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车的脚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4768发布日期:2023-03-07 18:3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健身车的脚蹬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健身车的脚蹬结构。


背景技术:

2.健身车在运动科学领域叫做功率自行车,分为直立式、背靠式(也称为卧式)健身车两种,可以调整运动时的强度(功率),起到健身的效果,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健身车,而人们都是使用脚踏板来带动健身车进行转动的。健身车属于典型的模拟户外运动的有氧健身器材亦被称为心肺训练器材。主要是通过身体较长时间,适当强度的运动来促进心血管的运动,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和肺部功能,从而改善人体的体质,现有的健身车的脚蹬结构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3.现有的健身车的脚蹬结构在使用时,由于支腿与脚踏板多数采用螺丝与螺母进安装的,当脚踏板安装与拆卸时,需要使用扳手来转动螺母才能将脚踏板从支腿上拆卸来,由于螺母较为紧固,力气较小的使用者难以转动螺母,因此脚踏板拆卸起来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健身车的脚蹬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健身车的脚蹬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健身车的脚蹬结构,包括支腿和脚踏板,所述支腿下方表面设置有脚踏板,所述支腿通过安装组件与脚踏板连接,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开设在支腿表面上的限位槽,所述支腿内壁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支腿内滑动有脚踏板,所述第一滑槽对应的脚踏板表面上设置有滑块,所述限位槽对应的脚踏板表面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槽内滑动有限位块,所述弹簧另一端与限位块内端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踏板表面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开设在脚踏板两侧表面上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皆滑动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外端表面皆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中部在脚踏板表面滑动,所述脚踏板背离支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两侧的脚踏板表面开设有多组辅助槽,所述辅助杆外壁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辅助杆带动螺纹杆在活动槽内滑动,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转动有螺母。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呈圆弧状设计,所述第一滑槽内开设有与滑块表面相贴合的圆弧槽,且第一滑槽与滑块紧紧贴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呈t字状设计,所述限位块内端皆与弹簧槽内壁贴合,所述限位块外端表面设置为圆弧状。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踏板表面上开设有与放置架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放置架外壁与脚踏板表面相吻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槽两侧的脚踏板表上开设有至少不少于四组的辅助槽,四组所述辅助槽皆呈等间距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架的高度皆与脚踏板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3.1、首先将限位块通过在限位槽内滑动再滑入弹簧槽内,然后向背离支腿的方向拉动脚踏板,使脚踏板带动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并使脚踏板从支腿内滑出,从而达到对脚踏板进行拆卸的目的,通过此装置便于使用者对支腿与脚踏板进行安装,从而降低了脚踏板的维修成本,避免了脚踏板损坏时,无法进行自行拆装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4.2、通过辅助杆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带动放置架在脚踏板表面上进行滑动,并将螺母转入辅助槽内,来达到增加脚踏板使用面积的目的,通过此装置便于使用者根据自己脚部的尺寸来对脚踏板与放置架之间的距离调节,从而使脚部尺寸不同的人都能使用脚踏板进行健身,大大提高了脚踏板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15.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组件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的放大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的放大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c的放大图。
23.其中:1、支腿;2、脚踏板;3、安装组件;31、限位槽;32、第一滑槽;33、滑块;34、弹簧槽;35、弹簧;36、限位块;4、辅助组件;41、第二滑槽;42、辅助杆; 43、放置架;44、活动槽;45、辅助槽;46、螺纹杆;4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6.如图1-图7所示,一种健身车的脚蹬结构,包括支腿1和脚踏板2,支腿1下方表面设置有脚踏板2,支腿1通过安装组件3与脚踏板2连接,安装组件3包括开设在支腿1表面上的
限位槽31,支腿1内壁设置有第一滑槽32,支腿1内滑动有脚踏板2,第一滑槽32对应的脚踏板2表面上设置有滑块33,限位槽31对应的脚踏板2表面开设有弹簧槽34,弹簧槽34内壁设置有弹簧35,弹簧槽34内滑动有限位块36,弹簧35另一端与限位块36内端连接;
27.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脚踏板2进行拆卸时,首先将限位块36通过在限位槽31内滑动再滑入弹簧槽34内,然后向背离支腿1的方向拉动脚踏板2,使脚踏板2带动滑块33 在第一滑槽32内滑动,并使脚踏板2从支腿1内滑出,从而达到对脚踏板2进行拆卸的目的,在脚踏板2滑动的过程中,限位块36表面会不断与支腿1内壁进行摩擦,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脚踏板2进行安装时,首先将限位块36按入弹簧槽34内,然后将滑块33对准第一滑槽32,带动脚踏板2滑入支腿1内,此时弹簧35自身弹性受到限位块36 挤压产生的复原力就会推动限位块36与支腿1内壁不断进行摩擦,直至限位块36滑至与限位槽31对齐时,弹簧35会再次推动限位块36贯穿限位槽31,从而达到支腿1与脚踏板2安装的目的,通过此装置便于使用者对支腿1与脚踏板2进行安装,从而降低了脚踏板2的维修成本,避免了脚踏板2损坏时,无法进行自行拆装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8.脚踏板2表面设置有辅助组件4,辅助组件4包括开设在脚踏板2两侧表面上的第二滑槽41,第二滑槽41内皆滑动有辅助杆42,辅助杆42外端表面皆设置有放置架43,放置架43中部在脚踏板2表面滑动,脚踏板2背离支腿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活动槽44,活动槽44两侧的脚踏板2表面开设有多组辅助槽45,辅助杆42外壁设置有螺纹杆46,辅助杆42带动螺纹杆46在活动槽44内滑动,螺纹杆46上螺纹转动有螺母47;
29.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脚踏板2的长度进行调节时,首先转动螺母47,使螺母47内壁的螺纹顺着螺纹杆46表面的螺纹走向进行转动,并使螺母47从辅助槽45内转出,此时再拉动放置架43,使放置架43带动辅助杆42在第二滑槽41内进行滑动,同时带动螺纹杆46在活动槽44内进行滑动,再根据使用者的脚部尺寸对放置架43与脚踏板2 之间的位置进行调节,再使螺母47与另一组辅助槽45对齐,同理将螺母47转入辅助槽45内,来达到对辅助杆42固定的目的,此时再将使用者的脚部放置在脚踏板2与放置架43上进行使用,通过此装置便于使用者根据自己脚部的尺寸来对脚踏板2与放置架43之间的距离调节,从而使脚部尺寸不同的人都能使用脚踏板2进行健身,大大提高了脚踏板2的适用范围。
30.滑块33呈圆弧状设计,第一滑槽32内开设有与滑块33表面相贴合的圆弧槽,且第一滑槽32与滑块33紧紧贴合,能够通过滑块33在第一滑槽32内滑动,使限位块36 与限位槽31的位置对齐,避免了限位块36与限位槽31出现错位的情况发生。
31.限位块36呈t字状设计,限位块36内端皆与弹簧槽34内壁贴合,限位块36外端表面设置为圆弧状,能够使限位块36在弹簧槽34内滑动,来达到对限位块36挤压的目的,防止限位块36在弹簧槽34内出现倾斜而导致卡住的情况发生。
32.脚踏板2表面上开设有与放置架43相匹配的通孔,放置架43外壁与脚踏板2表面相吻合,能够通过放置架43在脚踏板2上进行滑动,来达到增加脚踏板2使用面积的目的,使使用者脚部可以放置在放置架43上。
33.活动槽44两侧的脚踏板2表上开设有至少不少于四组的辅助槽45,四组辅助槽45 皆呈等间距设置,能够通过将螺母47转入不同的辅助槽45内,来达到调节脚踏板2与放置架43之间距离的目的,使不同尺寸的使用者脚部可以放置在脚踏板2上进行使用。
34.放置架43的高度皆与脚踏板2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能够增加使用者脚部与脚踏
板2的接触面积,防止使用者在使用脚踏板2的过程中出现脚滑的情况发生。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健身车的脚蹬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