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2769发布日期:2023-11-30 00:0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用具,特别涉及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存在上肢屈痉挛曲异常的偏瘫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其活动会因此而受限,需要他人的帮助。因此,需要在治疗阶段对偏瘫病人进行上肢的康复锻炼,以帮助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而我们知道,偏瘫病人常常表现为上肢肩关节半脱位、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屈曲痉挛。而现有的上肢康复锻炼常常只能单一的针对的肘关节、腕关节等部分进行康复锻炼,不能够针对掌指关节进行康复锻炼,从而导致患者的康复效果不理想。

2、公告号为cn21401910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给出了一种偏瘫患者上肢用良肢位保持垫,该保持垫通过按摩机构可以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按摩,避免手臂痉挛,通过手部锻炼机构来锻炼患者手的握力,并可锻炼手指关节,通过支撑装置抬高患者的手臂,便于对患者的关节进行锻炼,通过手腕运动机构,带动患者的手部进行上下转动,从而锻炼腕关节;因此,该保持垫可以对患者肢体塑形,加快患者的手臂康复,增加治疗效果。但是,该保持垫在对患者的手指关节进行锻炼时,仅能锻炼患者的抓握,而我们知道,患者的手指关节屈曲痉挛时,并不能够很好的保持展开状态,也就是,患者的手掌并不能够保持伸展,而仅仅锻炼抓握,并不能让患者的手指恢复伸展,因此,该保持垫对于患者的上肢康复锻炼效果还存在一些缺陷,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该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可以很好的锻炼患者的手指关节,使得患者的手掌可保持伸展或者弯曲状态,其结构简单,效果好。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肢板,所述上肢板的顶部具有手臂放置槽,所述上肢板的顶部还设置有掌部区,所述掌部区设置在手臂放置槽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掌部区上安装有限位块、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限位块、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三者的顶部均高于手臂放置槽,所述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板设置在第二限位板板面的同一侧,两者还均位于所述手臂放置槽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上;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手臂放置槽和第一限位板之间,且其垂直于所述手臂放置槽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手臂放置槽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存在间距,该一端也正对着所述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滑动安装在上肢板上,滑动方向为所述手臂放置槽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限位板包括第一限位分板和第二限位分板,所述第一限位分板的板面正对着限位块,其垂直于所述手臂放置槽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分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分板的板面正对第二限位分板的板面,所述第二限位分板的另一端相对第一限位分板远离限位块,但该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二限位分板的一端靠近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滑动安装在上肢板上,滑动方向为所述手臂放置槽的宽度方向。

4、优选地,所述手臂放置槽倾斜设置,其较高一端为所述掌部区所在端,且高于所述限位块、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底部。

5、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为柱状结构。

6、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分板为弯板,其弯曲弧度的中心位于所述限位块一侧。

7、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板通过第一滑动件滑动安装在上肢板上,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第一固定连杆、第一驱动丝杆和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固定连杆安装在上肢板上,所述第一驱动丝杆和第一导向杆平行且间隔设置,两者均滑动穿设所述第一固定连杆,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丝杆螺纹连接第一固定连杆;所述第一驱动丝杆朝向手臂放置槽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导向杆朝向手臂放置槽的一端连接第一限位板。

8、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板为弯板,其弯曲弧度的中心背离所述限位块。

9、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板通过第二滑动件滑动安装在上肢板上,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二固定连杆、第二驱动丝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固定连杆安装在上肢板上,所述第二驱动丝杆和第二导向杆平行且间隔设置,两者均滑动穿设所述第二固定连杆,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丝杆螺纹连接第二固定连杆;所述第二驱动丝杆朝向限位块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导向杆朝向限位块的一端连接第二限位板。

10、优选地,所述上肢板上设置有手臂绑带和手部绑带,所述手臂绑带设置在手臂放置槽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所述手部绑带设置在掌部区,其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块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限位板上,所述手部绑带至少存在一端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11、优选地,所述上肢板安装在底座板顶部,所述上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底座板,该一端为所述手臂放置槽长度方向上远离掌部区的一端,所述上肢板的另一端通过升降件连接底座板,该另一端在所述升降件的作用下绕着上肢板转动连接的一端转动。

12、优选地,所述升降件为由多块可拆卸垒接的支撑垫构成的结构、电动升降杆或者充气气囊组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手臂放置槽放置患者的手臂,通过掌部区放置患者的手部,掌部区上的限位块、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围成的空间构成了容置患者手部的空间,其中,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可滑动,从而调整供手部容置的空间大小,进而促使患者的手掌保持手指弯曲的抓握状态或者手掌展开的伸展状态,达到训练患者手掌指关节的目的。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手臂放置槽使得患者的手臂能够保持伸展状态,且通过倾斜设置的方式抬高患者的手臂,便于手臂血液流通。



技术特征:

1.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肢板,所述上肢板的顶部具有手臂放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板的顶部还设置有掌部区,所述掌部区设置在手臂放置槽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掌部区上安装有限位块、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限位块、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三者的顶部均高于手臂放置槽,所述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板设置在第二限位板板面的同一侧,两者还均位于所述手臂放置槽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上;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手臂放置槽和第一限位板之间,且其垂直于所述手臂放置槽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手臂放置槽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存在间距,该一端也正对着所述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滑动安装在上肢板上,滑动方向为所述手臂放置槽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限位板包括第一限位分板和第二限位分板,所述第一限位分板的板面正对着限位块,其垂直于所述手臂放置槽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分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分板的板面正对第二限位分板的板面,所述第二限位分板的另一端相对第一限位分板远离限位块,但该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二限位分板的一端靠近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滑动安装在上肢板上,滑动方向为所述手臂放置槽的宽度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放置槽倾斜设置,其较高一端为所述掌部区所在端,且高于所述限位块、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柱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分板为弯板,其弯曲弧度的中心位于所述限位块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通过第一滑动件滑动安装在上肢板上,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第一固定连杆、第一驱动丝杆和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固定连杆安装在上肢板上,所述第一驱动丝杆和第一导向杆平行且间隔设置,两者均滑动穿设所述第一固定连杆,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丝杆螺纹连接第一固定连杆;所述第一驱动丝杆朝向手臂放置槽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导向杆朝向手臂放置槽的一端连接第一限位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为弯板,其弯曲弧度的中心背离所述限位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通过第二滑动件滑动安装在上肢板上,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二固定连杆、第二驱动丝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固定连杆安装在上肢板上,所述第二驱动丝杆和第二导向杆平行且间隔设置,两者均滑动穿设所述第二固定连杆,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丝杆螺纹连接第二固定连杆;所述第二驱动丝杆朝向限位块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导向杆朝向限位块的一端连接第二限位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板上设置有手臂绑带和手部绑带,所述手臂绑带设置在手臂放置槽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所述手部绑带设置在掌部区,其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块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限位板上,所述手部绑带至少存在一端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板安装在底座板顶部,所述上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底座板,该一端为所述手臂放置槽长度方向上远离掌部区的一端,所述上肢板的另一端通过升降件连接底座板,该另一端在所述升降件的作用下绕着上肢板转动连接的一端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为由多块可拆卸垒接的支撑垫构成的结构、电动升降杆或者充气气囊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肢板,上肢板的顶部具有手臂放置槽,上肢板的顶部还设置有掌部区,掌部区上安装有限位块、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板设置在第二限位板板面的同一侧;限位块设置在手臂放置槽和第一限位板之间,且其垂直于手臂放置槽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手臂放置槽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存在间距,该一端也正对着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滑动安装在上肢板上,第一限位板包括第一限位分板和第二限位分板,第一限位分板的板面正对着限位块,第二限位分板的板面正对第二限位分板的板面;第二限位板滑动安装在上肢板上。该装置可以很好的锻炼患者的手指关节,使得患者的手掌可保持伸展或者弯曲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陶庆云,陈宇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