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动玩具,尤其涉及一种电动玩具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1、电动玩具是利用电为驱动能源,对玩具主体外壳进行驱动行走的玩具,其中常见的电动玩具为电动玩具车或者其他可移动玩具,是儿童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是利用电机驱动滚轮转动实现行走的模式。
2、然而利用滚轮的驱动,普通路面上可以实现稳定的行走,但是在遇到一些松软的路面,例如将电动玩具拿到床上进行玩耍,其底部路面较为松软,导致滚轮在转动过程中,无法提供充足的摩擦力来进行行走驱动,经常会出现滚轮原地转动的情况,降低了电动玩具在行走方便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在不同路面进行行走的一种电动玩具行走机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玩具行走机构,包括玩具外壳和行走支架,所述玩具外壳外围四角均设置有行走支架,所述行走支架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玩具外壳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在玩具外壳内侧壁且位置与行走支架相对应,所述转动板外侧离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对角所述转动板上的连接杆安装位置相同,同侧所述转动板上的连接杆安装位置错位分布,所述连接杆外侧伸出玩具外壳且转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连接杆底部与行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端与玩具外壳侧壁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
3、优选的,前端和后端的每对所述转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联动转轴,所述玩具外壳内中心位置安装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输出端均与联动转轴连接处设置有传动结构。
4、优选的,所述双头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伞齿轮,所述联动转轴上且与驱动伞齿轮相对应位置安装有从动伞齿轮,所述驱动伞齿轮与相对应的从动伞齿轮啮合。
5、优选的,所述玩具外壳内且位于玩具外壳底部安装有电池盒和配重块,电池盒内安装的电池可以为双头电机提供电能,配重块可以降低整个玩具外壳的重心。
6、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横杆和限位立杆,所述限位立杆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端,所述限位横杆固定连接在玩具外壳侧壁中间位置,所述限位立杆上端穿过限位横杆且与限位横杆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限位横杆中间位置开设有水平限位槽,所述限位立杆穿过水平限位槽,所述限位立杆中心位置开设有垂直限位槽,所述水平限位槽内侧壁开设有一对内槽,所述水平限位槽内且位于内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穿过垂直限位槽。
8、优选的,所述活动柱为正方形结构且边长与内槽以及垂直限位槽宽度相同,可以保证限位立杆不会出现转动的情况。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玩具外壳外围四角设置行走支架,可以利用驱动机构的双头电机驱动,使对角的行走支架错位抬起,同时进行前后移动,实现玩具自动行进的目的,相比传统滚轮驱动,可以适用于较为松软的路面,使其更具实用性。
1.一种电动玩具行走机构,包括玩具外壳(1)和行走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外壳(1)外围四角均设置有行走支架(2),所述行走支架(2)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玩具外壳(1)内设置有驱动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玩具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前端和后端的每对所述转动板(31)之间固定连接有联动转轴(34),所述玩具外壳(1)内中心位置安装有双头电机(35),所述双头电机(35)输出端均与联动转轴(34)连接处设置有传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玩具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电机(3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伞齿轮(36),所述联动转轴(34)上且与驱动伞齿轮(36)相对应位置安装有从动伞齿轮(37),所述驱动伞齿轮(36)与相对应的从动伞齿轮(37)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玩具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外壳(1)内且位于玩具外壳(1)底部安装有电池盒和配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玩具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横杆(41)和限位立杆(43),所述限位立杆(43)固定连接在安装板(33)上端,所述限位横杆(41)固定连接在玩具外壳(1)侧壁中间位置,所述限位立杆(43)上端穿过限位横杆(41)且与限位横杆(4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玩具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横杆(41)中间位置开设有水平限位槽(42),所述限位立杆(43)穿过水平限位槽(42),所述限位立杆(43)中心位置开设有垂直限位槽(44),所述水平限位槽(42)内侧壁开设有一对内槽(45),所述水平限位槽(42)内且位于内槽(45)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柱(46),所述活动柱穿过垂直限位槽(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玩具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为正方形结构且边长与内槽(45)以及垂直限位槽(44)宽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