弧形块17和防滑条18,且弧形块17和防滑条18均呈依次排列分布;
30.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得当患者将脚放置在踩踏板14上时,踩踏板14上端的防滑条18会增加与患者脚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患者的脚在踩踏板14上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则患者在用力踩动踩踏板14时,弧形块17会对患者的脚底部进行挤压,可以帮助患者缓解使力时的心理紧张感。
31.其中,底板1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伸缩杆8的左侧贯通连接有调节板9,调节板9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机10,驱动机10与伸缩杆8为一体设置;
32.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得控制调节板9一侧的驱动机10可以使伸缩杆8进行伸缩运作,方便根据患者的需求对调节板9和底板1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增加本装置的实用性。
33.其中,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调节器2,电动调节器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3,座椅3的右侧设置有靠背4,靠背4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颈脖垫5,颈脖垫5呈弧形状;
34.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得控制电动调节器2可以对座椅3的高度调节,方便根据患者的需求对座椅3高度进行实际调节,增加患者在使用座椅3的舒适感,且靠背4处的颈脖垫5可以对患者的脖子进行垫起,缓解患者脖子处的疲劳感。
35.其中,座椅3的上端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支撑块6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扶手7,扶手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的一侧贯通连接有销栓20,固定块1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操控板21;
36.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得支撑块6会增加扶手7的稳固性,不容易使扶手7在使用时出现变形现象,且操控板21通过销栓20的连接,使得可以在两个固定块19的中部进行翻叠,方便操控板21的收起工作。
37.工作原理:先通过操控板21对驱动机10进行控制驱动,驱动机10会驱使伸缩杆8进行伸缩运作,实现调节板9与底板1之间的间距,方便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调节,随后再调节电动调节器2对座椅3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好之后,患者先坐在座椅上再将脚放置在踩踏板14处,此时防滑条18会对患者的脚增加摩擦力,对患者的脚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避免打滑引起安全事故,且当患者在用力踩动踩踏板14时,踩踏板14上端的弧形块17可以对患者的脚底部进行刺激,起到一个挤压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者消除疲劳,缓解身体和心理的紧张状态,当患者的脚用力将踩踏板14往下踩时,踩踏板14下端的两个弹力器13会受力压缩,并将受到的压力传导至下端的压力传感器15处,压力传感器15会对传来的压力值进行分析处理,随后将分析处理的压力数据通过连接杆12内的连接线传输到显示屏16处进行显示,且显示屏16的显示面呈倾斜状,方便患者坐在座椅上对显示屏16显示的数据进行查看,使得患者可以随时对自己的脚力恢复程度进行掌握。
38.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