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辅助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3832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辅助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健身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引体向上作为学生必须学习和考核的体育项目之一,越来越受到师生重视。为了更好地进行训练,现已有多种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不同的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各具特色,但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器械高度训练难度不易调整,使用不安全,操作不便利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构简单,器械高度训练难度易调整,使用安全,操作便利的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设有底座、踏板、连板机构和拉簧组;
[0006]所述连板机构为呈菱形的双二连板机构,双二连板机构的左右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左右两侧均设有上下2个连板,连板的结构为板状结构,2个连板之间为铰接,左右两侧的上连板均与所述踏板铰接,左右两侧的下连板均与所述底座铰接,拉簧组设有至少2根拉簧,各拉簧的一端均设于连板机构右侧的上下2个连板之间的铰接轴上,各拉簧的另一端均与连板机构左侧的上连板活动连接。
[0007]所述底座可为板状底座。
[0008]所述底座上最好设有踏板最低高度调整档位装置,踏板最低高度调整档位装置呈左右对称设置,设有档位槽片和档位杆,档位杆置于档位槽片的档位槽中。
[0009]所述拉簧组的数量一般可配设2?8根。
[0010]所述左侧上连板最好设有平行的纵向通槽阵列,所述各拉簧的另一端均分别与I条纵向通槽活动连接。
[0011]所述底座与踏板之间最好设有安全带卷收装置。
[0012]所述底座上最好设有缓冲助力弹簧组,缓冲助力弹簧组可设4根缓冲助力弹簧,以底座中心为基准,4根缓冲助力弹簧对称设于底座上,各缓冲助力弹簧的一端设于底座上,各缓冲助力弹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2根缓冲助力弹簧的自由端斜向面对连板机构左侧的下连板,另2根缓冲助力弹簧的自由端斜向面对连板机构右侧的下连板。
[0013]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4]1.使用时,人站上踏板。踏板在人体自重力作用下使拉簧张开,拉簧存在内收作用力,拉簧的内收作用力可为人体提供向上的辅助力。拉簧组的拉簧数量可增加或减少,这样一方面可满足不同体重训练者的需要,另一方面可通过逐步减少弹力,最终达到有效确保训练者负重,使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增强体能,最终脱离对装置的依赖。调整时可将拉簧与左侧上连板活动连接的一端拉起,顺着上连板所开设的纵向通槽(移动槽)上移至上连板的最上端,也可通过拆卸拉簧以减少储能,需要增加弹力则相反操作。这样训练者可通过调整弹簧的数量或位置来适应负重原则,从而与自身的训练难度(训练强度)匹配,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为今后完全脱离辅助装置打下基础。
[0015]2.由于本实用新型可设有踏板最低高度调整档位装置,踏板起始高度(踏板下沉至最低高度)的调节将关系到训练者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训练,确保训练者在运动过程中脚不离踏板,防止出现踩空现象。训练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伸臂高度与单杠高度的差来调整设于底座上的踏板最低高度调整档位,当档位杆置于靠内档位槽时,可使起始高度提高,档位杆置于靠外档位槽时,可降低起始高度。
[0016]3.由于在起步阶段力矩最小,当拉簧少时很有可能出现弹不起来的情况,同时在下降的时候操作不当会出现过快降落,使练习者产生失重感觉,同时可能伤害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在底座上加装4条缓冲(托举助力)弹簧,从而解决这二个问题。
[0017]4.为防止训练者操作不当,使装置突然弹起伤人,在装置上可安装一套安全带卷收装置,该安全带卷收装置能够在装置突然弹起2?3厘米距离内就使踏板锁止。
[0018]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训练强度易调整,安全性也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左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见图1和2,本实施例所述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设有底座1、踏板2、连板机构、拉簧组(设有8根拉簧)、踏板最低高度调整档位装置、安全带卷收装置6和缓冲助力弹簧组(设有4根缓冲助力弹簧7)。
[0022]所述连板机构为呈菱形的双二连板机构,双二连板机构的左右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左右两侧均设有上下2个连板31和32,连板的结构为板状结构,上下2个连板31与32之间为铰接,左右两侧的上连板31均与所述踏板2铰接,左右两侧的下连板32均与所述底座I铰接。拉簧组设有8根拉簧41 (图1中只画出I根),8根拉簧41的一端均设于连板机构右侧的上下2个连板31与32之间的铰接轴上,8根拉簧41的另一端均与连板机构的左侧上连杆31活动连接,所述连板机构左侧的上连板31设有平行的8条纵向通槽311,所述8根拉簧41的另一端均与I条纵向通槽311活动连接,可沿纵向通槽311上下移动。
[0023]所述底座I为板状底座。底座I上设踏板最低高度调整档位装置,踏板最低高度调整档位装置呈左右对称设置,设有前后2片档位槽片51和档位杆52,档位杆52置于档位槽片51的其中I个档位槽中。
[0024]所述安全带卷收装置6设于底座I与踏板2之间。安全带卷收装置6的卷筒设于底座I上,安全带卷收装置6的皮带环设于踏板2底部。
[0025]所述缓冲助力弹簧组的4根缓冲助力弹簧7对称设于底座I上,各缓冲助力弹簧7的一端设于底座I上,各缓冲助力弹簧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2根缓冲助力弹簧7的自由端斜向面对连板机构左侧的下连板32,另2根缓冲助力弹簧7的自由端斜向面对连板机构右侧的下连板32。
【主权项】
1.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底座、踏板、连板机构和拉簧组; 所述连板机构为呈菱形的双二连板机构,双二连板机构的左右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左右两侧均设有上下2个连板,连板的结构为板状结构,2个连板之间为铰接,左右两侧的上连板均与所述踏板铰接,左右两侧的下连板均与所述底座铰接,拉簧组设有至少2根拉簧,各拉簧的一端均设于连板机构右侧的上下2个连板之间的铰接轴上,各拉簧的另一端均与连板机构左侧的上连板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板状底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踏板最低高度调整档位装置,踏板最低高度调整档位装置呈左右对称设置,设有档位槽片和档位杆,档位杆置于档位槽片的档位槽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组的数量为2?8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板机构左侧的上连板设有平行的纵向通槽阵列,所述各拉簧的另一端均分别与I条纵向通槽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踏板之间设有安全带卷收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缓冲助力弹簧组,缓冲助力弹簧组设4根缓冲助力弹簧,以底座中心为基准,4根缓冲助力弹簧对称设于底座上,各缓冲助力弹簧的一端设于底座上,各缓冲助力弹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2根缓冲助力弹簧的自由端斜向面对连板机构左侧的下连板,另2根缓冲助力弹簧的自由端斜向面对连板机构右侧的下连板。
【专利摘要】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辅助装置,涉及体育健身器械。提供一种机构简单,器械高度训练难度易调整,使用安全,操作便利的可调节训练难度的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设有底座、踏板、连板机构和拉簧组;所述连板机构为呈菱形的双二连板机构,双二连板机构的左右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左右两侧均设有上下2个连板,连板的结构为板状结构,2个连板之间为铰接,左右两侧的上连板均与所述踏板铰接,左右两侧的下连板均与所述底座铰接,拉簧组设有至少2根拉簧,各拉簧的一端均设于连板机构右侧的上下2个连板之间的铰接轴上,各拉簧的另一端均与连板机构左侧的上连板活动连接。
【IPC分类】A63B23-02, A63B21-02, A63B23-12
【公开号】CN204447133
【申请号】CN201520121964
【发明人】李沛琦, 王林祺榕, 钱永昌
【申请人】厦门外国语学校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