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羽毛球灯芯以及发光羽毛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8243发布日期:2023-02-17 21:0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发光羽毛球灯芯以及发光羽毛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羽毛球灯芯以及发光羽毛球。


背景技术:

2.羽毛球是当今社会最流行的球类运动之一,为使羽毛球在夜晚昏暗的环境下,依旧可以被使用,人们常在羽毛球球头或羽毛上装设灯珠,以为运动者提供指引,然而,现有的羽毛球灯珠通常采用简单的开关电路进行连接,这种连接结构简单,抗冲击能力差,开关与电路在羽毛球高频次振动,可能发生松动断路,或灯珠忽明忽暗等问题,影响羽毛球灯珠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羽毛球灯芯以及发光羽毛球,旨在提供一种耐冲击,使用寿命长的发光羽毛球。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发光羽毛球,包括:
5.灯珠外壳,所述灯珠外壳外部设置有卡接部,用以与所述透光安装槽内的配合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发光羽毛球灯芯安装于所述透光安装槽内,所述灯珠外壳内部形成有容设腔,所述灯珠外壳底部设置有容置槽;
6.发光灯珠,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有部分突出所述灯珠外壳底壁;
7.电池,设于所述容设腔内;
8.导电结构,包括导电弹片和导电金属线,所述导电弹片一端与所述电池相连,另一端形成弹性臂,所述弹性臂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电金属线上方,且具有抵接所述导电金属线的连通位置,和远离所述导电金属线的断连位置,所述导电金属线一端置于所述导电弹片下方,另一端与所述发光灯珠电连接;以及,
9.驱动部,用以驱动所述导电弹片抵接所述导电金属线。
10.可选地,所述灯芯外壳顶部设置有滑槽结构,所述滑槽结构设于所述导电弹片上方;
11.所述驱动部包括顶杆,所述顶杆设于所述滑槽结构内,且具有沿所述滑槽滑动的活动行程;
12.所述顶杆一端突出于所述灯芯外壳,另一端用以于所述导电弹片相抵接,抵顶所述导电弹片至所述连通位置。
13.可选地,所述滑槽结构包括通槽和设于所述通槽两侧的导向板;
14.所述顶杆包括顶杆本体和顶杆本体向两端延伸的两个夹持壁,所述夹持壁一端相连,另一端间隔设置;
15.其中,所述顶杆本体设于所述通槽内,两个所述夹持壁共同抱紧所述导向板。
16.可选地,所述导电弹片上设置有磁吸体;
17.所述驱动部包括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设于所述导电弹片下方,且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18.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电池之间的连接线路上设置有开关。
19.可选地,所述灯芯外壳顶部设置有滑槽结构,所述滑槽结构设于所述导电弹片上方;
20.所述驱动部包括顶杆,所述顶杆设于所述滑槽结构内,且具有沿所述滑槽滑动的活动行程;
21.所述顶杆一端突出于所述灯芯外壳,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磁吸部;
22.所述导电弹片上设置有第二磁吸部;
23.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磁性相同,所述驱动部包括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第二磁吸部对位时,排斥所述导电弹片移动至所述连通位置。
24.可选地,所述驱动部还包括第三磁吸部;
25.所述第三磁吸部对于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吸部下方,且与所述第二磁吸部磁性相同,以排斥所述导电弹片向所述断连位置移动;
26.其中,所述第三磁吸部对于所述第二磁吸部的排斥力小于所述第一磁吸部对于所述第二磁吸部的排斥力。
27.可选地,所述第二磁吸部设置在所述弹性臂上。
28.可选地,所述导电弹片材质为铜;和/或,
29.所述导电金属线材质为铜。
30.可选地,所述发光灯珠为led灯。
3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光羽毛球,所述发光羽毛球包括球头部和设置在所述球头部的羽毛,所述球头部内部形成有透光安装槽;
32.所述发光羽毛球还包括发光羽毛球灯芯,所述发光羽毛球灯芯包括:
33.灯芯外壳,所述灯芯外壳外部设置有卡接部,用以与所述透光安装槽内的配合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发光羽毛球灯芯安装于所述透光安装槽内,所述灯芯外壳内部形成有容设腔,所述灯芯外壳底部设置有容置槽;
34.发光灯珠,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有部分突出所述灯芯外壳底壁;
35.电池,设于所述容设腔内;
36.导电结构,包括导电弹片和导电金属线,所述导电弹片一端与所述电池相连,另一端形成弹性臂,所述弹性臂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电金属线上方,且具有抵接所述导电金属线的连通位置,和远离所述导电金属线的断连位置,所述导电金属线一端置于所述导电弹片下方,另一端与所述发光灯珠电连接;以及,
37.驱动部,用以驱动所述导电弹片抵接所述导电金属线;
38.所述发光羽毛球灯芯的灯芯外壳上设置有卡接部,用以与所述透光安装槽的配合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发光羽毛球灯芯安装于所述透光安装槽内;
39.其中,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为卡接凸起,另一为卡接凹槽。
4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与所述发光灯珠之间设置有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包括导电弹片和导电金属线,所述导电弹片一端与所述电池相连,另一端形成弹性
臂,所述弹性臂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电金属线上方,所述导电金属线一端置于所述导电弹片下方,另一端与所述发光灯珠电连接,所述导电弹片的弹性臂端,可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与所述导电金属线接触或分离,以此来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发光灯珠之间的导通和断路,与此同时,在所述驱动部的抵持下,所述导电弹片可一直抵接在所述导电金属线上,而不会因为羽毛球使用时所带来的振动,与所述导电金属线分离,进而提高所述发光羽毛球灯珠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光羽毛球的发光羽毛球灯芯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43.图2位图1发光羽毛球灯芯又一角度的剖视图;
44.图3位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光羽毛球的发光羽毛球灯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5.附图标号说明:
46.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发光羽毛球灯芯12发光灯珠11灯芯外壳13电池111卡接部14导电结构112容设腔141导电弹片113容置槽142导电金属线114滑槽结构15驱动部1141通槽151顶杆1142导向板1511夹持壁
47.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9.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1.羽毛球是当今社会最流行的球类运动之一,为使羽毛球在夜晚昏暗的环境下,依旧可以被使用,人们常在羽毛球球头或羽毛上装设灯珠,以为运动者提供指引,然而,现有的羽毛球灯珠通常采用简单的开关电路进行连接,这种连接结构简单,抗冲击能力差,开关与电路在羽毛球高频次振动,可能发生松动断路,或灯珠忽明忽暗等问题,影响羽毛球灯珠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
5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光羽毛球灯芯以及发光羽毛球,旨在提供一种耐冲击,使用寿命长的发光羽毛球,其中,图1至图3为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光羽毛球的发光羽毛球灯芯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3.请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发光羽毛球,所述发光羽毛球包括球头部和设置在所述球头部的羽毛,球头部内部形成有透光安装槽,所述发光羽毛球包括发光羽毛球灯芯1,所述发光羽毛球灯芯1上设置有卡接部111,用以与所述透光安装槽内的配合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发光羽毛球灯芯1安装在所述透光安装槽内。
54.所述卡接部111可以是分别设置在所述发光羽毛球灯芯1和所述透光安装槽内的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所述发光羽毛球灯芯1通过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吸合在所述透光安装槽内,所述卡接部111也可以是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从成本角度考虑,本实用新型优选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作为发光羽毛球灯芯1和透明安装槽的卡接部111和配合部,所述卡接部 111与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为卡接凸起,另一为卡接凹槽,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灯芯外壳11上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透明安装槽内设置有卡接凹槽,如此,以将所述发光羽毛球灯芯1,卡接在所述透光凹槽内。
55.需要解释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羽毛球可以是传统带白羽的羽毛球,也可以是塑料羽毛球,两者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56.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光羽毛球灯芯,所述发光羽毛球灯芯1包括灯芯外壳11、发光灯珠12、电池13、导电结构14以及驱动部15,所述灯芯外壳11外部设置有卡接部111,用以与所述透光安装槽内的配合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发光羽毛球灯芯1安装于所述透光安装槽内,所述灯芯外壳11内部形成有容设腔112,所述灯芯外壳11底部设置有容置槽113,所述发光灯珠12安装于所述容置槽113内,且有部分突出所述灯芯外壳11 底壁,所述电池13设于所述容设腔112内,所述导电结构14包括导电弹片 141和导电金属线142,所述导电弹片141一端与所述电池13相连,另一端形成弹性臂,所述弹性臂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电金属线142上方,且具有抵接所述导电金属线142的连通位置,和远离所述导电金属线142的断连位置,所述导电金属线142一端置于所述导电弹片141下方,另一端与所述发光灯珠12电连接,所述驱动部15用以驱动所述导电弹片141抵接所述导电金属线142。
57.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电池13与所述发光灯珠12之间设置有导电结构14,所述导电结构14包括导电弹片141和导电金属线142,所述导电弹片141一端与所述电池13相连,另一端形成弹性臂,所述弹性臂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电金属线142上方,所述导电金属线142一端置于所述导电弹片141下方,另一端与所述发光灯珠12电连接,所述导电弹片141的弹性臂端,可在所述驱动部15的驱动下,与所述导电金属线142接触或分离,以此来控制所述电池13与所述发光灯珠12之间的导通和断路,与此同时,在所述驱动部15的抵持下,所述导电
弹片141可一直抵接在所述导电金属线142上,而不会因为羽毛球使用时所带来的振动,与所述导电金属线142分离,进而提高所述发光羽毛球灯珠的稳定性。
58.所述发光灯珠12可以是钨丝灯也可以是led灯,所述灯的颜色可以是红色,也可以是绿色,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为提高所述发光羽毛球在夜晚的辨识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灯珠12采用较为醒目的绿色的led灯,以此来提高所述发光羽毛球在夜晚的辨识度。
59.所述导电弹片141和所述导电金属线142应包括但不限于金、银、铜、铁等一切可导电金属,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从成本和导电性能角度来说,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弹片141和所述导电金属线142采用铜作为导电材料。
60.所述驱动部15可以通过推杆方式,驱动所述导电弹片141的弹性臂端与所述导电金属线142相抵接,也可通过磁吸的方式,驱动所述导电弹片141 的弹性臂端与所述导电金属线142相抵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灯芯外壳11顶部设置有滑槽结构114,所述滑槽结构114设于所述导电弹片141上方,所述驱动部15包括顶杆151,所述顶杆151设于所述滑槽结构 114内,且具有沿所述滑槽滑动的活动行程,所述顶杆151一端突出于所述灯芯外壳11,另一端用以于所述导电弹片141相抵接,抵顶所述导电弹片141 至所述连通位置。
61.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所述顶杆151滑动至与所述导电弹片141的弹性臂端相抵接时,所述导电弹片141的弹性臂端将在所述顶杆151的抵接下,与所述导电金属线142相接触,以接通电池13与发光灯珠12之间的电路,同时该抵顶效果将一直延续到用户手动将所述顶杆151由所述弹性臂端拨开,如此,以达到为所述发光灯珠12提供持续电流的目的。
62.进一步地,为使所述顶杆151可在所述滑槽内平稳运行,同时提高所述顶杆151抵接所述导电弹片141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结构114包括通槽1141和设于所述通槽1141两侧的导向板1142,所述顶杆151包括顶杆151本体和顶杆151本体向两端延伸的两个夹持壁1511,所述夹持壁1511一端相连,另一端间隔设置,其中,所述顶杆151本体设于所述通槽1141内,两个所述夹持壁1511共同抱紧所述导向板1142,所述导向板1142为所述顶杆151于所述通槽1141内的滑动,提供导向,同时为所述顶杆151抵接所述导电弹片141提供支撑,防止所述顶杆151在所述发光羽毛球被击打时,与所述导电弹片141分离。
63.所述驱动部15还可以是电磁线圈,具体地,所述导电弹片141上设置有磁吸体,所述电磁线圈设于所述导电弹片141下方,且与所述电池13电连接,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电池13之间的连接线路上设置有开关,当所述开关被接通时,所述电磁线圈经过电流,产生磁场,以将所述导电弹片141向下吸附,如此,以将所述导电弹片141抵接在所述导电金属线142上,当所述开关被断开,所述电磁线圈失电,所述导电弹片141重新与所述导电金属线142分离,发光灯珠12熄灭。
64.需要解释的,所述磁吸体可以是导电弹片141本身,例如所述导电弹片 141采用铁作为材质,所述磁吸体也可以是导电弹片141上设置的衔铁或者磁铁,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65.所述导电弹片141也可通过磁力抵接在所述导电金属线142上,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灯芯外壳11顶部设置有滑槽结构114,所述滑槽结构114设于所述
导电弹片141上方,所述驱动部15包括顶杆151,所述顶杆151设于所述滑槽结构114内,且具有沿所述滑槽滑动的活动行程,所述顶杆151一端突出于所述灯芯外壳1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磁吸部,所述导电弹片141上设置有第二磁吸部,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磁性相同,所述驱动部15包括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第二磁吸部对位时,排斥所述导电弹片141移动至所述连通位置,通过滑动所述顶杆151,即可控制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的对位和分离,如此,已达到驱动所述导电弹片141与所述导电金属线142抵接与分离的目的。
66.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为防止所述导电弹片141因长期使用,导致弹性减弱,而无法自动回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15 还包括第三磁吸部,所述第三磁吸部对于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吸部下方,且与所述第二磁吸部磁性相同,以排斥所述导电弹片141向所述断连位置移动,其中,所述第三磁吸部对于所述第二磁吸部的排斥力小于所述第一磁吸部对于所述第二磁吸部的排斥力,当所述导电弹片141因弹性减弱而无法回弹时,所述导电弹片141可在所述第二磁吸部与所述第三磁吸部的辅助下,重新回弹,同时与所述导电金属线142分离。
67.为提高磁力对于所述导电弹片141的作用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吸部设置在所述弹性臂上,如此,即使很小的磁力,也可以驱动所述弹性臂活动。
6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