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打棒儿的运动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93699阅读:来源:国知局
、得分式。
[0039]进攻一式:攻方人员利于支撑块15之后,手握木棒16,听到预备令后将其中一木棒16架于支撑块15顶部之间,在听到开始令后用手中的木棒16将放置在支撑块15上的木棒16撬向主阵地,然后将手中的木棒16架于支撑块15上。
[0040]进攻二式:预备命令后,攻方人员单手握两根木棒16,立于支撑块15与放置块14之间,开始令后,攻方人员将其中一木棒16抛出,并适时用另一木棒16将抛入空中的木棒16敲击向主阵地。
[0041]得分式:攻方人员在连过进攻一式、二式后,听到预备令便将一根木棒16架在放置块14上,木棒16前端7高昂后端8着地,开始令后用手中的木棒16敲击架于放置块14上木棒16的前端7,并在放置块14上的木棒16后端8离地之际用手中的木棒16向主阵地的方向敲击放置块14上的木棒16,并使放置块14上的木棒16朝向主阵地击出。
[0042]木棒16比赛长度单位设置为一根木棒16的长度为一尺。
[0043]量尺:分两种情况,一,进攻二式守方人员拦截失败,守方人员握住木棒16瞄准支撑块15投出,木棒16静止后若其近端跟支撑块15的距离小于一尺,则为反击成功,若距离等于或大于一尺,则判为反击失败,同时距离等于或大于一尺的由工作人员用木棒16量取其尺数并将余数舍去后记录,记录需累计;二,攻方人员在放置块14上的木棒16超越出位线12,则有裁判以木棒16近端在中轴线9上的垂足来测量尺数,余数舍去后记录,记录需累
i+o
[0044]木棒16正位,裁定正位:当进攻一式、二式在主阵地静止后,木棒16跟场地中轴线9垂直时称为木棒16正位,裁定正位方式为有裁判将木棒16以近端为准扶成木棒16正位。
[0045]生擒:攻方进攻一式、二式和得分式时,击出的木棒16未曾落地就被守方人员凌空接住。
[0046]攻断:分三种情况,一、进攻一式中支撑块15上的木棒16被守方人员的回击棒击落;二、进攻二式中回击棒与放置棒之间的间距小于一尺;三、得分式时放置块14上的木棒16被击落。
[0047]地蹦:飞入主阵地的进攻一式、二式和得分式时的木棒16,在触地后有蹦向空中的过程中被守方人员凌空接住,此时接棒人可以以此起点近跨三大步再回击。
[0048]进攻违规:(I)进攻一式、二式和得分式时,木棒16飞出边界线4或与边界线4搭接;(2)未经裁判下令,提前动作;(3)攻方人员阻挡守方人员反击视线或扰乱反击;(4)进攻二式时脚踩起始线11。若人员违反上述四项中任意一项,将立即失去本局继续进项资格,统称进项阻断。
[0049]进攻失机:(I)进攻一式、二式击出的木棒16落入出位线12内区域;(2)放置块14上的木棒16未能飞出起始线11外;(3)进攻一式、二式和得分式所击出的木棒16被守方人员生擒;(4)进攻一式、二式和得分式所击出的木棒16被守方人员攻断。
[0050]防守失利:(I)攻方人员击出的木棒16未能生擒;(2)慢棒无效:在木棒16前行即将停止或已基本停止时仍用肢体将其弄出界外或弄向近端;(3)持棒无效:在地蹦时已将木棒16生擒在手中再将其抛向界外或近端;(4)未能攻断。凡触及上述(1)、(2)、(3)项时,进入反击程序,其中:触及(I)项的可自由选择反击人员;触及(2)、(3)项的由当事队员反击。关于反击点规定:对(I)项以木棒16静止点为准;对(2)、(3)项以动作处为准。
[0051]距离:进攻一式、二式,击出的木棒16静止于主阵地上的距离,指该木棒16被裁定正位后,其延长线与中轴线9交点到支撑块15钱突点的距离。攻方人员击出的放置块14上的木棒16静止在有效区域内,其距离指经裁定正位后其延长线与中轴线9交点到放置块14突点的距离。
[0052]守方人员对裁定正位后的木棒16有权选择在其延长线上任何一点进行反击。
[0053]木棒16量度:守方人员在进攻二式反击木棒16静止于距离支撑块15较远的某处,则裁判可就另一木棒16从近端筋斗式反动量度,并将得数舍去余数后累计记录,若反击木棒16碰到底网,则给攻方加5尺;得分式击出的木棒16只要超出起始线11就视为有效,由裁判在中轴线9上量度。
[0054]撞高:即打满预先约定的标准尺数。
[0055](I)后攻方先撞高:直接有裁判宣告比赛结束和胜负方;
(2)先攻方先撞高:后攻方有权补打一局,若也为撞高,则有一下情况:第一,一人对一人,看最后一局超过的尺数,超过多的一方获胜;第二,多人对多人,看第几个打到撞高,人数少一方获胜;第三,人数一样时,看最后一局超过的尺数,多超方胜;第四,比赛双方人数不等时,为最后一局超过的尺数,多方胜;第五,以上结果若尺数也相同时,双方人数一样,一对一赛,第一次出现双方的尺数不一样时就宣告比赛结束,多的尺方获胜;双方人数不等时,继续比赛直至决出胜负或双方认定为平局。
[0056]通过开阔的场地设置,能够避免观众挤撞的情况,且能提高人们的健身效果,通过对道具的灵活运用,能够避免人们在竞技健身的时候,出现人员碰撞受伤的问题,通过简易道具的使用,能够节省场地配套设施的投入成本,进一步降低了场地的运营成本,使得提高了大众化健身效果。
[005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打棒儿的运动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打棒儿使用的特定场地,所述特定场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边界线,所述两边界线呈等腰梯形的斜边倾斜设置,所述特定场地上两边界线之间较宽的一端为前端、两边界线之间较窄的一端为后端,所述特定场地上设置有一中轴线,所述中轴线位于两边界线的中间位置,所述特定场地上设置有等间距的与中轴线垂直的测距线,所述特定场地的后端与测距线之间依次平行设置有起始线和出位线,所述中轴线上且位于后端与起始线之间设置有放置块,所述特定场地上还设置有一对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后端与放置块之间,且相对于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棒儿的运动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界线包括内边线和外边线,所述两内边线之间为内场地,所述两外边线之间为外场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打棒儿的运动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场地外侧套设有工作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棒儿的运动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为端面呈等腰二角形的二棱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棒儿的运动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为端面呈直角梯形设置的四棱柱,所述支撑块相互对应的一侧表面为直角平行面。
6.一种打棒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相同形状、大小的表面光滑的木棒,所述木棒为两端直径不同,所述木棒的两端端面呈圆弧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打棒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棒的长度为25-35厘米,所述木棒直径较大的一端直径为2.5-3.5厘米、直径较小的一端直径为2.2-3.2厘米。
8.—种打棒儿及其运动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木棒置于两支撑块上,另一木棒位于两支撑块之间、并朝向特定场地的前端方向敲击置于支撑块上的木棒,置于支撑块上的木棒落入特定场地内。
9.一种打棒儿及其运动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木棒倾斜置于放置块上且倾斜朝向地面的一端靠近特定场地的前端,另一木棒敲击置于放置块上的木棒,置于放置块上的木棒朝向远离地面的方向与放置块分离后,用于敲击的木棒朝向前端的方向敲击与放置块分离的木棒,与放置块分离的木棒朝向特定场地的前端移动,并落入特定场地的测距线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打棒儿及其运动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者进入特定场地的测距线区域,并位于落入特定场地内的木棒处,使用者将一木棒抛入空中,另一木棒朝向特定场地的后端敲击抛入空中的木棒,抛入空中的木棒朝向特定场地的后端移动,并落入靠近放置块的特定场地区域内。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打棒儿的运动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打棒儿使用的特定场地,特定场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边界线,两边界线呈等腰梯形的斜边倾斜设置,特定场地上两边界线之间较宽的一端为前端、两边界线之间较窄的一端为后端,特定场地上设置有一中轴线,中轴线位于两边界线的中间位置,特定场地上设置有等间距的与中轴线垂直的测距线,特定场地的后端与测距线之间依次平行设置有起始线和出位线,中轴线上且位于后端与起始线之间设置有放置块,特定场地上还设置有一对支撑块,支撑块位于后端与放置块之间,且相对于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打棒儿的运动场为人们提供了开阔的运动空间,起到了高效率的健身效果。
【IPC分类】A63C19-00
【公开号】CN104815433
【申请号】CN201510205642
【发明人】邱陶
【申请人】邱陶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