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轨道安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沿线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轨道类游艺设施由于其乘坐人员儿童居多,使得其安全性需要格外注重,而目前的轨道类游艺设施缺乏沿线保护装置,并且轨道铺设的空间狭小,容易出现急弯或明显下坡路段,导致速度过快时出现侧翻现象,造成人员受伤,并且对设施本身也会造成一定损坏,增加经济负担,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轨道沿线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轨枕和钢轨,所述钢轨固定连接在轨枕的顶部,所述钢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下分布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且相邻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之间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块第一固定板,相邻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轮。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呈倒j型,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轨枕的顶部,所述第二导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二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轨枕的顶部。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在沿钢轨的方向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组,且每组第一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两块第二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同一块第一固定块。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块靠近钢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呈倒三角形,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两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同的滚轮,且滚轮的宽度与游艺设施的滚轮宽度相适配。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相邻两块第一固定板之间的导向轮均设置有上下分布的两个,所述导向轮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相适配,所述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之间的距离恰好能使导杆与导向轮接触。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设置有多个,且沿着钢轨依次固定连接在每一个轨枕上。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通过滚轮与游艺设施的轮子接触在保持与游艺设施沿线移动的同时,抵住游艺设施的轮子防止其抬起,避免侧翻现象。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1.一种轨道沿线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枕(1)和钢轨(2),所述钢轨(2)固定连接在轨枕(1)的顶部,所述钢轨(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下分布的第一导杆(3)和第二导杆(5),且相邻的第一导杆(3)和第二导杆(5)之间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块第一固定板(8),相邻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8)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沿线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4),且第一固定杆(4)呈倒j型,所述第一固定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轨枕(1)的顶部,所述第二导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6),且第二固定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轨枕(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沿线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8)在沿钢轨(2)的方向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组,且每组第一固定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1),两块第二固定块(11)相互靠近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同一块第一固定块(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沿线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7)靠近钢轨(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且第二固定板(9)呈倒三角形,所述第二固定板(9)的顶部两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同的滚轮(10),且滚轮(10)的宽度与游艺设施的滚轮宽度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沿线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块第一固定板(8)之间的导向轮(12)均设置有上下分布的两个,所述导向轮(12)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导杆(3)和第二导杆(5)相适配,所述第一导杆(3)与第二导杆(5)之间的距离恰好能使导杆与导向轮(12)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沿线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6)设置有多个,且沿着钢轨(2)依次固定连接在每一个轨枕(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