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8073发布日期:2022-11-22 22:4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力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力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发展,拉力器也开始走时尚道路。笨拙的拉力器只能适合在家居使用,并不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锻炼的要求,携带性十分差,而且拉力器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危险性。更为安全,方便使用的拉力器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便携式拉力器已逐步形成潮流,越来越多时尚健身人群已开始使用。拉力器将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新宠。拉力器,是一种适合于大众健身锻炼的器械,可分为普通的弹簧拉力器、带握手拉力器、弹绳拉力器、脚蹬拉力器等多种类型的拉力器,普通的弹簧拉力器是可以通过更换弹簧,以调节拉力的大小,且在锻炼过程中尤为注意的是要检查挂钩与弹簧之间是否结实挂好,避免锻炼途中弹簧脱离于挂钩,以至于弹簧甩到使用者,从而造成危险。
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拉力器(授权公告号:cn214512465u),包括可与外界相连的固定装置,与固定装置相连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拉绳机构,及自壳体伸出的手持部,拉绳机构至少包括第一卷簧单元,第二卷簧单元,及用于缠绕拉绳的套筒,套筒中心延伸形成左加长段;第二卷簧单元包括套设于左加长段并且一端与其相连的第二卷簧,及与第二卷簧另一端相连的第一锁止机构;当第一锁止机构锁定或解锁第二卷簧的另一端,第一卷簧单元的第一卷簧和第二卷簧可组合使用以调节拉动拉绳所需的力量。上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多个卷簧单元的设计,从而使用者进行调节拉力大小时,需要叠加使用不同的卷簧单元,由于卷簧单元受其弹性因素的影响大,从而拉力的调整不够精准,且长时间使用会使得卷簧弹性力下降,导致拉力的调整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拉力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力调节组件、拉绳卷绕组件和电控组件既能使得拉绳的拉伸阻力可调,又不会阻碍拉绳收复,稳定性好,且支撑结构一方面用于连接动力控制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固定在墙面或安装在其他健身设备上,实用性强。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6.一种拉力器,包括:
7.动力控制结构,可调节拉绳的拉伸力,用于供拉绳拉伸或收复,所述动力控制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可相对第一壳体转动的第二壳体、可与第二壳体相联动的拉力调节组件、具有拉绳并可与拉力调节组件相约束的拉绳卷绕组件、以及用于驱动和/或动力控制的电控组件;
8.支撑结构,可固定一平面上或安装于一外部结构上,用于支撑和/或收纳所述动力控制结构,两个动力控制结构分别可拆卸于支撑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
9.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第二壳体呈相对布置的一固定套筒、与固定套筒相
连的拉绳出口套筒、以及两端分别与拉绳出口套筒和第二壳体相连的压铸外壳;
10.所述拉绳出口套筒上设置有供拉绳向外拉伸或向内收复的拉伸孔,以及所述压铸外壳内设置有供拉力调节组件上的压簧连接的固定板。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围绕形成一中空腔室,所述电控组件位于中空腔室内,包括位于拉力调节组件处并与固定板相连的调档电路板、位于拉绳绕卷组件处并与固定套筒相连的驱动板、以及可蓄电的电池件;所述固定套筒上还设置有供外部电源接口连接的充电口。
12.优选的,所述拉绳卷绕组件包括第一轴、套设于第一轴上的收缩筒、卷绕于收缩筒上的拉绳和卷簧、套设于第一轴和/或收缩筒上并与收缩筒同步转动的单向组件、以及用于固定卷簧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套设于第一轴上的卷簧固定头、和套设于卷簧固定头上的卷簧固定板;
13.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设置有与卷簧固定头相连并与第一轴相连的第一支撑部、和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板和/或电池件的第二支撑部。
14.优选的,所述卷簧固定板靠近驱动板侧设置有多个沿卷簧固定板圆周方向布置的卡接件、和与卡接件相连的滚珠;所述卡合件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的凸起部,且所述凸起部分隔形成供滚珠容纳和/或运动的卡合槽。
15.优选的,所述拉力调节组件包括与第一轴的一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轴、套设于第二轴上并与第二壳体相连的传动组件、与传动组件相连的压簧、与压簧相连并可约束单向组件转动的压紧组件;
16.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连接柱、位于第一连接柱外周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分隔形成一传动腔;所述第二轴包括与第二壳体相固定连接的轴部一、与传动组件连接的轴部二、和与压紧组件连接的轴部三,所述轴部二上设置有供传动组件轴向运动的档位调节槽。
1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柱的轴向长度小与第二连接柱的轴向长度;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设于轴部二上并与档位调节槽相匹配的传动部一、连接于传动部一的外周的传动部二、连接于传动部二的外周的阻挡部、和连接于阻挡部外周的抵靠部;
18.所述传动部二位于第二连接柱内并可沿传动腔进行轴向运动,所述阻挡部的直径大于传动部二的直径,所述抵靠部远离阻挡部侧设置有供压簧抵靠的一挡片。
19.本实用新型主要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20.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动力控制结构分别位于支撑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使用者可以将支撑结构固定在地面、墙面或者将支撑结构固定在其他的健身器材上,以达到锻炼不同部位的健身效果,且需要说明的是,该动力控制结构也可以从支撑结构上拆卸下来,以便于使用者放置收纳或外出携带使用。当使用者需要调节拉绳的拉力强度时,使用者通过转动第一壳体,以推进拉力调节组件约束拉绳卷绕组件的转动,因此根据上述调节拉伸力度的原理,得知通过调节第一壳体,即使得拉力调节组件与拉绳卷绕组件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或减小,当摩擦力增大时,使用者在拉动拉绳时费力,摩擦力减小时,使用者在拉动拉绳时省力。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力调节组件、拉绳卷绕组件和电控组件既能使得拉绳的拉伸阻力可调,又不会阻碍拉绳收复,稳定性好,且支撑结构一方面用于连接动力控制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固定在任一安装面或安装在其他健身设备上,实用性强。
2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拉力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拉力器的分解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拉绳卷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拉力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拉力调节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拉绳卷绕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第二轴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传动组件的示意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固定套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7.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38.如图1-10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拉力器,该拉力器为适合于大众健身锻炼的器械,使用者通过拉动拉绳达到锻炼肢体的健身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拉力器主要包括动力控制结构和支撑结构,其中动力控制结构主要用于调节拉绳的拉伸力,用于供拉绳拉伸或收复,该动力控制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1、可相对第一壳体11转动的第二壳体12、可与第二壳体12相联动的拉力调节组件3、具有拉绳23并可与拉力调节组件3相约束的拉绳卷绕组件2、以及用于驱动和/或动力控制的电控组件4;该支撑结构可固定一平面上或安装于一外部结构上,用于支撑和/或收纳所述动力控制结构,两个动力控制结构分别可拆卸于支撑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如使用者可以将支撑结构固定在地面、墙面或者将支撑结构固定在其他的健身器材上,以达到锻炼不同部位的健身效果,且需要说明的是,该动力控制结构也可以从支撑结构上拆卸下来,以便于使用者放置收纳或外出携带使用。当使用者需要调节拉绳的拉力强度时,使用者通过转动第一壳体11,以推进拉力调节组件3约束拉绳卷绕组件2的转动,因此根据上述调节拉伸力度的原理,得知通过调节第一壳体11,可使得拉力调节组件3与拉绳卷绕组件2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或减小,当摩擦力增大时,使用者在拉动拉绳23时费力,摩擦力减小时,使用者在拉动拉绳23时省力。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力调节组件3、拉绳卷绕组件2和电控组件4既能使得拉绳的拉伸阻力可调,又不会阻碍拉绳收复,稳定性好,且支撑结构一方面用于连接动力控制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固定在任一安装面或安装在其他健身设备上,实用性强。
3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该第一壳体11包括与第二壳体12呈相对布置的一固定套筒111、与固定套筒111相连的拉绳出口套筒112、以及两端分别与拉绳出口套筒112和第二壳体11相连的压铸外壳113;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拉绳出口套筒112上设置有供拉绳23向外拉伸或向内收复的拉伸孔231,以及该压铸外壳113内设置有供拉力调节组件3上的压簧33连接的固定板30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围绕形成一中空腔室100,该电控组件4位于中空腔室100内,包括位于拉力调节组件3处并与固定板相连的调档电路板41、位于拉绳绕卷组件2处并与固定套筒111相连的驱动板42、以及可蓄电的电池件43,且该固定套筒111上还设置有供外部电源接口连接的充电口44,以便于使用者对电池件43充电并循环使用拉力器。
4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拉绳卷绕组件2包括第一轴21、套设于第一轴21上的收缩筒22、卷绕于收缩筒22上的拉绳23和卷簧25、套设于第一轴21和/或收缩筒22上并与收缩筒22同步转动的单向组件25、以及用于固定卷簧25的固定组件26;该固定组件26用于避免卷簧25在转动过程中过度位移,固定组件26包括套设于第一轴21上的卷簧固定头261、和套设于卷簧固定头261上的卷簧固定板26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固定套筒111的内壁设置有与卷簧固定头261相连并与第一轴21相连的第一支撑部1111、和用于固定驱动板42和/或电池件43的第二支撑部11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该卷簧固定板262靠近驱动板42侧设置有多个沿卷簧固定板262圆周方向布置的卡接件2621、和与卡接件2621相连的滚
珠2622;该卡合件2621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的凸起部,且凸起部分隔形成供滚珠2622容纳和/或运动的卡合槽。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轴21沿中空腔室100的长度方向布置,用于供收缩筒22和单向组件25转动,该收缩筒22套设连接在第一轴21上,而收缩筒22上又设置有拉绳23和卷簧24,使用者可以向外拉伸拉绳23或放松拉绳23,而卷簧24是一种能够在狭小的空间里持续提供较大的恢复力的结构,能在机械部件一次行程完成后,将部件回复原位,以准备下次行程,具有很强的收复力,另外,该单向组件25套设连接在第一轴21或收缩筒22上,需要说明的是,单向组件25仅可沿一个方向转动,不能进行逆转,且该单向组件25可以直接与第一轴21相互转动连接,也可以是与部分或全部的收缩筒22相互转动连接。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向外拉伸拉绳23时,拉绳23的拉力驱使收缩筒22相对第一轴21进行转动,与此同时收缩筒22的转动将带动卷簧24在收缩筒24内转动,以及同步带动单向组件25的转动。
4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该拉力调节组件3包括与第一轴21的一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轴31、套设于第二轴31上并与第二壳体12相连的传动组件32、与传动组件32相连的压簧33、与压簧33相连并可约束单向组件25转动的压紧组件34;该第二壳体1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21、位于第一连接柱121外周的第二连接柱122,第一连接柱121与第二连接柱122分隔形成一传动腔123;该第二轴31包括与第二壳体12相固定连接的轴部一311、与传动组件32连接的轴部二312、和与压紧组件34连接的轴部三313,轴部二312上设置有供传动组件32轴向运动的档位调节槽3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一连接柱121的轴向长度小与第二连接柱121的轴向长度,以供部分的传动组件32位于该传动腔123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传动组件32包括套设于轴部二312上并与档位调节槽314相匹配的传动部一321、连接于传动部一321的外周的传动部二322、连接于传动部二322的外周的阻挡部323、和连接于阻挡部323外周的抵靠部324;此外,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传动部二322位于第二连接柱122内并可沿传动腔123进行轴向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该阻挡部323的直径大于传动部二322的直径,以避免传动部二322过度运动,以及该抵靠部324远离阻挡部323侧设置有供压簧33抵靠的一挡片。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43.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