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动感单车及其实现方法

文档序号:37797587发布日期:2024-04-30 17: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动感单车,包括设置在车头上用于功能选择和控制及显示的触摸屏(12),以触摸屏(12)的控制单元控制电动伸缩杆(303)使磁铁(304)与单车后飞轮(301)间距离大小来进行飞轮阻尼调节的阻尼调节装置,车身(1)下端面横向固定在以钢管为材料的弧形弯架(105)的上端面,以中间点固定且与弧形弯架(105)水平垂直并分别设置在弧形弯架(105)左右两端的2个单车支架(101),4个移动机构与单车支架(101)上下垂直、分别安装在左右单车支架(101)底部两端构成的移动装置;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有驱动电机(502)的移动轮(5),内置的转向舵机(503);驱动轮(5)通过支架组件与转向舵机(503)的输出轴相连接,转向舵机(503)通过其外套上端面固定连接在单车支架(101)下方,转向舵机(503)输入和驱动电机(502)输入分别触摸屏(12)的控制单元的输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左右单车支架(101)底部两端还分别安装有动感机构,安装的4个动感机构组成模拟动感装置,动感机构与单车支架(101)上下垂直安装,动感机构包括依次串接的球头(801)、伸缩杆(802)、自锁式伸缩装置(8)、底部圆台(803);伸缩杆(802)通过球头(801)与单车支架(101)连接,自锁式伸缩装置(8)通过底部圆台(803)着地或不着地,自锁式伸缩装置(8)的输入与触摸屏(12)的控制单元输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弧形弯架(105)内用于实时监测车身位姿变化的陀螺仪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的输出与触摸屏(12)的控制单元输入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在车身(1)下面的两侧分别独立设有安全防护装置,所述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气垫(7)、气泵(6)、管道(601)、可转动支架(701);管道(601)一端与气泵(6)相连接,另一端与安全气垫(7)连接,安全气垫(7)以可转动支架(701)与弧形弯架(105)下底部中间段固定连接的延伸架(103),通过合页式固定连接件(104)进行连接,气泵(6)用于对安全气垫(7)的充气和排气,气泵(6)充气和排气的控制信号输入分别接入触摸屏(12)的控制单元输出;外侧安全防护装置中气泵(6)固定安装在右边的单车支架(101)上面外侧,内侧安全防护装置中气泵(6)固定安装在右边的单车支架(101)上面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气泵(6)上还另设一直接与电池(4)相连接控制充气的控制开关。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动感单车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感模式下动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动感单车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感模式下阻尼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动感单车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安全气垫(7)充放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动感单车及其实现方法,动感单车在于左右单车支架底部两端不仅设有4个移动机构,还分别安装有动感机构,安装的4个动感机构组成模拟动感装置,动感机构与单车支架上下垂直安装,动感机构包括依次串接的球头、伸缩杆、自锁式伸缩装置、底部圆台;伸缩杆通过球头与单车支架连接,自锁式伸缩装置通过底部圆台着地或不着地,自锁式伸缩装置的输入与触摸屏的控制单元输出相连接;方法在于动感模式下,通过对动感机构控制及以对移动机构配合控制,动感模式时其方法包括:坡道子模式,溪石子模式和移动越野子模式;对单车阻尼自动调节,单车模拟上坡时增加阻尼,坡度越大阻尼越大,单车模拟下坡时减小阻尼,坡度越大阻尼越小。

技术研发人员:管慧香,吴斌斌,周磊,毛旭,陈德开,李鸿鑫,陈曦,孙敏涵,黄雨晴,居楠澜,陈冠宇,刘雨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