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6187发布日期:2024-02-02 20:5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械,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


背景技术:

1、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壶铃一般用铸铁制成,按重量分别有10千克、15千克、20千克、25千克、30千克、50千克等规格,在我国民间也有外形似锁状的石锁,用法与壶铃大致相同;用壶铃进行健身锻炼时,可以做各种推、举、提、抛和蹲跳等练习。壶铃训练与哑铃、杠铃训练的不同之处在于,壶铃对于全面提高整体的爆发力更加有效,因此壶铃与石锁自来便受到格斗士和武术家的喜爱。

2、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的壶铃在使用时拆卸不便,在对壶铃进行携带和搬运时通常因为体型过大而不便于携带和搬运;2、现有的壶铃在使用时通常因为不能拆卸导致重量过重或过轻,不能进行重量的调节,不适合各个领域的人对其进行使用,且功能单一,容易对地板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壶铃在使用时通常因为不便拆卸,重量不可调节,而导致搬运携带不便,功能单一,容易损伤地板,不适用各个领域的人对其进行使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包括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提环,所述承重柱外壁的底部套接有第一配重片,所述承重柱外壁的轴心处分别套接有第二配重片和第三配重片,且第三配重片位于第二配重片的顶部,所述承重柱外壁的顶部分别套接有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且第二卡环位于第一卡环的一侧,所述第一卡环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扳扣和第三转轴,且扳扣位于第三转轴的轴心处,所述第一卡环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卡环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插销和第二转轴,且插销位于第二转轴的轴心处,所述承重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承重柱两端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槽,所述承重柱两端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且第一螺纹柱位于第二螺纹柱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承重柱的底部卡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若干个有弹簧,若干个所述弹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承重板,承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槽,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横卡槽,所述底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防损垫。

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通过丝杆与承重柱构成螺纹结构。

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配重片位于第二配重片的顶部,第二配重片位于第一配重片的顶部,且第一配重片、第二配重片、第三配重片均与承重柱构成套接结构。

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环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卡环构成转动结构。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环、第二卡环通过扳扣与插销构成卡接结构。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环第二卡环位于承重柱外壁的顶部,且构成套接结构。

7、进一步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弹簧均匀的分布承重板的底部,且构成弹性结构。

8、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柱对称分布于承重柱的两端,限位环位于第一螺纹柱的外壁,且第二螺纹柱通过螺纹槽与承重柱构成螺纹结构,限位环与第一螺纹柱采用螺纹连接。

9、可选的,两个所述横卡槽对称分布于底座的两侧,且横卡槽与承重柱构成卡接结构。

10、可选的,所述挡片与承重柱构成一体式结构,且承重柱通过挡片与固定卡槽构成卡接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丝杆与承重柱构成螺纹结构,使用者通过位于固定块顶部的提环可以将整个壶铃提起进行锻炼使用;将第一配重片、第二配重片、第三配重片分别套接在承重柱上,使用者通过改变不同数量的承重片可以更适合不同的使用者。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转轴可以将第一卡环、第二卡环进行转动连接,可以很好的将两个卡环套接在承重柱的顶部,插销与扳扣进行插接,扳动扳扣可以将插销进行卡接,可以防止两个卡环松开,也方便壶铃的拆卸,将两个卡环卡接在承重柱顶部,可以防止底部的配重片来回晃动也方便对配重片的叠加与减少。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底座的内部增加弹簧,在不对壶铃形态进行使用时可以将壶铃放在底座内部,通过弹簧的缓冲可以减少对底座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在底座的顶部固定有横卡槽,在使哑铃形态不使用时可以将承重柱横放在底座的顶部与横卡槽进行卡接,可以防止损坏地面,也可以方便使用者的抓握。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二螺纹柱与承重柱进行螺纹连接,再将配置后面会有配重片套在第一螺纹柱外表,通过限位环可以将配重片进行固定,防止其晃动,可以将壶铃转换为哑铃形态。

1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承重柱的两端规定有挡片,可以防止哑铃形态时两侧的配重片向中间移动,误伤使用者,在壶铃形态不使用时通过底端的挡片可以与承重板顶部固定卡槽进行卡接,防止其摆放不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包括承重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丝杆(2),所述丝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两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提环(4),所述承重柱(1)外壁的底部套接有第一配重片(5),所述承重柱(1)外壁的轴心处分别套接有第二配重片(6)和第三配重片(7),且第三配重片(7)位于第二配重片(6)的顶部,所述承重柱(1)外壁的顶部分别套接有第一卡环(8)与第二卡环(9),且第二卡环(9)位于第一卡环(8)的一侧,所述第一卡环(8)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扳扣(10)和第三转轴(14),且扳扣(10)位于第三转轴(14)的轴心处,所述第一卡环(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二卡环(9)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插销(11)和第二转轴(13),且插销(11)位于第二转轴(13)的轴心处,所述承重柱(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片(15),所述承重柱(1)两端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槽(16),所述承重柱(1)两端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17)和第二螺纹柱(18),且第一螺纹柱(17)位于第二螺纹柱(18)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柱(17)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限位环(25),所述承重柱(1)的底部卡接有底座(19),所述底座(19)的内部活动连接若干个有弹簧(20),若干个所述弹簧(2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承重板(21),承重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槽(24),所述底座(19)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横卡槽(23),所述底座(19)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防损垫(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通过丝杆(2)与承重柱(1)构成螺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重片(7)位于第二配重片(6)的顶部,第二配重片(6)位于第一配重片(5)的顶部,且第一配重片(5)、第二配重片(6)、第三配重片(7)均与承重柱(1)构成套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环(8)通过第一转轴(12)与第二卡环(9)构成转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环(8)、第二卡环(9)通过扳扣(10)与插销(11)构成卡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环(8)第二卡环(9)位于承重柱(1)外壁的顶部,且构成套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弹簧(20)均匀的分布承重板(21)的底部,且构成弹性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柱(18)对称分布于承重柱(1)的两端,限位环(25)位于第一螺纹柱(17)的外壁,且第二螺纹柱(18)通过螺纹槽(16)与承重柱(1)构成螺纹结构,限位环(25)与第一螺纹柱(17)采用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卡槽(23)对称分布于底座(19)的两侧,且横卡槽(23)与承重柱(1)构成卡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15)与承重柱(1)构成一体式结构,且承重柱(1)通过挡片(15)与固定卡槽(24)构成卡接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可重量调节的壶铃,包括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提环,所述承重柱外壁的底部套接有第一配重片。改良后的壶铃,丝杆连接在承重柱的顶部可以将拆卸,拆卸后通过对承重柱上的配重片进行改变,可以调节壶铃的重量,再通过卡环可以将配重片固定,防止配重片在使用晃动,使用者在不使用壶铃形态时,可以将提环卸下,将两个螺纹杆连接在承重柱的两端,叠加配重片使其变成哑铃,在不进行锻炼时可以将壶铃或哑铃放在底座上,防止对地面造成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林泽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力仕(厦门)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