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4281发布日期:2023-05-27 23:04阅读:6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尤其涉及多功能训练器。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主流的多功能训练器一般结构为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结构,主要包括躯干部支撑、小腿部支撑和脚部支撑;一般结构的多功能训练器各支撑部件可有效支撑训练者的各身体部位,结构简单、耐用性强,没有耗电设备不产生电源依赖。由于一般结构的多功能训练器支撑结构为不可调节结构,训练者不能按照个人需求调节各个支撑部件的位置和角度,无法达到单一器械锻炼多部位肌肉的功能需求,因此需要训练场地配备多种型号训练器械以满足锻炼者对不同肌群的锻炼需求,造成训练设备的冗余和训练场地的空间需求增大。训练者只能到专业健身场所才能满足锻炼需求,无法做到在家庭或者有限空间的使用环境下完成多部位肌肉锻炼的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多功能训练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训练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托住躯干的托架,所述底座在托架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轨道箱和多排螺栓孔,所述轨道箱内滑动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一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踏板立柱和底盘限位柱,所述轨道箱顶部设置有长孔,所述踏板立柱和底盘限位柱从长孔中穿出,所述长孔的两侧设置有底盘限位孔,所述底盘限位柱上滑动连接有能插入底盘限位孔以将底盘固定的底盘限位插销,所述踏板立柱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小腿部和脚部的支撑模块,左、右两个拉力装置分别与螺栓孔螺纹连接。

3、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模块包括两个呈l型的踏板,该两个踏板分别位于踏板立柱的两侧,所述踏板上设置有踏板限位孔,所述踏板立柱上设置有多个踏板立柱限位孔,踏板限位插销穿过某个踏板立柱限位孔将踏板固定在踏板立柱上,所述踏板一侧的上部设置有c型挡腿,所述踏板在c型挡腿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圆柱体挡腿。

4、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踏板远离托架的一侧设置有踏板防滑垫。

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c型挡腿下部设置有c型挡腿海绵。

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圆柱体挡腿外部设置有圆柱体挡腿海绵。

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踏板立柱上套设有口字形套碗,所述口字形套碗的两侧设置有横截面呈圆形的套碗开口,所述套碗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套碗限位凹槽,还包括呈圆盘型的连接盘,所述连接盘插入套碗开口内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盘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点,所述限位点位于套碗限位凹槽内且能在套碗限位凹槽内移动,所述连接盘的内侧设置有挡盖,所述踏板立柱的两侧设置有容纳挡盖的凹槽,踏板限位插孔穿透连接盘和挡盖,所述踏板限位插销还穿过踏板限位插孔,所述连接盘的外侧与踏板固定在一起。

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拉力装置包括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下端设置有圆环螺栓,所述弹力带的上端设置有拉环。

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轨道箱内部的两侧设置有轨道,所述底盘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活动轮,所述活动轮位于轨道内。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支撑模块采用角度可变结构,训练者可以根据自身关节柔韧度及锻炼肌群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小腿及踝关节支撑角度,从而满足训练器械为训练者提供不同角度和受力点的功能需求;2、踏板立柱以及其上的支撑模块采用前后可调节结构,能够为不同身高的锻炼者提供适合身高的锻炼空间,同时可以满足同一锻炼者对躯干部不同部位肌群锻炼的需求;3、用于手部力量训练的拉力装置采用宽窄可调节结构,可以产生不同力矩和不同锻炼角度,以满足训练者对不同肌群的锻炼需求。



技术特征:

1.多功能训练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托住躯干的托架(4),所述底座(1)在托架(4)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轨道箱(12)和多排螺栓孔(11),所述轨道箱(12)内滑动连接有底盘(31),所述底盘(31)的一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踏板立柱(16)和底盘限位柱(13),所述轨道箱(12)顶部设置有长孔,所述踏板立柱(16)和底盘限位柱(13)从长孔中穿出,所述长孔的两侧设置有底盘限位孔(15),所述底盘限位柱(13)上滑动连接有能插入底盘限位孔(15)以将底盘(31)固定的底盘限位插销(14),所述踏板立柱(16)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小腿部和脚部的支撑模块,左、右两个拉力装置分别与螺栓孔(11)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包括两个呈l型的踏板(22),该两个踏板(22)分别位于踏板立柱(16)的两侧,所述踏板(22)上设置有踏板限位孔(37),所述踏板立柱(16)上设置有多个踏板立柱限位孔(23),踏板限位插销(21)穿过某个踏板立柱限位孔(23)将踏板(22)固定在踏板立柱(16)上,所述踏板(22)一侧的上部设置有c型挡腿,所述踏板(22)在c型挡腿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圆柱体挡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2)远离托架(4)的一侧设置有踏板防滑垫(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挡腿下部设置有c型挡腿海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挡腿外部设置有圆柱体挡腿海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立柱(16)上套设有口字形套碗(28),所述口字形套碗(28)的两侧设置有横截面呈圆形的套碗开口(32),所述套碗开口(32)的一侧设置有套碗限位凹槽(33),还包括呈圆盘型的连接盘(34),所述连接盘(34)插入套碗开口(32)内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盘(34)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点(36),所述限位点(36)位于套碗限位凹槽(33)内且能在套碗限位凹槽(33)内移动,所述连接盘(34)的内侧设置有挡盖,所述踏板立柱(16)的两侧设置有容纳挡盖的凹槽,踏板限位插孔(35)穿透连接盘(34)和挡盖,所述踏板限位插销(21)还穿过踏板限位插孔(35),所述连接盘(34)的外侧与踏板(22)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装置包括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下端设置有圆环螺栓,所述弹力带的上端设置有拉环。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箱(12)内部的两侧设置有轨道(29),所述底盘(31)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活动轮(30),所述活动轮(30)位于轨道(29)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训练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托住躯干的托架,所述底座在托架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轨道箱和多排螺栓孔,所述轨道箱内滑动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一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踏板立柱和底盘限位柱,所述轨道箱顶部设置有长孔,所述踏板立柱和底盘限位柱从长孔中穿出,所述长孔的两侧设置有底盘限位孔,所述底盘限位柱上滑动连接有能插入底盘限位孔以将底盘固定的底盘限位插销,所述踏板立柱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小腿部和脚部的支撑模块,左、右两个拉力装置分别与螺栓孔螺纹连接。本技术能实现单一训练器械满足训练者多部位肌群锻炼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柴建中,王清,陈素峰,邵玮,王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省体育局反兴奋剂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