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6912发布日期:2023-02-14 15:0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蹦床,尤其涉及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蹦床主要用于体育、健身及娱乐等方面,蹦床主要由框架、蹦网和支撑脚架组成,支撑脚架用于支撑框架,在框架之间设置绷紧的蹦网,同时利用弹性带连接支撑框架和蹦网,使用者可以在蹦网上进行各种跳跃动作。
3.现阶段的蹦床蹦网的弹性带一般都是直接缠绕在框架上,而这样的设置一方面由于弹性带与框架的连接处直接裸露在外面,在太阳暴晒或者雨水侵蚀之后会使弹性带的寿命缩短,从而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另一方面,弹性带在与框架缠绕安装时,易被局部拉伸变形,造成降低寿命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弹性带的寿命较短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包括蹦床架、脚管和蹦网,所述脚管和所述蹦床架拆卸式连接,所述蹦床架包括弧形管和弧形固定管,所述弧形管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蹦网沿周向设有弹性带,所述弧形固定管将所述弹性带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槽内。
7.通过弧形固定管将弹性带固定在限位槽内,从而可以防止弹性带的连接处直接被太阳暴晒或者雨水侵蚀,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弹性带的使用寿命。
8.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所述限位槽为圆弧状,所述限位槽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弹性带的一侧,且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弧形管一体成型设置。
9.限位槽和弧形管一体成型便于生产制造和安装。
10.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所述弧形固定管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槽开口端的内径。
11.弧形固定管的外径比限位槽开口端的内径大,可以防止弧形固定管从限位槽内脱离出来。
12.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所述弧形管上沿周向设有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折叠组件为至少两个,且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折叠组件也为至少两个,且为对称设置。
13.通过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便于蹦床在不使用时,将其进行折叠收纳。
14.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转动件和第二折叠转动件,所述第一折叠转动件朝向所述弧形管的下侧,所述第二折叠转动件将所述第一折叠转动件包裹住,且与所述第一折叠转动件转动连接。
15.第一折叠转动件和第二折叠转动件便于蹦床进行折叠收纳。
16.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包括第三折叠转动件和第四折叠转动件,所述第三折叠转动件朝向所述弧形管的内侧,所述第四折叠转动件将所述第三折叠转动件包裹住,且与所述第三折叠转动件转动连接。
17.第三折叠转动件和第四折叠转动件进一步的对蹦床进行折叠收纳。
18.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所述弧形固定管为塑料胶条。
19.塑料胶条可以提升弧形固定管的固定效果,且还能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形固定管、弹性带和弧形管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实施例1
25.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包括蹦床架1、脚管2和蹦网3,所述脚管2和所述蹦床架1拆卸式连接,所述蹦床架1包括弧形管11和弧形固定管12,所述弧形管11上设有限位槽111,所述蹦网3沿周向设有弹性带31,所述弧形固定管12将所述弹性带31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槽111内。
26.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111为圆弧状,所述限位槽111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弹性带31的一侧,且所述限位槽111与所述弧形管11一体成型设置。
27.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固定管12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槽111开口端的内径。
28.作为优选,所述弧形管11上沿周向设有第一折叠组件4和第二折叠组件5,所述第一折叠组件4为至少两个,且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折叠组件5也为至少两个,且为对称设置。
2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折叠组件4包括第一折叠转动件41和第二折叠转动件42,所述第一折叠转动件41朝向所述弧形管11的下侧,所述第二折叠转动件42将所述第一折叠转动件41包裹住,且与所述第一折叠转动件41转动连接。
3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折叠组件5包括第三折叠转动件51和第四折叠转动件52,所述第三折叠转动件51朝向所述弧形管11的内侧,所述第四折叠转动件52将所述第三折叠转动件51包裹住,且与所述第三折叠转动件51转动连接。
31.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固定管12为塑料胶条。
32.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弧形管11上开设限位槽111,接着弧形固定管12先穿插在弹性带31内,然后弧形固定管12连带弹性带31一起穿插固定在限位槽111内,由于限位槽111开口端的内径小于弧形固定管12的外径,从而可以防止弹性带31从限位槽111脱离出来,通过弧形管11的保护可以使弹性带31的连接处不会直接被太阳暴晒或者被雨水侵蚀,且这样的连接还可以避免弹性带31直接缠绕包裹在弧形管11上,从而降低弹性带31由于局部被过度拉伸而导致疲劳,所产生的弹性带31弹性下降的风险,最后通过这种设置可以有
效的提升弹性带31的使用寿命,然后将弧形管11相互固定连接,脚管2与弧形管11相互连接,进而形成蹦床,使使用者可以进行跳跃运动。
33.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包括蹦床架(1)、脚管(2)和蹦网(3),所述脚管(2)和所述蹦床架(1)拆卸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蹦床架(1)包括弧形管(11)和弧形固定管(12),所述弧形管(11)上设有限位槽(111),所述蹦网(3)沿周向设有弹性带(31),所述弧形固定管(12)将所述弹性带(31)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槽(1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11)为圆弧状,所述限位槽(111)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弹性带(31)的一侧,且所述限位槽(111)与所述弧形管(11)一体成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固定管(12)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槽(111)开口端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11)上沿周向设有第一折叠组件(4)和第二折叠组件(5),所述第一折叠组件(4)为至少两个,且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折叠组件(5)也为至少两个,且为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组件(4)包括第一折叠转动件(41)和第二折叠转动件(42),所述第一折叠转动件(41)朝向所述弧形管(11)的下侧,所述第二折叠转动件(42)将所述第一折叠转动件(41)包裹住,且与所述第一折叠转动件(41)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组件(5)包括第三折叠转动件(51)和第四折叠转动件(52),所述第三折叠转动件(51)朝向所述弧形管(11)的内侧,所述第四折叠转动件(52)将所述第三折叠转动件(51)包裹住,且与所述第三折叠转动件(51)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固定管(12)为塑料胶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蹦床的蹦网连接结构,包括蹦床架、脚管和蹦网,所述脚管和所述蹦床架拆卸式连接,所述蹦床架包括弧形管和弧形固定管,所述弧形管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蹦网沿周向设有弹性带,所述弧形固定管将所述弹性带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槽内。通过弧形固定管将弹性带固定在限位槽内,从而可以防止弹性带的连接处直接被太阳暴晒或者雨水侵蚀,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弹性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弹性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弹性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俞渝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乔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3
技术公布日:2023/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