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角独立升降的交互式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2954发布日期:2023-12-21 23:4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角独立升降的交互式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跑步机,尤其是一种四角独立升降的交互式跑步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跑步机一般主要作用是跑步健身,由电机控制跑带在底板上转动,虽然也设置有能够播放音视频的显示屏,然后,该播放功能为显示屏本身带有的功能,与跑步机主体结构的功能没有直接关系;部分跑步机能够选择跑步坡度,通过在跑步机前侧底部设置升降机构将底板的前端整体升起或下降,模拟爬坡运动,从而增加使用体验;然而,其仅仅是配合跑步健身的一种附加功能,跑步机的整体功能仍旧较为单一,不具有交互性,导致使用者购置后使用频率往往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互性能好、能够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独立调节跑步机四个角的高度的四角独立升降的交互式跑步机。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四角独立升降的交互式跑步机,包括跑带、阵列式压力传感器、支撑层、底座、传动电机、控制模块和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四角处的升降机构,所述的支撑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层上,所述的跑带覆盖设置在所述的阵列式压力传感器上,所述的传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的内侧,所述的传动电机用于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的跑带转动,所述的跑带用于获取外部压力信号并作用于所述的阵列式压力传感器上,所述的阵列式压力传感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压力信号及对应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的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中预设有跑步模式和交互模式,所述的控制模块根据实时收到的压力信号及位置信息的变化控制所述的传动电机执行与跑步模式对应的动作或控制所述的升降机构执行与交互模式对应的动作。

3、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基座、正反牙丝杆、x型交叉抬升机构、升降座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升降座的底部的脚垫,所述的升降电机与所述的基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内侧,所述的升降电机的转动输出轴通过依次连接的升降减速机及第一联轴器带动所述的正反牙丝杆转动,所述的正反牙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基座上并从所述的基座的内部穿过,所述的x型交叉抬升机构的上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滑动部和第二旋转滑动部,所述的x型交叉抬升机构的下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抬升部和第二滑动抬升部,所述的第一旋转滑动部与所述的第二旋转滑动部分旋转滑动套设在所述的正反牙丝杆的相反方向的旋转螺纹上且位于所述的基座的内部,所述的升降座开设有沿水平方向且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所述的第一滑动抬升部沿所述的第一滑动孔滑动,所述的第二滑动抬升部沿所述的第二滑动孔滑动,当所述的正反牙丝杆转动使所述的第一旋转滑动部与所述的第二旋转滑动部相对运动时,所述的第一滑动抬升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动抬升部分别在所述的第一滑动孔及所述的第二滑动孔内与所述的第一旋转滑动部及所述的第二旋转滑动部的运动趋势一致的相对滑动,当所述的第一滑动抬升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动抬升部相互靠拢时,所述的脚垫从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向下伸出;当所述的第一滑动抬升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动抬升部相互远离时,所述的脚垫向上收起。通过x型交叉抬升机构上端与下端同步动作的特性,上部两个分开的端部分别设置第一旋转滑动部和第二旋转滑动部,下部有两个分开的端部分别设置第一滑动抬升部和第二滑动抬升部,当正反牙丝杆转动使第一旋转滑动部与第二旋转滑动部相对运动时,第一滑动抬升部与第二滑动抬升部分别在第一滑动孔及第二滑动孔内与第一旋转滑动部及第二旋转滑动部的运动趋势一致的靠拢或张开滑动,当脚垫向下伸出时,位于该角的跑步机的高度升高,当脚垫收回时,位于该角的跑步机的高度降低。

4、所述的x型交叉抬升机构包括第一丝杆螺母、第二丝杆螺母、第一滑动销、第二滑动销和连接销,所述的第一丝杆螺母与所述的第二丝杆螺母分别旋转套设在所述的正反牙丝杆的相反方向的旋转螺纹上,所述的第一丝杆螺母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上端转动设置在与所述的第一丝杆螺母的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销轴上,所述的第二丝杆螺母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的上端转动设置在与所述的第二丝杆螺母的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销轴上,所述的基座的侧部水平开设有与所述的第一转动销轴的位置对应的第一限位导向孔和与所述的第二转动销轴的位置对应的第二限位导向孔,所述的第一转动销轴穿过并沿所述的第一限位导向孔内来回移动,所述的第二转动销轴穿过并沿所述的第二限位导向孔内来回移动,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的第二连杆交叉设置且通过所述的连接销在交叉点处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底部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滑动销的两端,所述的第一滑动销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滑动孔内,两根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底部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滑动销的两端,所述的第二滑动销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滑动孔内。由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中间交叉转动连接,而连杆的长度不变,因此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上端相互靠近时,下端也同时相互靠近,而整体高度则会增加,因而通过控制脚垫的升降实现控制跑步机单独一角的独立升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控制灵活;第一转动销轴穿过并沿第一限位导向孔内来回移动,第二转动销轴穿过并沿第二限位导向孔内来回移动,保证第一丝杆螺母与第二丝杆螺母在滑动时能始终保持平稳。

5、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减速机座、一级减速机构、二级减速机构、固定轴和滚筒,所述的固定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的两侧之间,所述的滚筒通过分别位于所述的固定轴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固定轴的外侧,所述的一级减速机构与所述的二级减速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减速机座上,所述的传动电机带动所述的一级减速机构同步转动,所述的一级减速机构带动所述的二级减速机构做一级减速转动,所述的二级减速机构带动所述的滚筒做二级减速转动。通过设置二级减速机构,有效降低了传动电机的输出速度,且增加输出扭矩,从而更加稳定的控制跑带转动。

6、所述的一级减速机构包括一级传动轴、第二联轴器、一级主动齿轮和一级多楔带,所述的二级减速机构包括二级传动轴、二级减速轮和二级多楔带,所述的一级传动轴通过所述的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的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级传动轴通过分别位于所述的减速机座两侧的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减速机座上,所述的一级主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的一级传动轴上,所述的一级多楔带的一端啮合绕设在所述的一级主动齿轮上,所述的二级减速轮并排设置有第一环形啮合部和第二环形啮合部,所述的第二环形啮合部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的第一环形啮合部的最大外径,所述的一级多楔带的另一端啮合绕设在所述的第一环形啮合部上,所述的二级传动轴通过分别位于所述的减速机座两侧的第五轴承和第六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减速机座上且与所述的一级传动轴相互平行,所述的二级减速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的二级传动轴上,所述的二级多楔带的一端啮合绕设在所述的第二环形啮合部上,所述的二级多楔带的另一端啮合绕设于固定套设在所述的滚筒的一端的从动齿轮上。一级传动轴与二级传动轴相互平行设置,使一级减速机构与二级减速机构整体处于并排的排列,大大减小了整体的间距,在底座内已经设置其它部件的前提下,有效减小了整体所需体积和重量,方便跑步机的搬运及安放。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跑带获取外部压力信号并作用于阵列式压力传感器上,阵列式压力传感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压力信号及对应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中预设有跑步模式和交互模式,控制模块根据实时收到的压力信号及位置信息的变化控制传动电机执行与跑步模式对应的动作或控制升降机构执行与交互模式对应的动作,其中,对阵列式压力传感器上具体受压位置的获取方法已有各种成熟技术和算法,如获取发送压力信号的传感器点在整个传感器中的排序,即可知道对应所在的行数与列数,并将行数与列数作为其对应的坐标;开发人员可在控制模块中对具体的受压位置、受压大小、受压次序或受压时长来组合生成各种相应的控制命令,如应用于跑步模式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抬高坡度或下降坡度等,应用于交互模式的则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而在交互模式中,跑步机的四角通过升降机构能够独立升降,能够有效的模拟应用环境中的实际地面角度或地形变化,甚至于产生连续的波浪、突然的抖动等效果,使人身临其境,较好的增加了使用体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