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发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8271发布日期:2023-03-04 04:1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使用的发牌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牌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发牌机。


背景技术:

2.人们在闲暇时会进行打牌等娱乐活动,为了能够避免手动发牌的繁琐、提升娱乐程度,市面上出现了自动发牌机,能够替代人工手动进行自动发牌,从而能够提升打牌的乐趣。
3.在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2121173574.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微型扑克机,包括发牌机主体,发牌机主体包括主控制模块,其通过采用12v直流电进行供电,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接线才能进行使用,即需要在有电源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使用,需要通过电源线与电源实时连接才能进行自动发牌、使用,使用较为不便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发牌机,无需通过电源线与电源实时连接就能工作、使用,不仅使用更为方便,而且能够在没有电源的条件下进行使用,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户外等各种场合,实用性更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使用的发牌机,包括发牌机主体,发牌机主体包括主控制模块、具有储能功能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的输出端与主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
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发牌机主体包括底座、沿z轴方向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的旋转台、用于驱动旋转台转动的旋转动力机构、设置于旋转台上的容牌槽、用于对容牌槽中的待发牌进行发出的发牌装置,主控制模块、发牌装置分别设置于旋转台上,供电装置设置于底座中。
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旋转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同步带轮、活动同步带轮、用于驱动活动同步带轮转动的旋转电机、旋转同步带,固定同步带轮设置于底座上,旋转电机设置于旋转台上,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活动同步带轮,旋转同步带绕设于固定同步带轮与活动同步带轮上,活动同步带轮通过旋转同步带与固定同步带轮传动连接。
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发牌装置包括沿前后转动方向转动连接于容牌槽底部的预送滚柱、沿前后转动方向转动连接于预送滚柱前方的送出滚柱、发牌动力机构。
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容牌槽设置于旋转台顶部中间位置处,旋转动力机构设置于容牌槽的一侧,发牌动力机构设置于容牌槽的另一侧。
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座上设有旋转电连接器组件,旋转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设置于底座顶部中间位置处的安装座、设置于安装座内底部的公端连接头、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安装座顶部的母端连接头,所述公端连接头包括公端主体、设置于公端主体底端上的公端接线模块、设置于公端主体顶端上的公端导电模块,母端连接头包括母
端主体、设置于母端主体上顶端上的母端接线模块、设置于母端主体底端上的母端导电模块,公端导电模块与母端导电模块电连接,公端接线模块与供电装置电连接,母端接线模块与主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
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公端接线模块包括设置于公端主体底端上的公端阳极接线柱、设置于公端主体底端上的公端阴极接线柱,母端接线模块包括设置于母端主体顶端上的母端阳极接线柱、设置于母端主体顶端上的母端阴极接线柱,公端导电模块包括设置于公端主体顶端上的公端阳极导电柱、设置于公端主体顶端上的公端阴极导电环、设置于公端阳极导电柱与公端阴极导电环之间的公端绝缘部,母端导电模块包括设置于母端主体底端上的母端阳极导电片、设置于母端主体底端上的母端阴极导电环、设置于母端阳极导电片与母端阴极导电环之间的母端绝缘部,公端阳极导电柱与母端阳极导电片相接触,公端阴极导电环与母端阴极导电环相接触。
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公端导电模块还包括内设于公端主体中的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一端向下抵住公端主体,伸缩弹簧的另一端向上抵住公端阳极导电柱的底端,公端阳极导电柱可在公端主体中上下滑动。
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源控制模块、电池组、用于为电池组充电的充电接口,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电连接,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池组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池组的输出端与主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
1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用于为其他用电器充电的供电接口,各个供电接口分别与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发牌机,包括发牌机主体,发牌机主体包括主控制模块、具有储能功能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的输出端与主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
16.相较于现有的发牌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储能功能的供电装置能够为自身提供工作所需电源,无需通过电源线与电源实时连接就能工作、使用,不仅使用更为方便,而且能够在没有电源的条件下进行使用,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户外等各种场合,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电连接器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框图。
23.附图标记说明:主控制模块1、发牌机主体2、底座21、旋转台22、旋转动力机构23、固定同步带轮231、活动同步带轮232、旋转电机233、旋转同步带234、容牌槽24、发牌装置25、预送滚柱251、送出滚柱252、发牌动力机构253、供电装置3、电源控制模块31、电池组32、充电接口33、供电接口34、旋转电连接器组件4、安装座41、公端连接头42、公端主体421、公端接线模块422、公端阳极接线柱4221、公端阴极接线柱4222、公端导电模块423、公端阳极导电柱4231、公端阴极导电环4232、公端绝缘部4233、伸缩弹簧4234、母端连接头43、母端主
体431、母端接线模块432、母端阳极接线柱4321、母端阴极接线柱4322、母端导电模块433、母端阳极导电片4331、母端阴极导电环4332、母端绝缘部4333。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发牌机主体2,发牌机主体2包括主控制模块1、具有储能功能的供电装置3,所述供电装置3的输出端与主控制模块1的电源端电连接;相较于现有的发牌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储能功能的供电装置3能够为自身提供工作所需电源,无需通过电源线与电源实时连接就能工作、使用,不仅使用更为方便,而且能够在没有电源的条件下进行使用,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户外等各种场合,实用性更强。
25.发牌机主体2包括底座21、沿z轴方向转动连接于底座21上的旋转台22、用于驱动旋转台22转动的旋转动力机构23、设置于旋转台22上的容牌槽24、用于对容牌槽24中的待发牌进行发出的发牌装置25,主控制模块1、发牌装置25分别设置于旋转台22上,供电装置3设置于底座21中;通过将供电装置3设置于底座21中及将主控制模块1、发牌装置25设置于旋转台22上的结构设计,能够对整个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整体更加紧凑合理。
26.旋转动力机构23包括固定同步带轮231、活动同步带轮232、用于驱动活动同步带轮232转动的旋转电机233、旋转同步带234,固定同步带轮231设置于底座21上,旋转电机233设置于旋转台22上,旋转电机23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活动同步带轮232,旋转同步带234绕设于固定同步带轮231与活动同步带轮232上,活动同步带轮232通过旋转同步带234与固定同步带轮231传动连接;相较于将旋转动力机构23设置于底座21上,本实用新型将旋转动力机构23设置于旋转台22上,便于主控制模块1与旋转动力机构23的电连接,且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27.发牌装置25包括沿前后转动方向转动连接于容牌槽24底部的预送滚柱251、沿前后转动方向转动连接于预送滚柱251前方的送出滚柱252、发牌动力机构253;容牌槽24设置于旋转台22顶部中间位置处,旋转动力机构23设置于容牌槽24的一侧,发牌动力机构253设置于容牌槽24的另一侧,能够进一步地缩小整体体积,整体更加紧凑小巧,便于日常使用。
28.底座21上设有旋转电连接器组件4,旋转电连接器组件4包括设置于底座21顶部中间位置处的安装座41、设置于安装座41内底部的公端连接头42、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安装座41顶部的母端连接头43,所述公端连接头42包括公端主体421、设置于公端主体421底端上的公端接线模块422、设置于公端主体421顶端上的公端导电模块423,母端连接头43包括母端主体431、设置于母端主体431上顶端上的母端接线模块432、设置于母端主体431底端上的母端导电模块433,公端导电模块423与母端导电模块433电连接,公端接线模块422与供电装置3电连接,母端接线模块432与主控制模块1的电源端电连接;通过旋转电连接器组件4能够在主控制模块1相对供电装置3进行转动时防止供电装置3与主控制模块1之间的电线发生缠绕,从而能够防止供电装置3与主控制模块1之间的电线发生扭铰和损坏。
29.公端接线模块422包括设置于公端主体421底端上的公端阳极接线柱4221、设置于公端主体421底端上的公端阴极接线柱4222,母端接线模块432包括设置于母端主体431顶端上的母端阳极接线柱4321、设置于母端主体431顶端上的母端阴极接线柱4322;本实施例中的公端接线模块422包括一个公端阳极接线柱4221、两个公端阴极接线柱4222,母端接线
模块432包括一个母端阳极接线柱4321、两个母端阴极接线柱432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公端接线模块422还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公端阳极接线柱4221、其他数量的公端阴极接线柱4222,母端接线模块432还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母端阳极接线柱4321、其他数量的母端阴极接线柱4322;公端导电模块423包括设置于公端主体421顶端上的公端阳极导电柱4231、设置于公端主体421顶端上的公端阴极导电环4232、设置于公端阳极导电柱4231与公端阴极导电环4232之间的公端绝缘部4233,母端导电模块433包括设置于母端主体431底端上的母端阳极导电片4331、设置于母端主体431底端上的母端阴极导电环4332、设置于母端阳极导电片4331与母端阴极导电环4332之间的母端绝缘部4333,公端阳极导电柱4231与母端阳极导电片4331相接触,公端阴极导电环4232与母端阴极导电环4332相接触;通过将供电装置3的正负极分别与公端主体421上的公端阳极接线柱4221、公端阴极接线柱4222进行连接,将主控制模块1的正负极分别与母端阳极接线柱4321、母端阴极接线柱4322进行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连接器组件4能够在主控制模块1相对供电装置3发生转动的同时很好地实现两者之间的信号、电能传输。
30.公端导电模块423还包括内设于公端主体421中的伸缩弹簧4234,伸缩弹簧4234的一端向下抵住公端主体421,伸缩弹簧4234的另一端向上抵住公端阳极导电柱4231的底端,公端阳极导电柱4231可在公端主体421中上下滑动;相较于公端阳极导电柱4231固定设置于公端主体421上,本实用新型的公端阳极导电柱4231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能够自适应与母端阳极导电片4331的接触,从而能够保证公端阳极导电柱4231与母端阳极导电片4331之间的紧密接触并能防止公端阳极导电柱4231与母端阳极导电片4331之间发生撞击。
31.供电装置3包括电源控制模块31、电池组32、用于为电池组32充电的充电接口33,电源控制模块31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33电连接,电源控制模块31的输出端与电池组32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池组32的输出端与主控制模块1的电源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供电装置3中的电池组32能够为自身提供工作所需电源,无需通过电源线与电源实时连接就能工作、使用,不仅使用更为方便,而且能够在没有电源的条件下进行使用,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户外等各种场合,实用性更强,通过充电接口33为电池组32进行充电,不仅能够避免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的麻烦,使用更加方便,而且电池能够持续循环使用,更有利于环保。
32.供电装置3还包括若干个用于为其他用电器充电的供电接口34,各个供电接口34分别与电源控制模块31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各个供电接口34能够为智能手机等其他用电器供电,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当移动电源,使用非常方便,能够满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多种使用需求。
33.工作原理:
34.将充电线插入充电接口33能够对供电装置3的电池组32进行充电,通过电池组32能够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工作所需电源,无需通过电源线与电源实时连接就能工作、使用,通过将智能手机等其他用电器插入供电接口34中,本实用新型能够为插入的智能手机等其他用电器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无需通过电源线与电源实时连接就能工作、使用,不仅使用更为方便,而且能够在没有电源的条件下进行使用,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户外等各种场合,实用性更强。
35.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