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切换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93166发布日期:2022-10-14 16:2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间切换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切换的数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许多的3d场景中,都会设置传送门(也称为虚拟门),传送门的主要用途是在不同场景中相互切换,例如在传送门骑士游戏中,可以通过传送门实现不同游戏地图和世界中的移动,在园区和场馆的3d数字化场景中,传送门用于简化用户控制虚拟角色行走到目的地的流程,用户在固定位置找到传送门后,通过传送门可以快速到达地图上的另一处地点。
3.然而,现有技术中在一个地点传送到另一地点时,要进行等待,不能瞬间到达,并且传送位置也是固定的。此外,传送门中也不会显示传送点的实时画面,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间切换的数据处理系统,能够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间切换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数据库,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配置文件和m个虚拟场景,第i个虚拟场景包括ni个虚拟区域,i的取值为1到m;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数据表和第二数据表,所述第一数据表的第i行包括(ai,a
i1
,a
i2


,a
ini
),ai为第i个虚拟场景的id,a
ij
为第i个虚拟场景中的第j个虚拟区域的id,j的取值为1到ni;所述第二数据表中存储有(ak,a
kq
),ak为设定的目标虚拟场景的id,a
kq
为ak中的目标虚拟区域q的id,k∈(1,2,

,m),q∈(1,2,

,nk),其中,ak中的目标虚拟区域q设置有第一虚拟门和第一虚拟视点;在检测到用户进入系统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s1,基于所述配置文件在所述用户对应的显示装置上生成初始漫游区域,所述初始漫游区域中设置有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虚拟角色和第二虚拟视点、第二虚拟门、操作区域;s2,在检测到虚拟角色通过操作区域选定需要进入的虚拟场景i中的虚拟区域j时,将第一虚拟门和第一虚拟视点移动到虚拟场景i中的虚拟区域j内;s3,获取第二虚拟视点与第二虚拟门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并基于获取的第二相对位置调整所述第一虚拟视点的位置,使得第一虚拟视点与所述第一虚拟门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等于第二相对位置;s4,将第一虚拟视点获取到的关于虚拟区域j的图像在所述第二虚拟门上进行显示。
6.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由于存储器中存储有每个场景中的所有虚拟区域的3d模型,这样,在用户在同一虚拟场景移动时,能够瞬时将用户对应的虚拟角色传送到指定位置处,能够提高传送效
率,进而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7.(2)用户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需要被传送的位置,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8.(3)当用户操纵虚拟角色进行移动时,在移动位置处的虚拟门中能够看到要被传送位置端的实时图像画面,并且所看到的图像画面也会随虚拟角色的移动而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种空间切换的数据处理系统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虚拟视点和第二虚拟视点联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间切换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数据库。
13.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配置文件和m个虚拟场景,第i个虚拟场景包括ni个虚拟区域,i的取值为1到m。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虚拟场景可为房屋的3d模型,虚拟区域可为房间的3d模型。在一个示例中,可为设定地理区域内的几栋写字楼或者居民楼。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仅为独立的一栋楼或者一座房屋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只要是具有多个虚拟区域的虚拟场景即可。
14.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数据表和第二数据表。
15.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表的第i行包括(ai,a
ip
),ai为第i个虚拟场景的id,例如,楼栋编号或者楼栋名称。a
ip
为第i个虚拟场景中的目标虚拟区域p的id,p∈(1,2,

,ni)。目标虚拟区域p为系统指定的传送位置,即每个虚拟场景都设置有一个指定的传送位置。目标虚拟区域p的id可为房间编号。
16.在本技术另一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表的第i行包括(ai,a
i1
,a
i2


,a
ini
),ai为第i个虚拟场景的id,a
ij
为第i个虚拟场景中的第j个虚拟区域的id,j的取值为1到ni。
17.在本技术另一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表的第i行包括(ai,a
ip
,a
i1
,a
i2


,a
ini
)。
18.所述第二数据表中存储有(ak,a
kq
),ak为设定的目标虚拟场景的id,a
kq
为ak中的目标虚拟区域q的id,k∈(1,2,

,m),q∈(1,2,

,nk),其中,ak中的目标虚拟区域q设置有第
一虚拟门和第一虚拟视点。设定的目标虚拟场景为系统指定的传送场景。第一虚拟门可为现有的传送门,第一虚拟视点可为虚拟摄像头,对着第一虚拟门设置,用于拍摄目标虚拟区域内的图像。
19.所述处理器还与用户的显示装置通信连接。用户的显示装置上安装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间切换的数据处理系统,用户可使用对应的用户名与密码登入系统。
2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用户进入系统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如图1所示的步骤:s1,基于所述配置文件在所述用户对应的显示装置上生成初始漫游区域,所述初始漫游区域中设置有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虚拟角色和第二虚拟视点、第二虚拟门、操作区域。
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初始漫游区域可为具有至少一个房间的虚拟场景。每个用户进入系统的呈现的初始漫游区域都相同。在初始状态时,虚拟角色位于设定的初始位置处,第一虚拟门也位于设定的初始位置处,用户可控制虚拟角色在初始漫游区域内漫游。在一个示例中,每个用户的虚拟角色可为系统指定角色,即所有用户的虚拟角色都相同。在另一个示例中,用户可以根据喜好自定义虚拟角色,例如,虚拟形象的肤色和服装等。
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虚拟门也可为现有的传送门结构,不同的是,能够显示图像。第二虚拟视点可为虚拟摄像头,为一直跟随虚拟角色的第三人称视点即虚拟角色的眼睛,用于拍摄虚拟角色所看到的图像,以在用户的显示装置上呈现所看到的画面。第一虚拟门、第一虚拟视点、第二虚拟门和第二虚拟视点构成传送门组件,第一虚拟门和第二虚拟门构成数据传送通道。
2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操作区域可设置在第二虚拟门的侧部,例如,左侧上部。操作区域设置有多个按钮和显示界面,用户可控制虚拟角色操作按钮选择需要被传送的位置,显示界面用于显示场景列表。
24.此外,在操作区域上还可设置有搜索栏,用户可控制虚拟角色在搜索栏搜索要被传送的位置,而不是被传送到系统指定的位置,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在用户选定需要进入的虚拟场景的虚拟区域时,将对应的虚拟场景的虚拟区域的图像显示在第二虚拟门上,使得用户能够知晓被传送位置的情况,用户体验好。
25.s2,在检测到虚拟角色通过操作区域选定需要进入的虚拟场景i中的虚拟区域j时,将第一虚拟门和第一虚拟视点移动到虚拟场景i中的虚拟区域j内。
[0026] s3,获取第二虚拟视点与第二虚拟门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并基于获取的第二相对位置调整所述第一虚拟视点的位置,使得第一虚拟视点与所述第一虚拟门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等于第二相对位置。
[0027]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相对位置包括为虚拟视点与对应的虚拟门的几何中心o之间的相对距离d以及虚拟视点与对应的虚拟门的几何中心o之间的连线与通过对应的虚拟门的几何中心o的法线l之间的夹角α,如图2所示。
[0028]
进一步地,当虚拟视点和对应的虚拟门的垂直中心线在水平方向上投影的坐标满足条件1时,虚拟视点和对应的虚拟门之间的相对角度为0
°
;当虚拟视点和对应的虚拟门的几何中心o在水平方向上投影的坐标满足条件2时,虚拟视点和对应的虚拟门之间的相对角度为180
°
。其中,条件1为:y=y0,x>x0;x和y分别为虚拟视点在水平方向上投影的横坐标和纵坐标,x0和y0分别为虚拟门的几何中心o在水平方向上投影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条件2为:y
=y0,x<x0。
[0029]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虚拟门和第一虚拟门所处的参考坐标系相同,例如,可为以虚拟门的几何中心为坐标原点构建的参考坐标系。如图2所示,在以虚拟门的几何中心为坐标原点构建的参考坐标系中,虚拟视点与对应的虚拟门的几何中心之间的相对距离d满足:,虚拟视点与对应的虚拟门的几何中心o之间的连线与通过对应的虚拟门的几何中心的法线之间的夹角α满足:α=arcsin,x、y和z分别为虚拟视点在参考坐标系中的x轴、y轴和z轴上的坐标。
[0030]
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控制第一虚拟视点和第二虚拟视点的空间坐标相同来实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相同。具体地,s3可包括:s301,分别获取第二虚拟视点在第二参考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x2,y2,z2)以及第一虚拟视点在第一参考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x1,y1,z1);第一参考坐标系为以第一虚拟门的几何中心为坐标原点构建的坐标系,第二参考坐标系为以第二虚拟门的几何中心为坐标原点构建的坐标系;s302,如果(x2,y2,z2)和(x1,y1,z1)不相同,则控制第一虚拟视点移动至对应于(x2,y2,z2)的位置处。
[0031]
s3的技术效果在于,能够确保第一虚拟视点和第一虚拟门之间的相对角度与第二虚拟视点和第二虚拟门之间的相对角度相同,从而使得第二虚拟门显示的图像随着虚拟角色的移动而实时变化,以提升用户体验。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实时变化是指变化时间少于设定时间例如人眼所能察觉的时间,例如一帧。例如,在t1时刻时,检测到虚拟角色移动使得α2=50
°
,则在t2时刻控制第一虚拟视点移动到指定位置以使得α1=50
°
,t2-t1<1帧。
[0032]
s4,将第一虚拟视点获取到的关于虚拟区域j的图像在所述第二虚拟门上进行显示。
[0033]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二虚拟门上显示的图像不包括第一虚拟门,不显示第一虚拟门的方法可为现有技术。例如,可设置第一虚拟视点的标签为第一标签,第一虚拟门的标签为第二标签,第一标签不等于第二标签,这样,第一虚拟视点拍摄的图像不会包括第一虚拟门。
[0034]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虚拟门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为面向用户的面,所述正面用于显示第一虚拟视点获取到的关于虚拟区域j的图像,背面不用于显示图像。这样,当检测到虚拟角色移动到第二虚拟门的背面时,用户将不会看到任何图像。
[0035]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虚拟角色上设置有第一碰撞体,所述第二虚拟门上设置有第二碰撞体;碰撞体可为现有结构。
[0036]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s5,在检测到第一碰撞体和第二碰撞体碰撞时,控制所述虚拟角色瞬移到所述虚拟场景i的虚拟区域j内。
[0037]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碰撞体和所述第三碰撞体碰撞时,说明虚拟角色要退出当前所
在区域,处理器会控制所述虚拟角色瞬移到所述初始漫游区域内,即回到初始位置。
[0038]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在检测到虚拟角色漫游到所述第二虚拟门并且在设定时间内未检测到虚拟角色操作操作区域时,将第一虚拟视点获取到的关于目标虚拟区域q的图像在所述第二虚拟门上进行显示。
[0039]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果检测到虚拟角色漫游到所述第二虚拟门并且在设定时间内未检测到虚拟角色操作操作区域时,说明用户想被传送但没有自定义选择要被传送的位置,因此,系统会将虚拟角色传送到系统指定的位置处,即ak中的目标虚拟区域q处,并将第一虚拟视点获取到的关于目标虚拟区域q的图像在所述第二虚拟门上进行显示。
[0040]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虚拟视点随所述第二虚拟视点变化而变化,并且所述第一虚拟视点和所述第一虚拟门之间的相对角度与第二虚拟视点和第二虚拟门之间的相对角度相同,具体实现与前述实施例相同。
[0041]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在检测到虚拟角色通过操作区域控制第二虚拟门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二虚拟门移动至虚拟角色指定的位置处。
[0042]
具体地,用户还可以操纵虚拟角色改变第二虚拟门所在位置,即可以将第二虚拟门移动到用户指定的位置处。
[0043]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在检测到虚拟角色通过操作区域选定需要进入的虚拟场景i时,将第一虚拟门和第一虚拟视点移动到虚拟场景i的目标虚拟区域p内,并将第一虚拟视点获取到的关于目标虚拟区域p的图像在所述第二虚拟门上进行显示。
[0044]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用户选定需要进入的虚拟场景但没选择对应的虚拟区域时,将对应的虚拟场景的目标虚拟区域的图像显示在第二虚拟门上。
[0045]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s4被替换为:将第一虚拟视点获取到的关于目标虚拟区域p的图像在所述第二虚拟门上进行显示。
[0046]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用户选定需要进入的虚拟场景时,将对应的虚拟场景的目标虚拟区域的实时图像画面显示在第二虚拟门上,使得用户能够知晓被传送位置的情况,用户体验好。
[0047]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技术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多种修改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本技术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