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121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材,尤其涉及一种机体可折迭成一箱形体,各种运动功能机构可隐藏在机体内,且移动使用方便,占据空间小的多功能的运动器材。
目前的运动器材种类繁多,其中,有单功能的和多功能的运动器材,它们在使用上均存在一些缺点单功能的运动器材,虽然结构较简单,但只适用于一种运动,因此要进行多种运动锻炼需采用多部不同功能的运动器材,这不但不经济,而且占据空间大;传统的多功能运动器材,虽可将多种不同的运动功能结合在同一个机体上,但机体的结构非常复杂,因而影响运动空间,使使用受到限制,造成运动时手脚无法舒畅地伸展,而影响运动效果;而且,现有的多功能运动器材体积大而笨重因而移动困难,而且其机构固定,无法拆解收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迭隐藏式的多功能器材,该机体可折迭成一箱体,从而使其占据空间小和移动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隐藏式的多功能运动器材,它可将各种不同运动功能的机构收折隐藏于机体内的适当空间处,使用时可再伸展开,但不受其他运动机构干扰,从而确保各种运动的功能的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折迭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包括一前座体,它包括一前架体和一包覆在前架体外的外壳体,所述前架体的中间设成中空部,其后端部的上方形成一垂直的凹陷部,于所述凹陷部上设有一枢接用的凸耳;一后座体,它包括一后架体和一包覆在后座体外的外壳体,其前端部的上方相对于前架体设有一凹陷部及一凸耳;一枢接杆,置于两凹陷部上方,用以连接前后架体;两组平行并列的支架,所述支架中段部由所述的枢接杆连接,以使支架后段可随后架体翻折,支架上设有众多排列滚筒;两平行并列支架藉助数根轴杆贯穿连接于前、后架体上;一底护板,设于前座体与后座体衔接处的底部上,以使在后座体翻折于前座体上方时,形成一垂直保护面;它于底护板的两侧向上形成弯折边,并于弯折边前方固定一轴杆,所述轴杆的中间固设一被动齿轮,齿轮受一与其相啮合的制动器控制,所述制动器的中心轴固定在后座体内的适当处;该底护板的后侧向上弯折形成一勾扣部;一滑座,其底缘设有凸板,用以深入于前座体的凹槽内,该凸板上设有长形槽孔,利用一插销从前座体的槽口贯穿并插置于长形槽孔上,所述凸板下方设有排列状的滚轮,使滑座可在前座体上滑动位移,该凸板于长形槽孔上方设有排列状的定位圆孔,利用定位元件,可卡制在任一圆孔中,以获得调整滑座位置并定位的功能;两所述藏箱,设于前座体两侧的中空部,该隐藏箱的上方设有一勾扣部,被一设于上方的卡制片卡制,所述卡制片设于一座体内,并受一按钮控制,所述隐藏箱的内缘两侧设有排齿,所述排齿上设有与之相啮合的制动器,当隐藏箱收合时,藉助排齿使制动器反转并呈扭力状态,当勾扣部脱离卡制片时,制动器藉助旋转扭力带动排齿,使隐藏箱顺利推出前座体;该隐藏箱内缘底上设有一鸠尾槽状的滑轨,一伸缩杆设于滑轨上,且可拉起而凸伸在隐藏箱上;一踏板,它于收合时覆盖在后座体上,并由设于前方的按钮控制,当按钮压下时,藉由其锥面推动弹簧柱左移,进而将卡制在槽孔内的卡制柱推开,该踏板以尾端的枢接环体为支点,其前端底缘设有一弹性柱压制在一定位元件的中心柱上,所述定位元件固定在一调整座上,所述调整座位于后座体内,其前端利用轴杆枢接在一底座上,该调整座的底部设有若干倾斜锯齿状的圆弧形定位槽,一枢接在踏板两侧边的U型支撑架,将U型支撑架的底缘横杆卡置在定位槽内。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一、由于它是将各种不同运动功能的机构收折隐藏于机体内的适当空间处,在使用时才使其伸展出来,因此不使用时占空间很小,而使用时亦不会受到其他运动机构干扰,因此比传统的多功能运动器材,更能达到运动之实际功效。
二、前后座体可折迭成一箱体,占据空间很小,并可利用设于前座体的轮架和把手可方便使整个箱体移动,以达到省力便捷的功效。
三、其各运动机构的组合运动,在收合及伸展时,都是利用特殊设计的制动器及定位元件,而无需使用马达或其他电力,即可使其自然缓慢地动作,因此可达到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四、各运动机构在其收合及伸展使用时无需使用任何工具,只需用手轻压顶钮或松开定位元件,因此具有随时随地都能操作自如和省时省力的功效。
现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目的和优点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折迭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的一实施例的展开立体图;图2是
图1实施例的前、后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5是枢接杆的结构及动作剖视图;图6是连结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连结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底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U型架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10~13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定位元件处于定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定位元件处于开放状态时的结构示意
图16是前座体与后座体处于固定状态时的定位装置示意图;
图17是前座体与后座体处于分离状态时的定位装置示意图;
图18是后座体弯折的示意图;
图19是后座体弯折接近前座体时的示意图;图20是后座体弯折在前座体上并定位的示意图;图21是后座体与滑座的定位示意图;图22是把手装置的示意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收合时呈箱形体的示意图;图2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时的示意图;图25是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轮架展开时的动作示意图;图27是滑座的结构立体图;图28是凸耳结构收合时的示意图;图29是凸耳结构凸伸时的示意图;图30是旋转台升起结构的示意图,其虚线部份表示收合后的状态;图31是旋转台与垫块的动作示意图;图32是垫块的控制结构示意图;图33是隐藏箱的定位装置扣合时的示意图;图34是隐藏箱的定位装置开放时的示意图;图35、35A和35B是伸缩杆的外观和其部分结构图;图36是伸缩杆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7是伸缩杆的动作示意图;图38是伸缩杆卡制槽体处于开放状态的剖视图;图39是伸缩杆卡制槽体处于自动扣合时的剖视图;图40是伸缩杆滑座处于扣合状的剖视图;图41是伸缩杆滑座处于未扣合状态时的剖视图42是伸缩杆的剖视图;图43是伸缩杆的卡制定位示意图;图44是卡制槽体伸开的示意图;图45是卡制槽体的定位剖视图;图46是踏板的定位剖示图;图47是调整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8是踏板在调整座上的动作示意图;图49是调整座的动作示意图;图50是踏板与管体的构造剖视图;图51是滑轨的定位装置剖视图;图52是滑座与滑轨定位的剖视图;图53是管体从踏板内伸起的侧视图;图54是管体从踏板内伸起的后视图;图55是控制器管体侧边弯折定位的侧视图;图56是控制器管体侧边弯折定位的后视图;图57是踏脚板展开使用的立体图;图58是转动杆与辅助杆的定位剖视图;图59是转动杆与辅助杆的结合示意图;图60是踏脚板的结构剖视图;图61至63是踏脚板定位的结构示意图;图64是
图1实施例用作跑步机的使用图;图65是
图1实施例用作滑雪机的使用图;图66至67是
图1实施例用作划船机的使用图;图68是
图1实施例用于双手转动的使用图;图69是
图1实施例用于健身脚踏车用的使用图;图70是
图1实施例用于为拉力训练的使用图;图71是
图1实施例用于抓力训练的使用图72是
图1实施例用于脚背柱训练的使用图;图73是
图1实施例用于扭腰盘的使用图。
首先,请参阅
图1,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器材包括前座体1、后座体2、底护板3、滑座4、跑步装置6、隐藏箱7、踏板8,它在展开时可在机体上形成一双轨道跑步机,并有多种功能的机构收合在隐藏箱7、踏板8底下、及滑座4上;后座体2可向前翻折180度后收合在前座体1上方,使其成为箱形体。如图2所示,前座体1包括一前架体11它由外壳体1a(
图1所示)包覆,前架体11的中间为中空部12,用以置放隐藏箱7,其后端部上方形成一垂直的凹陷部13,于凹陷部13上设有一枢接用的凸耳14;后座体2,包括一后架体21,它由外壳体2a(
图1所示)包覆,其前端部上方相对于前架体11也设有一凹陷部23和一凸耳24;一枢接杆22,置于两凹陷部13、23的上方,将前、后架体11、21联结起来,如图3所示,该枢接杆22的两端部设有凹槽221可供前后凸耳14、24嵌入,藉由轴杆15贯穿枢接,并用C型夹16定位;如图4所示,凹槽221前方设有一垂直的凸块222,凸耳14相对于此凸块222形成一垂直凹面141,使枢接杆22与前后架体11、22成180度水平定位;凸耳14的前方形成具有90度垂直面的凸块142;如图3及图5所示,当后架体21向前翻折时,其凸耳24的凸块242便顶住枢接杆22的凸块222,并成90度垂直接触,当枢接杆22向上再弯折90度时,其凸块222便与前架体11的凸耳14的凸块142垂直,以使后架体21准确翻折180度后定位在前架体11的上方,当它展开后,便与前架体11成180度的水平状态,以获得准确定位。
如图2所示,前、后架体11、21藉由枢接杆22连接成一体,其上方设有两组平行并列的支架61,该支架61中段部亦由枢接杆22连接,因此,支架61的后段62亦可随后架体21翻折,该支架61上设有众多排列的滚筒63;该两平行并列支架61藉由数根轴杆15贯穿连接在前、后架体11、21上,并用C型夹16固定。支架61的后段部62的尾端形成一凸体621,凸体621内设有轴孔622,于轴孔622的侧边挖设有一槽孔623,一对调整块64,其中间连接有滚筒63,其前端相对于凸体621形成一凹槽641,一螺杆65将调整块64定位在凸体621上,螺杆65前端设有环沟651,它贯穿轴孔622后,用C型夹624在槽孔623内将螺杆65定位;该调整块64与螺杆65结合处为螺孔642,因此当转动螺杆65时,可使调整块64在凸体621上位移,进而调整环绕在滚筒63上方跑步带60(
图1所示)的松紧。
支架61前方设有两滚筒63a、63b,它们的外侧边分别带动一左、右滑轮66a、66b;左右滑轮66a、66b利用皮带67带动前方的滑轮68a、68b,滑轮68a、68b分别再带动一连结装置5的左转动杆51及右转动杆59,该连结装置5上设有一调整控制器50,与位于滑座4上的控制仪表41连接(
图1所示)。
如图6、7所示,该连结装置5包括一左转动杆51,它由一轴座17(图2所示)支撑定位,其前方设有一轴套511,其上设有螺孔512及螺丝513;一中心轴52,其端部设有凸缘体521,尾端部设有环槽522,可供C型扣523固定;一左回转套53,它可转动套设在中心轴52上,利用螺丝513锁定在左转动杆51的轴套511内,其较大直径的结合端531上设有键槽523及定位键523;一左单向齿轮54,其内设有单向回转装置,其轴孔541嵌套在左回转套53的结构端531上,并利用定位键523固定;一左套体55,藉由螺丝551锁定在右套体58的侧边,其内设有凸出块552,使左套体55卡制在左单向齿轮54的齿沟542上,并受其制动;一右回转套56,它可转动地套设在中心轴52上,其尾端锁定在右转动杆59的轴套591内,其结合端561上设有键槽562及定位键563;一右单向齿轮57,其内设有单向回转装置,其轴孔571嵌套在右回转套56的结合端561上,并利用定位键563固定;一右套体58,其周缘形成槽沟581,用以和控制器50(图7所示)连接使用,其内缘设有凸出块582,使右套体58卡制在右单向齿轮57的齿沟572上,并受其制动;如
图1至8所示,一底护板3,设于前座体1与后座体2衔接处的底部,而当后座体2翻折在前座体1上方时,形成一垂直保护面;于底护板3的两侧向上形成一弯折边31,于弯折边31前方固定一轴杆32,该轴杆32中间固设一被动齿轮33,该齿轮33受一与其相啮合的制动器9控制,该制动器9的中心轴91固定在后座体2内的适当处;该底护板3的后侧向上弯折形成一勾扣部34。
图10至
图13示出制动器9,它包括一齿轮92,其内侧端内缘设有一挡块921,其外侧端内缘设有一定位柱922;一大制动元件93,它套设在齿轮92的内缘内,其前端设有一凸块931,内设轴孔932,于轴孔932内设置一挡块933;一小制动元件94,其内缘为轴孔941,轴孔941内设有凸键942,其前端943为较小直径的圆柱体,并套设在轴孔932内,其上设有凸肋944;一中心轴91,贯穿齿轮92、大制动元件93、及小制动元件94,它固定在机体内适当的定位板95上;一弹簧片96,其内端961固定于中心轴91上,在卷绕后,其外端部962固定在齿轮92外侧端的定位柱922上;一弹簧97,它设于小制动元件94的外侧边,并用C形夹98扣住中心轴91的环槽911内使其定位,并对小制动元件94施加一顶压力。
所述制动器9被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处,用以取代马达与弹簧的功能;在使用前,先将大制动元件93向外侧拉移,此时小制动的元件94亦被迫向外侧移动,利用凸键942在中心轴91的键槽912上的移动,此时大制动元件93的凸块931便脱离齿轮92的挡块921,于是将齿轮92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弹簧片96卷绕到所需的弹力后,再将大制动元件93放松,藉由弹簧97顶压小制动元件94,进而使大制动元件93重新推进套入齿轮92的内侧端;此时齿轮92受弹簧片96的弹力作用因而具有一顺时针方向的预定的转动扭力,它与被动齿轮33(图8所示)相啮合后并受被动齿轮33制动而呈旋紧状态,此时制动器9对被动齿轮33产生一驱动力,被动齿轮33的外部约制力一旦解除,被动齿轮33便即被制动器9扭力驱动。
制动器9利用大制动元件93及小制动元件94的特殊结构可使其约可转动二圈,如
图12所示,当齿轮92正转将近360度时,便被大制动元件的凸块931顶住其挡块921;由于此时的回转角度尚未将被动轮33转到所需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器9还设有一小制动元件94以与大制动元件93衔接,这样,当齿轮92转了将近一圈时便带动大制动元件93在小制动元件94上旋转,于是大制动元件93旋转将近一圈时,被小制动元件的凸肋944顶住其挡块933,又小制动元件94因利用凸键942卡在中心轴91上,因此只会在中心轴91上移动而不会转动,进而使齿轮92不再转动;齿轮92与任何被动齿轮相啮合时,原先存在的扭力会制约作用于齿轮92,使它呈缓慢的自然转动,若没有弹簧片96的弹力作用,则齿轮92会迅速转动。被制动器9所驱动的元件,可实现呈缓慢转动或位移,因而无任何危险性,并获得安全的整体收折或制动。

图1和9所示,后座体2上设有一U型凹沟25,一U型架26嵌置于凹沟25内,其两端部深入后座体2内,并各固设有一被动小齿轮261,小齿轮261与制动器9啮合,制动器9预先调整有一适当的扭力,又因U型架26收合于凹沟25时,藉助小齿轮261的旋转,迫使制动器9反转使之呈旋紧状态,于是制动器9对小齿轮261及U型架26,产生一驱动力,此时,U型架26,藉助一设于后座体2上的卡制片27压制。
图14及
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元件10,它要包括一柱套101,它固定在定位构件100上,其中段处设有圆孔,供设置二钢珠1O11,柱套101的外侧端形成凸缘1012;一中心柱102,它设于柱套101内,其上设有环槽1021,可供钢珠1O11嵌入,其外侧端形成一凸缘1022,一弹簧1023设于凸缘体1022内,并顶压在柱套的凸缘1012上;一调整套103,它设于柱套101的外周缘上,在它与柱套101之间设有一弹簧1031,其前端设有一斜面卡槽1032;如
图14所示,该中心柱102呈凸伸状。
藉助上述各元件的组合,该中心柱102具有定位的功能。当要使中心柱102回收而脱离定位时,只要将调整套103的凸缘体1033向外拉,使卡槽1032移至钢珠1011处,此时中心柱102因受弹簧1023的作用力,向外侧位移,并使钢珠1011脱离环槽1021,并向外侧位移至卡槽1032处,从而脱离定位。

图16所示为前座体1与后座体2用该定位元件10结合的情况。如
图1所示,该定位元件10设于后座体2侧边的凹弧200内,其中心柱102前方固定有一制动板201,该制动板201上形成二个凹陷部202、203;该后座体2的前方设有一凹槽204,凹槽内固设有一定位块205,于定位块205内设有一推杆206,该推杆206中段处套设有弹簧207,后端部枢接有一位于凹陷部202上的滚输208,另与推杆206平行地设置一勾杆209,该勾杆209前端形成勾状210,中段处亦套设一弹簧211,其后端部枢接有一滚轮212顶压在制动板201上;另外,前座体1相对于后座凹槽204,设有一滑槽213,该滑槽213内设有一滑块214,该滑块214近推杆206端为滑轮21 5,近勾杆209端为弹簧216,中间为一卡制孔217,该勾杆209藉助前端的勾状210而卡制在滑块214上,使前、后座体1、2固定。
当要使后座体2向上翻折时,将调整套103向外拉,令制动板201下移,此时,推杆206受到凸面2011的顶压,而向前端位移,并利用其前端的斜面2061压制滑轮215,迫使滑块214略向勾杆209侧移动,使勾杆209的勾状部210脱离卡制,从卡槽217退回,此时,滚轮212亦由A点向后方移至B点,从
图17上看到,此时后座体2的勾杆209脱离前座体1的滑块214,以使后座体2可顺利翻摺;而当后座体2再次展开时,只要将定位元件10推至原位,即可如
图16所示那样,使前、后座体1、2顺利卡制定位。
现请参阅
图18至图20,并同时结合对照
图1,8和9来进一步分析本实用新型的收折动作过程。当后座体2要翻折时,先将卡制片27推开,使U型架26脱离卡制,并藉助制动器9的扭力启动小齿轮261,以迫使U型架26缓慢翻转180度,并顶压在跑步带60上(
图18所示),以防止后座体2翻折时,跑步带60的松脱,使其对跑步带60产生一压制力,该后座体2上方设有弹性凸体28,当后座体2向前翻摺在前座体1上方时,弹性凸体28被压缩在后座体2内;该后座体2后端部设有一卡制槽29,而滑座4前端面则设有一斜体的卡制块42,当后座体2覆盖在前座体1上方时,该卡制块42则嵌套在卡制块29内,使后座体稳固定位,卡制槽29的内部结构以下予以说明。底护板3前端利用轴杆32与前座体1枢接,其后侧向上形成勾扣部34(图8所示),后座体2底面相对于勾扣部34设有一卡勾234,当后座体2顺利翻折至前座体1上方时,该勾扣部34恰可与卡勾234相扣定位,使底护板3成垂直状(如图20),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便成为一箱体状。
图21是卡制槽29部分的剖视图,如前所述,当后座体2顺利翻折在前座1上方时,是利用滑座4前端面的卡制块42嵌入卡制槽29而使后座体2定位的,当后座体2展开时,按压一设于后座体2侧边的按钮291,该按钮291前方形成锥状面2911,它可推动一受弹簧292顶压的制动杆293,使其向后方凸伸,并以使卡制块42向滑座内的空间421移动,该卡制块42亦被一弹簧422顶压,因此当按钮291藉由弹簧2912推回原位时,该卡制块42便回到原位,而此时,该后座体2因受到弹性凸体28(如
图19所示)的弹力,已呈一渐开状,该卡制槽29亦已脱离卡制块42,这样即可使后座体2顺利翻折展开成如
图1所示状态。
现请参阅图22至图24,该前座体1前端面设有凹槽190,作为收藏一把手191的空间,该把手191利用端部固定的小齿轮1911与一制动器9相啮合,因此不使用时它收摺在凹槽190内,如果使用时,只须将其轻轻拉开,即可如图24所示,那样使箱型体移动,放手后,该把手191藉助制动器9的扭力便缓慢回收;该前座体1底端设有隐藏式轮架192,在不使用时它收藏在前座体1内。请继续参阅图25及图26,如图所示,该轮架192的前端部设有转轮193,而后端部藉助固定的小齿轮192与制动器9相啮合,当轮架192收合时迫使制动器9反转以形成扭力,轮架192中间设有U型架194,利用一卡制片195压制定位,当轮架192放下时,只须将卡制片195推开,则制动器9的扭力即可将轮架192翻转180度,即成为使用状态,如图23及图24所示。
请参阅图27,如图所示,该滑座4的底缘设有凸板43,可深入于前座体1的凹槽143内,该凸板43上设有长形槽孔431,利用一插梢432从前座体1的槽口433贯穿并插置于长形槽孔431上,该凸板43下方设有排列状的滚轮434,以使滑座4可在前座体1上滑动位移,该凸板43于长形槽孔431的上方设有排列状的定位圆孔435,利用定位元件10,可卡制在任一圆孔435中,以获得调整滑座4位置并定位的功能。该滑座4侧边设有一按钮44,当顶压按钮44时,隐藏于滑座4内的两凸耳45会出来。如图28和29所示,该对凸耳45的内侧设有一凹陷部并在其上形成排齿451,该对凸耳45的排齿451呈对应状并位于滑槽452内,在两排齿451间装设制动器9以分别与它们相啮合,以对两排齿作用一顺时针的扭力;但因有一钢珠453卡制在凸耳45的第一道凹圆454中,所以凸耳45呈收摺状,当按压按钮44时,钢珠453上方的压块456便移开,于是钢珠453对第一道凹圆454的压制力消失,于是原先被反转的制动器9顺时针方向转动,将两凸耳45向两侧伸开,如图29所示,当凸耳45伸开后,该钢珠453又卡制在第二道凹圆455上,使凸耳45固定位。当凸耳45再度被收合时,又反时针方向带动制动器9旋紧以呈现扭力状态,并恢复到如图28所示的定位状。凸耳45的功能将在下文说明。
请参阅图27及图30,该滑座4上方设有一旋转台46,它由一设于滑座4侧边的定位元件10定位,该滑座4内部设有一座体461,座体461内设有一可上下升降的升降块462,于滑块462中间设有一弹簧463,在该升降块462上方设有一旋转套体464,它通过钢珠465与滑块462上方接触,旋转台46利用一轴杆466锁定在旋转套体464上方,并使旋转套体464可在升降块462上方转动,在凸座4621的外周缘上设有一挡块4622,而该旋转套体464亦设有一较长的端部4641,以使旋转体464的旋转不超过360度而避免危险;该旋转台46底部与座体461间设有一弹簧467,以使转动的旋转台46有一回复拉力,当旋转台46不使用而回置到滑座4内时,有一定位点。另外,该旋转台46不使用时是被压制固定在滑座4内,如图27所示,在使用时便如图30所示,只须将定位元件10的调整套103拉开,由中心柱102从座体461上移出,升降块462受弹簧463的弹力而上升,使得旋转台46浮升在滑座4的上方,此时再将定位元件10按回原位,使中心柱102顶住升降块462底部4623,便可成为坐椅式扭腰盘使用;该旋转台46上方设有垫块47,它平贴覆盖在旋转台46的凹槽460内,以作坐垫使用,在需要使用坐垫时,可按压按钮471(图27和32所示),该按钮471设成三段式,即先触动设于旋转台46内的第二道按钮472,再由第二道按钮472触发位于垫块47内的第三道按钮473,其中第二道按钮472与滑座4并未连接扣合以使旋转台46的升降可由前述的定位元件10单独控制,而不是由按钮471控制;第二道按钮472在此仅作中间传递用,以便它受到按钮471推动时可将卡制在旋转台46槽孔468内的第三道按钮473推开,使垫块47脱离旋转台46的卡制;如图31所示,一设于旋转台46后侧的制动器9,由于此时的压制力已解除,它便顺时针方向旋转,藉由扭力将扩垫块47翻开成一背垫,以获得靠背的功能。
设于前座体1内的隐藏箱7构造,请参照
图1、33、34和35,该隐藏箱7的上方设有一勾扣部701,它被一设于上方的卡制片702卡制,该卡制片702设于一座体703内,并由一按钮704控制,当按钮704压入时,卡制片702被压挤下移,使设于卡制片702前端的卡槽7021下移,隐藏箱7的勾扣部702便脱离卡制,并向外侧移出(如图34),当按钮704松开时,卡制片702藉助弹簧705又回复原位,此时如将隐藏箱7推回前座体1内,则其勾扣部701穿过卡槽7021后,又被卡制片702固定,由此控制隐藏箱7的开启或定位。
如图35所示,隐藏箱7的内缘两侧设有排齿706,该排齿706上设有制动器9相啮合,当隐藏箱收合时,藉由排齿706使制动器9反转并使之呈扭力状态,当勾扣部701脱离卡制片702时,制动器9藉由旋转扭力带动排齿706,使隐藏箱7顺利推出前座体1。隐藏箱7内缘底上设有一类似鸡尾槽的滑轨707,一伸缩杆7A于滑轨707上,可拉起而凸伸在隐藏箱7上;如图35和36所示它包括有一滑座71,其底部设有一卡槽711,它可在滑轨707内滑移,该卡槽711前端设有一卡勾712及弹性凸柱716,滑座71上方为结合凸缘体713,其内设有轴孔714,可供轴杆715穿套;一U型座72,其上方的两侧边板设有一方形孔721及一圆形孔722,其底端向下设有两平行的凸耳723用于嵌套在凸缘体713上,并利用轴杆715穿套定位;
一中心杆73,其前端为螺纹731,而后端部有一方型块732,可嵌入U型座72的方形孔721内,一椭圆形调整钮733锁定在螺纹731上,并可调整U型座72的松紧;一转动体74,其上设有轴孔741,用中心杆73定位在U型座72上而可前后转动,其两侧边设有刹车片742,通过U型座72侧边的调整钮733,可控制转动体74的紧度,转动体74上方形成一结合用的凸体743,凸体743侧边设有螺孔744及螺钉745;一卡制槽体75,其上设有方形孔751,它可套在凸体743上,其卡槽752内设有方形槽753,以供一扣环754套入,该扣环754利用一定位体755从卡制槽75底部向上穿过扣环754的槽孔7541并用C型扣7542而将扣环754固定在卡槽752内,使槽孔7541露出一半孔有卡槽752上面,以便它可与前述的卡勾712进行勾合。
该卡制槽体75的侧边设有一制动杆756,如图38及图39所示,该制动杆756设有一倾斜锥面7561,当制动杆756受按压时,倾斜锥面7561向右移,迫使定位体755上升,连带地使扣环754上升呈开放状,而当制动杆756藉由弹簧757的弹力而回复原位时,定位体755受弹簧7551的弹力而向下移,此时扣环754回收到原来的位置。
一外方管76,其侧边与凸体743的螺孔744相对应处设有圆孔761,它套在凸体743上利用螺钉745锁定后,将卡制槽75固定在凸体743上,其外周设有弹簧762;数根伸缩方管77,可伸缩地收合置于外方管76内,其最上层的伸缩方管77内收合一上圆杆771,该上圆杆771系为活动式,其底部再与一下圆管772枢接,以使上圆杆771抽出后,可向外或向内转动,请配合参看图42,如图所示,该下圆杆772的外缘设有螺纹7721,并套设有一螺套773,当上圆杆772收合时,该螺套773就向上转动,并深入衔接部7711外周卡制,使上圆杆771与下圆杆772呈直线状,而当上下圆杆771、772抽出伸缩管77时,可将螺套773向下转动,使衔接部7711脱离卡制而可向外或向内弯折90度呈水平状,再将螺套773向上转动,使其紧迫衔接部7711,以使上圆杆7711弯摺定位,而成为一握把或扶手;一套管78,它套设在外方管76的下半部,其上端部有一摺边凸缘781,套管78外周套设有弹簧782,并顶压一活动套环783于凸缘781下,该套环783如图35A所示,其外侧边设有一卡制片7831,可与由滑座4两侧伸出的凸耳45连接以使整个伸缩杆7A定位;一拉力缸79,它设于伸缩杆7A的侧边,其底端的枢接部791的为与一小U型座792连接,而小U型座792又枢接在一卡座793上,该卡座793底部亦设有一卡槽7931可套入卡制槽体75的卡槽752内,由于该小型U型座792与U型座72及卡座793与滑座71的结合方式相同,在此无需进一步说明。该拉力缸79上方的伸缩轴794的前方形成枢接部7941与一定位在伸缩方管77上的套环795的凸耳7951枢接;如图35B所示,该伸缩轴794位于拉力缸79内,底端设有固定板7940,其上设一弹簧796,使其可在拉力缸79内实现弹性位移。
藉助上述构件的组合,该伸缩杆7A,在不使用时可收合并置于隐藏箱7内,待使用时再取出使用,因此所占空间较小。图37至图43所示为伸缩杆7A的收合及展开使用及其内部构造。
如图37所示,伸缩杆7A不使用时呈水平状而置于隐藏箱7内,滑座71移置于滑轨707的最右边,上圆杆771的端部被一弹性卡梢708卡制定位,当把卡梢708的拉柄7081拉开时,则整个伸缩杆7A可以U型座72为中心,以转动体74为支点向上翻起90度,随即按压制动杆756,使滑座71脱离卡制,于是将滑座71向左移至最左边,并将伸缩方管77抽拉出来,即如虚线所示的使用情形。滑座71在滑轨707上的定位情形,与拉力缸79的卡座793在卡制槽体75内的定位结构相同。现请参阅图38、39并同时结合图40及图41,该滑座71前后端所设的卡勾712呈一斜面状,因此当顶触扣环754半露的槽孔7541时,即可迅速使卡勾71 2嵌入定位,如图40所示,此时在侧边的弹性凸柱716被压缩在滑座71内;当滑座71右移时,只须按压制动杆(756),则扣环(754)升起刹那间如图38及41所示,弹性凸柱716将滑座71向右推移,使卡勾712脱离卡制,当滑座71移动至右边时,其定位方式相同,在此无需进一步说明。
如图42和43所示为伸缩杆7A的内部构造,位于外方管76内的每一伸缩方管77,其底部固定有一与其相同宽度的方形滑块774,且下圆杆772底部亦连接一方形滑块774,该滑块774内设有一弹性圆头卡梢775,每一伸缩方管77的上方侧边设有定位孔776,而外方管76则有数个定位孔776,当伸缩方管77拉起时,该滑块774亦随着被拉起,俟滑块774到达各方管顶部时,该弹性圆头卡梢775则凸伸于定位孔776内,以达到定位的目的,而外方管76设有多个定位孔776,可供调整伸开时的高度,以利不同身高者使用,当伸缩杆7A收缩时,只需轻压弹性圆头卡梢775,使其圆弧端7751回收,此时各伸缩方管77藉由手轻轻压下滑落回原位,操作非常便捷。

图1及图44,后座体2的两侧边各设有一卡制槽体75a,其内部结构与前述供拉力缸79的卡座793固定的卡制槽75相同,其上设有一卡槽752a而卡槽752a的前端为固定板751a所封闭,而且底边的制动杆756a于控制卡槽752a内的扣环呈开放状或关闭状,这在前文已述,该卡制槽体75a连接在一排齿900上,该排齿900与制动器9相啮合,可在滑槽901内位移,该卡制槽体75a的内侧设有一卡勾902,该卡制槽体75a的伸出受设于其上方的按钮903控制,如图45所示,该卡制槽体75a被收合在后座体2内时,迫使制动器9反转并使之呈扭力状态,这样,该卡勾902穿过制动片904的槽孔9041,因制动片904被弹簧905的弹力而向上紧扣,以致于卡勾902被制动片904固定,当卡制槽体75a伸开时,只须触碰按钮903,利用按钮的斜面9031推动制动片904下移,这样使卡勾902脱离槽孔9041,此时排齿900受到制动器9的扭力而向外滑移,进而使得卡制槽体75a顺利推出。该卡制槽体75a的目的是专供拉力缸79底部的卡座793嵌套定位用,因该拉力缸79配合伸缩杆7A作不同运动功能时,该拉力缸79的卡座793可移至卡制槽体75a上固定,达到多功能的目的。

图1及图46所示,该踏板8在收合时覆盖在后座体2上,并由设于前方的按钮800控制,当按钮800压下时,藉助其锥面801推动弹簧柱802左移,进而将卡制在槽孔803内的卡制柱804推开,于是踏板8的前端脱离后座体2,而向上轻轻弹起,如图47所示,该踏板8以尾端的枢接环体805为支点,其前端底缘设有一弹性柱806压制在定位元件10的中心柱102上,当踏板8脱离卡制(如图46所示),弹性柱806利用本身的弹力进而将踏板8弹升在后座体2表面,利用手可将踏板8掀起至一适当角度。该定位元件10固定在一调整座81上,该调整座81位于后座体2内,其前端利用轴杆811枢接在一底座812上,以使调整座81的后端可依需求向上升起一高度(如图49所示)。调整座81底部设有若干倾斜锯齿状的圆弧形定位槽813,一枢接在踏板8两侧边的U型支撑架814,当踏板8掀起时,可依踏板8需的倾斜角度,选择适当的定位槽813,将U型支架杆814的底缘横杆8141卡置在定位槽813内,此时该定位元件10呈关闭状,中心柱103深入调整座81内,并压制一位于调整座81上方的制动板815,迫使该制动板的前后底缘的凸块8151压制一位于定位槽813底部的U型座816上方所设的滚轮8161,该U型座816前后两端设有弹簧8162,该U型座816内缘藉由弹簧817压制一定位板818,使该定位板818向下有顶压力将U型支撑架814的横杆8141有效压制在定位槽813上,而避免发生跳脱。
如图48所示,当踏板8收合时,先将U型支撑架814的底缘横杆8141自定位槽813内脱离,于是,调整定位元件10呈开放状,该中心柱1023即升起,以使制动板815藉由弹簧8152弹力而右移,凸块8151右移后,使U型座816的滚轮8161不再受压制,该U型座816藉由弹簧8162的弹力而升起,于是U型座816从定位槽813底部升高,进而将U型支撑架814自定位槽813脱离,并滑移至前方,又当踏板8收合覆盖在后座体2时,该弹性柱806压制到中心柱1023,使其恢复关闭,中心柱1023即下移,迫使制动板815再左移,进而再将U型座816压回定位槽813底部,如图47所示,此时踏板8就完全收合在后座体2上。
如图50所示,踏板8的底部设有一与位于隐藏箱7内相同的滑轨(如图35的707所示)821,一滑座822藉助其T型卡槽8221可在滑轨821内位移滑动,该滑轨821前后端侧边亦设有控制该滑座822定位用的制动杆823,如图51和52所示,该制动杆823不使用时未被按压,定位体824拉引扣环825,使扣环825半露的槽孔8251凸伸在滑轨821内,以使T型卡槽821前后端呈斜面状的卡勾8221、8222嵌入扣合,当滑座822定位于滑轨821的下端板8211时,位于滑座822后端的弹性凸柱8223被压缩而收合,当按压制动杆823时,扣环825呈开放状,于是滑座822藉助弹性凸柱8223的弹力位移使卡勾8222脱离扣环825的卡制,而可顺利移至滑轨821的上端板8212;上述部分详细构造与图35至图41所揭示的构造相同,滑座822上固定一与滑轨821平行的管体83,该管体83内设有一长杆831及一弹簧832,该弹簧832的底部顶压在长杆831底缘的凸体8311上,以使长杆831有一向下的弹压力;该管体83上方设有一盖体833,该盖体833上方为方形槽8331,又该长杆831凸伸于盖体833上方固设有一座体834,该座体834下方设有方形凸体8341可嵌卡在方形槽8331内,使座体834定位,该座体834可向上拉高后旋转90度,然后再嵌卡在方形槽8331内定位,以改变座体834方向。
如图53及图54所示,当踏板8掀起,并利用U型支撑架814固定位移时,该管体83可向上拉升,于是滑座822就由滑轨821的下端板8211(图52所示)而上移至上端板8212处并定位;该座体834的侧边藉由一活叶元件8342而连接有一控制器,84,该控制器84收合时,它弯折在管体83侧边,而可隐藏收折在踏板8底部内。
如图35及图56所示,座体834的上方设有一卡制槽8343,卡制槽8343内设有一扣环8344,该扣环8344受一弹性按钮8345制动;该控制器84底缘设有一弹性柱841,相对于卡制槽8343之上设有一卡勾842,当控制器84由管体83的侧边以活叶元件8342为支点向上翻转180度后,藉助卡勾842穿套在卡制槽8343内的扣环8344而定位,当控制器84恢复原位时,只须压下按钮8345,扣环8344即向右移,使卡勾840脱离卡制,并藉由弹性柱841的弹力,使卡勾842离开卡制槽8343。控制器84翻摺固定在座体834时,呈侧面状态,因此还无法使用,如图50所示,该座体834下方为方形凸体8341,可在盖体833的方形槽8331内改变方向,于是如图57所示,当底座834拉起并在盖体833向上旋转90度后,该控制器84亦随着旋转90度,成为使用状态。
如图57所示,该控制器84的两侧为转动轴843,该转动轴843设有枢接头8431可与一辅助杆85的枢接端部850衔接,利用一枢接元件851连接;请同时参阅图58、59,如图所示,该辅助杆85的两端部为螺纹852,其上设有可调整的螺套853的前端部8531套入转动杆843的枢接头8431时,则辅助杆85成水平固定,而当螺套85紧迫在枢接头8431外侧时,辅助杆85系与转动杆843呈垂直固定,藉助变化辅助杆85与转动杆843的固定方向,还可调整辅助杆与一踏脚板86的固定方向。
如图60所示,该踏脚板86由两块呈U型状的弹性体861、862相对套接而成,其中较宽弹性体861的外侧板8611内缘设有槽孔8612,而较窄弹性体862的内侧板8621系设在外侧板8611的内缘,以使两弹性体861、862被压缩,且内侧板8621可在槽孔8612上位移;两弹性体861、862定位在一轴套863上,其间设有若干弹簧864,以使被压缩后的弹性体861、862可恢复原状,该轴套863套在一固定杆87上,该固定杆87枢接头871与辅助杆85的枢接头850衔接;固定杆87上设定位凸缘872,及接近定位凸缘处设有上下两对称凹圆873及一环沟874;两对称凹圆873内置有两钢珠8631,钢珠8631被一设于轴套863外周的滑套865定位,滑套865的内侧受到一弹簧866的推力而顶靠在外侧的C型扣867上,另外,滑套865的外侧面设有凹槽8651;如图60所示,轴套863可在固定杆87上旋转。
如图61所示,当轴套863靠近定位凸缘872时,其上的钢珠8631被滑套865压制在对称的两凹圆873内,此时轴套863被固定在固定杆87上而无法转动,亦即踏脚板86成固定状,无法像一般的踏脚板转动。
如图62所示,当滑套865向内侧位移压缩弹簧同时使轴套863拉离定位凸缘872时,使滑套865的凹槽8651位于钢珠8631上方,于是钢珠8631脱离凹圆873,而向环沟874移动。
如图63所示,当轴套863把钢珠8631移至环沟874后,使滑套865放开,则弹簧866将滑套865顶至C型扣867,此时钢珠8631被定位在环沟874内,于是轴套863可在固定杆87上转动,恢复到如图60所示的状态。
现进一步将这种多功能运动器件的动作过程说明如下为使左、右两轨道能独立运转而不相互干扰,本实用新型采用连结装置5来计算左右脚的跑步里程数,如
图1、图2和图6所示,该右转动杆59以轴座18为支撑定位点,并与右轨道连动,当右轨道运转时,便带动右转动杆59旋转,该中心轴52空转不具有传动功能,使轴套591带动右回转套56在中心轴52外旋转,进而带动右单向齿轮57正转,而正转之右单向齿轮57因卡制在右套体58的内缘凸出块582上,因此迫使右套体58转动;右套体58装设在一控制器50内,该控制器50藉由导线与控制仪表41(
图1所示)连接,因此可以从控制仪表41上显示跑步里程数,该控制器50可用目前市售的控制器,亦可使用申请人已获台湾的实用新型69194号专利的“健身的可调式多功能控制器”;该控制器并已获得美国第5,108,091号专利。本实用新型的右套体58,为习用的控制器的转动盘,它藉助右套体58外周缘的槽沟581,可供控制器50内的刹车带501围绕,并具有控制右套体58负载(阻力)的功能。当右轨道运动时,该右转动杆58、右回转套56、右单向齿轮57及右套体58绕中心轴52的旋转中心轴线相对中心轴52转动,进而控制其运动量负载(阻力)及计算跑步里程数;此时,左转动杆51、左回转套53静止不动,由于左脚抬高,所以左边轨道并不运转;但此时左套体55因固定在右套体58的侧边而跟着转动,并带动左单向齿轮54空转,亦即当右轨道运动时,并不会干扰到左轨道的运转,因左、右回转套53、56是采用公共中心轴52,而并未连接在一起,因此它们的运动是独立的;反之,当左轨道运动时,便带动左转动杆51、左回转套53、左单向齿轮54及左套体55正转,同样,由于该左套体55固定在右套体58的侧边,因此,带动右套体58正转,于是控制器50亦可测得在轨道的跑步里程数,并可将其与右轨道的跑步里程数累积相加,而显示在控制仪表41上;当右套体58被左套体55带动时,其内的右单向齿轮57亦会跟着转动,但其相对于右回转套56反转,所以是空转,并不会干扰右回转套56及右转动轴59。
从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该中心轴52衔接左右两端的机构,使其同一在中心线上,但其左右两端的机构却是分别受左右轨道运转所控制,因此并不会相互干扰,这是藉助该特殊连结装置5才使跑步机上可形成两条轨道,并使左、右脚的跑步不受到另一脚惯性作用力的干扰,而获得犹如在地面上跑步的同样功效,并可防止身体的倾斜。
综上所述的构造,这种折迭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在同一机体内可具有跑步机、滑雪机、划船机、踏脚健身车、腕力训练器、脚力训练器及扭腰盘等多种功能;现分别将它们的使用情况说明如下如图6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后座体2展开后,即成为一跑步机,如
图1所示者,这是最基本的功能,此时隐藏箱7可视需求,藉助按钮704使其由前座体1的两侧伸展开来,并将伸缩杆7A自隐藏箱7内掀起,其取出方式如图35,36,37所示,该伸缩杆7A收合时,横置于隐藏箱7内,它以如前文所述的方式,将其自隐藏箱7内掀起,并藉由其上的卡制片7831(图35A示)与由滑座4两侧伸展出来的凸耳45连接,使整支伸缩杆7A垂直定位,如图64所示,一般说,其作为跑步用时无需使用伸缩杆7A,但对于老弱妇孺,即可利用该上方弯摺的上圆杆771做为扶持的工具,以增加其安全性;该伸缩杆7A,如图43所示,可利用外方管76上的定位孔776调整高度,以利不同身高者使用,另外,跑步的里程数及负载可调整,可如图6,7所示,连结装置5及调整控制器50,由在滑座4上的控制仪表41显示及调整(参照
图1)。
如图65所示,该滑座4侧边的凸耳45如果不伸出与伸缩杆7A的卡制片7831连接,则该伸缩杆7A可以U型座72为中心点(参照图35至37)前后位移,而使用者双脚平踏在跑步带60上,双手则握住上圆杆771,形成滑座的动作;这样,本实用新型即可作为一标准的滑雪机使用。
如图66,6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7A从隐藏箱7掀起时,将拉力缸79的卡座793(图35所示)从卡制槽体75拉出,然后与设于后座体2的卡制槽体75a(图45)固定;并且将滑座4的垫块47掀起成为靠背,松开定位元件10,滑座4可在凹沟143内前后滑移(图27);另外,将踏板8掀起,利用U型支撑架814调整适当斜度(图47、48),此时,使用者即可作划船运动,这时伸缩杆7A用双手前后移动,而位于伸缩杆7A上的环套795,则随着伸缩杆7A及拉力缸79的位移角度,而上下位移滑动,并压挤弹簧762,在使用者作划船动作用力向后拉时,同时承受拉力缸79及弹簧762的阻力(负载),而其所形成的阻力由前向后,随着弹簧762被压缩而增加,并在接近中心线C时达到最大负载,此与实际的划船受力情形完全相同,此为一般习用划船器,只是由拉力缸79的提供的平均阻力不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划船运动结构,更具有实质功效。
如图68,69所示,当管体83自踏板8底缘拉起,并将控制器84调整定位后(如图57所示),该对踏脚板86可提供双手作旋转运动,亦可提供双脚进行踩踏运动。
如图70所示,该控制器84两侧的辅助杆85,可如图58,59所示的构造,利用螺套853来调整定位,使其呈相对平行状,此时脚踏板86提供双手拉持之用,而位于管体83内的长杆831(图50)的上套设有弹832,以便于双手拉动时,提供一弹力负载,使用者可作拉力训练。
如图71所示,该控制器84两侧的辅助管85可调整同为水平状,该踏脚板86此时可提供使用者抓力训练,如图60所示,该踏脚板86由两块呈U型状的弹性体861、862套接而成,其内设有弹簧864,这样,即可为一良好的抓力器。
如图72所示,该踏脚板86,可藉助图61至63所示的构造,调整为固定状而不旋转,以供脚背向上施力,形成一种脚力训练器。
如图73所示,本实用新型收合时呈一箱形体,当松开定位元件10时(图30所示),位于滑座4上方的旋转台46脱离卡制而升起,并可作360度内的旋转动作,犹如扭腰盘的功能;此时,伸缩杆7A可提供使用者扶持,更增加其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前座体,它包括一前架体和一包覆在前架体外的外壳体,所述前架体的中间设成中空部,其后端部的上方形成一垂直的凹陷部,于所述凹陷部上设有一枢接用的凸耳;一后座体,它包括一后架体和一包覆在后座体外的外壳体,其前端部的上方相对于前架体设有一凹陷部及一凸耳;一枢接杆,置于两凹陷部上方,用以连接前后架体;两组平行并列的支架,所述支架中段部由所述的枢接杆连接,以使支架后段可随后架体翻折,支架上设有众多排列滚筒;两平行并列支架藉助数根轴杆贯穿连接于前、后架体上;一底护板,设于前座体与后座体衔接处的底部上,以使在后座体翻折于前座体上方时,形成一垂直保护面;它于底护板的两侧向上形成弯折边,并于弯折边前方固定一轴杆,所述轴杆的中间固设一被动齿轮,所述齿轮受一与其相啮合的制动器控制,所述制动器的中心轴固定在后座体内的适当处;该底护板的后侧向上弯折形成一勾扣部;一滑座,其底缘设有凸板,用以深入于前座体的凹槽内,该凸板上设有长形槽孔,利用一插销从前座体的槽口贯穿并插置于长形槽孔上,所述凸板下方设有排列状的滚轮,使滑座可在前座体上滑动位移,该凸板于长形槽孔上方设有排列状的定位圆孔,利用定位元件,可卡制在任一圆孔中,以获得调整滑座位置并定位的功能;两隐藏箱,设于前座体两侧的中空部,该隐藏箱的上方设有一勾扣部,被一设于上方的卡制片卡制,所述卡制片设于一座体内,并受一按钮控制,所述隐藏箱的内缘两侧设有排齿,所述排齿上设有与之相啮合的制动器,当隐藏箱收合时,藉助排齿使制动器反转并呈扭力状态,当勾扣部脱离卡制片时,制动器藉助旋转扭力带动排齿,使隐藏箱顺利推出前座体;该隐藏箱内缘底上设有一鸠尾槽状的滑轨,一伸缩杆设于滑轨上,且可拉起而凸伸在隐藏箱上;一踏板,它于收合时覆盖在后座体上,并由设于前方的按钮控制,当按钮压下时,藉由其锥面推动弹簧柱左移,进而将卡制在槽孔内的卡制柱推开,该踏板以尾端的枢接环体为支点,其前端底缘设有一弹性柱压制在一定位元件的中心柱上,所述定位元件固定在一调整座上,所述调整座位于后座体内,其前端利用轴杆枢接在一底座上,该调整座的底部设有若干倾斜锯齿状的圆弧形定位槽,一枢接在踏板两侧边的U型支撑架,将U型支撑架的底缘横杆卡置在定位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包括有一齿轮,其内侧端缘设有一挡块,而外侧端内缘设有一定位柱;一大制动元件,它套设在齿轮的内缘,其前端设有一凸块,其内为轴孔,于轴孔内设有挡块;一小制动元件,其内缘为轴孔,轴孔内设有凸键,其前端为较小直径的圆柱体,并套设在轴孔内,其上并设有凸肋;一中心轴,它贯穿齿轮、大制动元件和小制动元件,并固定在机体内适当的定位板上;一弹簧片,其内端部固定于中心轴上,经卷绕后,其外端部固定在齿轮外侧端的定位柱上;一弹簧,它设于小制动元件的外侧边上,藉助C型夹扣住中心轴的环槽,使其定位和对小制动元件形成一顶压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元件包括有一柱套,它固定在定位构件上,其中段处设有圆孔以供两钢珠置入柱套的外侧端形成凸缘;一中心柱,它设于柱套内,其上设有环槽,可供钢珠嵌入,其外侧端形成一凸缘,一弹簧设于凸缘体内,并顶压在柱套的凸缘上;一调整套,它设于柱套外周缘上,在它与柱套之间设有一弹簧,其前端设有一斜面卡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有一滑座,其底部设有一可在滑轨内滑移的卡槽,所述卡槽前后端设有一卡勾及弹性凸柱,所述滑座上方为结合凸缘体,其内设有轴孔,可供轴杆穿套;一U型座,其上方两侧边板设有一方形孔及一圆形孔,其底端向下设有两平行的凸耳,可嵌套在凸缘体上并利用轴杆穿套定位;一中心杆,其前端为螺纹,而后端部设一方型块,可嵌入U型座的方形孔内,一椭园形调整钮锁定在螺纹上,并可调整U型座的松紧;一转动体,其上设有轴孔,藉助中心杆定位在U型座上而可前后转动,其两侧边设有刹车片,藉由U型座侧边的调整钮,可控制转动体的紧度,转动体上方形成一结合用凸体,而凸体侧边设有螺孔及螺钉;一卡制槽体,其上设有方形孔可套在凸体上,而其卡槽内设有方形槽,可供一扣环套入,该扣环利用一定位体从卡制槽底部向上穿过扣环的槽孔并用C型扣,将扣环定位在卡槽内,以使槽孔露出一半孔在卡槽的上面,供与前述的卡勾勾合;一外方管,其侧边与凸体螺孔的相对应处设有圆孔,它套在凸体上利用螺钉锁定后,以将卡制槽固定在凸体上,其外周设有弹簧;数根伸缩方管,伸缩收合置于外方管内,其中最上层的伸缩方管内收合一上圆杆,所述上圆杆为活动式,其底部与一下圆管枢接,以使上圆杆在抽出后,可向外或向内转动;一套管,它套设在外方管的下半部,其上端部有一折边凸缘,套管外周套设有弹簧,并顶压一活动套环于凸缘下,该套环的外侧边设有一卡制片,可与由滑座两侧伸的凸耳连接,以使整根伸缩杆定位;一拉力缸,它设于伸缩杆的侧边,其底端的枢接部与一小U型座连接,而小U型座又枢接在一卡座上,该卡座底部还设有一卡槽可套入卡制槽体的卡槽内,所述拉力缸上方的伸缩轴的前方形成一枢接部与一定位在伸缩方管上的套环的凸耳枢接,所述伸缩轴位于拉力缸内,其底端设有固定板,其上套设有弹簧,使其可在拉力缸内作弹性位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该后座体上设有U型凹沟,一U型架置于凹沟内,其两端部深入后座体内并固定有一被动小齿轮,该小齿轮与一制动器相啮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体的两侧边各设有一卡制槽体,所述卡制槽体连接在一排齿上,所述排齿与制动器相啮合,可在滑槽内位移,所述卡制槽体的内侧设有一卡勾,所述卡制槽体的伸出受设于其上方的按钮所控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体的侧边的凹弧内设有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的中心柱前方固定有一制动板,所述制动板上形成两凹陷部;后座体的前方设有一凹槽,凹槽内固设有一定位块,于定位块内设有一推杆,所述推杆中段处套设有弹簧,后端部枢接有一滚轮位于凹陷部内,与推杆平行地设有一勾杆,所述勾杆前端形成勾状,其中段套设有弹簧,其后端部枢接有一滚轮顶压在制动板上;另外,前座体相对于后座凹槽处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前端为滑轮,后端为弹簧,中间为一卡制孔,所述勾杆藉从前端的勾状卡制在滑块上,以使前、后座体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体上设有弹性凸体,后端部设有卡制槽,可与滑座前端面的斜体卡制块扣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两侧设有可收合的一对凸耳,所述一对凸耳的内侧设置一凹陷部,于凹陷处形成排齿,所述一对凸耳的排齿呈相对地并位于滑槽内,在两排齿间装设啮合的制动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上方设有一旋转台,它利用一设于滑座侧边的定位元件定位,该滑座内部设有一座体,座体内设有一可上下升降的升降块,于滑块中间设有一弹簧,所述升降块上方设有一旋转套体,藉助钢珠它与滑块的上方接触,所述旋转台利用一轴杆锁定在旋转套体上方,并可使旋转套体在升降块的上方转动,所述凸座的外周缘上设有一挡块,所述旋转套体还设有一较长端部;所述旋转台底部与座体间设有一弹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该踏板的底部设有一滑轨,可供一具有T型卡槽的滑座位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卡槽的滑座上固定有一与滑轨平行的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一长杆及一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顶压在长杆底缘的凸体上,以使长杆有一向下的弹压力;所述管体上方设有一盖体,所述盖体上方为方形槽,所述长杆凸伸于盖体上方固设有一座体,所述座体下方设有方形凸体以嵌卡在方形槽内,使座体定位,座体可向上拉高后旋转90度,然后再嵌卡在方形槽内定位。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隐藏式多功能运动器材包括一前座体、一与前座体连接并可翻摺在其上方的后座体、一可在前座体上位移的滑座、两个位于前后座体上的平行轨道、设于前座体两侧的隐藏箱和设于后座体上方的踏板;各种不同运动功能的机构可收折隐藏于机体内的适当空间,使用时可由特殊制动元件,使其顺利展开;它不但具有多功能,而且使用时各运动功能的机构相互不干扰;同时收合迅速并可成一箱形体,因此移动使用或收藏十分方便,所占空间小。
文档编号A63B23/00GK2232300SQ9324479
公开日1996年8月7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17日
发明者张明士 申请人:张明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