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盆底肌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1753发布日期:2023-05-27 21:48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盆底肌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简易盆底肌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而女性因为怀孕、生育、年龄问题产生的阴道松弛、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肌障碍性问题,需要对盆底肌肌肉进行锻炼,预防盆底肌疾病、解决盆底肌功能性障碍。

2、在现有技术中,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2491321u提供了一种方便使用的盆底肌训练装置,包括两个夹紧板,右侧夹紧板的内端对称固定有套筒,套筒左端开设有通孔,且套筒内滑动连接有切边螺杆,切边螺杆的左端通过通孔伸出套筒,且切边螺杆的伸出段螺纹连接有转动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切边螺杆、转动块和弹簧等,正向转动转动块,转动块沿水平方向右移,继而压缩弹簧,弹簧变短,反向转动转动块,则弹簧变长,通过转动块调节弹簧的长度,继而调节两个夹紧板之间的夹持压力,能根据训练康复的情况来调整训练的强度,适用于不同恢复阶段的患者,实用性较好。

3、上述专利中具有很能根据训练康复的情况来调整训练的强度,适用于不同恢复阶段的患者的效果,但是其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反复对弹簧组件进行拉伸调节可能会导致弹簧的伸缩弹性效果下降,从而会影响训练机构整体的训练力度,且训练装置对于其外部防护效果不佳,可能会使使用者在使用时对皮肤摩擦较强从而导致舒适感不佳的情况,因此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盆底肌训练装置,具有提升弹簧组件的稳定性,增加训练装置整体使用寿命,提升训练辅助机构的舒适度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简易盆底肌训练装置,包括壳体,其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内部设置有钢制弹簧,所述钢制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所述壳体的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左压力棉套和右压力棉套,所述钢制弹簧的内壁设置有压力柱,所述压力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顶块。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分别使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从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的端口处贯穿至左压力棉套和右压力棉套的内部,通过将钢制弹簧固定在固定腔的内部,当使用者在使用时将左压力棉套和右压力棉套靠在大腿内侧,通过双腿同时用力挤压使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受力再通过钢制弹簧的反向回弹,由此反复使使用者的盆肌底肌肉得到收缩锻炼,且通过将压力柱贯穿至钢制弹簧的中心部位对其内壁进行顶撑,且通过两端的连杆与顶块将其固定,由此便可使钢制弹簧的稳固效果更佳,使其不易发生形变与移位,且不妨碍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与钢制弹簧连接使用时回弹效果,使整体训练机构使用寿命更长。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压力棉套和右压力棉套的内部均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呈u字型。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穿孔的设置便于为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提供固定与弹性压缩空间,以使使用者使用时更加方便。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压力棉套和右压力棉套的的一端均设置有粘接片,所述粘接片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粘接片的设置可便于为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的端部防护组件提供粘接效果,以便于对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的延伸端部进行遮挡防护。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接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护套,所述护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的端部会延伸出穿孔的外部,因此通过将粘接片粘接在左压力棉套和右压力棉套外部穿孔的外表面,从而可将护套与顶板套在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的端部的外部,对其进行遮挡防护,防止其延伸处对使用者造成摩擦损伤。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压力棉套和右压力棉套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软棉套,所述软棉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涂层。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软棉套与防滑涂层的设置,可使使用者在进行盆肌底训练时,增加其皮肤外部的柔性触感,且可起到防滑作用,使其使用时整体舒适度更佳。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套,所述锁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挂绳。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锁套固定在固定板的外部即可将挂绳连接在壳体的外部,便于为壳体整体提供辅助收纳作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固定腔、钢制弹簧、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左压力棉套和右压力棉套、压力柱、连杆和顶块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在使用时分别使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从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的端口处贯穿至左压力棉套和右压力棉套的内部,通过将钢制弹簧固定在固定腔的内部,当使用者在使用时将左压力棉套和右压力棉套靠在大腿内侧,通过双腿同时用力挤压使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受力再通过钢制弹簧的反向回弹,由此反复使使用者的盆肌底肌肉得到收缩锻炼,且通过将压力柱贯穿至钢制弹簧的中心部位对其内壁进行顶撑,且通过两端的连杆与顶块将其固定,由此便可使钢制弹簧的稳固效果更佳,使其不易发生形变与移位,且不妨碍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与钢制弹簧连接使用时回弹效果,使整体训练机构使用寿命更长。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粘接片、护套、顶板、软棉套和防滑涂层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的端部会延伸出穿孔的外部,因此通过将粘接片粘接在左压力棉套和右压力棉套外部穿孔的外表面,从而可将护套与顶板套在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的端部的外部,对其进行遮挡防护,防止其延伸处对使用者造成摩擦损伤,通过软棉套与防滑涂层的设置,可使使用者在进行盆肌底训练时,增加其皮肤外部的柔性触感,且可起到防滑作用,使其使用时整体舒适度更佳。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盆底肌训练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腔(2),所述固定腔(2)的内部设置有钢制弹簧(3),所述钢制弹簧(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延伸杆(4)和第二延伸杆(5),所述壳体(1)的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口(6)和第二连接口(7),所述第一连接口(6)和第二连接口(7)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左压力棉套(8)和右压力棉套(9),所述钢制弹簧(3)的内壁设置有压力柱(10),所述压力柱(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顶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盆底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力棉套(8)和右压力棉套(9)的内部均开设有穿孔(13),所述穿孔(13)呈u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盆底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力棉套(8)和右压力棉套(9)的一端均设置有粘接片(14),所述粘接片(14)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易盆底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片(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护套(15),所述护套(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盆底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力棉套(8)和右压力棉套(9)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软棉套(17),所述软棉套(17)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涂层(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盆底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套(20),所述锁套(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挂绳(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简易盆底肌训练装置,包括壳体,其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内部设置有钢制弹簧,所述钢制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双腿同时用力挤压使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受力再通过钢制弹簧的反向回弹,由此反复使使用者的盆肌底肌肉得到收缩锻炼,且通过将压力柱贯穿至钢制弹簧的中心部位对其内壁进行顶撑,且通过两端的连杆与顶块将其固定,由此便可使钢制弹簧的稳固效果更佳,使其不易发生形变与移位,且不妨碍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与钢制弹簧连接使用时回弹效果,使整体训练机构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研发人员:菲利普·塞迪克,杨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翰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