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棋落子、拾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174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围棋落子、拾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棋类用具,是一种在围棋比赛中落子、拾子的装置。
目前,在围棋的对奕过程中是用入的手指行棋的,因此棋子的大小、厚度以手指拿放舒适、方便为度,不能做得太小、太薄,又因围棋棋子较多,所以携带多有不便,特别是在旅行中携带更感到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使围棋小型化,而提供一种落子、拾子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所提供的围棋落子、拾子装置具有一个一端敞开且内径略大于棋子直径的存子筒,在存子筒的外侧至少设有一个夹片,该夹片的夹咀位于存子筒的敞开端。手指操纵夹片,使夹片的夹咀张开或合拢,即可使存子筒内的棋子落出或将棋盘上的棋子拾入存子筒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结构图。
图4是图3A-A处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结构图。
图6是图5B-B处的剖面图。

图1所示,存子筒1的外侧设有一个夹片2,夹片2的下端有一个向存子筒内延伸的夹咀3,该夹咀3位于存子筒1的敞开端下面,而存子筒1的敞开端与夹咀3相对处向下延伸到夹咀的底边,构成一个与夹咀3相配合的固定夹咀。夹片3中部的支点4与存子筒1铰接。使用时用母指和无名指夹住存子筒和夹片的下半部,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存子筒和夹片的上半部,各手指相互配合即可使夹片2张开或合拢,将存子筒敞开端口的棋子5夹紧或放松,达到落子或拾子的目的。
上述这种结构是最简单的形式,为了适应人们的习惯和美观起见,可采用图2所示的结构,它是在
图1所示结构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夹片2,即是两个相对的夹片,使用方法和上述结构相同。
在使用上述两种结构的落子、拾子装置时,需要一个熟习的过程,以便掌握用力大小和存子筒的提升高度。
为了使操作更加方便,可在夹片上设置一个夹片的复位机构,如在夹片下半部的外侧套上一个弹性圈,或者在夹片上半部与存子筒之间设置一个弹性簧片,使夹片不受手指作用时始终处于夹紧状态。
在存子筒上还可设置一个控制夹咀相对棋盘提升高度的限位机构,这样在落子时便可消除使用
图1、图2所示两种结构时的人为因素,保证每次只落下一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如图3、图4所示存子筒1为上端封闭下端敞开的圆筒,其内径略大于棋子直径。在存子筒的的两侧各有一个夹片2,夹片2下端的夹咀3为向内弯折的L形,其端面为粗糙表面,位于存子筒1的下端。夹片2的中部通过销轴6与存子筒1上的凸块7铰接。在夹片2下半部的外面套有一个橡皮圈8,当手指按动夹片2的上半部时,夹咀3张开,棋子5从存子筒下端落下,当手指放松后,在橡皮圈8的作用下,使夹咀3合拢,将最下面的一个棋子夹紧。在存子筒1的上端还套装了一个限位套9,限位套9的两个侧壁向下延伸至夹咀3的底边,此时限位套9的内顶面与存子筒1的上端面相隔一个棋子的厚度。落子时,将存子筒直立,其下端顶住棋盘。张开夹咀,棋子落下。然后食指压住限位套顶端,利用母指和中指将夹片和存子筒一起提升,使存子筒的顶端与限位套的内顶面接触,即夹咀相对棋盘提升了一个棋子的厚度。此时松开夹片,则夹咀便将第二个棋子夹紧,保证了每次只落一子。拾子时只要将存子筒下端对准棋子,使夹咀一张一合,便可将棋子拾入存子筒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如图5、图6所示夹片2铰接在存子筒1外面的滑动套筒10上。存子筒1的下端有两个缺口11,夹咀3位于缺口11中。在存子筒1上还设置了一个限位挡圈12,当夹咀3的底面与存子筒1的下端齐平时,挡圈12与套筒10之间有一个棋子厚度的间隙。因此夹咀相对存子筒只能提升一个棋子的厚度,以此来保证每次只落下一子。夹片2的复位是借助夹片与存子筒之间的弹簧片13来实现的。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夹持机构来代替人的手指落子、拾子,所以棋子可做得小而薄,棋盘的面积亦可缩小,达到了小型化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围棋落子、拾子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一个一端敞开且内径略大于棋子直径的存子筒1,在存子筒的外侧至少设有一个夹片2,该夹片2的夹咀3位于存子筒1的敞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夹片2上设有一个夹片2的复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存子筒1上设有一个控制夹咀3相对棋盘提升高度的限位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棋棋具,是下棋时落子、拾子的装置。它具有一个存放棋子的存子筒,在存子筒的外侧设有一个或两个夹片,夹片夹嘴位于存子筒的敞开端。用手指操纵夹片,使夹嘴张开或合拢,即可将棋子夹紧或放松,达到落子、拾子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夹持机构进行落子或拾子,所以可使围棋小型化,使其携带方便,适于旅行之用。
文档编号A63F3/04GK2038411SQ8821503
公开日1989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14日
发明者王作军 申请人:王作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