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及其立柱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1250发布日期:2023-09-04 08:5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跑步机及其立柱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跑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跑步机及其立柱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1、跑步机是目前常见的体育运动器材之一,它主要供使用者在室内进行跑步锻炼。跑步机主要包括跑台、立柱和设置在立柱上的控制器;跑台上设置有跑带,跑带通过电机驱动循环转动,使用者在跑带上进行跑步锻炼。相对来说,跑步机的占用空间较大,考虑到跑步机的收纳和运输问题,现有方案中均会将立柱与跑台之间设为可折叠式。以往技术中一般采用弹性锁销的方案,弹性锁销穿过立柱,且其内端部插接在跑台的不同销孔中,从而调节立柱的翻转角度。但该方案调节较为麻烦,插拔弹性锁销时较为费力,不便于调节。

2、在此基础上,公告号为“cn21649725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本中记载一种立柱折叠结构,包括底部框架,以及铰接在底部框架前端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能够沿铰接点相对所述底部框架转动;所述底部框架上构建有至少两个定位口,立柱下端设置插销组件,插销组件的内端能够插接在任意一个定位口内使所述立柱相对底部框架定位在支撑状态或折叠状态;所述立柱的下端外壁上设有旋钮,旋钮与插销组件的外端部连接固定;所述旋钮相对立柱旋转过程中能够产生轴向位移,以使插销组件的内端能够进入或退出定位口。该方案在需要对立柱进行状态调节时,仅需转动旋钮即可控制插销组件的内端进入或退出定位口,使用户操作起来更加省力。

3、但是,上述方案需要折叠立柱时,需要将两侧立柱均进行解锁操作,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柱折叠机构,仅需操作一侧的操作组件即可实现两侧立柱的同时锁定或解锁,操作更为方便。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3、立柱折叠机构,包括底座架和两根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架上转动定位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两端部伸出于底座架两侧并套接有折叠弹簧,两根立柱下端部均轴向活动套接于连接轴的两端部上并被折叠弹簧的外端部所支顶;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部上连接有操作组件,操作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轴轴向移动,从而控制两根立柱下端部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连接轴边缘的立柱下端部与底座架侧壁周向啮合或周向脱开。

4、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立柱折叠机构,该立柱折叠机构的两根立柱下端部均轴向活动套接于连接轴的两端部上,立柱内侧的连接轴上套接有折叠弹簧,折叠弹簧的外侧支顶在立柱下端部上;并且在连接轴的一端部上连接有操作组件。使用时,作用于操作组件,从而能够驱动所述连接轴轴向移动,因立柱下端部与连接轴活动套接,故连接轴能够相对立柱轴向移动。当两根立柱之间的立柱缩短时,连接轴将两侧立柱向轴向内侧拉紧,立柱下端部与底座架侧壁周向啮合,立柱与底座架锁定在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当两根立柱之间的立柱变长时,在两侧折叠弹簧的支顶下,立柱下端部与底座架侧壁周向脱开,立柱能够相对底座架翻转。

5、基于上述方案,仅需操作一侧的操作组件即可实现两侧立柱的同时锁定或解锁,操作更为方便。

6、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立柱下端部沿其轴孔边缘和底座架侧壁的轴孔边缘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啮合的凸起和凹槽,凸起和/或凹槽被布置有多个。此方案中,基于凸起卡入凹槽内部,实现立柱与底座架锁定在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

7、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凸起和凹槽相对于轴孔径向布置,径向布置的凸起和凹槽可接时,能够提供周向上更大的支撑力,避免产生周向打滑。

8、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底座架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管体,底座架侧壁的在管体轴向两端设置有轴孔,以及与轴孔同心设置的弹簧槽;所述连接轴穿设于底座架的管体中且端部从轴孔中穿出,折叠弹簧安装于弹簧槽内。此方案中,连接轴穿设于管体中,管体用于将连接轴隐藏在其中,底座架上的弹簧槽用于嵌装折叠弹簧,使折叠弹簧内端被限位,外端作为施力端。

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过该侧立柱下端部后锁紧固定,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该侧立柱下端部后连接有操作组件。

10、作为优选,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折叠手柄,折叠手柄的下端部构建有凸轮部;折叠手柄的凸轮部铰接于连接轴的端部上,凸轮部直接或间接压抵在该侧立柱下端部上;所述折叠手柄沿其轴点旋转时,基于凸轮运动,驱动所述连接轴轴向移动。此方案中,折叠手柄的旋转端与立柱下端部采用凸轮结构相抵,旋转折叠手柄时能够带动连接轴产生一段轴向位移,进而控制立柱下端部与底座架侧壁周向啮合或周向脱开。

11、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立柱下端部外侧构建有收纳槽,操作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收纳槽内的手柄限位块;所述连接轴的端部穿过手柄限位块并与其周向联动,折叠手柄的凸轮部压抵在手柄限位块上。此方案中,收纳槽用于收纳手柄限位块,手柄限位块将连接轴与立柱周向联动,实现同步旋转。折叠手柄的凸轮部压抵在手柄限位块上,借助于手柄限位块间接压抵在该侧立柱下端部上。

12、再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收纳槽的槽口上设置有装饰盖板,装饰盖板中部构建有通孔,折叠手柄的凸轮部穿过通孔压抵在手柄限位块上。此方案采用装饰盖板将收纳槽隐藏在其中,并设置通孔,使手柄的凸轮部仍然能够压抵在手柄限位块上。

13、作为优选,所述底座架上至少设置有一组气弹簧,气弹簧的一端铰接在底座架的侧壁上,另一端铰接在该侧的立柱上。此方案通过设置至少一组气弹簧,在立柱折叠翻到过程中起到缓冲、阻尼的作用,避免立柱快速翻倒而产生安全风险。

1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立柱折叠机构。



技术特征:

1.立柱折叠机构,包括底座架(1)和两根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架(1)上转动定位有连接轴(3),连接轴(3)的两端部伸出于底座架(1)两侧并套接有折叠弹簧(4),两根立柱(2)下端部均轴向活动套接于连接轴(3)的两端部上并被折叠弹簧(4)的外端部所支顶;所述连接轴(3)的一端部上连接有操作组件(5),操作组件(5)能够驱动所述连接轴(3)轴向移动,从而控制两根立柱(2)下端部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连接轴(3)边缘的立柱(2)下端部与底座架(1)侧壁周向啮合或周向脱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下端部沿其轴孔边缘和底座架(1)侧壁的轴孔边缘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啮合的凸起(21)和凹槽(11),凸起(21)和/或凹槽(11)被布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凸起(21)和凹槽(11)相对于轴孔径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架(1)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管体(12),底座架(1)侧壁的在管体(12)轴向两端设置有轴孔,以及与轴孔同心设置的弹簧槽(13);所述连接轴(3)穿设于底座架(1)的管体(12)中且端部从轴孔中穿出,折叠弹簧(4)安装于弹簧槽(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的一端穿过该侧立柱(2)下端部后锁紧固定,连接轴(3)的另一端穿过该侧立柱(2)下端部后连接有操作组件(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柱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5)包括折叠手柄(51),折叠手柄(51)的下端部构建有凸轮部(51a);折叠手柄(51)的凸轮部(51a)铰接于连接轴(3)的端部上,凸轮部(51a)直接或间接压抵在该侧立柱(2)下端部上;所述折叠手柄(51)沿其轴点旋转时,基于凸轮运动,驱动所述连接轴(3)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柱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下端部外侧构建有收纳槽(23),操作组件(5)还包括固定在收纳槽(23)内的手柄限位块(52);所述连接轴(3)的端部穿过手柄限位块(52)并与其周向联动,折叠手柄(51)的凸轮部(51a)压抵在手柄限位块(5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柱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23)的槽口上设置有装饰盖板(6),装饰盖板(6)中部构建有通孔(61),折叠手柄(51)的凸轮部(51a)穿过通孔(61)压抵在手柄限位块(5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架(1)上至少设置有一组气弹簧(7),气弹簧(7)的一端铰接在底座架(1)的侧壁上,另一端铰接在该侧的立柱(2)上。

10.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立柱折叠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跑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跑步机及其立柱折叠机构。立柱折叠机构,包括底座架和两根立柱;所述底座架上转动定位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两端部伸出于底座架两侧并套接有折叠弹簧,两根立柱下端部均轴向活动套接于连接轴的两端部上并被折叠弹簧的外端部所支顶;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部上连接有操作组件,操作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轴轴向移动,从而控制两根立柱下端部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连接轴边缘的立柱下端部与底座架侧壁周向啮合或周向脱开。立柱折叠机构仅需操作一侧的操作组件即可实现两侧立柱的同时锁定或解锁,操作更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廖钢强,彭星明,丁贵富,孙盛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力玄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