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推力双用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00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推力双用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健身器有关,详细地说是指一种以配重块为阻尼的拉、推力双用健身器。
就已有技术所知,一般的运动健身器材诸如多动能健身器、健腿机、划船机…等,大都以弹簧、配重块、橡胶拉引片、油压缸…等机械式阻尼装置,来达成锻炼肌力、耐力的运动目的;惟上述各类机械式的阻尼装置、因机件构造复杂或是伴随噪音、弹性疲乏、材质老化等缺点,故需常调整、维修或更换该等阻尼装置,且由于常用阻尼装置仅针对某一特定训练目的而设计,如健胸、健腿…等,而无法搭配他种架体进行多方面的运动,其适用性实受限制;其次,操作者欲进行正反向的推、拉或抬、压动作时,往往需更换阻尼装置的位置,或变换人体的姿势,操作上相当不便。
因此,创作人以多年从事运动器材制造、设计的经验,特针对常用健身器材阻尼装置的构造潜心研究,才得有本实用新型改良案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一架体,一阻尼机构组成的拉、推力双用健身器,它整体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且机件作动时没有噪音,弹性疲乏,材质老化等缺点,其特殊的阻尼机构设计使操作者进行正反向的推、拉或抬、压动作时,不需变换人体的姿势,其阻尼机构可搭配各种架体使用而达成锻炼人体各部分肌肉的目的。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推力双用健身器,包含有一架体;一阻尼机构,其包含有一枢转轴,是枢设该架体中;一荷重臂,是固设于该枢转轴一侧,且该荷重臂臂身预定位置横设有一负重杆;一作动臂,是以可固定的方式枢设于该枢转轴另一侧,且该作动臂上设有一靠持部;借此,可将若干配重块套设于该负重杆上,使操作者抵于该靠持部时,可连带作动该荷重臂旋摆,以达运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其整体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且机件作动时没有噪音,弹性疲乏,材质老化等缺点,操作者进行正反向的推、拉或抬、压动作时,不需变换人体的姿势,其阻尼机构可搭配各种架体使用而达成锻炼人体各部分肌肉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
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拉、推力双用健身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架体10,是由一底架12、一靠腿组件14、一座持组件16及一支撑架18所组成;其中该底架12呈T字型,是由一后横杆121中央侧面固锁一纵杆123所组成,且该纵杆123自由端向上弯曲拱起设有一枢套部124;该靠腿组件14包含有一枢接管141是为一方形管件,管身纵向开设有数个定位孔142,前端则横向开设有一第一穿孔143,且该枢接管141靠近该第一穿孔143后方下端则焊设有可以分歧管144,其管身亦横向设有一第二穿孔145;其次,该靠腿组件14更包含有一两端套设软性套管146、147的第一靠腿杆148及第二靠腿杆149,恰可分别穿设于该第一穿孔143及该第二穿孔145中,供人体脚部踏置;装配时,是将该枢接管141穿设于该纵杆123的枢套部124中,并借由一穿设于该枢套部顶面的定位销125,穿置于某一定位孔142中,而固定并可调整该靠腿组件14于该底架12后端的位置(如
图1所示)。该底持组件16,是包含有一座面倾斜的座垫161,其下方设有一直杆162,杆身纵向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63;一座杆164,是为一空心的杆件,其底端是焊设于该纵杆123顶面,顶端则可供该直杆162穿设,并利用一穿设于该底杆164杆身上方的定位销165,穿置于该定位孔163中用以固定并可调整该座垫161于该底架12中的位置及高度;其次,该座杆164上方侧面尚横设有一配接管166;而该支撑架18,是包含有一横支撑杆181,其一端是固锁于该底架12纵杆123杆身侧边,用以配合该底架12承接地面及支撑其他构件,该横支撑杆181杆身顶面则固设有一主支撑杆182,其顶部设有一枢设部183,其内部有若干轴承(此处未显示),而该主支撑杆182杆身则横向设有一连接杆184,该连接杆184的自由端185则可固锁于该座杆164的配接管166上,至此可构成一完整的架体10;其次,该主支撑杆182杆身相对该连接杆184对侧上方则设有一穿孔186。
一阻尼机构20,是包含有一枢转轴21、一作动臂23、一荷重臂25及一挡止杆27;其中该枢转轴21一端是固设于一圆盘211中心,且该圆盘211盘面上环设有数个相隔预定距离的定位孔212,而该枢转轴21另一端轴面上则开设有一键槽213;该作动臂23是概呈L状,其底端设有一枢设部231,其内装设有若干轴承(此处未显示),该枢设部231上方则设有一定位孔232,可供一定位销233穿置,该作动臂23的另一端则形成一靠持部234,其上可穿设一软性的套管235,用以供人体靠抵之用;该荷重臂25,其底端横向突设有一负重杆251,是可供一防撞软垫253及若干圆盘型的配重块252穿设其中,其可借着一止滑件(此处未显示)套设于该配重块252的外侧,防止该荷重块252于运动的过程中轴向脱出;其次,该荷重臂25的顶端则设有一枢设部254;而该挡止杆27,是可穿设于该主支撑杆182的穿孔186中,且其上套设有一软性套管271。
上述的阻尼机构20装配时,是可先将作动臂23底端的枢设部231套设于该枢转轴21上,使该作动臂23可以该枢转轴21为支点自由旋摆,并利用该定位销233穿置于该圆盘211的某一定位孔212上,而固定该作动臂23的位置;其次,可将该枢转轴21穿置于该主支撑杆182顶端的枢设部183后,在穿置于该荷重臂25顶端的枢设部254中,并利用一固定键255打入该枢转轴21的键槽213中,结合该枢转轴21为该荷重臂25为一体,并且使该荷重臂25臂身可受该挡止杆27抵持,(如
图1所示),而完成整个装配工作。
以下就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及特点做一详尽的介绍请参阅图3,操作者可依自身的重量训练需要而决定套设多少配重块252于该负重杆251,并依自己的体型来调整该作动臂23插置于该圆盘211定位孔212的位置(如图3的A位置所示),此时操作者可以面向该靠腿组件14的方式坐于该座组件16的座垫161上,背部与该作动臂23的靠持部2 34紧贴,双脚掌分别踏置于该第二靠腿杆149左右两侧,使双脚背恰可勾置于该第一靠腿杆148左右两侧完成准备动作;然后,操作者可以背部的力量下压该作动臂23,以克服该荷重臂25及各该荷重块252的重量,使该荷重臂25可以该枢转轴21为支点而沿箭头B的方向旋摆,而锻炼操作者的背肌,并借着该配重块252自由落体旋摆回原点的特性,推动操作者往前回归原来的准备姿势(即,此时是以该荷重臂25为施力臂,而该作动臂2 3为受力臂),而间接运动腹肌,如此一来,操作者只要持续上述的压、抬动作即可适当地锻炼背肌及腹肌,而不用变换姿势;上述的姿势是以锻炼背肌为主腹肌为辅,若需针对腹肌锻炼时,只要操作者将该挡止杆27拔除,调整该作动臂23至C位置,再将该挡止杆27重新插设于该主支撑杆182的穿孔186中,使该荷重臂25臂身可重新受该挡止杆27的后侧面抵制,并使该作动臂23的靠持部234紧贴操作者的前胸部,则操作者可弯腰向前作动该荷重臂25沿箭头D的方向旋摆,而锻炼腹肌,并借着该配重块252回归原点的特性,推动操作者往后回到原来的姿势而间接锻炼背肌,且使该荷重臂25于回摆至原点时可受该挡止杆27抵持,避免回摆过度而使操作者倾斜或肌肉拉伤。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机构20可搭配不同的架体使用,以充分利用该阻尼机构20用来锻炼人体各部分的肌肉;如图所示,该第二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架体30,及一阻尼机构20;该架体30是包含有一工字型底架31,该底架31前横杆311顶面预定位置向上固设有一主支撑杆312,其顶端设有一枢接部313;而该底架31的纵杆314顶面则垂直延伸设有一座垫32,该座垫32的前方设有一可调整高低T型靠腿杆321,其后方则设有一可调整前后位置的背靠垫322;其次,一肘形杆件33,其一端是固锁于该主支撑杆312杆身后侧,另一端则跨设于该座垫32下方,且该肘形杆件33杆身预定位置分别向前突伸有一左、右握杆331,恰好位于该座垫32左、右侧略下方位置(右握杆图中未示);而该阻尼机构20,其整体构造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仿,装配于该架体30的方向亦相同,故在此沿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标号说明,且其详细结构、装配方式容不赘述。
上述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在使用时,如图4所示,首先可将该荷重臂25置于A位置(即抵靠于该挡止杆27前侧面),并使该作动臂23置于B位置(即约略与该荷重臂25平行),则操作者可座于该座垫32上,双腿膝窝置于该T型靠腿杆321左右侧顶面,并使双脚脚背勾置于该作动臂23靠持部234下方,双手握于各该该握杆331上而进行往上抬腿的往复运动以锻炼腿部肌肉;其次,可将该荷重臂25置于C位置(即抵靠于该挡止杆27后侧面),并调整该作动臂23的位置,利用该定位销233重新插置于该圆盘211的某一定位孔212中,固定该作动臂于D位置(即与该荷重臂25呈约90度夹角),则操作者可将双腿膝盖顶靠于该T型靠腿杆321左右两侧下方,并使双脚脚跟抵靠于该作动臂23靠持部234上方,双手握于各该握杆331上而进行向下压腿的往复运动以锻炼腿部肌肉。
请参阅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其包含有一架体40及一阻尼机构20;其中该架体40包含有一横置的工型底架41,该底架41的一较长横杆411顶面前后两侧分别向上斜伸设有一抵靠垫42及一座垫43,而该底架41的纵杆412顶面则设有一主支撑杆44,其顶端设有一枢设部441,且该主支撑杆44杆身侧面另横向设有一连接杆443与该抵靠垫43下方连接,用以组成一完整的架体40;而该阻尼机构20与前述的实施例结构相仿,是枢设于该主支撑杆44顶端枢设部441中,其作动臂2 3的靠持部234上穿套有一V型握杆238。
上述的第三实施例在使用时,如图5所示,可先将该荷重臂25置于A位置(即抵靠于该挡止杆27前侧面),并使该作动臂23置于B位置(与该荷重臂25约呈60度夹角),操作者可面对该V型握杆238座于该座垫43上,使双手肘部置于该抵靠垫42顶面,双手握于该V型握杆238上,向上拉抬该作动臂23以训练手部肌肉;其次,可将该荷重臂25置于一C位置(即抵靠于该挡止杆27后侧面),并重新利用该定位销233固定该作动臂23在一D位置(与该荷重臂25约呈150度夹角),双手同样握持于该V型握杆238上,向下拉引该作动臂23以训练手部肌肉。
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其包含有一架体50及一阻尼机构20;其中该架体30包含有一底架51,其顶面一侧设有一承载板52可供人体踩踏;一可伸缩的主支撑杆53,其底端是固设于该底架51顶面预定位置上,其顶端则设有一枢设部531,且该主支撑杆53上方两侧各设有一L型握杆533;而该阻尼机构20是枢设于该主支撑杆53顶端的枢设部531中,其整体构造与前述的实施例相仿,在此容不赘述;上述第四较佳实施例于使用时,可令操作者面对该荷重臂25方向站立于该承载板52上,使人大腿外侧与该作动臂23的靠持部234相抵靠,如此,操作者可以大腿侧向摆动,连带作动该荷重臂25旋摆,以达到训练腿部肌肉的目的;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至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方法拥有许多种实施态样,以训练人体各部分的肌肉,故可视操作方式操作者的体格、喜好来调整该作动臂23与该荷重臂25的相对位置,以符合操作者多方面的需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拉、推力双用健身器具有特殊地阻尼机构,使操作者进行正反向的拉、推或抬、压…等动作时,不需大幅改变人体姿势即可达成运动的目的,可搭配各种不同的架体,充分利用以因应人体各部位肌肉的训练需要,避免制造、仓储库存过多之困扰,且采用旋转对偶枢结的方式,枢设于架体中,故作动时可减少噪音,更无弹性疲乏、器材老化的缺点;综观本实用新型拉、推力双用健身器,其整体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更具有上述的优点,其实用性与改进毋庸置疑。
权利要求1.一种拉、推力双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架体;一阻尼机构,其包含有一枢转轴,是枢设该架体中;一荷重臂,是固设于该枢转轴一侧,且该荷重臂臂身预定位置横设有一负重杆;一作动臂,是以可固定的方式枢设于该枢转轴另一侧,且该作动臂上设有一靠持部;借此,可将若干配重块套设于该负重杆上,使操作者靠抵于该靠持部时,可连带作动该荷重臂旋摆,以达运动的目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推力双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该枢转轴一端固设有一圆盘,其盘面环设有数个定位孔,而该荷重臂对应各该定位孔位置设有一定位销,用以穿置于该圆盘的某一定位孔中而固定该作动臂的位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推力双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该阻尼机构更包含有一挡止杆,是固设于该架体中,杆身恰可与该荷重臂相抵。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推力双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该架体包含有一底架;一靠腿组件,是设于该底架前侧;一座垫,是突设于该底架顶面;一支撑架,是与该底架连结,其具有一主支撑杆,该主支撑杆顶端设有一枢设部,用以供该枢转轴穿设。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推力双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该架体包含有一底架;一底座,是突设于该底架顶面,其前方设有一T型靠腿杆,其后方则设有一背靠垫;一主支撑杆,是突设于该底架顶面,位于该底垫前侧方,其顶端设有一枢设部,用以供该枢转轴穿设。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推力双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该架体包含有一架体;一抵靠垫,是突设于该底架顶面;一座垫,是突设于该底架顶面,位于该抵靠垫后下方;一主支撑杆,是突设于该底架顶面,位于该抵靠垫前侧方,其顶端设有一枢设部,用以供该枢转轴穿设。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推力双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该阻尼机构更包含有一V型握杆,是套设于该作动臂的靠持部上,用以供人体手部握持。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推力双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该架体包含有一底架;一承载板,是设于底架顶面,用以供人体踏置;一主支撑杆,是突设于该底架顶面一侧,其顶端设有一枢设部,用以供该枢转轴穿设,且该主支撑杆上方两侧面各设有一握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需要品中的一种拉、推力双用健身器,包含有:一架体;一阻尼机构,其包含有:一枢转轴,是枢设该架体中;一荷重臂,是固设于该枢转轴一侧,且该荷重臂臂身预定位置横设有一负重杆;一作动臂,是以可固定的方式枢设于该枢转轴另一侧,且该作动臂上设有一靠持部;借此,可将若干配重块套设于该负重杆上,使操作者抵于该靠持部时,可连带作动该荷重臂旋摆,以达运动的目的。
文档编号A63B21/00GK2291168SQ9721436
公开日1998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6日
发明者陈聪达 申请人:众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