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

文档序号:32660152发布日期:2022-12-23 23:1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专业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内科,医学科属。内科学按不同系统进一步分出各专科,如呼吸病学、心血管病学、消化病学、肾病学、血液病学、内分泌和代谢病学以及风湿病学等;另外又衍生出传染病学、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等。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综合学科,它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疾病的病因、诊断与防治。
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111001136b,该专利的名称为“一种呼吸内科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该专利包括底座、锻炼机构、调节机构、过滤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接头、固定环、固定盘、第一筒体、支撑杆、滤网、消毒海绵和滤筒;所述底座的顶面边缘处安装所述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一筒体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滤网,所述滤网的顶面安装侧壁为弧形的所述固定盘;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置所述消毒海绵和所述滤筒,所述消毒海绵包裹所述滤筒;所述滤网底面的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且所述接头顶端的所述支撑杆抵触所述固定环的底面。本发明提供的呼吸内科临床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避免唾液堆积,方便清理唾液。但是在对检测时,需要义务人员或者患者自行对肺活量进行观察,且精准性不高,同时在使用时需要患者使用手部将面罩佩戴在其面部的表面,从而来进行呼吸锻炼,长时间的训练给患者带来不适,且当患者呼吸不流畅时,不方便及时为患者进行供氧。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本发明在实现对患者进行呼吸锻炼的基础上,还可以将面罩佩戴在患者的面部,为患者带来便利,且在患者呼吸不够顺畅时可以及时为患者进行供氧。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的四角均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顶部安装有空气过滤组件,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顶部安装有空气湿化器,所述空气湿化器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气体控制阀,且空气湿化器与第一气体控制阀连通,所述蓄电池组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的表面设置有供氧瓶,且供氧瓶与第一气体控制阀连通,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的四角均安装有自锁式万向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
安装有触摸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且位于触摸显示屏的一侧安装有多个控制钮,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内部设置有面罩,所述面罩的表面安装有佩戴组件,所述收纳盒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气体控制阀,所述第二气体控制阀的顶部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第二气体控制阀的一侧安装有灭菌箱,所述灭菌箱的内部设置有消毒棉,所述灭菌箱的表面连通有第一导气管,且第一导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气体控制阀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的表面安装有气体流量计,所述灭菌箱的一侧设置有锻炼组件,所述锻炼组件的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包括吸风机、吸气罩、第二导气管、过滤箱、过滤板和第三导气管,所述吸风机安装于空气压缩机的顶部,所述吸气罩安装于空气压缩机的顶部,且吸气罩与空气压缩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一端与吸风机连通,且第二导气管的另一端与吸气罩连通,所述过滤箱安装于吸风机一侧的表面,且吸风机与过滤箱连通,所述过滤板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过滤板滑动连接于过滤箱的表面,所述第三导气管的一端与过滤箱连通,且第三导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气体控制阀连通。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放置环、安装杆、第一夹持环、第一固定板、螺纹孔、第二夹持环、第三夹持环、第二固定板和固定螺杆,所述放置环安装于第一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安装杆安装于放置环的表面,所述第一夹持环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夹持环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安装杆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板安装于第一夹持环另一端的表面,所述螺纹孔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螺纹孔开设于第一固定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夹持环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夹持环安装于安装杆另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三夹持环设置为多个,且多个第三夹持环分别转动连接于多个第二夹持环的表面,所述第二固定板安装于第二夹持环外侧一端的表面,所述固定螺杆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螺杆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板的表面,两个所述固定螺杆与两个所述螺纹孔相适应。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佩戴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一移动块、固定块、固定机构和移动轴,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面罩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面罩另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移动块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表面,所述固定块安装于第一固定带另一端的表面,且第二固定带滑动连接于固定块的内壁,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固定块的表面,所述移动轴滑动连接于固定块的表面,所述限位齿轮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齿轮安装于移动轴的表面。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移动块、限位板、限位槽、限位柱、弹性皮筋、弹簧伸缩杆和移动钮,所述第一安装板安装于固定块的表面,所述第二移动块滑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的表面,所述限位板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于第二移动块内壁的表面,所述限位槽开设于限位板的表面,所述限位柱安装于第二移动块内壁的表面,且限位柱滑动连接于限位槽的表面,所述弹性皮筋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弹性皮筋固定连接于第二移动块的表面,所述弹簧伸缩杆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弹簧伸缩杆安装于第二移动块的表面,且弹簧伸缩杆的顶部与第一安装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钮安装于第二移动块的表面,且移动钮滑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的表面。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锻炼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四导气管、第二套筒、第五导气管、第三套筒、第六导气管、排气管和气浮球,所述第一套筒安装于第二支撑板
的顶部,所述第一套筒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刻度线,所述第四导气管的一端与第一套筒的底部连通,且第四导气管的另一端与灭菌箱连通,所述第二套筒安装于第二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第五导气管的一端与第一套筒连通,且第五导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三套筒安装于第二支撑板的表面,所述第六导气管的一端与第二套筒连通,且第六导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三套筒的底部连通,所述排气管的连通与第三套筒的表面,所述气浮球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气浮球分别设置于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的内部。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保护箱、第一旋钮、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第三螺纹杆、限位盘和传动皮带,所述第一保护箱设置于锻炼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旋钮转动连接于第一保护箱的顶部,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于第一保护箱的表面,且第一螺纹杆与第一旋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于第二套筒的表面,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连接于第一保护箱,且第二螺纹杆转动连接于第一套筒的表面,所述第三螺纹杆转动连接于第一保护箱的表面,所述第三螺纹杆转动连接于第三套筒的表面,所述限位盘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限位盘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的底部,所述传动皮带设置为两个,一个所述传动皮带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杆的表面接触,且一个所述传动皮带的另一端与第三螺纹杆的表面接触,一个所述传动皮带用于实现第一螺纹杆与第三螺纹杆进行同步转动,另一个所述传动皮带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杆的表面接触,另一个所述传动皮带的另一端与第二螺纹杆的表面接触,另一个所述传动皮带用于实现第一螺纹杆与传动皮带进行同步转动。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保护箱、转动轴、第七导气管和第二旋钮,所述第二保护箱安装于第二气体控制阀的顶部,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第二保护箱的内部,所述第七导气管套设与转动轴的表面,所述第七导气管的一端贯穿第二保护箱并与第二气体控制阀连通,且第七导气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保护箱并与面罩连通。
16.3.有益效果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8.(1)本发明通过面罩、第二气体控制阀、气体流量计、灭菌箱、第一导气管和锻炼组件的配合使用,方便患者进行呼吸锻炼,且在锻炼时可以通过锻炼组件表面的刻度进行观察肺活量,也可以通过气体流量计对肺活量的具体数值进行观察,从而方便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肺活量的数值进行观察,同时通过佩戴组件的设置,方便患者将面罩佩戴在其面部,从而给患者佩戴面罩时带来了便利,同时佩戴组件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19.(2)本发明通过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组件、蓄电池组、空气湿化器、第一气体控制阀、夹持组件和供氧瓶的配合使用,当患者因为呼吸锻炼过程造成缺氧状况时,可以将使用外界空气将氧气稀释,并通过第二气体控制阀、气体流量计和面罩提供给患者氧气,降低了患者缺氧所发生的症状,同时气体流量计可以根据需求做出相应的长度调整,从而方便患者对面罩进行佩戴。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21.图2为本发明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22.图3为本发明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中空气过滤组件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中夹持组件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中佩戴组件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中固定机构的爆炸图;
26.图7为本发明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中锻炼组件的剖视图;
27.图8为本发明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中限位组件的示意图;
28.图9为本发明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中调节组件的示意图;
29.图10为本发明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的流程图。
30.图中标号说明:
31.1、第一支撑板;2、支撑杆;3、第二支撑板;4、空气压缩机;5、空气过滤组件;501、吸风机;502、吸气罩;503、第二导气管;504、过滤箱;505、过滤板;506、第三导气管;6、蓄电池组;7、空气湿化器;8、第一气体控制阀;9、夹持组件;901、放置环;902、安装杆;903、第一夹持环;904、第一固定板;905、螺纹孔;906、第二夹持环;907、第三夹持环;908、第二固定板;909、固定螺杆;10、供氧瓶;11、自锁式万向轮;12、控制面板;13、触摸显示屏;14、控制钮;15、防护盖;16、收纳盒;17、面罩;18、佩戴组件;1801、第一固定带;1802、第二固定带;1803、第一移动块;1804、固定块;1805、固定机构;180501、第一安装板;180502、第二移动块;180503、限位板;180504、限位槽;180505、限位柱;180506、弹性皮筋;180507、弹簧伸缩杆;180508、移动钮;1806、移动轴;1807、限位齿轮;19、灭菌箱;20、第一导气管;21、锻炼组件;2101、第一套筒;2102、第四导气管;2103、第二套筒;2104、第五导气管;2105、第三套筒;2106、第六导气管;2107、排气管;2108、气浮球;22、限位组件;2201、第一保护箱;2202、第一旋钮;2203、第一螺纹杆;2204、第二螺纹杆;2205、第三螺纹杆;2206、限位盘;2207、传动皮带;23、调节组件;2301、第二保护箱;2302、转动轴;2303、第七导气管;2304、第二旋钮;24、第二气体控制阀;25、气体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5.实施例:
36.请参阅图1-10,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板1顶部的四角均安装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1的顶部安装有空气压缩机4,空气压缩机4的顶部安装有空气过滤组件5,空气压缩机4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组6,蓄电池组6的顶部安装有空气湿化器7,空气湿化器7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气体控制阀8,且空气湿化器7与第一气体控制阀8连通,蓄电池组6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组件9,夹持组件9的表面设置有供氧瓶10,且供氧瓶10与第一气体控制阀8连通,第一支撑板1底部的四角均安装有自锁式万向轮11,第二支撑板3的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12,控制面板12的表面安装有触摸显示屏13,控制面板12的表面且位于触摸显示屏13的一侧安装有多个控制钮14,控制面板1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防护盖15,第二支撑板3的顶部安装有收纳盒16,收纳盒16的内部设置有面罩17,面罩17的表面安装有佩戴组件18,收纳盒16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气体控制阀24,第二气体控制阀24的顶部安装有调节组件23,第二气体控制阀24的一侧安装有灭菌箱19,灭菌箱19的内部设置有消毒棉,灭菌箱19的表面连通有第一导气管20,且第一导气管20的另一端与第二气体控制阀24连通,第一导气管20的表面安装有气体流量计25,灭菌箱19的一侧设置有锻炼组件21,锻炼组件21的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22。
37.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面罩17、第二气体控制阀24、气体流量计25、灭菌箱19、第一导气管20和锻炼组件21的配合使用,方便患者进行呼吸锻炼,且在锻炼时可以通过锻炼组件21表面的刻度进行观察肺活量,也可以通过气体流量计25对肺活量的具体数值进行观察,从而方便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肺活量的数值进行观察,同时通过佩戴组件18的设置,方便患者将面罩17佩戴在其面部,从而给患者佩戴面罩17时带来了便利,同时佩戴组件18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空气压缩机4、空气过滤组件5、蓄电池组6、空气湿化器7、第一气体控制阀8、夹持组件9和供氧瓶10的配合使用,当患者因为呼吸锻炼过程造成缺氧状况时,可以将使用外界空气将氧气稀释,并通过第二气体控制阀24、气体流量计25和面罩17提供给患者氧气,降低了患者缺氧所发生的症状,同时气体流量计25可以根据需求做出相应的长度调整,从而方便患者对面罩17进行佩戴。
38.具体的,空气过滤组件5包括吸风机501、吸气罩502、第二导气管503、过滤箱504、过滤板505和第三导气管506,吸风机501安装于空气压缩机4的顶部,吸气罩502安装于空气压缩机4的顶部,且吸气罩502与空气压缩机4的出风口连通,第二导气管503的一端与吸风机501连通,且第二导气管503的另一端与吸气罩502连通,过滤箱504安装于吸风机501一侧的表面,且吸风机501与过滤箱504连通,过滤板505设置为多个,且多个过滤板505滑动连接于过滤箱504的表面,第三导气管506的一端与过滤箱504连通,且第三导气管506的另一端与第一气体控制阀8连通。
39.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吸风机501、吸气罩502、第二导气管503、过滤箱504、过滤板505和第三导气管506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过滤出空气中的杂质,从而降低杂质堵塞空气过滤组件5的概率。
40.具体的,夹持组件9包括放置环901、安装杆902、第一夹持环903、第一固定板904、螺纹孔905、第二夹持环906、第三夹持环907、第二固定板908和固定螺杆909,放置环901安装于第一支撑板1的顶部,安装杆902安装于放置环901的表面,第一夹持环903设置为多个,
且多个第一夹持环903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安装杆902一侧的表面,第一固定板904安装于第一夹持环903另一端的表面,螺纹孔905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螺纹孔905开设于第一固定板904的表面,第二夹持环906设置为多个,且多个第二夹持环906安装于安装杆902另一侧的表面,第三夹持环907设置为多个,且多个第三夹持环907分别转动连接于多个第二夹持环906的表面,第二固定板908安装于第二夹持环906外侧一端的表面,固定螺杆909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固定螺杆909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板908的表面,两个固定螺杆909与两个螺纹孔905相适应。
41.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放置环901、安装杆902、第一夹持环903、第一固定板904、螺纹孔905、第二夹持环906、第三夹持环907、第二固定板908和固定螺杆909的配合使用,方便对供氧瓶10进行固定,从而增加了供氧瓶10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方便对供氧瓶10进行更换。
42.具体的,佩戴组件18包括第一固定带1801、第二固定带1802、第一移动块1803、固定块1804、固定机构1805和移动轴1806,第一固定带180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面罩17一侧的表面,第二固定带180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面罩17另一侧的表面,第一移动块1803设置为两个,且两个第一移动块1803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带1801和第二固定带1802的表面,固定块1804安装于第一固定带1801另一端的表面,且第二固定带1802滑动连接于固定块1804的内壁,固定机构1805安装于固定块1804的表面,移动轴1806滑动连接于固定块1804的表面,限位齿轮1807设置为两个,且两个限位齿轮1807安装于移动轴1806的表面,固定机构1805包括第一安装板180501、第二移动块180502、限位板180503、限位槽180504、限位柱180505、弹性皮筋180506、弹簧伸缩杆180507和移动钮180508,第一安装板180501安装于固定块1804的表面,第二移动块180502滑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180501的表面,限位板180503设置为多个,且多个限位板180503滑动连接于第二移动块180502内壁的表面,限位槽180504开设于限位板180503的表面,限位柱180505安装于第二移动块180502内壁的表面,且限位柱180505滑动连接于限位槽180504的表面,弹性皮筋180506设置为多个,且多个弹性皮筋180506固定连接于第二移动块180502的表面,弹簧伸缩杆180507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弹簧伸缩杆180507安装于第二移动块180502的表面,且弹簧伸缩杆180507的顶部与第一安装板180501的表面固定连接,移动钮180508安装于第二移动块180502的表面,且移动钮180508滑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180501的表面。
43.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固定带1801、第二固定带1802、第一移动块1803、固定块1804、固定机构1805和移动轴1806的配合使用,方便将面罩17佩戴在患者的面部,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性。
44.具体的,锻炼组件21包括第一套筒2101、第四导气管2102、第二套筒2103、第五导气管2104、第三套筒2105、第六导气管2106、排气管2107和气浮球2108,第一套筒2101安装于第二支撑板3的顶部,第一套筒210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刻度线,第四导气管2102的一端与第一套筒2101的底部连通,且第四导气管2102的另一端与灭菌箱19连通,第二套筒2103安装于第二支撑板3的顶部,第五导气管2104的一端与第一套筒2101连通,且第五导气管2104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2103的底部连通,第三套筒2105安装于第二支撑板3的表面,第六导气管2106的一端与第二套筒2103连通,且第六导气管2106的另一端与第三套筒2105的底部连通,排气管2107的连通与第三套筒2105的表面,气浮球2108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气浮球2108
分别设置于第一套筒2101、第二套筒2103和第三套筒2105的内部。
45.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套筒2101、第四导气管2102、第二套筒2103、第五导气管2104、第三套筒2105、第六导气管2106、排气管2107和气浮球2108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患者的肺活量进行检查,同时方便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观察。
46.具体的,限位组件22包括第一保护箱2201、第一旋钮2202、第一螺纹杆2203、第二螺纹杆2204、第三螺纹杆2205、限位盘2206和传动皮带2207,第一保护箱2201设置于锻炼组件21的上方,第一旋钮2202转动连接于第一保护箱2201的顶部,第一螺纹杆2203转动连接于第一保护箱2201的表面,且第一螺纹杆2203于第一旋钮2202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2203转动连接于第二套筒2103的表面,第二螺纹杆2204转动连接于第一保护箱2201,且第二螺纹杆2204转动连接于第一套筒2101的表面,第三螺纹杆2205转动连接于第一保护箱2201的表面,第三螺纹杆2205转动连接于第三套筒2105的表面,限位盘2206设置为多个,且多个限位盘2206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杆2203、第二螺纹杆2204和第三螺纹杆2205的底部,传动皮带2207设置为两个,一个传动皮带2207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杆2203的表面接触,且一个传动皮带2207的另一端与第三螺纹杆2205的表面接触,一个传动皮带2207用于实现第一螺纹杆2203与第三螺纹杆2205进行同步转动,另一个传动皮带2207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杆2203的表面接触,另一个传动皮带2207的另一端与第二螺纹杆2204的表面接触,另一个传动皮带2207用于实现第一螺纹杆2203与传动皮带2207进行同步转动。
47.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保护箱2201、第一旋钮2202、第一螺纹杆2203、第二螺纹杆2204、第三螺纹杆2205、限位盘2206和传动皮带2207的配合使用,在不需要使用锻炼组件21时,可以通过限位组件22对气浮球2108的移动的位置进行限位,并且增加锻炼组件21的密封性。
48.具体的,调节组件23包括第二保护箱2301、转动轴2302、第七导气管2303和第二旋钮2304,第二保护箱2301安装于第二气体控制阀24的顶部,转动轴2302转动连接于第二保护箱2301的内部,第七导气管2303套设与转动轴2302的表面,第七导气管2303的一端贯穿第二保护箱2301并与第二气体控制阀24连通,且第七导气管2303的另一端贯穿第二保护箱2301并与面罩17连通。
49.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二保护箱2301、转动轴2302、第七导气管2303和第二旋钮2304的配合使用,方便根据患者的位置调节第七导气管2303的长度,从而更好的适应患者,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50.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s1、在使用时,医务人员首先通过自锁式万向轮11将该装置移动至患者病床的一侧,随后从收纳盒16的内部取出面罩17,并根据患者的位置调节第七导气管2303的长度,随后将面罩17放在患者的面部,并拉动第二固定带1802使其穿过固定块1804,待第二固定带1802调节至患者合适的长度后通过固定机构1805对移动轴1806和限位齿轮1807进行锁死,从而对第二固定带1802和第一固定带1801进行固定;
52.s2、固定完成后,医务人员通过触摸显示屏13使第二气体控制阀24开始工作,第二气体控制阀24将第七导气管2303与第一导气管20连接,此时患者便可以对第七导气管2303进行吹气,从而测量患者的肺活量,气体穿过气体流量计25后气体流量计25会将气体流过的数值进行记录,并通过触摸显示屏13进行展示,气体经过灭菌箱19灭菌后依次进入第一
套筒2101、第二套筒2103和第三套筒2105的内部,患者便可以观察气浮球2108的移动,间隔对第七导气管2303进行吹气,从而对患者的呼吸进行锻炼;
53.s3、当患者呼吸锻炼过量呼吸不够顺畅时,通过触摸显示屏13控制第二气体控制阀24,第二气体控制阀24使第七导气管2303与空气湿化器7连通,此时空气压缩机4开始输送空气,空气通过空气过滤组件5进入第一气体控制阀8的内部,同时供氧瓶10开始输送氧气,随后第一气体控制阀8会将空气和氧气输送给空气湿化器7,由空气湿化器7进行加湿,加湿后的气体会通过第七导气管2303输送给面罩17,并输送给患者。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