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译符号象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128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译符号象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涉及到一种在具备子力行棋位置点的平面棋盘上,实施棋子按照规则线路运动的,属于象棋类的棋具。
当今棋苑中,“子力上标志有特性符号”的棋型(以下简称“符号”棋型)大致有《国际象棋》、《中国象棋》、《日本将棋》和民间中不断出现的军编、军械、兽棋类等。凡属“符号”棋型棋种的参赛子力的设计,都要表示实际自然(社会)事物中被艺术化了的争斗对象的具体名称(或表示名称的形象实物)兼畜该特性子力的行棋方式(泛指某个符号标的子力的特定行走运动和吃杀别的子力的举动规定的规则)的特殊性质概念。以往的象棋类品种(包括“符号”棋型中其它一些品种)的子力都是以军事争斗对象的具体名称做为子力符号标记,而该子力行棋方式的特定含义,只是以人们记忆行棋规则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悠久的、历来就采用的象棋类棋子设计模式一直延续至今。但经研究、探索的现实表明象棋类设计观念(棋盘位置点的形象和位置点之间的网络形象,及棋子符号标记设计内容)仍具备创立更新的设计理论,产生新品种的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品种並汲取其中精华部分的,名称为《通译符号象棋》的新颖象棋,由此更有助于总结象棋的结晶,更能开阔象棋普及的客观环境,更有利于丰富象棋棋术新思维的形式,更有兴开发参加象棋运动人数的潜力。
通译符号象棋棋盘的设计构思是这样的由于棋盘的设计式样(包括子力行棋位置点的形状和颜色及位置点之间的网络视觉形象物)对于棋手下棋水平的发挥具有较大影响,因为同样一种棋盘式样对于每一个棋手的视感适宜度是不相同的,这样就引起棋手所耗精力之差别,容易造成判棋思路的失误。通译符号象棋所提供的最新式样的棋盘特征是其上的子力行棋位置点(格)都是用园形实色点表示出来的,格与格之间有较明显的间距,这样就整洁了棋盘的图案。园形实色点通过向同一方向排列的,粗、细区分的线条网络连接起来。棋手将借助“连接线扫视”和固有的“方格形象扫视”原理,能高速度地辨别某一子力行棋位置点(格)的战略、战术位置。这样的棋盘,将为棋手行棋时,所表现的数学推算思维和形象推算思维的高速度,创造优越的环境。该棋棋盘的结构可由


图1中所表示的棋盘基本视图的主视图(其它视图因没有图案而省略)显示。
图1所示棋盘部位和图案结构如下所述每副平面棋盘上有一个长方形棋赛场地(1)和棋赛场地界框线(2),在棋赛场地界框线(2)所围的区域内,有238个用园形实色点表示的,同棋赛场地(1)的颜色区分的子力行棋位置点(3),在子力行棋位置点(3)的外围有一个数学平面几何座标轴,(第一象限座标轴形式),X轴性标记(4)和该轴线上用1-17个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座标标记刻度(5)画在红、蓝棋手各一方(X轴线是红方棋手所处位置,X轴线对边的Y轴线是蓝方棋手所处位置),Y轴性标记(6)和该轴线上用1-14个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座标标记刻度(7)图在红(蓝)棋手左侧位置。X、Y轴性标记(4)、(6)应画在X、Y轴的座标标记刻度(5)、(7)的外围;X、Y轴性标记(4)、(6)应画在该轴线的中点部位。238个园形实色点表示的子力行棋位置点(3)按照在数学平面几何座标轴上的排列形式组列成横(竖)斜行,同一直(竖)斜行所属的每两个子力行棋位置点(3)之间保持着一定间距,每两个X轴(Y轴)座标标记刻度数字之间的间距与同一直(竖)行所属的每两个子力行棋位置点(3)之间的间距相同。X轴性标记(4)和Y轴性标记(6)都同本轴线上的座标标记刻度数字保持一定的间距。由园形实色点表示的子力行棋位置点(3)组列的,每一间隔的斜行(分别从X2Y1和X1Y2座标的两个子力行棋位置点组成的斜行,X16Y1和X17Y2座标的两个子力行棋位置点组列成的斜行开始)所属的子力行棋位置点之间,用直线条(8)连接;直线条(8)的轴向中心线通过子力行棋位置点(3)的园心。从
图1中可见,每个棋手(方)所属的X轴性标记(4)和该轴线上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座标标记刻度(5)写法应顺着该棋手的视觉方向;Y轴性标记(6)和该轴线上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座标标记刻度(7)写法也应顺着该棋手的视觉方向。
在棋赛场地界框线(2)外,X轴线的一边所属的棋手的左侧,标有红方字样;在X轴线对边的Y轴线一边所属的棋手的左侧,标有蓝方字样。
通译符号象棋的棋子设计构思的创立更是完全遵循本发明的目的为出发点。首先,它对传统象棋棋子符号标记的旧有设计模式加以创新更改,一反象棋品种中的“具体事物符号标记”的惯用模式,而首次采用了“抽象性”符号标记这样一种高艺术表达模式,第一次在象棋棋具实物形象上,明确揭示了象棋棋子设计的实质性内容。它使用“子力行棋方式的形象符号替代表示出具体事物中争斗对象的具体名称符号(或名称的形象实物)”的设计原理,创造出新式样的象棋子力。该棋子力符号标记的形式,即有助于弈棋者的棋术思维的直入性,又不违背象棋类棋制设计中最本质的精髓所在(即象棋类子力行棋方式典型规范的体现,臂如子力的直式、斜式、直斜式。单一方向运动和隔子吃杀举动等运动方法的规则)。恰恰,所显示的子力行棋方式的符号标记形象即简洁,国际通俗性又强,(为使人们能直观地,一目了然地学会和掌握下棋规矩,辟出了捷径)。因此,该棋普及效果可观。实践将证明通译符号象棋存在的上述特点,必然能克服现有竞技象棋品种深入普及的局限性。“符号”棋型子力设计的二个必存意义,即被艺术化了的争斗对象的具体名称(或形象实物)兼该子力行棋方式的规则,通过《通译符号象棋》子力的设计被绝妙地融汇贯通起来。
在改进和发展象棋棋制子力行棋方式的课题上(向加强竞技、便于普及的方向改进现存象棋),通译符号象棋又将宜于竞技比赛的象棋品种的子力行棋方式的传统规范加以系统、合理地归纳和必要的简化,并充实了更新颖的被易于接受的内容,使象棋类的子力在运动状态上表现的更为活泼,参赛争斗的子力数目也较丰富起来。更大规模的、集团式正规战法和偷袭、包抄,灵活穿插,强行突破等战法会更活生生地表演出来,形成象棋类客观存在的,更新颖的格局。为具备高度发达智慧的人们的思维锻炼提供高级而质朴的象棋形式。
“某一符号标记的棋子行棋方式单一性的设计”原则,是中国象棋被人们广泛接受和益于普及的一大特点,通译符号象棋在设计时,采纳和应用了上述原则。
通译符号象棋适时补充了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在行棋方式种类设计上局部的缺陷和不足,首次填写了二个象棋中都不具有的、最基本的、不可短缺的某些行棋方式种类的空白。例如棋子横直走2或3格,棋子斜走2或3格,棋子横竖斜直走1~2或3格。
通译符号象棋统一了二个竞技象棋中某些相互近似的行棋方式的内容。
通译符号象棋扬国际象棋的“所有棋盘规定位置点都可能是某任一棋子的着落位置点”设计之长,避中国象棋的“某些棋子的着落位置点活动范围不合理受限”设计之短。中国象棋中的“炮”符号子力的行棋方式被通译符号象棋在设计时采纳,是完全符号象棋设计新思想发展潮流的。国际象棋中的许多公识为“蹩脚(由于国际象棋中的“王车易位”、“兵”和“马”的行棋方式设计的过于繁锁,已有碍棋手下棋时的思维编织意识的记忆过程,不易于在广大棋类爱好者中更深入的普及发展上述棋类的推广工作)”的行棋方式,将不会在通译符号象棋中显现。
通译符号象棋限制和缩小了某些棋子(比如国际象棋中的“后”符号子力)在行棋方式设计上的无限区域的权限,同时进一步开放了中国象棋中“兵”和“士”这样二种符号子力在行棋方式设计上的较小活动区域的权限,这样更有利于棋子之间争斗机制的激烈展开。
通译符号象棋所推出的列阵势设计将更能体现出象棋珍品中的列势科学、合理、信服的高水平要求。
通译符号象棋的棋子设计的具体方案是这样的该棋具备50个独立的棋子用14种符号分别表示出来。每个棋手具备25个相同颜色的14种不同符号的棋子(如图2-
图16所示。图中是棋子(图案)结构的主视图,因其它视图中均未设计图案,因而省略其它视图)。图中的棋子为放正时的位置形象。
如图2所示每个棋子实物结构包括底托部位(11)、符号标记部位(9),走格数规定标记(10)。图3表示的是图2-
图16棋子实物底托部位(11)左视图,如图底托部位(11)整体部分是一个扁鼓型体。如图2所示底托部位(11)朝上的面是圆形。棋子的符号标记部位(9)和走格数规定标记部位(10)应位于底托部位(11)朝上的面上;可采用凸、凹雕刻、印刷、涂刷、喷渡等技术手法把棋子的符号标记部位(9)和走格数规定标记(10)的形象显示在底托部位(11)朝上的面上。如图2-
图16所示棋子的走格数规定标记部位(10)应位于符号标记部位(9)放正时的右侧位置。
图2表示的是×·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符号标记和·个园形实色点样的走格数规定标记组合成。
图4表示的是×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符号标记和个园形实色点样的走格数规定标记组合成。
图5表示的是
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符号标记和
个园形实色点样的走格数规定标记组合成。
图6表示的是
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符号标记和·个园形实色点样的走格数规定标记组合成。
图7表示的是
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符号标记和个园形实色点样的走格数规定标记组合成。
图8表示的是
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符号标记和个园形实色点样的走格数规定标记组合成。
图9表示的是米·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米符号标记和·个园形实色点样的走格数规定标记组合成。
图10表示的是米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米符号标记和个园形实色点样的走格数规定标记组合成。
图11表示的是米
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米符号标记和
个园形实色点样的走格数规定标记组合成。
图12表示的是+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符号标记显示。
图13表示的是×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符号标记显示。
图14表示的是
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符号标记和1个∩形式的上园弧走格数规定标记组合成。
图15表示的是
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符号标记和1个∪形式的下园弧走格数规定标记组合成。
图16表示的是
符号棋子,符号图案由
符号标记和·个园形实色点样的走格数规定标记组合成。
每方棋手的棋子数目如下×·符号棋子数目2个;×符号棋子数目2个;×
符号棋子数目2个;
符号棋子数目2个;
符号棋子数目2个;
符号棋子数目2个;
米·符号棋子数目2个;米符号棋子数目2个;米
符号棋子数目2个;+符号棋子数目2个;×符号棋子数目2个;
符号棋子数目1个;
符号棋子数目1个;
符号棋子数目1个;局赛前,规定布子势如
图17所示;
图17再现了
图1所示棋盘的主视图全部图案,并在图中有关座标位置点(X、Y、)增添了下列符号的棋子红方的、各符号的棋子所处座标位置点是
(X3Y1),+(X4Y1),X(X5Y1),米
(X6Y1),米(X7Y1),米·(X8Y1),
(X9Y1),米·(X10Y1),米(X11Y1),米
(X12Y1),×(X13Y1),+(X14Y1),
(X15Y1),
(X3Y2),
(X4Y2),
(X5Y2),×
(X6Y2),×(X7Y2),×·(X8Y2),×·(X10Y2),×(X11Y2),×
(X12Y2),+(X13Y2)
(X14Y2),
(X15Y2),。
蓝方的,各符号的棋子所处座标位置点是
(X15Y14),+(X14Y14),×(X13Y14),米
(X12Y14),米(X11Y14),米·(X10Y14),
(X9Y14),米·(X8Y14),米(X7Y14),米
(X6Y14),×(X5Y14),+(X4Y14),
(X3Y14),
(X15Y13),
(X14Y13),
(X13Y13),
(X12Y13),×(X11Y13),×·(X10Y13),X·(X8Y13),×(X7Y13),×
(X6Y13),
(X5Y13),
(X4Y13),
(X3Y13)。
子力行棋方式规定子力“行走”运动定义即某一子力在空格上的运动。
子力“吃杀”举动定义即某子力在运动中将某一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吃杀掉(将被杀掉的子力拿出界外)后,该子力随即应占据被吃杀掉的那个子力所占有的格上去。
棋手在某轮次行棋时,只能使某一个本方子力产生运动;该子力可在“子力行走运动”或“子力吃杀举动”方式中任选一种。
各符号棋子行走法和吃杀法×·行走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斜行上行走1格。当×·欲行走到的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禁止采用行走运动。
×·吃杀法能够吃杀掉占据×·行走的第一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
×行走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斜行上行走1-2格。当×欲行走到的第一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禁止采用行走运动。当×欲行到的第二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只能够行走一格。
×吃杀法当×欲行走到的第一格和第二格上(这二个格在同一方向)有对方任何子力时,则×只能够吃掉第一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第一格上无子力,而第二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能够吃杀掉第二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
×
行走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斜行上行走1-3格。当×
欲行走到的第一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禁止采用行走运动;当第三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只能够行走1-2格;当第三格上未有任何子力时,则×
能够行走到第三格上去。
×
吃杀法当×
欲行走到的第一格和第二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
只能够吃杀掉第一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而第二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
能够吃杀掉第二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当第一格和第二格无子力,第三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
能够吃杀掉第三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
行走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直行(横、竖行)上行走一格。当
欲行走到的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禁止采用行走运动。
吃杀法
当 欲行走到的格上有对方任何子力时,则能够被 吃杀掉。
行走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直行上行走1-2格。当 欲行走到的第一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禁止采用行走运动;当第一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只能够行走一格。
吃杀法当 欲行走到的第一格和第二格上有对方任何子力时,则 只能够吃杀掉第一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当第一格上无子力,而第二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 能够吃杀掉第二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
行走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直行上行走1-3格。当 欲行走到的第一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禁止采用行走运动;当第三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只能够行走1-2格;当第三格上未有任何子力时,则 能够行走到第三格上去。
吃杀法当 欲行走到的第一格和第二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 只能够吃杀掉第一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当第一格无子力,而第二格有对方子力时,则 能够吃杀掉第二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当第一格和第二格上无子力,而第三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 能够吃杀掉第三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
×行走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斜行上运动到该斜行所属的任意格上去。当×欲行走到的第一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禁止采用行走运动;当×欲行走到的第二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只能够行走一格当×欲行走到第三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只能够行到第一格或第二格上去;当×欲行走到的第四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只能够行走到第四格以内的任意格上去;×能够行走到的其它各格,以上述规律类推。
×吃杀法当×欲行走到的第一格和第二格上有对方任何子力时,则×只能够吃杀掉第一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当×行走到的第一格上无子力,而第二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能够吃杀掉第二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当×行走到的第一格和第二格上无子力,而×欲行走到的第三格上有对方任何子力时,则×能够吃杀掉第三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当×行走到的第1-3格内无子力,而×欲行走到的第四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能够吃杀掉第四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能够吃杀掉其它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以上述规律类推。
+行走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直行上运动到该直行所属的任意格上去。当+欲行走到的第一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禁止采用行走运动;当+欲行走到的第二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只能够行走一步;当+欲行走到的第三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只能够行走到第 格或第二格上去;当+欲行走到的第四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只能够行走到第四格以内的任意格上去;+能够行走到的其它各格,以上述规律类推。
+吃杀法当+欲行走到的第一格和第二格上有对方任何子力时,则+只能够吃杀掉第一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当+行走到的第一格上无子力,而第二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能够吃杀掉第二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当+行走到的第一格和第二格上无子力,而+欲行走到的第三格上有对方任何子力时,则+能够吃杀掉第三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当欲行走到的1-3格内无子力,而+欲行走到的第四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能够吃杀掉第四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能够吃杀掉其它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以上述规律类推。
米·行走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直行或斜行上行走一格。当米·欲行走到的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米·禁止采用行走运动。
米·吃杀法当米·欲行走到的格上有对方任何子力时,则能够被米·吃杀掉。
米行走法
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直行或斜行上行走1-2格。当米欲行走到的第一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米禁止采用行走运动;当第二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米只能够行走一格。
米吃杀法当米欲行走到的第一格和第二格上有对方任何子力时,米只能够吃杀掉第一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当第一格上无子力,而第二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米能够吃杀掉第二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

行走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直行或斜行上行走1-3格。当米
欲行走到的第一格有任何子力时,则米
禁止采用行走运动;当第三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米
只能够行走1-2格;当第三格上未有任何子力时,米
能够行走到第三格上去。

吃杀法当米
欲行走到的第一格和第二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米
只能够吃杀掉第一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当第一格上无子力,而第二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米
能够吃杀掉第二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当第一格和第二格上无子力,而第三格上有对方子力时,则米
能够吃杀掉第三格上的对方任何子力。
行走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斜行上运动到该斜行所属的任意格上去。当
欲行走到的第一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禁止采用行走运动;当
欲行走到的第二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只能够行走一格;当
欲行走到的第三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只能够行走到第一格或第二格上去;当
欲行走到的第四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只能够行走到第四格以内的任意格上去;
能够行走到的其它各格,以上述规律类推。
吃杀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斜行上隔过距
最接近的一个任何子力(无论该子力处在该斜行任何格上)吃杀掉距
最接近的第二个对方的任何子力(无论该子力处在该斜行任何格上)。
行走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直行上运动到该直行所属的任意格上去。当
欲行走到的第一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禁止采用行走运动;当
欲行走到的第二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只能够行走一格;当
欲行走到的第三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只能够行走到的第一格或第二格上去;当
欲行走到的第四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只能够行走到第四格以内的任意格上去;
能够行走到的其它各格,以上述规律类推。
吃杀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直行上隔过距
最接近的一个任何子力(无论该子力处在该直行任何格上)吃杀掉距
最接近的第二个对方的任何子力(无论该子力处在该直行任何格上)。
行走法只允许该子力在所处的直行或斜行上行走一格,不允许该子力向本方棋手方向所处和直行或斜行上行走。当
行走到的格上有任何子力时,则
禁止采用行走运动。
吃杀法当
行走到的格上有对方任何子力时,都能够被
吃杀掉。局比赛时的胜、负结局规则含其中以下条款当某方棋手已获得某轮次行棋资格时,本方
符号子力处于被对方的一个或若干个子力的吃杀之中,而本方棋手在该轮次行棋后,
符号子力仍处于被对方一个或若干子力吃杀之中,则该局比赛应以本方棋手输局终结。
局比赛时的“和局”规则、禁用的行棋方法规则、“读秒”论胜负规则,“行棋轮换法”规则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权利要求1.在具备子力行棋位置点的平面棋盘上,实施棋子按照规则线路运动的,属于象棋类的棋具,其特征在于A、棋盘上,在棋盘场地界框线(2)围的区域内,有238个用园形实色点表示的,同棋赛场地(1)的颜色区分的子力行棋位置点(3);B、棋盘上,238个子力行棋位置点(3)按照在数学平面几何坐标轴上的排列形式,组列成横(竖)、斜行;C、棋盘上,由子力行棋位置点(3)组列的每一间隔的斜行,用直线条(8)连接;D、每个棋子实物结构包括底托部位(11)符号标记部位(9),走格数规定标记部位(10);E、每方棋手具备的25个相同颜色的,分别用14种符号表示的棋子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棋具,其特征在于棋盘上的子力行棋位置点(3)按照平面几何坐标轴第一象限坐标轴形式组列成横(竖)、斜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棋具,其特征在于棋盘上的平面几何坐标轴形式是X轴性标记(4)和该轴线上用1-17个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坐标标记刻度(5)画在棋手各一方;y轴性标记(6)和该轴线上用1-14个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坐标标记刻度(7)画在棋手左侧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棋具,其特征在于棋盘上,由子力行棋位置点(3)组列的每一间隔的斜行分别从X2y1和X1y2坐标的两个子力行棋位置点组列成的斜行,X16y2、X17y2坐标的两个子力行棋位置点组列成的斜行开始,用直线条(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棋具,其特征在于棋子的走格数规定标记部位(10)应位于符号标记部位(9)放正时的右侧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棋具,其特征在于棋子的符号标记部位(9)和走格数规定标记部位(10)应位于底托部位(11)朝上的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棋具,其特征在于棋子的底托部位(11)整体部分是一个扁鼓型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棋具,其特征在于每方棋手的棋子数目如下×·符号棋子数目2个;×符号棋子数目2个;
符号棋子数目2个;
符号棋子数目2个;
符号棋子数目2个;
符号棋子数目2个;米·符号棋子数目2个;米符号棋子数目2个;米
符号棋子数目2个; ×符号棋子数目2个;+符号棋子数目2个;
符号棋子数目1个;
符号棋子数目1个;
符号棋子数目3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改进和发展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一种新型象棋。棋苑中,象棋类子力设计性质的二个意义某一子力行棋方式和实际争斗对象的具体名称(或形象实物),通过此棋被绝妙地融汇贯通起来。子力符号形象既简洁又直观表达了行棋的规则。竞赛前,二方投入14种符号子力(共50个棋子),接规定布子势开始,运用技、战术,实施子力行走或吃杀运动,设法“将死”对方∴符号子力取胜。该棋具有世界普及性。
文档编号A63F3/02GK2052293SQ8821357
公开日1990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88年8月31日
发明者孙志义 申请人:孙志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