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倒序运动及罗马椅功能的运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3209发布日期:2023-09-13 11:5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具备倒序运动及罗马椅功能的运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备倒序运动及罗马椅功能的运动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可基于使用人员的运动方式自由变更支撑使用人员下肢的驱动部相关位置来实现倒挂运动及罗马椅运动的具备倒序运动及罗马椅功能的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1、通常,用于倒立的运动装置作为将放置于支撑台的使用人员的腿朝上且头部朝下来倒挂固定身体并施加反转重力的运动器具,也被称为倒挂运动装置,已知其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及姿势矫正等。

2、由于,基于这种倒挂运动装置的倒立运动可获得悬挂效果,因此,不仅可以舒缓平时一直受压的脊柱关节等,而且对治愈腰痛也能够发挥显著效果。

3、然而,普通的倒挂运动器以倒挂全身的方式舒缓肌肉,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肌力较弱的老弱者或患者而言,在过度倾斜支撑台进行运动的情况下,将产生使症状更加恶化或因过度用力而导致腰部的深层肌肉及脊柱受伤的情况。

4、为此,本技术人曾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2001346号公开了一种可进行倒序运动的手动倒挂运动装置,其包括:主框架,用于在地面固定手动倒挂运动装置;下端把手部件,形成在上述主框架的下端部,由上述使用人员把持以使得使用人员向下旋转上身;驱动框架,由缓冲部件、支撑框架、旋转支架组成,上述缓冲部件用于放置上述使用人员的下肢,上述支撑框架与上述缓冲部件的下部相结合,上述旋转支架形成在上述支撑框架的下部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主框架相结合;以及固定框架,与上述驱动框架相结合,用于固定上述使用人员的下肢。

5、虽然上述现有技术文献具有可稳定执行倒挂运动的优点,但由于难以通过变更姿势来进行罗马椅等运动,因此,只能进行有限的运动,并且,需配备单独的用于罗马椅的运动器具。

6、并且,现有技术的倒挂运动装置需以分解状态或预先组装部分结构的状态配送给使用人员,因此,相应使用人员需要自行组装倒挂运动装置来使用,即使在不使用上述倒挂运动装置的情况下,由于需要维持完成组装的状态,因此,存在始终占据大量空间的问题。

7、其中,上述背景技术或现有技术仅用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不意味着申请本发明前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广为人知的技术。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10-2001346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具备倒序运动及罗马椅功能的运动装置,即,可基于使用人员的运动方式自由变更支撑使用人员下肢的驱动部相关位置,从而实现倒挂运动及罗马椅运动。

2、并且,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具备倒序运动及罗马椅功能的运动装置,即,除腹部运动及腰部运动外,由于可利用一个运动器具执行上身运动及下肢运动,因此,可降低运动器具的购买成本并提高运动效率。

3、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具备倒序运动及罗马椅功能的运动装置,即,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完全组装的状态配送给使用人员,因此,使用人员无需执行额外的组装工作,即可接收完全品形态的运动装置,而且,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提供折叠功能并以折叠状态进行保管。

4、但是,本发明的目的并不限定于此,即使未明确提及其他目的,其中还包括可通过技术方案或实施方式掌握的目的或效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备倒序运动及罗马椅功能的运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框架110,具有第一承载框架112、第二承载框架114、固定框架116及第一调节框架118,上述固定框架116与上述第一承载框架112及第二承载框架114实现垂直结合,上述第一调节框架118以能够滑移的方式与上述固定框架116相结合;第一结合框架140,形成在上述第一承载框架112,基于运动方式选择性地与下肢支撑框架240相结合;角度支撑框架160,与上述第一调节框架118相连接,用于向第二调节框架230的旋转工作结束位置提供规定支撑力;缓冲承载框架210,安装有缓冲部件202,后方侧前端部与第二结合框架250实现垂直结合;缓冲角度调节部件220,使得上述缓冲承载框架210与第二调节框架230相连接,用于限制上述缓冲承载框架210的旋转范围;第二调节框架230,与上述固定框架116及上述第一调节框架118相连接,通过实现规定角度的旋转工作来调节上述缓冲承载框架210的高度及角度;以及下肢支撑框架240,基于运动方式与上述第一结合框架140及第二结合框架250中的一个相结合。

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弹力部件260,形成在上述缓冲承载框架210与上述第二调节框架230之间,当上述缓冲承载框架210进行旋转工作时,用于提供上述缓冲部件202的规定弹力。

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承载框架110还包括:第一旋转支架120,支撑上述第一调节框架118与上述角度支撑框架160、上述角度支撑框架160与上述第二调节框架230、上述缓冲承载框架210与上述第二调节框架230,使其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相结合;以及第二旋转支架130,使得上述固定框架116与第二调节框架230相连接,用于支撑上述第二调节框架230的旋转工作。

8、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承载框架110还包括:移动引导框架310,形成在上述固定框架116的内部空间,沿着上述固定框架116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以及移动引导件320,结合在上述第一调节框架118的下部面,贯通上述固定框架116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紧贴在上述移动引导框架310的内侧面。

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随着上述第一调节框架118接近上述固定框架116的后方侧,上述角度支撑框架160以使得上述第二调节框架230与上述固定框架116接近垂直的方式支撑上述第二调节框架230的旋转工作,随着上述第一调节框架118接近上述固定框架116的前方侧,上述角度支撑框架160以使得上述第二调节框架230与上述固定框架116接近平行的方式支撑上述第二调节框架230的旋转工作。

1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调节框架230还包括调节支撑框架232,上述缓冲承载框架21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在前端部,上述缓冲角度调节部件220连接在两侧部。

1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调节框架118还包括:固定引导部170,固定单元102贯通其中,用于支撑上述固定单元102的滑移;弹簧180,安装在上述固定引导部170的内部;以及弹簧加压凸缘190,形成在上述固定单元102的圆周面,基于工作状态对上述弹簧180加压。

12、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可基于使用人员的运动方式自由变更支撑使用人员下肢的驱动部相关位置,从而实现倒挂运动及罗马椅运动。

13、并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除腹部运动及腰部运动外,由于可利用一个运动器具执行上身运动及下肢运动,因此,可降低运动器具的购买成本并提高运动效率。

14、并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完全组装的状态配送给使用人员,因此,使用人员无需执行额外的组装工作,即可接收完全品形态的运动装置,而且,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提供折叠功能并以折叠状态进行保管。

15、但是,本发明的效果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多种有益的优点及效果可在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过程中轻易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