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8277发布日期:2024-02-20 21:2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安全防护,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飞行体验,也可以称做vr模拟飞行,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及外部硬件设备来对真实世界飞行中所遇到的各种元素,例如空气动力,气象,地理环境,飞行操控系统,飞行电子系统,战斗飞行武器系统,地面飞行引导等,综合的在计算机中进行仿真模拟,并通过外部vr硬件设备进行飞行仿真操控和飞行感官回馈互动设备,vr硬件设备包括vr眼镜和vr三维座椅。

2、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进行飞行体验的vr三维座椅通常使用安全带和安全压杆的配合使用对用户进行安全防护,但是用户的身高不一致,导致用户的肩膀与安全压杆之间留有距离,在vr三维座椅的翻转和旋转过程中,肩膀容易与安全压杆产生碰撞,而造成伤害。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装置,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装置。

2、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防护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顶部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全压杆和气泵,所述安全压杆与座椅本体顶部两侧绞合连接,所述安全压杆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气囊,所述防护气囊形状与安全压杆一致,所述气泵与座椅本体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气泵输出端与防护气囊连通。

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全压杆与座椅本体顶部两侧绞合连接,便于使用安全压杆将用户固定在座椅本体上,防止在座椅的翻转和旋转过程中将用户甩出座椅本体,通过安全压杆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气囊,防护气囊形状与安全压杆一致,便于防护气囊内部充入空气填充用户身体与安全压杆之间的空隙,避免用户在座椅上的晃动使身体与安全压杆产生碰撞造成伤害,通过气泵输出端与防护气囊连通,便于气泵向防护气囊内部泵送空气。

5、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压杆一侧两端固定安装有把手。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全压杆一侧两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便于用户乘坐座椅体验飞行时,可以用手握紧把手,提高乘坐的稳定性和安全感。

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把手其中一个把手一侧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气泵电性连接。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把手其中一个把手一侧设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气泵电性连接,便于用户使用控制按钮控制气泵工作向防护气囊中泵送空气,使用户可自行控制防护气囊中填充的空气量。

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气囊外侧套设有防水抑菌层。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护气囊外侧套设有防水抑菌层,便于工作人员对防护气囊进行清洁维护。

11、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本体底部固定安装有脚托,所述脚托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脚套。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座椅本体底部固定安装有脚托,脚托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脚套,便于将用户的脚进行承托和固定,提高用户乘坐的稳定性和安全感。

13、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本体两侧固定安装有扶手,且所述座椅本体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坐垫。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座椅本体两侧固定安装有扶手,且座椅本体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坐垫,便于提高用户乘坐的舒适性。

15、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本体一侧固定安装有安全带,所述安全带结构为四点式安全带。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座椅本体一侧固定安装有安全带,安全带结构为四点式安全带,便于进一步提高用户乘坐座椅体验飞行时的安全性。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该种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安全压杆与座椅本体顶部两侧绞合连接,便于使用安全压杆将用户固定在座椅本体上,防止在座椅的翻转和旋转过程中将用户甩出座椅本体,通过安全压杆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气囊,防护气囊形状与安全压杆一致,便于防护气囊内部充入空气填充用户身体与安全压杆之间的空隙,避免用户在座椅上的晃动使身体与安全压杆产生碰撞造成伤害,通过气泵输出端与防护气囊连通,便于气泵向防护气囊内部泵送空气;

19、2、该种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安全压杆一侧两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便于用户乘坐座椅体验飞行时,可以用手握紧把手,提高乘坐的稳定性和安全感,通过两个把手其中一个把手一侧设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气泵电性连接,便于用户使用控制按钮控制气泵工作向防护气囊中泵送空气,使用户可自行控制防护气囊中填充的空气量;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填充用户身体与安全压杆之间的空隙,且用户能自行控制气囊中填充的空气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101),所述座椅(101)包括座椅本体(10101),所述座椅本体(10101)顶部设有防护机构(102),所述防护机构(102)包括安全压杆(10201)和气泵(10205),所述安全压杆(10201)与座椅本体(10101)顶部两侧绞合连接,所述安全压杆(10201)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气囊(10204),所述防护气囊(10204)形状与安全压杆(10201)一致,所述气泵(10205)与座椅本体(1010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气泵(10205)输出端与防护气囊(10204)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压杆(10201)一侧两端固定安装有把手(102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把手(10202)其中一个把手(10202)一侧设有控制按钮(10203),所述控制按钮(10203)与气泵(10205)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气囊(10204)外侧套设有防水抑菌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0101)底部固定安装有脚托(10103),所述脚托(10103)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脚套(1010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0101)两侧固定安装有扶手(10102),且所述座椅本体(10101)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坐垫(10106)。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0101)一侧固定安装有安全带(10105),所述安全带(10105)结构为四点式安全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装置,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顶部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全压杆和气泵,所述安全压杆与座椅本体顶部两侧绞合连接,所述安全压杆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气囊,所述防护气囊形状与安全压杆一致,所述气泵与座椅本体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气泵输出端与防护气囊连通。本技术,能有效填充用户身体与安全压杆之间的空隙,且用户能自行控制气囊中填充的空气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榆林君齐顿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