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健身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359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趣味健身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新颖的儿童车,是集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趣味健身儿童车。属生活日用品技术领域。
目前儿童车有多种,现就脚踏三轮儿童车而言,它是由车身,车座,前后轮及脚蹬组成。同时具有娱乐、健身功能。但几十年来变动不大,动作单调,健身效果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当前几十年一贯制的脚踏三轮儿童车做较大改进,加强其趣味性和保健功能。使儿童在游戏娱乐中陶冶心情,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趣味健身儿童车包括车身(主梁)1,车座2、前轴3、前轮4、操纵杆5、连杆6、后摆轴7、后轮8、手柄9、螺栓10、滑道11、转轴12和调整销13等组成。


图1为趣味健身儿童车主视图;图2为趣味健身儿童车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车身1是主梁,起连接、支撑其他部件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儿童车的安全性。车座2通过螺栓10连接在车身1上。前轮4和后轮8分别安装在前轴3和后摆轴7上,前后轮可在轴上自由转动。转轴12固结在前轴3上,使前轴3可相对于车身1转动。
车身1、操纵杆5、连杆6和后摆轴7组成一双摆杆机构,亦称驱动机构。人坐在车座2上,双脚蹬在前轴3上,双手握住操纵杆5上端的手柄9,和划船类似,腿向前蹬,身体后仰,上肢将操纵杆5向后拉。根据四杆机构-----双摆杆机构原理,连杆将带动后摆轴7相对车身1逆时针摆动。此时人有一个提臀的动作,使后摆轴7的压力减轻,而提臀时腿和脚对前轴3的压力增大,所以前轮4将基本固定不动,车身亦不动。只后轮8向前滚动。此阶段完成了运动的前半行程。
之后人上身前倾,上肢推动操纵杆5向前摆动,通过连杆6带动后摆轴7相对于车身1顺时针向后摆动。由于此时人的大腿处于瞬时松弛状态,人全身的压力作用主要集中在车后部,因此此时后轮8基本不动,只有前轮4向前滚动,并带动车身一起向前移动,完成运动的后半行程。
上述过程不断重复,小车就可在后轮、前轮间歇替换运动的过程中前进了。
图2俯视图中,人在驾驶小车时,双脚蹬在前轴3的两侧,如果两脚用力大小不同,将使前轴3通过转轴12相对车身1转动。从而改变小车前进方向。
车座2靠螺栓10固定在车身1上。将螺栓10松开,借助滑道11车座2可相对车身1在一定范围内前后移动调节,以适应不同的身高,使乘坐更舒适。
图2驱动机构中,调整销13是操纵杆5和连杆6的连接铰链。当调整销13将连杆6分别铰接于操纵杆5上的I、II、III孔时,相当于改变了双摇杆机构主动杆5上的摆杆OA的长度。也就调整了人上肢扳动操纵杆5用力的大小。以此控制人的锻炼力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脚踏三轮儿童车相比,突出了新颖性,健身实用性。车身的移动是由双摇杆机构控制,使前、后轮一停一动间歇滚动,十分新颖,由于后摆轴7的往复摆动,使车身1的后部一上一下,有骑在马上的感觉,增加了儿童的兴趣。而类似划船的动作,又需要上、下肢,腰部共同用力,协调配合,从而达到运动全身,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也训练了儿童大脑反映速度及协调指挥能力,又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
权利要求1.一种趣味健身儿童车,包括车身1、车座2、前轮4、后轮8、手柄9、操纵杆5等构件,其特征在于;车身1是主梁,起连接、支撑其他部件的作用;车座2通过螺栓10连接在车身1上;前轮4和后轮8分别安装在前轴3和后摆轴7上,前后轮可在轴上自由转动;转轴12固结在前轴3上,使前轴3可相对于车身1转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趣味健身儿童车,其特征在于车身1、操纵杆5、连杆6和后摆轴7构成双摆杆驱动机构。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趣味健身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前轴3、前轮4、转轴12和车身1构成转向机构。
专利摘要一种新颖的、集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趣味健身儿童车。包括车身(主梁)1,车座2、前轴3、前轮4、操纵杆5、连杆6、后摆轴7、后轮8、手柄9、螺栓10、滑道11、转轴12和调整销13等组成。车身1、操纵杆5、连杆6和后摆轴7组成一双摆杆机构,亦称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突出了新颖性,趣味健身功能。
文档编号A63B22/06GK2380477SQ9920479
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日
发明者沙立天 申请人:沙立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