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玩具跑车漂移轮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2128发布日期:2023-01-13 04:3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玩具跑车漂移轮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童玩具跑车漂移轮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玩具也可以是自然物体,即是沙、石、泥、树枝等等的非人工东西,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卖的供人玩的东西,凡是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玩具适合儿童,更适合青年和中老年人。它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让人们机智聪明。
3.目前,现有的儿童玩具车漂移结构(专利号:cn215663787u)包括:转向座,转向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前轮;前轮座,前轮座的前部与转向座之间绕第一转动轴心线转动地设置,第一转动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转向限位机构,设置在前轮座与转向座之间以用于限制前轮座与转向座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后轮座,后轮座的前部与前轮座的后部之间绕第二转动轴心线转动地设置,第二转动轴心线与第一转动轴心线相互平行,后轮座的底后部设置有万向轮;复位件,复位件能够沿前后方向伸缩地设置于前轮座与后轮座之间,且用于提供沿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的弹性作用力,通过惯性进行左右方向上做往复摇摆运动,实现漂移效果。
4.但在上述技术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5.无法自由调节:现有的儿童玩具车漂移结构在使用时,只能进行单一的操作,如具有正常行驶功能的儿童玩具车,就只能进行平移,无法进行漂移 (当需要进行漂移时,就需要对装置进行改造,不但过程范,而且还容易损坏玩具车),同理而能够进行漂移的玩具车,在转弯时,由于惯性作用,无法进行正常的转向,这就导致装置的使用带来很大影响,严重影响玩具车的适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儿童玩具跑车漂移轮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玩具跑车漂移轮连接结构,解决现有的儿童玩具车漂移结构在使用时,无法根据需要自由切换漂移模式和正常行驶模式的技术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0.一种儿童玩具跑车漂移轮连接结构,四轮车主体以及安装在四轮车主体底部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于调整四轮车主体的驾驶模式(即正常行驶模式和漂移模式);
11.四轮车主体,前轮驱动的玩具车;
12.切换组件,连接在四轮车主体的底部,且靠近后轮位置,用于切换后轮与地面接触(如图7所示)还是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如图9所示),从而调整玩具车后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方便在惯性的作用下发生滑动(即漂移);
13.其中,切换组件包含固定件(形状呈矩形框状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且固定件的外部安装有万向轮,四轮车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用于卡住固定轴,即保持调整后的状态,从而固定玩具车的使用模式(即正常行驶模式和漂移模式),且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分别位于固定件的两侧,在固定件翻转时,对翻转到前端或者后端的固定件进行固定,如图2和图3 所示;
14.固定件包含两个相互平行的旋转轴和固定轴,且旋转轴与固定轴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旋转轴与四轮车主体的底部活动连接,在固定件旋转时,以旋转轴为轴旋转,由此带动固定件外部的万向轮进行展开还是被收纳,如图2 和图3所示;
15.(漂移模式)在固定轴与第二卡扣卡接时,万向轮与地面贴合,由于万向轮的直径小于玩具车后轮的直径,所以在万向轮与地面贴合时,玩具车的后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在转向时,玩具车的后部在惯性作用下,向远离圆心的方向移动(而万向轮带来的摩擦力不足以支撑玩具车,即万向轮的摩擦力小于玩具车后部的离心力);
16.(正常行驶模式)在固定轴与第一卡扣卡接时,万向轮插入到四轮车主体底部的预留槽中,且四轮车主体的后轮与地面贴合,由于玩具车后轮的直径大于万向轮的直径,所以在后轮与地面贴合时,玩具车的后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在转向时,玩具车的后部在惯性作用下,向远离圆心的方向移动而即后轮的摩擦力大于玩具车后部的离心力,使得玩具车无法漂移,从而保证玩具车的正常行驶。
17.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的顶部均设置有呈弧形的卡环(用于固定轴卡住),且卡环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保持卡环位置的稳定性),卡环通过底座与四轮车主体的底部连接;
18.其中,卡环的内径与固定轴的外径相等,所以卡环能够卡出固定轴;且卡环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
°
,从而使得卡环抓住固定轴,如图2和图3所示。
19.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的数量均为两个,如图2-图4所示;
20.其中,两个第一卡扣之间的间距小于旋转轴的长度;
21.两个第二卡扣之间的间距小于旋转轴的长度,从而保证卡扣能够与固定轴(两个连杆之间)的外壁接触,如图2-图4所示。
22.在一些示例中,万向轮连接在固定轴的两端,且固定轴的长度大于旋转轴的长度,从而避免固定件旋转时,万向轮与其他物体碰撞。
23.在一些示例中,万向轮包含套筒以及与套筒连接滑轮,且套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套筒分别安装在固定件的两端;
24.其中,套筒的顶部开设插槽,且套筒通过插槽与滑轮底部的插销插接,使得滑轮能够以插销为轴旋转,此外滑轮自身也能旋转,由此形成万向轮结构,同时还方便对滑轮进行更换。
25.在一些示例中,两个万向轮之间的间距小于四轮车主体两个后轮之间的间距,避免万向轮移动时与玩具车的后轮接触,保证万向轮移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6.在一些示例中,四轮车主体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座,且四轮车主体通过固定座与旋转轴活动连接,从而限制旋转轴的活动范围,使固定件只能在玩具车底部进行前后旋转;
27.其中,固定座包含安装在四轮车主体底部的限位座以及盖在限位座外部的压片,且旋转轴位于限位座和压片之间,由此固定住旋转轴。
28.在一些示例中,旋转轴镶嵌在限位座外部开设的凹槽中,方便旋转轴在凹槽中旋转。
29.在一些示例中,固定座的数量为两组,且固定座与连杆贴合,避免旋转轴在固定座中左右水平滑动。
30.在一些示例中,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杆相互平行,连杆的一端与旋转轴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轴的外壁连接,确保旋转轴和固定轴之间位置的稳定性。
31.(三)有益效果
32.由于采用了翻转的固定件,并在固定件上安装小型的滑轮,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儿童玩具车漂移结构在使用时,无法根据需要自由切换漂移模式和正常行驶模式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自由在漂移模式还是正常行驶模式,提高装置的使用性,且无法对装置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3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部结构图;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换组件的结构图之一;
3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换组件的结构图之二;
3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换组件的结构图之三;
3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件的结构图;
3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四轮车主体的底部结构图之一;
40.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侧视图;
4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四轮车主体的底部结构图之二;
42.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的侧视图。
43.图例说明:1、四轮车主体;21、固定件;211、旋转轴;212、固定轴; 213、连杆;22、第一卡扣;221、卡环;222、底座;23、万向轮;24、固定座;241、限位座;242、压片;25、第二卡扣;26、套筒;27、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4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儿童玩具跑车漂移轮连接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儿童玩具车漂移结构在使用时,无法根据需要自由切换漂移模式和正常行驶模式的技术问题,在现有的儿童玩具车漂移结构使用时,由于采用了翻转的固定件,并在固定件上安装小型的滑轮,进而实现了自由在漂移模式还是正常行驶模式,提高装置的使用性,且无法对装置进行改造。
45.实施例1
46.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儿童玩具车漂移结构在使用时,无法根据需要自由切换漂移模式和正常行驶模式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4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玩具跑车漂移轮连接结
构,该漂移轮连接结构包括四轮车主体1以及安装在四轮车主体1底部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于调整四轮车主体1的驾驶模式(即正常行驶模式和漂移模式);
48.四轮车主体1,前轮驱动的玩具车;
49.切换组件,连接在四轮车主体1的底部,且靠近后轮位置,用于切换后轮与地面接触(如图7所示)还是万向轮23与地面接触(如图9所示),从而调整玩具车后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方便在惯性的作用下发生滑动(即漂移);
50.其中,切换组件包含固定件21(形状呈矩形框状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且固定件21的外部安装有万向轮23,四轮车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5,用于卡住固定轴212,即保持调整后的状态,从而固定玩具车的使用模式(即正常行驶模式和漂移模式),且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5分别位于固定件21的两侧,在固定件21翻转时,对翻转到前端或者后端的固定件21进行固定,如图2和图3所示;
51.固定件21包含两个相互平行的旋转轴211和固定轴212,且旋转轴211 与固定轴212之间通过连杆213连接,旋转轴211与四轮车主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在固定件21旋转时,以旋转轴211为轴旋转,由此带动固定件21 外部的万向轮23进行展开还是被收纳,如图2和图3所示;
52.(漂移模式)在固定轴212与第二卡扣25卡接时,万向轮23与地面贴合,由于万向轮23的直径小于玩具车后轮的直径,所以在万向轮23与地面贴合时,玩具车的后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在转向时,玩具车的后部在惯性作用下,向远离圆心的方向移动(而万向轮23带来的摩擦力不足以支撑玩具车,即万向轮23的摩擦力小于玩具车后部的离心力);
53.(正常行驶模式)在固定轴212与第一卡扣22卡接时,万向轮23插入到四轮车主体1底部的预留槽中,且四轮车主体1的后轮与地面贴合,由于玩具车后轮的直径大于万向轮23的直径,所以在后轮与地面贴合时,玩具车的后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在转向时,玩具车的后部在惯性作用下,向远离圆心的方向移动而即后轮的摩擦力大于玩具车后部的离心力,使得玩具车无法漂移,从而保证玩具车的正常行驶。
54.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卡扣22与第二卡扣25的顶部均设置有呈弧形的卡环221(用于固定轴212卡住),且卡环22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22(保持卡环221位置的稳定性),卡环221通过底座222与四轮车主体1的底部连接;
55.其中,卡环221的内径与固定轴212的外径相等,所以卡环221能够卡出固定轴212;且卡环221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
°
,从而使得卡环221抓住固定轴212,如图2和图3所示。
56.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卡扣22与第二卡扣25的数量均为两个,如图2-图 4所示;
57.其中,两个第一卡扣22之间的间距小于旋转轴211的长度;
58.两个第二卡扣25之间的间距小于旋转轴211的长度,从而保证卡扣能够与固定轴212(两个连杆213之间)的外壁接触,如图2-图4所示。
59.在一些示例中,万向轮23连接在固定轴212的两端,且固定轴212的长度大于旋转轴211的长度,从而避免固定件21旋转时,万向轮23与其他物体碰撞。
60.在一些示例中,万向轮23包含套筒26以及与套筒26连接滑轮,且套筒 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套筒26分别安装在固定件21的两端;
61.其中,套筒26的顶部开设插槽,且套筒26通过插槽与滑轮底部的插销 27插接,使得滑轮能够以插销27为轴旋转,此外滑轮自身也能旋转,由此形成万向轮23结构,同时还方
便对滑轮进行更换。
62.在一些示例中,两个万向轮23之间的间距小于四轮车主体1两个后轮之间的间距,避免万向轮23移动时与玩具车的后轮接触,保证万向轮23移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63.在一些示例中,四轮车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座24,且四轮车主体1 通过固定座24与旋转轴211活动连接,从而限制旋转轴211的活动范围,使固定件21只能在玩具车底部进行前后旋转;
64.其中,固定座24包含安装在四轮车主体1底部的限位座241以及盖在限位座241外部的压片242,且旋转轴211位于限位座241和压片242之间,由此固定住旋转轴211。
65.在一些示例中,旋转轴211镶嵌在限位座241外部开设的凹槽中,方便旋转轴211在凹槽中旋转。
66.在一些示例中,固定座24的数量为两组,且固定座24与连杆213贴合,避免旋转轴211在固定座24中左右水平滑动。
67.在一些示例中,连杆21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杆213相互平行,连杆213的一端与旋转轴21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轴212的外壁连接,确保旋转轴211和固定轴212之间位置的稳定性。
6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玩具车从正常行驶模式切换成漂移模式时,先将玩具车翻转,使其底部向上,如图8所示,之后手动抓住固定轴212,并使固定轴212以旋转轴211为轴旋转,旋转过程中,安装在固定轴212两端的万向轮23从玩具车底部的预留槽中移出,直至固定轴212与玩具车后部的第二卡扣25对应,并按压固定轴212,使得固定轴212卡入到第二卡扣25外部的卡环221中,形成如图2所示形状(即图6所示),此时玩具车翻过来之后,如图7所示,万向轮23与地面贴合,由于万向轮23的直径小于玩具车后轮的直径,所以在万向轮23与地面贴合时,玩具车的后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在转向时,玩具车的后部在惯性作用下,向远离圆心的方向移动 (而万向轮23带来的摩擦力不足以支撑玩具车,即万向轮23的摩擦力小于玩具车后部的离心力),形成漂移。
69.实施例2
70.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儿童玩具车漂移结构在使用时,无法根据需要自由切换漂移模式和正常行驶模式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7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玩具跑车漂移轮连接结构,该漂移轮连接结构包括四轮车主体1以及安装在四轮车主体1底部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于调整四轮车主体1的驾驶模式(即正常行驶模式和漂移模式);
72.四轮车主体1,前轮驱动的玩具车;
73.切换组件,连接在四轮车主体1的底部,且靠近后轮位置,用于切换后轮与地面接触(如图7所示)还是万向轮23与地面接触(如图9所示),从而调整玩具车后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方便在惯性的作用下发生滑动(即漂移);
74.其中,切换组件包含固定件21(形状呈矩形框状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且固定件21的外部安装有万向轮23,四轮车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5,用于卡住固定轴212,即保持调整后的状态,从而固定玩具车的使用模式(即正常行驶模式和漂移模式),且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5分别位于固定件21的两侧,在固定件21翻转时,对翻转到前端或者后端的固定件21进行固定,如图2和图3所示;
75.固定件21包含两个相互平行的旋转轴211和固定轴212,且旋转轴211 与固定轴212之间通过连杆213连接,旋转轴211与四轮车主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在固定件21旋转时,以旋转轴211为轴旋转,由此带动固定件21 外部的万向轮23进行展开还是被收纳,如图2和图3所示;
76.(漂移模式)在固定轴212与第二卡扣25卡接时,万向轮23与地面贴合,由于万向轮23的直径小于玩具车后轮的直径,所以在万向轮23与地面贴合时,玩具车的后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在转向时,玩具车的后部在惯性作用下,向远离圆心的方向移动(而万向轮23带来的摩擦力不足以支撑玩具车,即万向轮23的摩擦力小于玩具车后部的离心力);
77.(正常行驶模式)在固定轴212与第一卡扣22卡接时,万向轮23插入到四轮车主体1底部的预留槽中,且四轮车主体1的后轮与地面贴合,由于玩具车后轮的直径大于万向轮23的直径,所以在后轮与地面贴合时,玩具车的后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在转向时,玩具车的后部在惯性作用下,向远离圆心的方向移动而即后轮的摩擦力大于玩具车后部的离心力,使得玩具车无法漂移,从而保证玩具车的正常行驶。
78.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卡扣22与第二卡扣25的顶部均设置有呈弧形的卡环221(用于固定轴212卡住),且卡环22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22(保持卡环221位置的稳定性),卡环221通过底座222与四轮车主体1的底部连接;
79.其中,卡环221的内径与固定轴212的外径相等,所以卡环221能够卡出固定轴212;且卡环221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
°
,从而使得卡环221抓住固定轴212,如图2和图3所示。
8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卡扣22与第二卡扣25的数量均为两个,如图2-图4所示;
81.其中,两个第一卡扣22之间的间距小于旋转轴211的长度;
82.两个第二卡扣25之间的间距小于旋转轴211的长度,从而保证卡扣能够与固定轴212(两个连杆213之间)的外壁接触,如图2-图4所示。
83.在一些示例中,万向轮23连接在固定轴212的两端,且固定轴212的长度大于旋转轴211的长度,从而避免固定件21旋转时,万向轮23与其他物体碰撞。
84.在一些示例中,万向轮23包含套筒26以及与套筒26连接滑轮,且套筒 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套筒26分别安装在固定件21的两端;
85.其中,套筒26的顶部开设插槽,且套筒26通过插槽与滑轮底部的插销 27插接,使得滑轮能够以插销27为轴旋转,此外滑轮自身也能旋转,由此形成万向轮23结构,同时还方便对滑轮进行更换。
86.在一些示例中,两个万向轮23之间的间距小于四轮车主体1两个后轮之间的间距,避免万向轮23移动时与玩具车的后轮接触,保证万向轮23移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87.在一些示例中,四轮车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座24,且四轮车主体1 通过固定座24与旋转轴211活动连接,从而限制旋转轴211的活动范围,使固定件21只能在玩具车底部进行前后旋转;
88.其中,固定座24包含安装在四轮车主体1底部的限位座241以及盖在限位座241外部的压片242,且旋转轴211位于限位座241和压片242之间,由此固定住旋转轴211。
89.在一些示例中,旋转轴211镶嵌在限位座241外部开设的凹槽中,方便旋转轴211在凹槽中旋转。
90.在一些示例中,固定座24的数量为两组,且固定座24与连杆213贴合,避免旋转轴
211在固定座24中左右水平滑动。
91.在一些示例中,连杆21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杆213相互平行,连杆213的一端与旋转轴21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轴212的外壁连接,确保旋转轴211和固定轴212之间位置的稳定性。
9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玩具车从漂移模式切换成正常行驶模式时,先将玩具车翻转,使其底部向上,如图6所示,之后手动抓住固定轴212,并使固定轴212以旋转轴211为轴旋转,旋转过程中,安装在固定轴212两端的万向轮23向玩具车底部预留槽方向移动,直至固定轴212与玩具车后部的第一卡扣22对应,并按压固定轴212,使得固定轴212卡入到第一卡扣22外部的卡环221中,形成如图4所示形状(即图8所示),万向轮23收纳到玩具车预留槽,此时玩具车翻过来之后,如图9所示,四轮车主体1的后轮与地面贴合,由于玩具车后轮的直径大于万向轮23的直径,所以在后轮与地面贴合时,玩具车的后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在转向时,玩具车的后部在惯性作用下,向远离圆心的方向移动而即后轮的摩擦力大于玩具车后部的离心力,使得玩具车无法漂移,从而保证玩具车的正常行驶。
93.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