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用手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5198发布日期:2022-05-11 14:1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用手持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特别涉及一种运动用手持设备。


背景技术:

2.运动员训练使用的器材,如足球是通过配备专人捡踢出或者击出的球体,并通过配备专人将球体抛给运动员以进行接球、传球和定位球训练。然而,它存在如下缺陷:首先,不仅浪费人力,而且还需要配备多个球体,使训练成本提高。其次,有可能将球体踢至他人财物(住宅玻璃、车辆)和身体上而损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再者,在场地空间有限的地方,训练员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3.现有技术中,将足球和手柄通过绳进行连接,在训练时,可以通过绳把足球拉回,但该手柄只能应用于足球的训练,不能应用于其他的运动项目,功能过于单一,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动用手持设备,能够应用在多项运动项目中,应用范围广泛。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运动用手持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控芯片、运动状态采集模块和发送接收器,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至少两根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穿出通孔与运动器材连接,并能够将运动器材的数据传输至主控芯片;
7.所述运动状态采集模块和发送接收器均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运动状态采集模块采集人体训练时,手持设备的运动状态数据传输至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通过发送接收器能够与终端设备连接,并将手持设备的运动状态信息及运动器材的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
8.作为优选,所述运动状态采集模块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角速度传感器。
9.作为优选,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分别与主控芯片连接的操作杆和控制按钮,用于对主控芯片的工作模式进行选择和确定。
10.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振动器,通过振动器的工作状态来提示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11.作为优选,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视频采集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用于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视频数据的采集。
12.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蓄电池,用于为主控芯片、运动状态采集模块、发送接收器以及振动器提供工作电压,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充电接口。
13.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导电滑环和与所述导电滑环电连接的导电座,所述导电座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导电滑环包括柱状的滑环本体以及外侧面露出
所述滑环本体的导电环,每根所述导线经通孔穿入壳体内的一端,对应穿设于滑环本体内与一个导电环连接;
14.所述导线能够与所述导电滑环同步旋转,而所述导电滑环旋转时,所述导电座始终与所述导电环电连接。
15.作为优选,所述导电座设置有导电触点,所述导电触点抵于所述导电环的表面。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用手持设备的优点在于,
17.该手持设备可以应用在球类、跳绳、击剑等领域的训练过程中,通过手持设备前端的导线能够与球体内的传感器、剑身的传感器或者跳绳绳体内部的传感器连接,反馈球体、剑身以及绳体的数据至手持设备的主控芯片,一方面通过主控芯片控制振动器向运动员反馈运动状况,另一方面主控芯片通过发送接收器能够与终端设备连接,进而选择和确认显示屏显示的训练项目,并能够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输送至终端设备;即运动员在通过显示屏显示的动作进行训练时,若动作有问题,手柄内的振动器会震动提示运动员,动作不规范、不标准,进而快速调整动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施例中运动用手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19.图2为本实施例中运动用手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20.图3为本实施例中导电滑环及导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施例中导电滑环及导电座的剖面示意图。
22.图中,1、壳体;11、操作杆;12、控制按钮;13、充电接口;2、主控芯片;3、导线;4、振动器;5、蓄电池;6、导电滑环;61、滑环本体;62、导电环;7、导电座;71、导电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4.一种运动用手持设备,结合图1-4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主控芯片2、运动状态采集模块和发送接收器,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一端与主控芯片连接的至少两根导线3,导线3的另一端穿出通孔与运动器材连接,并能够将运动器材的数据传输至主控芯片2。如果该运动器材为跳绳,那么该手持设备作为手柄与绳体的一端连接。如果该运动器材为足球、拍球等球类,那么该手持设备通过绳与球体连接,进而能够将踢出、击打出去的球体拉回。如果运动器材为击剑,那么该手持设备作为手柄与剑身连接。而绳体、球体、剑身内可以设置传感器检测运动时的数据信息,比如在球体内设置压力传感器,检测踢球时球体受到的压力值及受压位置等。
25.壳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导电滑环6和与导电滑环6电连接的导电座7,其中导电滑环6与通孔同轴,导电滑环6的外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进而避免导电滑环6经通孔滑出,导电座7固定在壳体内,导电座7与主控芯片2连接。导电滑环6包括柱状的滑环本体61以及外侧面露出滑环本体61的导电环62,每根导线3经通孔穿入壳体1内的一端,对应穿设于滑环本体61内与一个导电环62连接;而导电座7上设置有与导电环62一一对应的导电触点71,导电触点71对应抵于导电环62的外侧面。当导线3与导电滑环6同步旋转时,导电座7始终与导电环62电连接。
26.导电座7于每根导电触点71引出一根连接线与主控芯片2连接,当导线3需要转动并带动导电滑环6旋转时,导电座7上的导电触点71始终抵于导电环62的外表面,对应与导电环62电连接,从而避免导线3因转动而损坏。
27.运动状态采集模块和发送接收器均分别与主控芯片2连接,运动状态采集模块采集人体训练时,手持设备的运动状态数据,并传输至主控芯片2,主控芯片2通过发送接收器能够与终端设备连接,并将手持设备的运动状态信息及运动器材的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其中,运动状态采集模块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角速度传感器,用于对运动员训练时手动作的角度和动作速度进行检测。
28.终端设备为电脑、手机、pad等设备,与手柄1内的发送接收模块通过红外、蓝牙或者wifi连接,终端设备能够安装软件,且包括显示屏和视频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用于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视频数据的采集,主控芯片2将接收到的手持设备及运动器材的数据同步输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根据视频数据、手持设备以及运动器材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运动员的动作是否标准,然后发送相应的信号至主控芯片2。
29.手柄1的壳体内设置有与主控芯片2连接的振动器4,通过振动器4的工作状态来提示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当主控芯片2接收到的运动状态采集模块的运动数据与显示屏的运动不符,即主控芯片2接收检测到的运动状态数据然后与数据库内存储的该项训练项目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比,数据偏差较大时,或者终端设备分析判断运动员的动作不标准时,振动器4震动以提醒运动员。
30.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分别与主控芯片2连接的360度操作杆11和控制按钮12,用于对主控芯片2的工作模式进行选择和确定,从而使手持设备的运动模式与显示屏显示的训练项目保持一致。
31.比如,当运动员练习射门时,在显示屏上显示有球门,运动员根据看到的球门位置和距离,进而可以进行射门训练,球体内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运动员踢球时,球体受到的压力,运动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运动员训练时手动作的角度和动作速度进行检测,并输送至主控芯片2,而视频采集模块能够检测到球体的运动信息并输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压力值、视频数据、运动数据判断射门的位置是否准确,并通过振动器4对运动员进行提示。
32.壳体1内设置有蓄电池5,用于为主控芯片2、运动状态采集模块、发送接收器以及振动器4提供工作电压,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充电接口13。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用手持设备的优点在于,该手持设备可以应用在球类、跳绳、击剑等领域的训练过程中,通过手持设备前端的导线能够与球体内的传感器、剑身的传感器或者跳绳绳体内部的传感器连接,反馈球体、剑身以及绳体的数据至手持设备的主控芯片,一方面通过主控芯片控制振动器向运动员反馈运动状况,另一方面主控芯片通过发送接收器能够与终端设备连接,进而选择和确认显示屏显示的训练项目,并能够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输送至终端设备;即运动员在通过显示屏显示的动作进行训练时,若动作有问题,手柄内的振动器会震动提示运动员,动作不规范、不标准,进而快速调整动作。
34.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