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及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99883发布日期:2023-09-09 17:4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及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动感单车制动,尤其涉及一种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及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身体健身保养的意识也不断增加,因此各类健身器材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动感单车作为一种室内健身器材,具有占地小,健身效率高、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因此广受健身爱好者的青睐。

2、在现有技术中,动感单车的结构可参考cn115738172a提供的动感单车,其踏板和配重飞轮的结构与自行车的结构相似,通过履带进行传动,但这种结构的一个问题是当用户进行急停操作时,踏板在配重飞轮的转动惯性带动下仍会快速转动,存在对用户的脚部造成创伤的隐患。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履带传动式动感单车在急停操作时,踏板在配重飞轮的转动惯性带动下仍会快速转动,存在对用户脚部造成创伤的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及动感单车。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中,所述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包括:

4、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从动轮的外侧设置有外轮,所述外轮为原磁体构件;

5、制动件,所述制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对应所述传动带的内侧,所述制动件包括:

6、驱动臂,所述驱动臂与所述传动带的内侧滚动抵接;

7、制动臂,所述制动臂的端部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外轮对应,所述调节件包括磁体;

8、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上,且与所述制动臂弹性连接。

9、所述的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中,所述驱动臂上设置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传动带的内侧滚动抵接,所述驱动臂上与所述第一转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10、所述制动件还包括:

11、平衡臂,所述平衡臂上设置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与所述传动带的内侧滚动抵接;

12、所述驱动臂朝向所述传动带的上侧设置,所述平衡臂朝向所述传动带的下侧设置。

13、所述的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中,所述驱动臂、所述制动臂和所述平衡臂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所述制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臂、所述制动臂和所述平衡臂相互连接的中心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14、所述驱动臂、所述制动臂和所述平衡臂为一体成型构件。

15、所述的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中,所述从动轮的一侧可拆卸设置有配重轮,所述配重轮与所述从动轮同心设置,所述外轮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配重轮的外侧;

16、所述配重轮与所述调节件的位置对应;

17、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主动轮的直径尺寸,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尺寸。

18、所述的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中,所述主动轮上设置有曲柄,所述曲柄的对称中心与所述主动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曲柄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

19、所述主动轮的外侧环周设置有第一安装槽;

20、所述从动轮的外侧环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

21、所述传动带嵌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传动带为柔性传动带。

22、一种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其中,所述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方法包括:

23、获取传动带对制动件的传动压力;

24、获取复位件对制动件的复位压力;

25、根据所述传动压力和所述复位压力调节所述制动件上调节件与从动轮之间的距离;

26、获取所述传动带对所述制动件的按压压力值,根据所述按压压力值获取骑行状态信号,并根据所述骑行状态信号控制所述调节件对所述从动轮进行缓和制动。

27、所述的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传动压力和所述复位压力调节所述制动件上调节件与从动轮之间的距离包括:

28、对所述传动压力和所述复位压力进行比较;

29、当所述传动压力大于或等于所述复位压力时,控制所述调节件远离所述从动轮;

30、当所述传动压力小于所述复位压力时,控制所述调节件贴合所述从动轮。

31、所述的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所述传动带对所述制动件的按压压力值,根据所述按压压力值获取骑行状态信号包括;

32、获取所述传动带对所述制动件的按压压力值;

33、将所述按压压力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34、当所述按压压力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生成第一骑行状态信号,所述第一骑行状态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调节件启动;

35、当所述按压压力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生成第二骑行状态信号,所述第二骑行状态信号用于指示调节件停用。

36、所述的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其中,所述当所述按压压力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生成第一骑行状态信号,所述第一骑行状态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调节件启动还包括:

37、获取单位时间内主动轮的速度数据,并记录连续单位时间内的所述速度数据;

38、当相邻单位时间的所述速度数据的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速度数据的变化量为负值时,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添加至所述第一骑行状态信号中;

39、当相邻时间的所述速度数据的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添加至所述第一骑行状态信号中;

40、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调节件的制动力。

41、所述的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骑行状态信号控制所述调节件对所述从动轮进行缓和制动包括:

42、对所述骑行状态信号进行解析;

43、当所述骑行状态信号为第一骑行状态信号、且包含第一控制信号时,将所述调节件上的电磁铁的磁性调节为最大值;

44、当所述骑行状态信号为第一骑行状态信号、且包含第二控制信号时,将所述调节件上的电磁铁的磁性调节为预设值;

45、当所述骑行状态信号为第二骑行状态信号时,将所述调节件上的电磁铁的磁性调节为0。

4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架体上设置转动的制动件,制动件的驱动臂与传动带内侧滚动抵接,制动臂上的调节件与外轮距离一定距离,在用户对主动轮施力时驱动臂被传动带压下,调节件与外轮分离,在停止施力时制动件在复位件作用下复位,使调节件与外轮通过电磁阻尼原理实现快速降低从动轮速度的效果,降低对用户造成创伤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上设置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传动带的内侧滚动抵接,所述驱动臂上与所述第一转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所述制动臂和所述平衡臂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所述制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臂、所述制动臂和所述平衡臂相互连接的中心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的一侧可拆卸设置有配重轮,所述配重轮与所述从动轮同心设置,所述外轮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配重轮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上设置有曲柄,所述曲柄的对称中心与所述主动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曲柄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

6.一种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动压力和所述复位压力调节所述制动件上调节件与从动轮之间的距离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传动带对所述制动件的按压压力值,根据所述按压压力值获取骑行状态信号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按压压力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生成第一骑行状态信号,所述第一骑行状态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调节件启动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骑行状态信号控制所述调节件对所述从动轮进行缓和制动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及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其中,该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包括:架体上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外侧套设有传动带,从动轮的外侧设置有原磁体外轮;制动件转动设置在架体上,包括:与传动带的内侧滚动抵接的驱动臂;制动臂上设置有与外轮对应的磁体调节件;固定设置在架体上的复位件,且与制动臂弹性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架体上设置转动的制动件,制动件的驱动臂与传动带内侧滚动抵接,制动臂上的调节件与外轮相近,在用户对主动轮施力时驱动臂被传动带压下,调节件与外轮分离,在停止施力时制动件在复位件作用下复位,使调节件与外轮通过电磁阻尼原理缓和降低从动轮速度的效果,降低对用户造成创伤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万姜磊,刘卫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渊网络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