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786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动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幼儿启蒙用算术棋。
五岁左右的幼儿需要进行智力开发和启蒙教育,需要进行认数字、做算术,但孩子好动,静不下来,大多数家长感到难以入手教算术,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种棋可以教孩子认数字。
本实用新型创立了一种把玩与教相结合的棋,使幼儿在玩棋的过程中学会做算术,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采用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做棋子,如小兔、小松鼠,设计了一张运动场式的棋盘,并规定了启跑线和终点线,棋子可以按规则进行追逐打吃,使小朋友产生兴趣,另外选择了四枚骰子,其中三枚骰子打破常规,采用一种新的排列,第一枚1、2、3、4、5、6,第二枚1、2、2、3、3、4,第三枚 7、8、8、9、9、10,第四枚 9、10、11、12、13、14,走棋进行事先约定,二个骰子为一组合,加法选一二组合,减法选一三组合,20以内加法选一四组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走棋和算术启蒙教育的,棋子为小兔、小松鼠各四个棋盘是一个园形运动场(见

图1)棋子布好后,从起跑线出发走一圈进入终点线,甲乙双方按同一方向走棋,双方都需经过对方的起跑线,规则规定,后面的棋子超过前面的棋子(包括并列),则前面的棋子被判回到原起跑线内,重新走棋,这样,走棋时,对方棋子经过已方起跑线时,赶紧走出一棋,紧紧追上,一旦追上,对方棋子被罚回,自己的棋子经过他方时,他方也赶紧出一棋子紧追,这就形成了你追我赶局面,趣味性强,具体走棋是以掷二个骰子的和或差为依据的,家长教孩子走棋时,则大声读出二个骰子的数字,如3+4=7,走7步,1、2、3、4、5、6、7,孩子掷出骰子后帮助他一起读出数字,如2+3=5,让孩子数5步,小朋友与小朋友走棋时也需读出数子,便于互相纠正,幼儿通过耳听、眼看、手动逐步懂得数字大小,加法概念,通过走棋学会算术,小学生走棋,可以熟练运算。
棋子组成与规则组成棋子由园柱体上分别标上小兔、小松鼠图案,二种棋子各四个。
棋盘一个园形的运动场形的图案,在园形的棋盘二端处分别设有起跑线和终点线。
骰子四枚骰子,第一枚数字排列1、2、3、4、5、6、第二枚1、2、2、3、3、4,第三枚7、8、8、9、9、10,第四枚9、10、11、12、13、14。
走棋规则1.按图指定位置布棋,按逆时针方向走。
2.按事先约定,以掷二个数字的和或差为走棋依据。
3.依次轮流走,先掷骰子,后走棋子。
4.4个棋子可以随意走出,不受限止。
5.凡后面的棋子,超过或拼列到前面的棋子,不论乙方还是对方棋,均判为回到原起跑线。
6.四个棋子全部进入终点者为胜。
权利要求1.一种由棋子、棋盘、骰头组成的棋,其特征在于棋子由园柱体上标二种动物各四个,棋盘是一个园形的运动场图形,四个骰子上的数字,分别为(一)1、2、3、4、5、6,(二)1、2、2、3、3、4,(三)7、8、8、9、9、10,(四)9、10、11、12、13、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其特征是棋子是园柱体的,也可以是长方体的,可以在棋子上标上动物,也可以标上人物、数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可以用木料、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幼儿启蒙算术棋。幼儿好动,静不下来,大多数家长感到教孩子学算术难以入手,本实用新型创立了一种把玩与教相结合的棋,使幼儿在玩棋中学会算术。本棋采用小动物作棋子,在运动场式的棋盘上你追我赶,互相打吃,增加儿童兴趣,用特定的骰头配合做算术动儿走棋,学会做算术,低年级小学生走棋,可以达到算得快,算得对。
文档编号A63F3/02GK2042369SQ8921132
公开日1989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3日 优先权日1989年1月3日
发明者杨龙宝 申请人:杨龙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