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训练垫

文档序号:29822905发布日期:2022-04-27 11:1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训练垫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术后复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训练垫。


背景技术:

2.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其中70%~80%存在偏瘫,与正常步态相比,偏瘫患者步态稳定性差、能量消耗增加、步态不对称、行走路径倾斜,偏瘫患者的步态异常问题一直是临床康复治疗工作中最棘手更难以纠正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社会形象更加重患者的生活负担,现有针对偏瘫患者异常步态的康复训练用具以仪器为主,但这些康复仪器本身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只能依靠康复专业人士才能操作,不利于患者自身的主动康复,同时这些康复仪器体积大不易移动、价格昂贵,社区及居家难以实现,患者只能在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给患者造成诸多不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训练垫。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训练垫,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训练垫,包括训练垫基体以及副垫体,所述副垫体设置有两个,所述副垫体总长8m且表面分设10cm记号段,所述副垫体包括可拆式脚踏垫,所述可拆式脚踏垫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仿真图案,所述可拆式脚踏垫的下表面均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均采用软质橡胶制成,所述缓冲垫外侧的可拆式脚踏垫的四角上均设置有一号扣件,所述仿真图案外侧的可拆式脚踏垫的四角上均设置有一号连接件,所述一号扣件与一号连接件之间卡接,所述一号连接件的凸起卡接在一号扣件的凹槽内。
6.较佳的,所述训练垫基体四角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延伸带,所述延伸带的一端与训练垫基体粘接,所述延伸带远离训练垫基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由外置扣件,所述训练垫基体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基体连接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副垫体与训练垫基体扣接后,可以通过延伸带将外置扣件与最上方的可拆式脚踏垫上的一号连接件卡接,从而对训练垫基体与副垫体之间的扣接进行加固,进一步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8.较佳的,所述基体连接件、一号扣件以及一号连接件均对应设置在同一垂线上,所述基体连接件凸起与一号扣件的凹槽之间卡接,所述外置扣件的凹槽与一号连接件的凸起之间卡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体连接件凸起与一号扣件的凹槽之间卡接,方便了可拆式脚踏垫与训练垫本体之间的安装,可拆式脚踏垫上分别设置有一号扣件和一号连接件,则方便了可拆式脚踏垫的组装,进而可以将训练垫基体与可拆式脚踏垫之间进行快速组装和拆下,在最上方的可拆式脚踏垫弄脏之后,可以通过一号连接件和一号扣件拆除最
上方的可拆式脚踏垫,从而继续进行使用,此种设计,减少了可拆式脚踏垫的清洗次数,有效地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时效。
10.较佳的,所述延伸带的长度大于副垫体中可拆式脚踏垫、缓冲垫以及训练垫基体的厚度之和。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确保利用外置扣件与一号连接件连接时,延伸带的张力仅仅将训练垫本体和可拆式脚踏垫压制在一起,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12.较佳的,所述仿真图案为整齐排列的两组脚掌图案,所述脚掌图案根据偏瘫患者的步长35cm、跨步长70cm、步宽8cm以及足偏角7
°
设置每一个脚掌图案的垂直距离、宽度及倾斜度,所述脚掌图案采用薄型防滑地胶,所述脚掌图案采用绿色(非偏瘫侧脚掌)与红色(偏瘫侧脚掌)相间的颜色结合,所述仿真图案外侧的可拆式脚踏垫的表面均雕刻有防滑纹路。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仿真图案采用色彩亮丽的绿色脚掌图案,标识导语直接清晰,让患者有贴合性目标迈步,对自己的练习质量的直观观察,同时,采用薄型防滑地胶,且在可拆式脚踏垫表面雕刻有防滑纹路,预防患者跌倒,脚掌图案根据偏瘫患者的步长35cm、跨步长70cm,步宽8cm、足偏角7
°
、设置每一个脚掌图案的垂直距离、宽度及倾斜度,符合偏瘫患者行走特点的步道中进行步型、步长、步宽的指引,让患者有一种整体感的锻炼,并能看到自己锻炼的成果、行走的距离、步态的准确,有效地减少了划圈步态、交叉步态、膝过伸等不良姿势,保证了行走步态的准确性,同时又激发了患者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和依从性。
14.较佳的,所述训练垫基体以及可拆式脚踏垫的截面尺寸均相同,所述训练垫基体采用防滑面纹固胶材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训练垫基体采用防滑面纹固胶材质,能够确保其在放置和使用时不会随意移动,进而进一步避免了病人摔倒的情况。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仿真图案,仿真图案采用色彩亮丽的绿色脚掌和红色脚掌图案,标识导语直接清晰,让患者有贴合性目标迈步,对自己的练习质量的直观观察,同时,采用薄型防滑地胶,且在可拆式脚踏垫表面雕刻有防滑纹路,预防患者跌倒,脚掌图案根据偏瘫患者的步长35cm、跨步长70cm,步宽8cm、足偏角7
°
、设置每一个脚掌图案的垂直距离、宽度及倾斜度,符合偏瘫患者行走特点的步道中进行步型、步长、步宽的指引,让患者有一种整体感的锻炼,并能看到自己锻炼的成果、行走的距离、步态的准确,有效地减少了划圈步态、交叉步态、膝过伸等不良姿势,保证了行走步态的准确性,同时又激发了患者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因偏瘫患者分为左侧和右侧偏瘫两类,故偏瘫地垫也区分为左侧偏瘫步道地垫和右侧偏瘫步道地垫,和病区走廊架设的安全扶手匹配使用,左、右偏瘫步道分别固定在病区走廓头、尾两个区域,便于患者来回训练时非偏瘫侧肢体能进行扶手自护,训练垫基体采用防滑面纹固胶材质,连同刻度距离线为一整体地贴,方便张贴使用。患者及家属可根据地面指示导语及医护人员简单介绍就可自理使用,无需太多的医护人力投入,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中有较好的健康宣教效力;
18.本实用新型基体连接件凸起与一号扣件的凹槽之间卡接,方便了可拆式脚踏垫与训练垫本体之间的安装,可拆式脚踏垫上分别设置有一号扣件和一号连接件,则方便了可
拆式脚踏垫的组装,进而可以将训练垫基体与可拆式脚踏垫之间进行快速组装和拆下,在最上方的可拆式脚踏垫弄脏之后,可以通过一号连接件和一号扣件拆除最上方的可拆式脚踏垫,从而继续进行使用,此种设计,减少了可拆式脚踏垫的清洗次数,有效地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时效,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形状规则,有利于大批量生产,使用和携带都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训练垫基体的立体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式脚踏垫的仰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式脚踏垫的俯视图。
23.附图标记:1、训练垫基体;2、副垫体;3、延伸带;4、外置扣件;5、储粉机构;6、基体连接件;
24.21、可拆式脚踏垫;22、缓冲垫;23、一号扣件;24、仿真图案;25、一号连接件;
25.51、储粉盒;52、盖板;53、携带把手环。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参考图1、图3和图4,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训练垫,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训练垫,包括训练垫基体1和副垫体2,副垫体2包括可拆式脚踏垫21,可拆式脚踏垫21设置有两个,可拆式脚踏垫21的中部设置有分隔线,分隔线两侧的可拆式脚踏垫21可分别用于不同偏瘫的患者进行训练使用,副垫体2总长8m且表面分设10cm记号段,可拆式脚踏垫2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训练垫基体1上方,可拆式脚踏垫21的顶部四角和底部四角均分别设置有一号连接件25和一号扣件23,一号连接件25之间的可拆式脚踏垫21表面均设置有仿真图案24,仿真图案24为整齐排列的两组脚掌图案,脚掌图案根据正常人的步长35cm、跨步长70cm、步宽8cm以及足偏角7
°
设置每一个脚掌图案的垂直距离、宽度及倾斜度,脚掌图案下的副垫体2内由上至下均依次设置有按压开关、发光体以及语音机芯,语音机芯由语音播放芯片、存储芯片、功放芯片、扬声器、电路控制元器件、语音传输口、无线通信模块、发光体接口以及电源组成,电源采用可充电蓄电池电源,间隔脚掌图案下的发光体灯源色彩以及语音播报信息均不相同,相互间隔的色彩为红绿色,语音播报信息分别为“要加油”以及“成功了”,当踩准红色偏瘫脚印无偏倚闪绿光,反之闪红光、踩实红色偏瘫脚印,发出“成功了”反之发出“要加油”,放在地面上会呈现出一定高度,需有专人监管下使用,脚掌图案采用薄型防滑地胶,脚掌图案采用绿色与白色相间的颜色结合,仿真图案24外侧的可拆式脚踏垫21的表面均雕刻有防滑纹路,仿真图案24采用色彩亮丽的绿色脚掌图案,标识导语直接清晰,让患者有贴合性目标迈步,对自己的练习质量的直观观察,同时,采用薄型防滑地胶,且在可拆式脚踏垫21表面雕刻有防滑纹路,预防患者跌倒,脚掌图案根据的偏瘫患者步长35cm、跨步长70cm,
步宽8cm、足偏角7
°
、设置每一个脚掌图案的垂直距离、宽度及倾斜度,符合偏瘫患者行走特点的步道中进行步型、步长、步宽的指引,让患者有一种整体感的锻炼,并能看到自己锻炼的成果、行走的距离、步态的准确,有效地减少了划圈步态、交叉步态、膝过伸等不良姿势,保证了行走步态的准确性,同时又激发了患者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和依从性,训练垫基体1靠近可拆式脚踏垫21的一侧四角上均设置有基体连接件6,一号扣件23之间的可拆式脚踏垫21上均设置有缓冲垫22,缓冲垫22均采用软质橡胶制成,基体连接件6、一号扣件23以及一号连接件25均对应处于同一垂线上,基体连接件6、一号扣件23以及一号连接件25之间相互卡接,训练垫基体1以及可拆式脚踏垫21的截面尺寸均相同,训练垫基体1采用防滑面纹固胶材质,基体连接件6凸起与一号扣件23的凹槽之间卡接,方便了可拆式脚踏垫21与训练垫本体之间的安装,可拆式脚踏垫21上分别设置有一号扣件23和一号连接件25,则方便了可拆式脚踏垫21的组装,进而可以将训练垫基体1与可拆式脚踏垫21之间进行快速组装和拆下,在最上方的可拆式脚踏垫21弄脏之后,可以通过一号连接件25和一号扣件23拆除最上方的可拆式脚踏垫21,从而继续进行使用,此种设计,减少了可拆式脚踏垫21的清洗次数,有效地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时效。
28.参考图1、图2,训练垫基体1的一端设置有储粉机构5,储粉机构5包括储粉盒51,储粉盒51的顶部开设有储粉槽,储粉盒51顶部的储粉槽上设置有盖板52,储粉盒51远离训练垫基体1的一侧设置有携带把手环53,通过设置储粉机构5,在病人进行复建之前,可以取下盖板52,病人脱掉鞋子后踩在储粉盒51的储粉槽内,储粉槽内设置有带有颜色的防滑粉末,病人脚踏入储粉槽后,脚底板会粘有粉末。此时,病人在可拆式脚踏垫21上行走时,粉末不仅起到防滑的作用,也可以留下病人的足迹,更加方便进行病人的行动轨迹的观察,且通过设置有携带把手环53,装置不使用时,可以将装置收卷起来,之后利用绳子等穿过携带把手环53将装置整体进行捆绑,此时,操作者只需手持携带把手环53即可进行装置的移动,基体连接件6的外侧的训练垫基体1的外侧壁上均通过延伸带3固定连接有外置扣件4,外置扣件4与一号连接件25之间卡接,延伸带3的长度等于训练垫基体1与副垫体2的厚度之和。
29.工作原理: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打开盖板52,向储粉盒51内添加足量的带有颜色的防护粉末,之后拿出一个可拆式脚踏垫21,将其底部的一号连接件25与基体连接件6对准之后进行卡接,从而完成可拆式脚踏垫21与训练垫基体1的组装,之后拿出另一个可拆式脚踏垫21,另一个可拆式脚踏垫21的一号扣件23与训练垫基体1上安装好的可拆式脚踏垫21的一号连接件25对齐后卡接,完成两个可拆式脚踏垫21的组合,之后手持延伸带3,将延伸带3一端的外置扣件4对应与位于最上方的可拆式脚踏垫21的一号连接件25卡接,从而完成训练垫基体1与可拆式脚踏垫21之间的加固,进而完成装置的组装,在病人进行复建之前,可以取下盖板52,病人脱掉鞋子后踩在储粉盒51的储粉槽内,储粉槽内设置有带有颜色的防滑粉末,病人脚踏入储粉槽后,脚底板会粘有粉末,之后病人可以沿着可拆式脚踏垫21上的仿真图案24进行行走仿真图案24为整齐排列的两组脚掌图案,脚掌图案根据偏瘫患者的步长35cm、跨步长70cm、步宽8cm以及足偏角7
°
设置每一个脚掌图案的垂直距离、宽度及倾斜度,脚掌图案采用薄型防滑地胶,脚掌图案采用绿色与白色相间的颜色结合,仿真图案24外侧的可拆式脚踏垫21的表面均雕刻有防滑纹路,仿真图案24采用色彩亮丽的绿色脚掌图案,标识导语直接清晰,让患者有贴合性目标迈步,对自己的练习质量的直观观察,同时,采用薄型防滑地胶,且在可拆式脚踏垫21表面雕刻有防滑纹路,预防患者跌
倒,脚掌图案根据偏瘫患者的步长35cm、跨步长70cm,步宽8cm、足偏角7
°
、设置每一个脚掌图案的垂直距离、宽度及倾斜度,符合偏瘫患者行走特点的步道中进行步型、步长、步宽的指引,让患者有一种整体感的锻炼,并能看到自己锻炼的成果、行走的距离、步态的准确,有效地减少了划圈步态、交叉步态、膝过伸等不良姿势,保证了行走步态的准确性,同时又激发了患者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和依从性,且病人脚底板粘有带颜色的防滑粉末,病人在可拆式脚踏垫21上行走时,粉末不仅起到防滑的作用,也可以留下病人的足迹,更加方便进行病人的行动轨迹的观察,且通过设置有携带把手环53,装置不使用时,可以将装置收卷起来,之后利用绳子等穿过携带把手环53将装置整体进行捆绑,此时,操作者只需手持携带把手环53即可进行装置的移动,本装置偏瘫患者练习时通过人工手动记录步道练习日记,获取步长、步幅、步频、步宽、步速,获取患者实际的康复效果提供客观数据,为进一步科研提供临床一手资料。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