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拾捡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2020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乒乓球拾捡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乒乓球拾捡器。
【背景技术】
[0002]乒乓球运动员及乒乓球运动爱好者,在打乒乓球的练习阶段时,都会需要不断地拍打数个兵兵球来进行练习,就会致使兵兵球散落一地;如果没有一个有效、快捷、方便的拾捡收集装置来捡球,就得需要一个一个的用手弯腰去拾取,这样导致拾捡起来很麻烦、不方便。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出现过一种乒乓球捡球器,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320526770.0,一种新型乒乓球捡球器,其是由网袋及提携杆组成,网袋的内壁底部设有筒形空心插座,筒形空心插座的侧壁设有插销孔;提携杆的一端侧壁设有凸起的弹力插销,弹力插销大小与插销孔相对应设置,提携杆为内部空心杆。本实用新型所述提携杆和筒形空心插座是通过弹力插销连接固定的,所以本实用新型不能够调节、改变提携杆的长度,这样会导致使用时不方便;由于每个人的高矮不同,在使用捡球器捡球时,个子矮的使用短一点的提携杆即很方便,个子高的使用长一点的提携杆即很方便。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现有乒乓球捡球器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乒乓球拾捡器;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拾球有效、快捷、轻便;而且还实现了提拉部分可拆卸、方便使用和携带的优点,最主要的是提拉部分长度还可以调节。
[000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乒乓球拾捡器,包括球筒、第一提拉杆和第二提拉杆,其结构要点是:所述第一提拉杆和第二提拉杆均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球筒与第二提拉杆纵向相切连接,所述第二提拉杆底端不低于所述球筒底端;在所述第一提拉杆的顶端设置有握柄,在所述第一提拉杆上分布设置有第一螺孔,在所述第二提拉杆上分布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相应设置;所述第一提拉杆嵌入第二提拉杆中并通过所设置的螺杆穿过对应设置的第二螺孔和第一螺孔固定;
[0007]所述球筒的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成开口结构,在所述球筒内部底端平行分布设置有弹力绳,所述每根弹力绳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间距的大小自然状态下设置成小于乒乓球的直径。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球筒、第一提拉杆和第二提拉杆均采用塑料材质。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力绳采用胶乳胶带。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乒乓球拾捡器,提拉部分由第一提拉杆和第二提拉杆连接组成,并且在第一提拉杆和第二提拉杆上均设置有相应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并通过螺杆固定;这样可以通过调换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对应的位置来调节提拉部分的总长度,解决了由于人的高矮不一造成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12]2、本实用新型所述球筒内部底端平行分布设置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采用胶乳胶带;在拾球时通过两两弹力绳之间的横向扩张,增大两弹力绳间的间距来达到拾球的目的,乒乓球被拾捡到球筒内后,弹力绳重新恢复到自然间矩,使球筒内的乒乓球不能掉落出来,解决了弯腰拾球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乒乓球拾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记:1为握柄、2为第一提拉杆、3为螺杆、4为第一螺孔、5为第二螺孔、6为第二提拉杆、7为间距、8为弹力绳、9为球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乒乓球拾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球筒9、第一提拉杆2和第二提拉杆6,其结构要点是:所述第一提拉杆2和第二提拉杆6均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球筒9与第二提拉杆6纵向相切连接,所述第二提拉杆6底端不低于所述球筒9底端;在所述第一提拉杆2的顶端设置有握柄I,在所述第一提拉杆2上分布设置有第一螺孔4,在所述第二提拉杆6上分布设置有第二螺孔5,所述第一螺孔4和第二螺孔5相应设置;所述第一提拉杆2嵌入第二提拉杆6中并通过所设置的螺杆3穿过对应设置的第二螺孔5和第一螺孔4固定;
[0016]所述球筒9的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成开口结构,在所述球筒9内部底端平行分布设置有弹力绳8,所述每根弹力绳8之间设置有间距7 ;所述间距7的大小自然状态下设置成小于乒乓球的直径。
[0017]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换第一螺孔4和第二螺孔5对应的位置来调节提拉部分的总长度;在拾球时通过两两弹力绳8之间的横向扩张,增大两弹力绳8间的间距7来达到拾球的目的,乒乓球被拾捡到球筒9内后,弹力绳8重新恢复到自然间矩7,使球筒9内的乒乓球不能掉落出来。
[0018]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首先手持握柄1,然后将球筒9底端的弹力绳8之间所设置的间距7对准兵乓球,进行轻轻按压,即可以使乒乓球进入球筒9内。
[0019]本实用新型所述球筒9、第一提拉杆2和第二提拉杆6均采用塑料材质;而且所述第一提拉杆2和第二提拉杆6均设置为空心结构;具有提取轻便的效果。所述弹力绳8采用胶乳胶带;具有伸长率大、回弹性好、价格低、使用方便等特点。
[002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乒乓球拾捡器,包括球筒(9)、第一提拉杆(2)和第二提拉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拉杆(2)和第二提拉杆(6)均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球筒(9)与第二提拉杆(6)纵向相切连接,所述第二提拉杆(6)底端不低于所述球筒(9)底端;在所述第一提拉杆(2)的顶端设置有握柄(I),在所述第一提拉杆(2)上分布设置有第一螺孔(4),在所述第二提拉杆(6)上分布设置有第二螺孔(5),所述第一螺孔(4)和第二螺孔(5)相应设置;所述第一提拉杆(2)嵌入第二提拉杆¢)中并通过所设置的螺杆(3)穿过对应设置的第二螺孔(5)和第一螺孔(4)固定;所述球筒(9)的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成开口结构,在所述球筒(9)内部底端平行分布设置有弹力绳(8),所述每根弹力绳(8)之间设置有间距(7);所述间距(7)的大小自然状态下设置成小于乒乓球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拾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筒(9)、第一提拉杆(2)和第二提拉杆(6)均采用塑料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拾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绳(8)采用胶乳胶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乒乓球拾捡器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拾球有效、快捷、轻便;而且还实现了提拉部分可拆卸、方便使用和携带的优点,最主要的是提拉部分长度还可以调节。本实用新型包括球筒、第一提拉杆和第二提拉杆;所述第一提拉杆和第二提拉杆均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球筒与第二提拉杆纵向相切连接,所述第二提拉杆底端不低于所述球筒底端;在所述第一提拉杆的顶端设置有握柄,在所述第一提拉杆上分布设置有第一螺孔,在所述第二提拉杆上分布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相应设置;所述第一提拉杆嵌入第二提拉杆中并通过所设置的螺杆穿过对应设置的第二螺孔和第一螺孔固定;在所述球筒内部底端平行分布设置有弹力绳,每根弹力绳之间设置有间距。
【IPC分类】A63B47-02
【公开号】CN204428730
【申请号】CN201520117486
【发明人】李腾宇
【申请人】李腾宇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