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5549发布日期:2023-01-24 22:2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户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锻炼器材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对锻炼器材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锻炼器材也需要不断的改良以适应新的生活需求。
3.骑马机是小区全民健身路径中常见的一种器械,骑马机能强化肌肉力量、提高平衡感觉、增强柔软性及提升糖份消耗量。当人坐在骑马机坐垫上,可以体验到野外跨骑骏马奔驰的意境。通过改变握把姿势和脚部位置,模拟骑马姿势,可使身体中80%的肌肉群得到训练,全身关节都会得到充分的转动和伸展。骑马机轻便体小,适合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使用。然后现有的骑马机结构过于简单不具有调节阻力大小的功能,不能适应不同人群。
4.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骑马机不能调节阻力大小来适应各类人群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包括:
8.支撑座;
9.摇杆,所述摇杆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
10.坐垫支架及坐垫,所述坐垫支架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坐垫支架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
11.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摇杆铰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坐垫支架铰接;
12.阻力调节机构,所述阻力调节机构一端与所述坐垫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阻力调节机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阻力调节机构的拉手。
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阻力调节机构包括弹力绳,所述坐垫底部设有挂钩,所述弹力绳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弹力绳另一端与所述拉手连接。
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阻力调节机构还包括滚轮及滚轮座,所述滚轮座底部与所述支撑座底部螺栓连接,所述滚轮通过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滚轮座上,所述滚轮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弹力绳设置在所述滚轮座与所述滚轮之间且所述弹力绳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1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弹力绳设有多条,所述滚轮的数量是所述弹力绳数量的两倍,所述挂钩数量与所述弹力绳数量一致,各条所述弹力绳分别通过两个所述滚轮进行限位,各条所述弹力绳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挂钩。
1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包括前支架及主体支架,所述前支架顶端与所述主体支架中部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摇杆通过第三转轴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顶端,所述坐垫支架通过第四转轴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
1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中,还包括:
18.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套筒、升降杆及第一插销;所述套筒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所述升降杆底端从所述套筒顶端伸入所述套筒内,沿所述升降杆长度方向,所述升降杆上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套筒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插销一端贯穿所述通孔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升降杆顶端与所述坐垫支架底面抵接。
1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中,还包括:
20.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顶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所述限位支架底端与所述前支架抵接,且所述限位支架与所述主体支架连接处的水平面高于所述第二转轴所在的水平面。
2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中,还包括:
22.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一端贯穿所述主体支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内,所述第二插销用于固定所述坐垫支架。
2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中,还包括;
24.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坐垫支架远离所述主体支架的一端螺栓连接,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侧边上。
2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摇杆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脚踏板。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包括支撑座;摇杆,所述摇杆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坐垫支架及坐垫,所述坐垫支架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坐垫支架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摇杆铰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坐垫支架铰接;阻力调节机构,所述阻力调节机构一端与所述坐垫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阻力调节机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阻力调节机构的拉手。本实用新型中的拉手用于固定阻力调节机构一端,然后通过将阻力调节机构另一端与坐垫连接或者从坐垫上取下来调节阻力大小,从而适应各类人群使用。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30.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滚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支撑座;101、前支架;102、主体支架;103、前置底杆;104、后置底杆;2、摇杆;3、坐垫支架;4、坐垫;5、连接杆;6、阻力调节机构;601、弹力绳;602、滚轮;6021、环形凹槽;603、滚轮座;604、第一转轴;605、固定滚轮;7、拉手;8、挂钩;9、第二转轴;10、第三转轴;
11、第四转轴;12、升降机构;1201、套筒;1202、升降杆;1203、第一插销;1204、限位孔;1205、通孔;13、限位支架;14、第二插销;15、连接座;16、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5.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所述”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
36.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7.实施例一:
38.请参阅图1-图4。其中,所述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包括:支撑座1;摇杆2,所述摇杆2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上;坐垫支架3及坐垫4,所述坐垫支架3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上,所述坐垫4设置在所述坐垫支架3远离所述支撑座1的一端;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一端与所述摇杆2铰接,所述连接杆5另一端与所述坐垫支架3铰接;阻力调节机构6,所述阻力调节机构6一端与所述坐垫4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阻力调节机构6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阻力调节机构6的拉手7。
39.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包括支撑座1、摇杆2、坐垫支架3、坐垫4、连接杆5及阻力调节机构6;其中,所述支撑座1包括前支架101及主体支架102,所述前支架101顶端与所述主体支架102中部通过第二转轴9连接,所述前支架101及主体支架102可以合拢收纳也能旋转支撑开,节省贮存空间。所述摇杆2通过第三转轴10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102顶端,所述摇杆2可以在所述主体支架102顶端前后推动,所述坐垫支架3左端通过第四转轴11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102上,所述连接杆5两端分别与所述摇杆2及所述坐垫支架3铰接,当所述摇杆2在前后推动时,所述摇杆2通过连接杆5带动所述坐垫支架3围绕所述主体支架102发生旋转,即设置在所述坐垫支架3右端的坐垫4将会上下升降。所述阻力调节机构6左端通过所述拉手7进行固定,所述阻力调节机构6右端与所述坐垫4可拆卸式连接,当所述阻力调节机构6右端与所述坐垫4连接时,所述摇杆2前后推动的阻力增大,当阻力调节机构6的右端未与所述坐垫4连接时,所述摇杆2前后推动的阻力减小。本实用新型中的拉手7用于固定阻力调节机构6一端,然后通过将阻力调节机构6另一端与坐垫4连接或者从坐垫4上取下来调节阻力大小,从而适应各类人群使用。
40.如图2及图4所示,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力调节机构6包括弹力绳601、滚轮602及滚轮座603,所述坐垫4底部设有挂钩8,所述弹力绳601一端与所述挂钩8连接,所述弹力绳601另一端与所述拉手7连接;所述滚轮座603底部与所述支撑座1底部螺栓连接,所述滚轮602通过第一转轴604设置在所述滚轮座603上,所述滚轮602上设有环形凹槽6021,所
述弹力绳601设置在所述滚轮座603与所述滚轮602之间且所述弹力绳601位于所述环形凹槽6021内。其中,所述弹力绳601设有多条,所述滚轮602的数量是所述弹力绳601数量的两倍,所述挂钩8数量与所述弹力绳601数量一致,各条所述弹力绳601分别通过两个所述滚轮602进行限位,各条所述弹力绳601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挂钩8。具体地,所述前支架101底部设有所述滚轮座603,所述滚轮座603上设有所述第一转轴604及滚轮602,所述主体支架102底部也设有所述滚轮座603、第一转轴604及滚轮602,所述弹力绳601左端位于所述前支架101上的滚轮座603与滚轮602之间且与所述拉手7连接,所述弹力绳601右端从所述主体支架102底部的滚轮座603及滚轮602之间穿插过并连接在所述挂钩8上;其中,所述弹力绳601左端通过拉环(未图示)与所述拉手7扣接,所述拉环可以通过按压打开,打开的拉环将所述拉手7锁扣在环内即可完成扣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力绳601设有四根,所述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两侧分别设有两根所述弹力绳601,所述滚轮座603、滚轮602及第一转轴604分别设有八个,所述挂钩8设有四个,所述滚轮座603及滚轮沿所述弹力绳601长度方向分布,通过所述滚轮602的环形凹槽6021将所述弹力绳601进行限位,防止弹力绳601偏离所述滚轮602。
41.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坐在所述坐垫上,手持所述拉手7进行臂部的伸展训练。
42.如图3所示,作为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中还包括升降机构12,所述升降机构12包括套筒1201、升降杆1202及第一插销1203;所述套筒1201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102上,所述升降杆1202底端从所述套筒1201顶端伸入所述套筒1201内,沿所述升降杆1202长度方向,所述升降杆1202上设有多个限位孔1204,所述套筒1201上设有通孔1205,所述第一插销1203一端贯穿所述通孔1205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限位孔1204内,所述升降杆1202顶端与所述坐垫支架3底面抵接。具体地,所述升降杆1202可以通过所述限位孔1204及第一插销1203的配合实现升降,从而对所述坐垫4进行高度限定,进一步适应各类不同人群的需求。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中,还包括限位支架13及第二插销14,所述限位支架13顶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102上,所述限位支架13底端与所述前支架101抵接,且所述限位支架13与所述主体支架102连接处的水平面高于所述第二转轴9所在的水平面;所述第二插销14一端贯穿所述主体支架102设置在所述连接杆5内,所述第二插销14用于固定所述坐垫支架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前支架101与所述主体支架102可以合拢和打开,为了防止打开角度180
°
,从而通过所述限位支架13对打开的角度进行限制,进一步固定所述前支架101与所述主体支架102。同时,当所述连接杆5上未插上所述第二插销14时,所述摇杆2可以带动所述坐垫支架3摆动,当所述连接杆5上插上所述第二插销14后,所述摇杆2及坐垫支架3均无法摆动。
44.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中,还包括连接座15,所述连接座15与所述坐垫支架3远离所述主体支架102的一端螺栓连接,所述坐垫4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5上,所述挂钩8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5侧边上,所述摇杆2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脚踏板16。
45.实施例二:
46.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阻力调节机构6包括弹力绳601及固定滚轮605,所述支撑座1底部包括圆柱形的前置底杆103及后置底杆104,所述前置底杆103与所述前支架10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后置底杆104与所述主体支架102底端固
定连接,所述前置底杆103及后置底杆104上分别套设有两个固定滚轮605,所述固定滚轮605外周刻有两道用于容纳所述弹力绳601的凹槽,因此每一个固定滚轮605可以用于对两根弹力绳601进行限位,所述弹力绳601左端与拉手7连接,所述弹力绳601右端与所述挂钩8连接,当所述挂钩8拉扯所述弹力绳601时,所述固定滚轮604上的凹槽可以防止弹力绳601在拉扯时发生侧向偏离。
47.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阻力调节功能的骑马机,包括支撑座1;摇杆2,所述摇杆2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上;坐垫支架3及坐垫4,所述坐垫支架3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上,所述坐垫4设置在所述坐垫支架3远离所述支撑座1的一端;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一端与所述摇杆2铰接,所述连接杆5另一端与所述坐垫支架3铰接;阻力调节机构6,所述阻力调节机构6一端与所述坐垫4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阻力调节机构6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阻力调节机构6的拉手7。本实用新型中的拉手7用于固定阻力调节机构6一端,然后通过将阻力调节机构6另一端与坐垫4连接或者从坐垫4上取下来调节阻力大小,从而适应各类人群使用。
48.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方案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