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及使用该把手的伏地挺身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2259发布日期:2023-05-25 02:43阅读:69来源:国知局
把手及使用该把手的伏地挺身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健身器材的,尤其涉及一种把手及使用该把手的伏地挺身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伏地挺身为一种常见用以锻炼体格的运动方式,为了提升锻炼效果,使用者常使用伏地挺身辅助支撑架作为辅助训练的器具。而现有的伏地挺身辅助支撑架主要包含二个相并列的横向支杆及一个倒u形握杆,倒u形握杆的二端分别固定于二个横向支杆的中央位置上。当使用者的双手分别握住伏地挺身辅助支撑架的握杆以进行伏地挺身运动时,即可以增加身体与地面的距离,使身体的摆幅增加,从而提升锻炼效果。

2、而一般伏地挺身辅助支撑架的使用方式让二个倒u形握杆与使用者的身体呈相互平行的状态,其训练效果较为单一,无法产生不同强度的锻炼效果;因此,目前市面上即有产生一种伏地挺身辅助装置,其主要是在至少一片伏地挺身支撑板上设有数个对称的定位槽,再将二个u形把手的端部分别插进不同组的定位槽内,让二个u形把手分别形成使用者所需要的方向,借以加强锻炼效果。然而,在实际使用时,当二个u形把手的端部分别插进不同组的定位槽内,由于端部与定位槽为活动式的连接,而且连接的杆径并不大,即容易在使用者进行伏地挺身运动时,让连接部位松动或断裂而影响锻炼的效果,甚至于造成人体的伤害。再者,目前市面上的伏地挺身辅助装置,大都是将把手与伏地挺身支撑板分开放置之后,再包裹在一起,不但不方便携带,且会增加储存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把手及使用该把手的伏地挺身辅助装置,以解决把手与伏地挺身支撑板分开放置不方便携带,且会增加储存的空间的问题。

2、为达上述创作的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把手包括一握杆,握杆的一端以一角度向下延伸一第一支撑杆,握杆的另一端以一角度向下延伸一第二支撑杆,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在于:第一支撑杆的底端以一连接板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连接板具有一第一固定部,且连接板的底面具有相间隔的一第一定位柱及一第二定位柱;以及一支撑板具有一连接部及由连接部的两侧分别向外扩张的一第一翼部及一第二翼部,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缺口及一第二缺口,供第一定位柱及第二定位柱分别穿过;支撑板具有连接第一固定部的一第二固定部,供固定支撑板及连接板。

3、实施时,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分别为立板,连接板为平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及第二支撑杆的底端。

4、实施时,连接板的第一固定部包括一第一套件及一第二套件,支撑板的第二固定部包括二个第一套管及二个第二套管,一第一插销穿过第一套件及二个第一套管,一第二插销穿过第二套件及二个第二套管,供固定支撑板及连接板。

5、实施时,连接板的底部具有一上凹槽,支撑板的连接部的顶部具有对应上凹槽的一下凹槽,供连接板嵌接支撑板。

6、实施时,连接板的板面上具有多个限位孔,连接部的顶部具有对应多个限位孔的多个限位柱,供限位连接板及支撑板。

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伏地挺身辅助装置,其包括二个把手以及一伏地挺身支撑板,其中的二个把手包括一第一把手及第二把手;伏地挺身支撑板包括一第一框体及一第二框体,第一框体枢接第二框体,供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相对折叠或展开;第一框体的顶面具有多个第一定位槽,供定位第一把手,第一框体的底面具有一第一空间;第二框体的顶面具有多个第二定位槽,供定位第二把手。

8、实施时,第一框体的第一空间内具有至少一第一凸出部。

9、实施时,第二框体的底面具有一第二空间。

10、实施时,第二框体的第二空间内具有至少一第二凸出部。

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把手及使用该把手的伏地挺身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伏地挺身辅助装置的把手端部与伏地挺身支撑板的定位槽连接时,容易让连接部位松动或断裂,以及把手与伏地挺身支撑板分开放置,不但不方便携带且会增加储存空间的问题,而能在一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扩张的翼部,形成大面积的连接部位以产生稳固的支撑效果,并确保使用安全;同时将把手分拆为二个元件,以方便收纳、携带,并减少包装的材料以节省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把手,其包括一握杆,所述握杆的一端以一角度向下延伸一第一支撑杆,所述握杆的另一端以一角度向下延伸一第二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以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所述连接板具有一第一固定部,且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具有相间隔的一第一定位柱及一第二定位柱;以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为立板,所述连接板为平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一第一套件及一第二套件,所述支撑板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二个第一套管及二个第二套管,一第一插销穿过所述第一套件及所述二个第一套管,一第二插销穿过所述第二套件及所述二个第二套管,供固定所述支撑板及所述连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具有一上凹槽,所述支撑板的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具有对应所述上凹槽的一下凹槽,供所述连接板嵌接所述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板面上具有多个限位孔,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具有对应所述多个限位孔的多个限位柱,供限位所述连接板及所述支撑板。

6.一种伏地挺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伏地挺身辅助装置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所述伏地挺身辅助装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伏地挺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第一空间内具有至少一第一凸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伏地挺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底面具有一第二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伏地挺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第二空间内具有至少一第二凸出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健身器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把手及使用该把手的伏地挺身辅助装置,其中,一种把手主要包括一握杆,握杆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一第一支撑杆及一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底端以一连接板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连接板的底面具有第一、第二定位柱;一支撑板具有一连接部、一第一翼部及一第二翼部,连接部具有第一、第二缺口,供第一、第二定位柱分别穿过之后,再以支撑板的一第二固定部连结连接板的第一固定部;而伏地挺身辅助装置主包括二个把手以及一伏地挺身支撑板,伏地挺身支撑板包括可相对折叠或展开的第一、第二框体,第一、第二框体的顶面定位第一、第二把手,而第一框体的底面具有第一空间以容纳二个把手。

技术研发人员:王荏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荏弘
技术研发日:202210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