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球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78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球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体育运动器具,是对现有球拍的改进。现有球拍,包括羽毛球拍、网球拍等,其拍网都采用平面二向织物的平纹组织。用网线编织而成,受力作用时,网线易在网眼内移位,影响了球拍的弹性。而且,拍网中网线长短差异分布明显,导致整个拍网内存在四个弹性最弱区。同时,也限制了球拍的弹性和最大弹性区域面积。由于,拍网在受力作用时各向异性,会影响球拍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大大增加球拍的弹性和最大弹性区域面积,更好地发挥使用者的竞技水平,并延长使用寿命的球拍。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改变现有球拍的拍网编织结构来实现的。拍网按平面三向织物的组织结构,用网线编织而成,其网线相交而成的网眼形状为三角形或六角形。
球拍的拍网采用平面三向织物的结构后,结构稳定,三向网线间的交织点分布均匀合理。由于球拍的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拍框中网线的长度,网线愈大,弹性愈大。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拍网中的三向网线是这样布置的其中一向网线与拍框长轴平行,其余二向网线与长轴方向的网线相交的夹角为60°,这二向网线所相交的夹角也为60°,并使拍网中同向网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由于改变了现有球拍的拍网的网线的编织结构使拍网在受力作用时,各向同性。这样,使拍网的各处弹性差异较小,使现有球拍中存在的四个弹性最弱区不再明显存在。提高使用效果,并延长了球拍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球拍的一种结构的纵面主视图。
图2是球拍中的拍网(3)中交织点的示意图。
图3是球拍中拍框(1)的一种纵面主视图及主视局部剖面图。
图4是球拍的一种编结状态的具体结构图。
在铝合金拍框(1)上钻空眼A1、A2……An-1、An,B1、B2……Bn-1、Bn及C1、C2……Cn-1、Cn,并要使空眼及空眼间的连线满足下列条件(1)A1A2平行A3A4平行……平行An-1AnB1B2平行B3B4平行……平行Bn-1BnC1C2平行C3C4平行……平行Cn-1Cn平行于拍框(3)的长轴方向。
(2)An-1An、Bn-1Bn、Cn-1Cn两两相交的夹角为60°。
根据拍框(1)上的空眼,把尼龙线从拍框(1)上的空眼An,穿入空眼An-1……直至把尼龙线穿入空眼A2和空眼A1。所形成的该向网线为网线(5)。
如图4示,网线(4)、(5)的交织规律是网线(4)在上方,网线(5)在下方,网线(4)和网线(5)绝然分成二层,互相不交织。
然后,把尼龙线从空眼Bn穿入空眼C2,由空眼C2穿入空眼C1……由空眼Cn穿入空眼Cn-1,所形成的该向网线为(6),网线(6)的交织规律是在网线(4)的上方,在网线(5)的下方,如
图1所示。
网线的交织点如图2所示。网线(4)在E处,在网线(5)的上方,在F处在网线(6)的下方,网线(6)在D处。在网线(5)的下方、在F处,在网线(4)的上方。
然后将各向网线拉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拍的拍网(3)便制成。
由于网线(4)、(5)的长度都大于相应的垂直于拍框长轴的间距,而球拍的弹性取决于网线的长度。因此,按上述方法所制成的球拍结构稳定、弹性好,最大弹性区域面积大。
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由拍框(1)、手柄(2)及拍网(3)构成,其特征在于拍网(3)按平面三向织物的组织结构,用网线编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拍网(3)中的一向网线(6)与拍框(1)的长轴平行,其余二向网线(4)、(5)与拍框(1)的长轴方向平行的网线(6)相交的夹角A为60°,网线(4)、(5)相交的夹角B也为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拍网(3)中同向网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拍网(3)中的网线相交而成的网眼形状为三角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拍网(3)中的网线相交而成的网眼形状为六角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球拍。该球拍的特点是在拍网按平面三向织物的组织结构,用网线编织而成。新型球拍中的拍网结构稳定,网线间的交织点分布合理。一向网线与拍框长轴平行,另外两向网线与拍框长轴方向平行的网线相交60°夹角,因此,网线分布合理,有利于拍网的弹性和最大弹性区域面积的提高。
文档编号A63B51/00GK2057594SQ89211390
公开日1990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1989年1月10日
发明者马明华 申请人:马明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