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机用上牌机构及上牌辅助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2408发布日期:2023-03-24 20:4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麻将机用上牌机构及上牌辅助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麻将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将机用上牌机构及上牌辅助组件。


背景技术:

2.在全自动麻将机中,上牌机构的作用是将来自叠推机构的牌墩升至麻将机桌面上。
3.如图7和图8所示,现有的在垂直升降式升牌的麻将机中,上牌机构一般包括上牌电机100以及由上牌电机100驱动的上牌组件200和升牌组件300;其中,上牌电机100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400,上牌组件200则包括与该主动齿轮400相啮合的传动齿轮201,该传动齿轮201的中心轴上还固设有凸轮202;该上牌组件200还包括滑动安装在机架500上的上牌滑块203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上牌滑块203上的上牌板204;该升牌组件300包括升牌板301,该上牌板204和升牌板301即相对地设置在储牌板600的两侧。
4.如图8所示,上牌组件200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500上的摆杆205,该摆杆205上固定安装有拨杆206和上牌摇臂207,当凸轮202转动时,拨杆205即被拨动从而带动上牌摇臂207发生摆动,进而上牌摇臂207能够推动上牌滑块203和上牌板204发生平移,从而将储牌板600上的麻将牌推送至升牌板301上,升牌板301上升即将麻将牌递送至桌面上。
5.公开号为cn213159331u、cn21121537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也公开了与图7和图8相似的上牌组件。
6.然而,这种上牌组件的不足之处在于:(1)为使上牌滑块在机架上水平移动,机架与上牌滑块之间必须设置导向结构,结构复杂,零件制作成本高,徒增了麻将机体积;(2)上牌摇臂与上牌滑块之间无直接连接,当上牌摇臂发生摆动时,上牌摇臂与上牌滑块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麻将机用上牌机构及上牌辅助组件,该上牌机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工作噪音小。
8.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9.一种麻将机用上牌机构,包括机架以及摆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上牌组件,所述的机架顶面形成有储牌平台,所述的上牌组件包括摆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上牌摇臂,所述的上牌摇臂的摆动端固设有上牌板,所述的上牌板具有处于储牌平台侧方的挡牌位以及随上牌摇臂摆动而推牌的上牌位;
10.所述的机架上还固设有上牌辅助组件,该上牌辅助组件用于在上牌板上方与处于挡牌位的上牌板共同挡牌以使整个牌墩在储牌平台上整齐列队。
11.本实用新型将上牌板设置为与上牌摇臂固定连接,使上牌板随上牌摇臂摆动而实施上牌动作,而不是被上牌摇臂推动平移而实施上牌动作,如此即可免去现有上牌组件中
的上牌滑块、上牌滑块与机架之间的导向结构以及复位结构等的设置,上牌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制作成本大大降低;且上牌板与上牌摇臂固连,上牌过程中二者之间不会出现碰撞,工作时噪音更小。
12.本实用新型中,在上牌前,上牌板处于储牌平台的侧方,当牌墩逐一地被送至储牌平台上时,上牌板起到校准牌墩位置的作用,确保牌墩在储牌平台上整齐列队;上牌时,上牌板即随上牌摇臂摆动而实施上牌动作。
13.不过,由于上牌板与上牌摇臂是同步摆动的,在上牌前,上牌摇臂一般呈倾斜状态,导致上牌板无法完全与牌墩中所有麻将牌接触,只能与处于牌墩最下层的麻将牌接触,则上牌板只能起到对最下层麻将牌校准位置的作用。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上牌辅助组件,利用上牌辅助组件对牌墩中上层麻将牌的位置进行校准,与上牌板配合实现对整个牌墩位置的校准,防止牌墩上层的麻将牌出现歪斜而影响上牌。
14.由于本实用新型中上牌板的移动轨迹是呈弧形的,若将上牌板设置成仅具有一个用于推动麻将牌的上牌面,则不仅上牌板的移动轨迹顶点所处高度较高,导致麻将机变厚;而且无法兼顾上牌板在上牌前和上牌结束时对麻将牌的位置校准功能。
1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上述的麻将机用上牌机构中,所述的上牌板上形成有第一上牌面和与该第一上牌面相接的第二上牌面,该第二上牌面与第一上牌面呈夹角设置且该夹角大于90
°

16.处于挡牌位的第一上牌面呈竖直状态,处于上牌位的第一上牌面和第二上牌面依次上牌且处于上牌终点的第二上牌面呈竖直状态;所述的第一上牌面在上牌过程中与牌墩的最下层接触,处于上牌终点的第二上牌面与牌墩中的所有麻将牌接触。
17.如此,第一上牌面和第二上牌面依次推牌,不仅不影响整个上牌进程,而且由于第二上牌面与第一上牌面是呈夹角设置的,会有效降低上牌板的移动轨迹顶点所处高度,不会导致麻将机变厚。
18.第一上牌面除了在上牌过程中起到推牌作用,在上牌之前也能起到挡牌的作用,为了增强挡牌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处于挡牌位的第一上牌面设置为呈竖直状态;同时,为了使上牌完成后的牌墩仍保持整齐,本实用新型将处于上牌终点的第二上牌面也设置为呈竖直状态。
19.麻将牌在自储牌平台转移至升牌板这一过程中所移动的距离并不长,则上牌板的移动跨度也不必设置得过大,为兼顾上牌前和上牌结束时对麻将牌位置的校准功能,本实用新型将第一上牌面的宽度设置的较小,约为1cm,且在挡牌和上牌过程中仅能够与牌墩的最下层接触,同时配合上牌辅助组件,实现在上牌前对整个牌墩的位置校准功能;将第二上牌面的宽度设置得较大,约为2cm,如此能够在上牌终点时与牌墩中的所有麻将牌接触,实现对整个牌墩的位置校准功能。
20.以上所述的第一上牌面和第二上牌面的宽度数据是以两层牌墩为例设置的,在三层牌墩中,至少需要另外调整第二上牌面的宽度。
21.在上述的麻将机用上牌机构中,所述的上牌组件包括与机架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的上牌摇臂固定连接在该转轴上且有至少两个;
22.所述的上牌摇臂包括摆臂以及固设于摆臂两端的转轴接头和上牌板接头,其中,所述的转轴接头与转轴可拆卸地固连或一体成型,所述的上牌板接头和所述的转轴接头与
上牌板可拆卸地固连或一体成型。
23.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接头和上牌板接头均与摆臂一体注塑成型。
24.摆臂和转轴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转轴接头和上牌板接头一般采用塑料制成,为便于装配,优选将上牌板接头和转轴接头设置为与上牌板一体注塑成型,而后再装配至转轴上。
25.在上述的麻将机用上牌机构中,所述的储牌平台朝向上牌板的一侧开设有与上牌摇臂相适配的u型避让槽。u型避让槽能够为上牌摇臂腾出空间,从而缩小上牌摆臂在初始位置下与储牌平台之间的距离,节约了麻将机空间。
26.在上述的麻将机用上牌机构中,所述的转轴上还固设有拨杆,该拨杆与所述的上牌摇臂呈夹角设置且拨杆朝远离机架的一侧偏移;
27.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拨动该拨杆而驱使上牌板上牌的驱动组件。
28.因拨杆和转轴固定连接,因此当驱动组件拨动拨杆时,转轴、上牌摇臂和上牌板会随拨杆一同摆动。
29.同时,由于储牌平台上开设了有利于增大上牌摇臂摆动幅度的u型避让槽,但拨杆与机架之间的距离较窄,若拨杆与上牌摇臂平行设置会使得上牌摇臂的上牌行程不足;因此,本实用新型将拨杆设置为与上牌摇臂呈夹角设置且拨杆朝远离上牌板的一侧偏移,如此即能够预留出一段距离,确保上牌顺利完成。
30.作为优选,所述的拨杆与所述的上牌摇臂之间的夹角为10-15
°
,更优选为13
°

31.作为优选,在上述的麻将机用上牌机构中,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受周向驱动器驱使而旋转的凸轮,所述的凸轮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曲面槽,该曲面槽包括首尾相接的上牌段、回程段和休止段,所述的拨杆的摆动端设有与该曲面槽滚动配合的上牌轴承。
32.本实用新型中,直接在凸轮上形成环绕凸轮设置的曲面槽,而拨杆上的上牌轴承则滚动设置在该曲面槽内,当凸轮转动时,上牌段、回程段和休止段依次经过拨杆,上牌轴承即依次滚动在上牌段、回程段和休止段内,使拨杆依次实施以下操作:摆动以带动上牌摇臂推牌、摆动以带动上牌摇臂复位、静止以等待下次推牌。从而在不需要设置复位弹簧的情况下即可驱使拨杆、上牌摇臂和上牌板自主复位,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33.在上述的麻将机用上牌机构中,所述的上牌辅助组件包括固设于机架顶面的支架,该支架的顶端固设有处于上牌板上方的挡牌条,该挡牌条的挡牌面与处于挡牌位的上牌板均处于储牌平台侧方以使整个牌墩在储牌平台上整齐列队。
34.挡牌面与第一上牌面处于同一竖直面上,共同实现对整个牌墩的位置校准功能,弥补第一上牌面宽度较小而无法与牌墩中所有麻将牌接触的不足。
35.作为优选,在上述的麻将机用上牌机构中,所述的支架与机架一体成型或可拆卸地固连;
36.所述的挡牌条的长度与储牌平台的长度相当,所述的挡牌条呈倒l型且挡牌条背向储牌平台的一侧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与支架一体成型或可拆卸地固连。
37.作为优选,支架与机架之间、挡牌条与支架之间均为拆卸地固连或仅其一为一体成型,如此便于拆卸挡牌条。
38.本实用新型将挡牌条设置为呈倒l型,并在挡牌条背向储牌平台的一侧设置用于与支架连接的连接部,则挡牌条能够将朝向储牌平台的一侧设置为完全平滑的挡牌面,而
不会因需设置连接结构而对麻将牌产生干涉。
3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麻将机用上牌辅助组件,该上牌辅助组件包括挡牌条以及用于将挡牌条固定连接至麻将机上的支架,该挡牌条和该支架可拆卸地固连或一体成型,所述的挡牌条上形成有挡牌面,该挡牌面处于储牌平台侧方以使麻将牌在储牌平台上整齐列队。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41.(1)本实用新型将上牌板设置为与上牌摇臂固定连接,使上牌板随上牌摇臂摆动而实施上牌动作,而不是被上牌摇臂推动平移而实施上牌动作,如此即可免去现有上牌组件中的上牌滑块、上牌滑块与机架之间的导向结构以及复位结构等的设置,上牌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制作成本大大降低;且上牌板与上牌摇臂固连,上牌过程中二者之间不会出现碰撞,工作时噪音更小。
42.(2)本实用新型中,在上牌前,上牌板处于储牌平台的侧方,当牌墩逐一地被送至储牌平台上时,上牌板起到校准牌墩位置的作用,确保牌墩在储牌平台上整齐列队;上牌时,上牌板即随上牌摇臂摆动而实施上牌动作。不过,由于上牌板与上牌摇臂是同步摆动的,在上牌前,上牌摇臂一般呈倾斜状态,导致上牌板无法完全与牌墩中所有麻将牌接触,只能与处于牌墩最下层的麻将牌接触,则上牌板只能起到对最下层麻将牌校准位置的作用。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上牌辅助组件,利用上牌辅助组件对牌墩中上层麻将牌的位置进行校准,与上牌板配合实现对整个牌墩位置的校准,防止牌墩上层的麻将牌出现歪斜而影响上牌。
43.(3)本实用新型中,上牌板上形成有第一上牌面和与该第一上牌面相接的第二上牌面,如此第一上牌面和第二上牌面依次推牌,不仅不影响整个上牌进程,而且由于第二上牌面与第一上牌面是呈夹角设置的,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上牌板的移动轨迹顶点所处高度,不会导致麻将机变厚;而且能够兼顾上牌板在上牌前和上牌结束时对麻将牌的位置校准功能。
44.(4)本实用新型中,储牌平台朝向上牌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摆臂相适配的u型避让槽,u型避让槽能够为摆臂腾出空间,从而缩小上牌摆臂在初始位置下与储牌平台之间的距离,节约了麻将机空间。
45.(5)本实用新型中,直接在凸轮上形成环绕凸轮设置的曲面槽,而拨杆上的上牌轴承则滚动设置在该曲面槽内,当凸轮转动时,上牌段、回程段和休止段依次经过拨杆,上牌轴承即依次滚动在上牌段、回程段和休止段内,使拨杆依次实施以下操作:摆动以带动上牌摇臂推牌、摆动以带动上牌摇臂复位、静止以等待下次推牌。从而在不需要设置复位弹簧的情况下即可驱使拨杆、上牌摇臂和上牌板自主复位,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46.(6)本实用新型中,挡牌条的挡牌面与第一上牌面处于同一竖直面上,共同实现对整个牌墩的位置校准功能,弥补第一上牌面宽度较小而无法与牌墩中所有麻将牌接触的不足。
47.(7)本实用新型将挡牌条设置为呈倒l型,并在挡牌条背向储牌平台的一侧设置用于与支架连接的连接部,则挡牌条能够将朝向储牌平台的一侧设置为完全平滑的挡牌面,而不会因需设置连接结构而对麻将牌产生干涉。
附图说明
48.图1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用上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用上牌机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50.图3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用上牌机构在挡牌位下的结构示意图;
51.图4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用上牌机构在上牌位下的结构示意图;
52.图5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用上牌机构采用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3.图6为本实用新型麻将机用上牌机构采用的驱动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54.图7为现有上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5.图8为现有上牌机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57.实施例1
5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麻将机用上牌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面形成有储牌平台11,机架1上摆动连接有上牌组件2,该上牌组件2具有两个功能:一、在上牌前对由叠牌机构送至储牌平台11上的牌墩进行位置校准,使牌墩整齐列队;二、将储牌平台11上的牌墩推至升牌板上。
59.如图2和图3所示,结合图1可见,本实施例中,该上牌组件2包括与机架1转动连接的转轴21,该转轴21上固定安装有一根拨杆22和两根对称设置的上牌摇臂23;其中,两根上牌摇臂23的摆动端固定安装有一上牌板24,当上牌摇臂23摆动时,上牌板24即将储牌平台11上的牌墩推至升牌板301上;而拨杆22则与安装在机架1上的驱动组件3连接,从而驱动组件3可带动上牌摇臂23摆动。
60.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包括上牌电机(图中未示出)、固设于上牌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图中未示出)、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31以及与传动齿轮31同轴设置的凸轮32,凸轮32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曲面槽33,该曲面槽33环绕凸轮32设置,而拨杆22的摆动端则固定连接有滚轴25,该滚轴25的端部则转动连接有与该曲面槽33滚动配合的上牌轴承26。
61.如图5和图6所示,该曲面槽33包括首尾相接的上牌段33a、回程段33b和休止段33c,当凸轮32转动时,上牌段33a、回程段33b和休止段33c依次经过拨杆22,上牌轴承26即依次滚动在上牌段33a、回程段33b和休止段33c内,使拨杆22依次实施以下操作:摆动以带动上牌摇臂23推牌、摆动以带动上牌摇臂23复位、静止以等待下次上牌。从而在不需要设置复位弹簧的情况下即可驱使拨杆22、上牌摇臂23和上牌板24自主复位,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62.本实施例中,凸轮32包括用于形成曲面槽33的外周壁32a和用于装配中心轴34的内周壁32b,在外周壁32a和内周壁32b之间,凸轮32内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是实心的,对此本实施例不作任何要求。
63.本实施例中,上牌摇臂23包括摆臂23a以及固设于摆臂23a两端且与摆臂23a一体注塑成型的转轴接头23b和上牌板接头23c,其中,转轴接头23b套设于转轴21上且与转轴21
同步摆动,上牌板24即可拆卸地固连在上牌板接头23c上。
64.如图1所示,上牌板接头23c上开设了第一连接孔23d,上牌板24背向储牌平台11的一侧具有一尾部24a,该尾部24a上开设了与第一连接孔23d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在同属一对的第一连接孔23d和第二连接孔之间穿设第一紧固螺栓后,即可实现上牌板24与上牌摇臂23之间的固定连接。
65.第一连接孔23d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本实施例在每一上牌板接头23c上均设置了两个第一连接孔23d,以增强上牌板24与上牌摇臂23的连接关系。
66.如图2所示,储牌平台11朝向上牌板24的一侧开设有与摆臂23a相适配的u型避让槽11a;u型避让槽11a能够为摆臂23a腾出空间,从而缩小上牌摆臂23a在初始位置下与储牌平台11之间的距离,节约了麻将机空间。
67.由于储牌平台11上开设了有利于增大上牌摇臂23摆动幅度的u型避让槽11a,但拨杆22与机架1之间的距离较窄,若拨杆22与上牌摇臂23平行设置会使得上牌摇臂23的上牌行程不足;因此,本实施例将拨杆22设置为与上牌摇臂23呈夹角设置且拨杆22朝远离上牌板24的一侧偏移,如此即能够预留出一段距离,确保上牌摇臂23能够纳入u型避让槽11a中有效完成上牌。
68.拨杆22与上牌摇臂23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0-15
°
即可,更优选为13
°

69.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上牌板24朝向储牌平台11的一侧上形成有相接的第一上牌面24b和第二上牌面24c,第二上牌面24c与第一上牌面24b呈夹角设置且该夹角大于90
°
;如此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上牌板24的移动轨迹顶点所处高度,不会导致麻将机变厚;而且能够兼顾上牌前和上牌结束时上牌板24对牌墩的位置校准功能。
70.即,在上牌前,第一上牌面24b呈竖直状态,以使自叠牌机构送至储牌平台11上的牌墩整齐列队,实现上牌板24对牌墩的位置校准功能;上牌时,随着上牌摇臂23摆动,上牌板24上的第一上牌面24b和第二上牌面24c依次推牌,当上牌结束时牌墩完全转移至升牌板301上,第二上牌面24c呈竖直状态,以使升牌板301上的牌墩整齐列队,实现上牌板24对牌墩的位置校准功能。
71.需要注意的是,麻将牌在自储牌平台11转移至升牌板301这一过程中所移动的距离并不长,则上牌板24的移动跨度也不必设置得过大,为兼顾上牌板24对麻将牌位置的校准功能和防止上牌板24的移动轨迹顶点过高,本实施例将第一上牌面24b的宽度设置的较小,约为1cm,且在挡牌和上牌过程中仅能够与牌墩的最下层接触,实现在上牌前对牌墩的位置校准功能;将第二上牌面24c的宽度设置得较大,约为2cm,如此能够在上牌终点时与牌墩中的所有麻将牌接触,实现对整个牌墩的位置校准功能。
72.以上所述的第一上牌面24b和第二上牌面24c的宽度数据是以两层牌墩为例设置的,在三层牌墩中,至少需要另外调整第二上牌面24c的宽度。
73.由图3可见,宽度较小的第一上牌面24b仅能与牌墩的最下层接触,而无法实现对处于牌墩上层的麻将牌的位置校准功能。为此,本实施例的机架1上还设置了上牌辅助组件4,该上牌辅助组件4用于在上牌前辅助上牌组件2实现对整个牌墩的位置校准。
74.如图3和图4所示、结合图1和图2可见,本实施例的上牌辅助组件4包括与机架1一体成型的两个支架41,该支架41延伸至机架1上方并在其顶端可拆卸地安装有一挡牌条42,该挡牌条42长度与储牌平台11的长度相当;该挡牌条42呈倒l型,挡牌条42背向储牌平台11
的一侧具有连接部42a,该连接部42a和支架4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支架41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41a,而该连接部42a上则开设有与第三连接孔41a一一对应的第四连接孔,在同属一对的第三连接孔41a和第四连接孔上穿设第二紧固螺栓43即可实现挡牌条42和支架41的固定连接。
75.挡牌条42朝向储牌平台11的一侧则形成了挡牌面42b,该挡牌面42b与第一上牌面24b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从而能够在上牌前共同实现对整个牌墩中麻将牌的位置校准。
76.本实施例一种麻将机用上牌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77.上牌前,转轴21、拨杆22、上牌摇臂23和上牌板24均保持静止不动,第一上牌面24b和挡牌面42b呈竖直状态处于储牌平台11的侧方,牌墩即沿该第一上牌面24b逐一地移动至储牌平台11上整齐列队,以两层牌墩为例,牌墩的下层由第一上牌面24b进行位置校准,而牌墩的上层则由挡牌面42b进行位置校准;
78.待所有牌墩均储存至储牌平台11上后即开始上牌,上牌时,上牌电机启动,凸轮32转动使上牌段33a先到达拨杆22处,上牌轴承26先沿上牌段33a滚动以拨动拨杆22的摆动端,转轴21、上牌摇臂23和上牌板24则随拨杆22同步摆动,第一上牌面24b和第二上牌面24c顺次上牌,第二上牌面24c上牌时,其底端与处于牌墩下层的麻将牌接触,随着上牌摇臂23的摆动角度逐渐增大,第二上牌面24c也逐渐与所有麻将牌接触,当上牌板24到达上牌终点时,第二上牌面24c则竖立于升牌板301侧方,与处于升牌板301上的麻将牌完全接触,确保升牌板301上的麻将牌整齐列队;此时上牌轴承26滚动至上牌段33a的终点;
79.凸轮32继续转动,上牌轴承26滚动至回程段33b内并反向拨动拨杆22的摆动端,使拨杆22、转轴21、上牌摇臂23和上牌板24同步反向摆动,待上牌板24回到初始位置时,第一上牌面24b仍保持竖立于储牌平台11侧方的状态,此时上牌轴承26滚动至回程段33b的终点;凸轮32继续转动,上牌轴承26滚动至休止段33c内,在休止段33c内滚动期间,拨杆22保持位置不变在此期间上牌电机驱使升牌板实施升牌操作,当滚动至休止段33c的终点时,凸轮32停止转动,等待再次上牌时再启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