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术后不同阶段下康复护理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7180发布日期:2023-11-30 13:2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术后不同阶段下康复护理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训练装置,具体是一种心内科术后不同阶段下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在针对心脏上进行治疗,心脏搭桥手术又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指当一条或多条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狭窄、阻塞导致供血不足时,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的手术,在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训练,由于病人在病床上长期进行躺卧治疗,其肌肉易出现萎缩的现象,不仅使身体的耐力降低,且运动的耐受能力差,根据患者的康复程度往往不易结合训练,以使该类患者恢复前期以及后期的康复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术后不同阶段下康复护理训练装置,通过在不具有主动运动能力的阶段性下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和活动肌肉,在训练的过程中身体保持挺直的状态,以减少胸骨受到的刺激,利于该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前期进行增加耐受能力以使后期的训练耐受能力增加,提高患者的整体的恢复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心内科术后不同阶段下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底架和恢复床体,所述恢复床体上具有用于手部握持的双手握架、带动下肢活动的摆动训练杆和呈坐姿限制位置的坐姿区域,所述摆动训练杆上设有用于控制脚部的脚部控制组件,所述脚部控制组件包括撑脚板、脚踩面积撑板和活动限位环,所述脚踩面积撑板位于所述撑脚板内进行下肢主动运动,所述脚踩面积撑板离开所述撑脚板内进行脚部被动运动,所述撑脚板外侧设有脚部被动刺激组件,所述脚部被动刺激组件包括相对角座和若干个伸缩柱,进行被动运动的同时按摩脚掌以及脚趾部分,所述坐姿区域上设有背部控位组件,所述背部控位组件包括身侧对板和对肩块,所述身侧对板位于肩部外侧,所述对肩块位于肩部上监测上身运动状态。

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撑脚板与所述摆动训练杆固定连接,所述脚踩面积撑板与所述撑脚板滑动连接,所述撑脚板开设有与所述相对角座相对应的中空通过腔;脚踩面积撑板连接在撑脚板上使用,通过闭合和展出分别对应两个状态,即康复早期主动能力差的状态和后期可以慢慢活动的状态。

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限位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撑脚板上滑动连接有四个调节座,其中两个所述调节座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限位环转动连接,另两个所述调节座开设有与所述活动限位环相对应的卡孔,且所述撑脚板外侧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调节座位置的紧固件;可以根据不同人的差异,调整活动限位环的位置,使调节座能够在撑脚板内滑动,从而调整高度,由紧固件的作用下,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进行锁紧调节座,使其稳固着活动限位环的位置,从而使活动限位环稳定限制脚部的位置。

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相对角座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固定的支撑底座,所述相对角座顶部为弧形状,所述相对角座后侧为高端,所述相对角座前侧为低端;相对角座的形状设置,能够便于摆动训练杆在活动时进行避让位置。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柱滑动连接在所述相对角座内,且所述相对角座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伸缩柱的弹簧,其中一个所述伸缩柱顶部设有与脚趾相接触的趾部轮,其余的所述伸缩柱顶部设有与脚掌相接触的掌部轮;掌部轮、趾部轮受到作用,可以使伸缩柱在相对角座内滑动,由弹簧复位其位置。脚掌接触在掌部轮上时,受到摆动训练杆运动的作用,可以使掌部轮在脚掌上滚动,从而对长时间为运动的脚掌部分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趾部轮分布有多个轮子,当脚趾接触在趾部轮上,可以使趾部轮在脚趾上滚动,从而对长时间为运动的脚趾部分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身侧对板外侧设有后背座,所述后背座与所述恢复床体固定连接,所述后背座上铰接有活动杆,所述身侧对板与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身侧对板可以通过活动杆在后背座上打开或者关闭,身侧对板位于身侧的位置处使用。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身侧对板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对肩块固定在所述调节杆一端,所述对肩块底部具有与肩部相接触的压力器;对肩块能够在调节杆的作用下调整位置,使对肩块能够正对在肩部上,当调节杆顺着调节槽滑动,在外侧设置螺母可以进行紧固,以将对肩块固定在需要的位置处。当对肩块接触在肩部位置时,训练者在进行训练时,出现体资不自禁的控制时,压力器感受的压力较大,则可能判断出现弓腰的现象,设置记录报警器进行提醒训练者纠正体资。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训练底架外侧固定连接有记录报警器,所述记录报警器上具有用于启动所述摆动训练杆自动运动的控制器,所述记录报警器上具有用于储存训练信息的储存模块,根据训练者功能训练后引导进行主动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由记录报警器进行记录训练的记录,记录报警器主体可以为显示屏,在训练者持续的训练中可以进行设定目标,训练的程度,以提醒训练者达到更好的训练要求。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恢复床体上设有折叠组件,通过收缩所述折叠组件使所述脚部控制组件、所述脚部被动刺激组件展示出,通过展开所述折叠组件使患者进行休息;通过控制折叠组件,利于在恢复床体上训练或者休息。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心内科术后不同阶段下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包括如下情况的使用方法:

13、a:训练者位于所述坐姿区域上,将所述恢复床体上的所述折叠组件收缩,脚部位于所述撑脚板上,并使所述脚踩面积撑板从所述撑脚板上打开,所述活动限位环旋转到所述卡孔内,通过将所述摆动训练杆自动运动,使下肢被动活动的同时,当所述撑脚板与所述相对角座相对,脚掌、脚趾能够分别与所述掌部轮、所述趾部轮接触按摩,在不具有主动运动能力的阶段性下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和活动肌肉;

14、b: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进行主动训练,所述脚踩面积撑板闭合到所述撑脚板内,下肢施力带动所述摆动训练杆摆动,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对上身位置把控,所述身侧对板打开位于身侧,所述对肩块接触在肩部位置进行感应肩部的高度,以使在训练的过程中身体保持挺直的状态,以减少胸骨受到的刺激,最后通过展开所述折叠组件使患者在所述恢复床体上进行休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通过将摆动训练杆自动运动,使下肢被动活动的同时,当撑脚板与相对角座相对,脚掌、脚趾能够分别与掌部轮、趾部轮接触按摩,在不具有主动运动能力的阶段性下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和活动肌肉,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进行主动训练,脚踩面积撑板闭合到撑脚板内,下肢施力带动摆动训练杆摆动,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对上身位置把控,身侧对板打开位于身侧,对肩块接触在肩部位置进行感应肩部的高度,以使在训练的过程中身体保持挺直的状态,以减少胸骨受到的刺激,利于该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前期进行增加耐受能力以使后期的训练耐受能力增加,提高患者的整体的恢复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