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运动可自由调节阻尼的运动器材

文档序号:31203979发布日期:2022-08-20 02:15阅读:54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运动可自由调节阻尼的运动器材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运动可自由调节阻尼的运动器材。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运动的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的运动器材多种多样,但许多器材不能让使用者跟随自己的喜好来调节训练力度或调节时十分不易(需要他人协助),这就导致使用者的体验感极差,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一种调节方便的运动器材来满足不同的人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适用于运动可自由调节阻尼的运动器材。
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适用于运动可自由调节阻尼的运动器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下方转动安装有位于所述底座上的转杆,所述转杆的两端安装有用于运动者脚蹬的脚踏板且转杆上同轴固定有摩擦圆盘,还包括抵触所述摩擦圆盘的盘面且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阻尼调节机构。
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包括放置在地面上底盘架和垂直安装在所述底盘架上的第一竖直杆、第二竖直杆,所述第二竖直杆远离所述底盘架的末端与所述座椅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转杆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竖直杆上,所述摩擦圆盘设置有两个且以所述第一竖直杆为中心对称固定在所述转杆上。
8.进一步地,所述座椅的靠背处转动安装有多组按摩辊,所述座椅的坐垫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竖直杆外壁处并与其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阻尼调节机构包括两个末端固定有摩擦块的弯杆和固定在所述座椅下方的水平板,所述摩擦块与所述摩擦圆盘的盘面接触,所述水平板上构造有沿座椅宽度向的滑槽,两个所述弯杆的末端均构造有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部,还包括与所述弯杆连接且用于调节所述摩擦块与所述摩擦圆盘之间的摩擦大小的调节件。
10.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包括两个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朝向所述滑块部的一侧均固定有抵触在滑块部上的抵触弹簧,两个所述滑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对称铰接有两个驱动杆,位于其中一个滑动块上的驱动杆与位于另一个滑动块上的驱动杆之间两两设置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两端与位于位于滑动块上的驱动杆对应铰接,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螺纹贯穿两个所述驱动板。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杆上安装有用于运动者手持的把手且所述把手外固定包裹有防滑胶套。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运动者脚踩脚踏板驱动转杆转动并带动摩擦圆盘转动,在转动时通过调节阻尼调节机构与摩擦圆盘之间的阻尼大小使得运动者蹬动脚踏板所使用的力量不一,进而使得运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调节训练力度,进而满足不同的使用人群,此种设计相较于传统的运动器材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使得运动者的训练强度可选择性更大,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图;
18.附图标记:1、底座;101、底盘架;102、第一竖直杆;103、第二竖直杆;104、把手;2、座椅;3、转杆;4、脚踏板;5、摩擦圆盘;6、阻尼调节机构;601、摩擦块;602、弯杆;603、水平板;604、滑槽;605、滑块部;606、调节件;6061、滑动块;6062、抵触弹簧;6063、驱动杆;6064、驱动板;6065、双向丝杠;7、按摩辊。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如图1、图2、图3所示,适用于运动可自由调节阻尼的运动器材,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安装有座椅2,座椅2的下方转动安装有位于底座1上的转杆3,转杆3的两端安装有用于运动者脚蹬的脚踏板4且转杆3上同轴固定有摩擦圆盘5,还包括抵触摩擦圆盘5的盘面且安装在底座1上的阻尼调节机构6,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运动者脚踩脚踏板4驱动转杆3转动并带动摩擦圆盘5转动,在转动时通过调节阻尼调节机构6与摩擦圆盘5之间的阻尼大小使得运动者蹬动脚踏板4所使用的力量不一,进而使得运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调节训练力度,进而满足不同的使用人群,此种设计相较于传统的运动器材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使得运动者的训练强度可选择性更大,值得推广,更具体的为:首先需要解释的是这里的脚踏板4与转杆3的安装方式类似自行车的脚蹬的安装方式,在使用时,运动者首先坐在座椅2上安装脚踩脚踏板4,做骑自行车的运动,此时的转杆3被带动绕自身轴心转动,并且使得摩擦圆盘5转动,并且这时的阻尼调节机构6会与摩擦圆盘5摩擦使得运动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力量来驱动转杆3转动,我们通过调节阻尼调节机构6抵触摩擦元圆盘的力度大小来使得阻尼大小变大变小,这样的话运动者便可以跟随自己的自身状况进行调节,使得其训练强度可选择性更广泛。
21.如图1、图2、如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包括包括放置在地面上底盘架101和垂直安装在底盘架101上的第一竖直杆102、第二竖直杆103,第二竖直杆103远离底盘架101的末端与座椅2固定,具体的:这里的底座1构造为工字状,其使得整个器材与地面接触范围更广,避免运动时,器材晃动。
22.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杆3轴承安装在第一竖直杆102上,摩擦圆盘5设置有两个且以第一竖直杆102为中心对称固定在转杆3上,这里的转杆3在转动时以轴承
的轴心为中心进行转动,且两个摩擦盘分别位于第一竖直杆102的两侧。
23.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2的靠背处转动安装有多组按摩辊7,座椅2的坐垫末端延伸至第一竖直杆102外壁处并与其固定,具体的:需要解释的是这里的座椅2的靠背处由多组横杆与纵轴杆组成,并且按摩辊7转动安装在纵轴杆外,使得运动者时运动累了时,可以靠在上上下挪动,进而对背部有个按摩的动作。
24.如图1、图3、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尼调节机构6包括两个末端固定有摩擦块601的弯杆602和固定在座椅2下方的水平板603,摩擦块601与摩擦圆盘5的盘面接触,水平板603上构造有沿座椅2宽度向的滑槽604,两个弯杆602的末端均构造有滑动设置在滑槽604内的滑块部605,还包括与弯杆602连接且用于调节摩擦块601与摩擦圆盘5之间的摩擦大小的调节件606,具体的:在使用时调节件606驱动两个弯杆602的滑块部605沿滑槽604相互远离,来使得位于弯杆602末端的摩擦块601与摩擦盘的盘面接触,使得转盘不易转动进而使得转杆3也不易转动,以达到使得运动者蹬动脚踏板4时需要花更多的力量,进而锻炼腿部。
25.如图1、图3、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606包括两个滑动设置在滑槽604内的滑动块6061,两个滑动块6061朝向滑块部605的一侧均固定有抵触在滑块部605上的抵触弹簧6062,两个滑动块606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对称铰接有两个驱动杆6063,位于其中一个滑动块6061上的驱动杆6063与位于另一个滑动块6061上的驱动杆6063之间两两设置有驱动板6064,驱动板6064的两端与位于位于滑动块6061上的驱动杆6063对应铰接,还包括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的双向丝杠6065,双向丝杠6065螺纹贯穿两个驱动板6064,具体的:首先需要解释的是这里的双向丝杆与两个驱动板6064直接的螺纹连接方式相反,使得双向丝杠6065在转动时,两个驱动板6064做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运动,使用时当运动者觉得需要增加运动强度时,转动双向丝杆,使得两个驱动板6064相互靠近,此时驱动杆6063绕铰接端转动后驱动两个滑动块6061相互远离,这时与滑动固定的抵触弹簧6062会缩短并对滑块部605产生一个更大的抵触力,进而使得摩擦块601与摩擦圆盘5之间抵触的更紧,使得摩擦圆盘5转动时更加不易。
26.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竖直杆102上安装有用于运动者手持的把手104且把手104外固定包裹有防滑胶套,具体的:为了使得使得运动者有更好的运动效果,把手104可以在运动者运动时通过手握来平衡身体。
2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