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量泵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3756发布日期:2023-05-27 22:46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力量泵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力量泵,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力量泵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1、力量泵通常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收线轮、设于机架内的电机和与收线轮连接的拉线,拉拉线时,通过克服电机产生的阻力来锻炼身体,松开拉线时,收线轮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旋转,拉线收入拉线轮上。为了产生阻力和调节阻力,通常还设置有与电机连接的电阻,电阻和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的力量泵大多通过设置金属壳体,利用金属壳体将力量泵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但是,该种散热方式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力量泵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力量泵散热装置及力量泵。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力量泵散热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收线轮和设于机架内的电机;所述力量泵散热装置还包括:

3、进气口,其设于所述机架的一侧;

4、排气口,其设于所述机架的另一侧;

5、排气风扇,其设于所述排气口处;

6、散热通道,其设于所述机架内且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

7、电阻散热器,其设于所述散热通道中,所述电阻散热器包括电阻容置腔和与所述电阻容置腔固定连接的多个散热鳍片;

8、电阻,其固定于所述电阻容置腔内且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9、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散热通道内。

10、所述机架包括:

11、底架,其设于所述机架的底部;

12、顶架,其设于所述机架的顶部;

13、主体架,其设于所述底架与所述顶架之间,且所述底架、顶架均与所述主体架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架包括架板,所述架板上设置有架板孔;

14、外框,其设于所述底架与顶架之间且罩于所述主体架四周;

15、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外框上且位于所述架板与顶架之间;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外框上且位于所述架板与底架之间;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主体架上且位于所述架板与顶架之间;所述电阻散热器固定于所述主体架上且位于所述架板与所述底架之间;

16、所述架板、所述顶架和外框围合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架板、底架和外框围合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架板孔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由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架板孔和第二散热通道组成。

17、所述主体架还包括由所述架板的底面朝下延伸而成的隔板;所述架板、底架、隔板和外框围合而成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所述收线轮设于所述架板与底架之间,被所述隔板隔离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之外。

18、所述电阻散热器和散热风扇设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中。

19、所述电阻为水泥电阻。

20、所述力量泵散热装置还包括:

21、驱动电路板,其固定于所述架板上;

22、所述电机设于所述架板的左侧,所述驱动电路板设于所述架板的右侧;所述架板孔设于所述电机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电机的前端;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外框的右侧壁上,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外框的后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后侧壁的左侧。

23、所述收线轮包括:

24、收线轴孔,其设于所述收线轮的中间且竖直设置;

25、收线部,其设于所述收线轮的侧面且朝内侧凹陷;

26、弹簧容置腔,其由所述收线轮的下端面朝上凹陷而成;

27、收线轮底板,其罩于所述弹簧容置腔的下端且封住所述弹簧容置腔;

28、所述力量泵散热装置还包括:

29、收线轮轴,其竖直固定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收线轴孔套于所述收线轮轴上,且所述收线轮可相对所述收线轮轴旋转;所述收线齿轮套于所述收线轮轴上且可相对所述收线轮轴旋转;

30、复位弹簧,其设于所述弹簧容置腔内,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收线轮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收线轮固定连接;

31、单向轴承,其包括内圈和可相对所述内圈单向转动的外圈,所述收线轴孔套于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且与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32、收线齿轮,其套于所述收线轮轴上且可相对所述收线轮轴旋转;所述收线齿轮与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收线齿轮设于所述收线轮的上方;

33、电机齿轮,其与所述收线齿轮啮合;

34、电机转轴,其与所述电机齿轮固定连接且受所述电机驱动;

35、拉线,其一端与所述收线轮固定连接且缠绕于所述收线部上,另一端伸出所述机架外。

36、所述力量泵散热装置还包括:

37、导向轮,其设于所述收线轮的一侧,所述导向轮设于所述机架上且可相对所述机架旋转;所述导向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竖向导向轮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横向导向轮,所述竖向导向轮和所述横向导向轮均与所述机架可旋转连接;

38、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从两所述横向导向轮和两所述竖向导向轮之间穿过后伸出所述机架外。

39、所述底架的四周设置有底架定位部,所述顶架的四周设置有顶架定位部;所述外框的底部定位于所述底架定位部上,所述外框的顶部定位于所述顶架定位部上,所述外框夹持定位于所述底架与顶架之间。

4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力量泵,所述力量泵具有上述的力量泵散热装置。

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气口、排气口、排气风扇、散热通道、电阻散热器,并使散热通道设于所述机架内且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电阻散热器设于所述散热通道中,所述电阻散热器包括电阻容置腔和与所述电阻容置腔固定连接的多个散热鳍片,且将电机固定于所述散热通道内。从而可使电阻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到散热鳍片上,电机、电阻和散热鳍片都设置在散热通道中,通过排气风扇可将散热通道的热量快速排出,散热效果更好。而且由于电机位于散热通道中,电机转子转动过程中,也对散热通道内的气流产生扰动,进一步增强了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力量泵散热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收线轮和设于机架内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力量泵散热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量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量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还包括由所述架板的底面朝下延伸而成的隔板;所述架板、底架、隔板和外框围合而成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所述收线轮设于所述架板与底架之间,被所述隔板隔离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力量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散热器和散热风扇设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力量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为水泥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力量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量泵散热装置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力量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轮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力量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量泵散热装置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力量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四周设置有底架定位部,所述顶架的四周设置有顶架定位部;所述外框的底部定位于所述底架定位部上,所述外框的顶部定位于所述顶架定位部上,所述外框夹持定位于所述底架与顶架之间。

10.一种力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力量泵具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力量泵散热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力量泵散热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收线轮和设于机架内的电机;所述力量泵散热装置还包括:进气口,其设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排气口,其设于所述机架的另一侧;排气风扇,其设于所述排气口处;散热通道,其设于所述机架内且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电阻散热器,其设于所述散热通道中,所述电阻散热器包括电阻容置腔和与所述电阻容置腔固定连接的多个散热鳍片;电阻,其固定于所述电阻容置腔内且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散热通道内。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力量泵散热装置的力量泵。本技术散热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花彬彬,刘红俊,李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研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