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运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腿部训练器。
背景技术:2.对于膝关节和腿部损伤的患者,打球和跑步的运动方式会进一步加重症状。对于这些患者,游泳是一种比较好的运动方式,具有对于关节和骨骼冲击较小,减少关节损伤的优点。但是游泳由于场地和气温的限制,人们去游泳馆的时间成本和费用较高。所以需要一款针对这些患者居家使用的训练器械,满足日常的运动需求。
3.目前现有的针对膝关节和腿部损伤患者的训练器械存在设备体积较大,阻力不能调节,无法满足用户在家和办公室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腿部训练器,通过可折叠式结构设计和扭矩输出模块,可以解决现有设备体积较大,阻力不能调节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腿部训练器,所述设备包括中央支撑模块,第一支撑板组件,第一扭矩输出模块,第二支撑板组件,第二扭矩输出模块;
6.所述中央支撑模块和第一支撑板组件通过第一铰链和第一扭矩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和第二支撑板组件通过第二铰链和第二扭矩输出模块连接;
7.通过所述第一扭矩输出模块输出力矩,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绕第一铰链旋转;
8.通过所述第二扭矩输出模块输出力矩,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绕第二铰链旋转。
9.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扭矩输出模块包括第一电机组件和第一连杆组件,所述第一电机组件设置于中央支撑模块上,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分别与第一电机组件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连接;
10.所述第二扭矩输出模块包括第二电机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二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上,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分别与第二电机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连接。
11.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机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中央支撑模块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减速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连接;
12.所述第二电机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减速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输出轴与第二所述连杆组件连接。
13.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底座,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减速器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所述
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上;
14.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二连杆底座,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减速器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连接,所述第四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底座与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上。
15.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移动板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移动板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在所述凹槽中移动,所述第一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一移动板连接;
16.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移动板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移动板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在所述凹槽中移动,所述第二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二移动板连接。
17.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紧固件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板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件通过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螺纹孔连接时,所述第一紧固件底面压紧所述第一移动板;
18.所述第二紧固件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板侧面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紧固件通过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螺纹孔连接时,所述第二紧固件底面压紧所述第二移动板。
19.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中央支撑模块包括中央支撑板组件和多个弹性支撑柱,多个所述弹性支撑柱与中央支撑板组件连接且设置于所述中央支撑板组件下方。
20.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每个所述弹性支撑柱包括支撑上柱,支撑下柱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上柱和所述支撑下柱之间。
21.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中央支撑板组件包括左部支撑板,中部支撑板,右部支撑板,左部支撑板和中部支撑板通过第三铰链连接,中部支撑板和右部支撑板通过第四铰链连接。
22.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左部支撑板,中部支撑板和右部支撑板下方各设置有两个所述弹性支撑柱。
23.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可折叠式结构设计和扭矩输出模块,设备在折叠后体积小巧,适合家庭和办公室使用;同时能提供不同的腿部锻炼的阻力大小,满足不同的用户训练需求。
附图说明
24.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腿部训练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实施例1的一种腿部训练器的第二支撑板组件的角度朝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实施例1的一种腿部训练器的仰视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第一支撑板组件和第二支撑板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第一支撑板组件和第二支撑板组件连接的另一种标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第一支撑板组件在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第一支撑板组件在伸长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第二支撑板组件在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第二支撑板组件在伸长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0为中央支撑板组件和弹性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1为实施例1的一种腿部训练器在折叠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7.实施例1
38.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腿部训练器,包括中央支撑模块,第一支撑板组件05,第一扭矩输出模块06,第二支撑板组件07,第二扭矩输出模块08。
39.所述中央支撑模块包括中央支撑板组件03和多个弹性支撑柱04,多个所述弹性支撑柱04与中央支撑板组件03连接且设置于所述中央支撑板组件03下方。
40.所述中央支撑模块和第一支撑板组件05通过第一铰链11-01和第一扭矩输出模块06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05和第二支撑板组件07通过第二铰链11-02和第二扭矩输出模块08连接;通过所述第一扭矩输出模块06输出力矩,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05绕第一铰链11-01旋转;通过所述第二扭矩输出模块08输出力矩,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07绕第二铰链11-02旋转。
41.当用户在做腿部训练时,胸腹部置于所述中央支撑模块上面,大腿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05上面,小腿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07上面,用户大腿和小腿上下摆动,所述第一扭矩输出模块06和所述第二扭矩输出模块08将输出不同的力矩作为用户腿部运动时的阻力,模拟了自由泳和仰泳的腿部动作。
42.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扭矩输出模块06包括第一电机组件和第一连杆组件,所述第一电机组件设置于中央支撑模块上,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分别与第一电机组件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05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06-01和第一减速器06-0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06-01设置于所述中央支撑模块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06-01与第一减速器06-02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06-02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连接。
43.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06-03,第二连杆06-04和第一连杆底座06-05,所述第一连杆06-03与所述第一减速器06-02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杆06-03与第二连杆06-04连接,所述第二连杆06-04与所述第一连杆底座06-05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底座06-05设置
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05上。
44.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扭矩输出模块08包括第二电机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二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05上,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分别与第二电机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07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08-01和第二减速器08-0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08-0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05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08-01与第二减速器08-02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08-02的输出轴与第二所述连杆组件连接。
45.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杆08-03,第四连杆08-04和第二连杆底座08-05,所述第三连杆08-03与所述第二减速器08-0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连杆08-03与第四连杆08-04连接,所述第四连杆08-04所述第二连杆底座08-05与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底座08-05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07上。
46.控制模块09和电源模块10与所述第一扭矩输出模块06和所述第二扭矩输出模块08之间采用电连接。
47.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05包括第一支撑板05-01,第一移动板05-02和第一紧固件05-03,所述第一支撑板05-01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移动板05-02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在所述凹槽中移动,所述第一紧固件05-03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05-01和所述第一移动板05-02连接,防止所述第一移动板05-02随意移动。
48.所述第一紧固件05-03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板05-01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件05-03通过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一支撑板05-01的第一螺纹孔连接时,所述第一紧固件05-03底面压紧所述第一移动板05-02。
49.在用户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时,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05上放置的是用户的大腿。由于用户的大腿腿长不同,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05通过第一移动板05-02在所述第一支撑板05-01的凹槽内的移动和固定来调节长度,从而适应不同大腿腿长的用户需求。
50.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07包括第二支撑板07-01,第二移动板07-02和第二紧固件07-03,所述第二支撑板07-01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移动板07-02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在所述凹槽中移动,所述第二紧固件07-03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07-01和所述第二移动板07-02连接,防止所述第二移动板07-02随意移动。
51.所述第二紧固件07-03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板07-01侧面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紧固件07-03通过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二支撑板07-01的第二螺纹孔连接时,所述第二紧固件07-03底面压紧所述第二移动板07-02。
52.在用户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时,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07上放置的是用户的小腿。由于用户的小腿腿长不同,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07通过所述第二移动板07-02在所述第二支撑板07-01的凹槽内的移动和固定来调节长度,从而适应不同小腿腿长的用户需求。
53.如图10所示,每个所述弹性支撑柱04包括支撑上柱04-03,支撑下柱04-01和弹性件04-02,所述弹性件04-02设置于所述支撑上柱04-03和所述支撑下柱04-01之间。所述弹性件04-02是弹簧。
54.所述中央支撑板组件03包括左部支撑板03-03,中部支撑板03-02,右部支撑板03-01,左部支撑板03-03和中部支撑板03-02通过第三铰链11-04连接,中部支撑板03-02和右部支撑板03-01通过第四铰链11-03连接。
55.所述左部支撑板03-03,中部支撑板03-02和右部支撑板03-01下方各设置有两个
所述弹性支撑柱04。
56.如图1和图2所示,用户在使用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腿部训练动作时,用户的胸腹部置于所述中央支撑板组件03上面,大腿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05上面,小腿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07上面,用户大腿和小腿上下摆动,这样可以模拟自由泳和仰泳的腿部动作。所述第一扭矩输出模块06和所述第二扭矩输出模块08将输出不同的力矩作为用户腿部运动时的阻力。由于所述弹性支撑柱04设置于所述中央支撑板组件03下方,在腿部摆动的带动下,用户的胸腹部也会不断上下移动,这样可以模拟游泳时身体在水中的浮力。
57.如图1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在用户不使用时,可以折叠为一张凳子。在折叠时,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07在所述第二扭矩输出模块08的带动下旋转,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07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05的夹角从使用状态的150
°‑
210
°
变为折叠状态的30
°‑
45
°
。同理,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05和所述中央支撑板组件03的夹角从使用状态的150
°‑
210
°
变为折叠状态的90
°
。
58.虽然,本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