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体变形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94881发布日期:2022-02-12 13:4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体变形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拼装类玩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合体变形机器人。


背景技术:

2.拼装类玩具属于益智玩具,能够通过形变完成组装的目的,如常规的机器人拼装,大多采用多种动物造型的个体或汽车造型的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变形最后组装形成机器人。目前,螺纹连接拼装是大部分组装机器人的常规拼装模式,对于不同主体间的连接,以及主体造型本身的拼装,通常需要在不同位置开螺纹孔,以便对应安装固定,现有拼装机器人拼装较为简约单调,且具有拼装后灵活度小,零部件无法完全利用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体变形机器人,采用海陆空三种造型主体,能够完全拼装组合形成机器人,开发小孩智力,可玩性强。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合体变形机器人,包括战船主体,战车主体,战机主体共三种造型主体,各造型主体通过转动连接、滑动连接、螺纹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实现本体的变形和拆分,这些造型主体变形后,螺接拼装成一个组装机器人;其中,战机主体变形作为组装机器人的躯干及头部,战车主体拆分变形作为组装机器人的双腿,战船主体拆分变形作为组装机器人的双臂、前档以及后背,战船主体拆分后通过内置的转换件与战机主体的两侧对接后进行螺接,战车主体拆分后与战机主体进行螺接。
6.上述的战船主体包括左船体及右船体,驾驶舱及船尾翼,左船体与右船体左右对称螺接形成船体,驾驶舱与船尾翼依次叠加于船体上方并与船体进行螺接。
7.上述的左船体中配置有槽体及转换件,转换件由固定柱,圆孔及螺纹孔组成,固定柱通过转轴固定于槽体中。
8.上述的左船体与右船体均为手臂段与手部段组合形成,手臂段与手部段上侧为转动连接,下侧为滑动连接,即手臂段或手部段中的一个配置有限位滑槽,另一个配置有滑杆与限位滑槽连接。
9.上述的战车主体包括前车体与后车体组成的车体,车体下部两侧均配置有履带与车体进行螺接,且前车体与后车体上方均配置有可转动的顶盖。
10.上述的后车体上设有与后车体转动连接的火箭炮,且后车体的顶盖设置于火箭炮上。
11.上述的战机主体包括机身,螺旋桨,起落架,尾轮,螺旋桨螺接于机身上方,起落架螺接于机身下方,尾轮螺接于机身后方,且机身两侧设置有手部安装螺纹孔,尾轮两侧设置有腿部安装螺纹孔,尾轮上方设置有船尾翼安装螺纹孔。
12.上述的机身前方设有可转动舱盖,且机身中配置有可转动的机器人头部。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4.1.作为可拆装的战机主体,能够通过变形作为组合机器人的躯干组件,机器人头部完全隐藏于战机主体中,变形前后形态完整,美观;
15.2.作为可变形的战船主体,通过转换件及螺丝轴结合,能够协调战船主体及合体机器人的比例,减少开孔,能够通过多段变形作为合体机器人的肢臂组件,且具有一定的灵活度,在形变前后的感官上能够与产品主题的形态协调;
16.3.作为可变形的战车主体,通过拆装后在不同位置拼接,能够作为合体机器人的腿部组件,通过螺丝轴连接更具稳定性及灵活度,可玩性更强。
17.附图说明:
18.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合体机器人拼装流程演示图;
19.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战船主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左船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1.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左船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2.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战车主体的拆分及变形结构示意图;
23.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战机主体的拆分及变形结构示意图。
24.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合体变形机器人,包括战船主体,战车主体,战机主体共三种造型主体,各造型主体通过转动连接、滑动连接、螺纹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实现本体的变形和拆分,这些造型主体变形后,螺接拼装成一个组装机器人;其中,战机主体变形作为组装机器人的躯干及头部,战车主体拆分变形作为组装机器人的双腿,战船主体拆分变形作为组装机器人的双臂、前档以及后背,战船主体拆分后通过内置的转换件8与战机主体的两侧对接后进行螺接,战车主体拆分后与战机主体进行螺接。
27.具体的,如图2所示,战船主体包括左船体11及右船体12,驾驶舱13及船尾翼14,左船体11与右船体12左右对称螺接形成船体,驾驶舱13与船尾翼14依次叠加于船体上方并与船体进行螺接,使战船主体形成上中下三层叠加,结构丰富,外形立体美观,且各部件均能够对应于其他造型主体拼装形成合体机器人的一部分。
28.为了使合体机器人手臂具有一定的灵活度及摆动幅度,如图4所示,左船体11与右船体12均为手臂段a与手部段b组合形成,手臂段a与手部段b上侧为转动连接,下侧为滑动连接,即手臂段a或手部段b中的一个配置有限位滑槽88,另一个配置有滑杆89与限位滑槽88连接。在形成战船主体造型时,手臂段a与手部段b紧密贴合,即形成连贯形态的左船体11,右船体12能够拼装成船体,其中左船体11或右船体12上应当具备一个螺纹对接位,能够在形成船体后与驾驶舱13,船尾翼14采用一个螺丝使三者连接固定。
29.再者,如图3所示,左船体11中配置有槽体80及转换件8,而右船体12对应位置则为一圆形通孔,转换件8由固定柱81,圆孔82及螺纹孔83组成,固定柱81通过转轴固定于槽体80中。转换件8需与螺丝轴结合使用,当作为战船主体造型拼装时,螺丝轴从右船体12的圆形通孔插入,此时左船体11中的转换件8应当使螺纹孔83居中,螺丝轴穿过右船体12的圆形通孔与左船体11的螺纹孔83螺接固定。而当左船体11或右船体12作为合体机器人的肢臂组件时,则左船体11转换件8切换圆孔82居中,右船体12本身只有圆形通孔,螺丝轴穿过两者均可与机身31上的手部安装螺纹孔38进行螺接固定。
30.如图5所示,战车主体包括前车体21与后车体22组成的车体,车体下部两侧均配置有履带23与车体进行螺接,且前车体21与后车体22上方均配置有可转动的顶盖c。合体时履带作为合体机器人的大腿,则需打开顶盖c,将履带23插入并与前车体21或后车体22进行螺接固定,而后履带23上端再与尾轮34的腿部安装螺纹孔39螺接固定。
31.作为战车形态,后车体22上设有与后车体22转动连接的火箭炮24,且后车体22的顶盖c设置于火箭炮24上,火箭炮24可绕后车体22端部旋转,具有一定的摆动幅度,使战车造型更为逼真,可玩性更强。
32.如图6所示,战机主体包括机身31,螺旋桨32,起落架33,尾轮34,螺旋桨32螺接于机身31上方,起落架33螺接于机身31下方,尾轮34螺接于机身31后方,且机身31两侧设置有手部安装螺纹孔38,尾轮34两侧设置有腿部安装螺纹孔39,尾轮34上方设置有船尾翼安装螺纹孔30。机身31前方设有可转动舱盖d,且机身31中配置有可转动的机器人头部3。机器人头部3一面是战机的仪表台,一面是机器人面部,舱盖d采用透明塑料或玻璃,作为战机主体时,能够看到内部仪表台,拼装时需翻转打开舱盖d,而后将机器人头部3旋转180
°
,使机器人面部朝外,螺旋桨32作为合体机器人的前胸,机身31两侧的手部安装螺纹孔38对应于拆分后的战船主体连接形成合体机器人手臂,尾轮34作为合体机器人裆部与拆分后的战车主体连接。
33.为了在形成合体机器人时能够完整利用所有造型主体的部件,机身31下方还应当具备螺纹孔与驾驶舱13螺接装配,而船尾翼14则与尾轮34上的船尾翼安装螺纹孔30螺接固定。
34.船尾翼14由螺接部与尾翼部组成,螺接部与尾翼部采用转轴连接,两者可相对转动,作为战船主体形态时,尾翼部与螺接部呈90
°
夹角,而作为合体机器人形态时,尾翼部与螺接部呈180
°
夹角。
35.应当理解的是,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