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积木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93067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20脱离于开口 12的方向倾斜,同样能够第一阻挡侧壁131阻挡第二阻挡侧壁211朝盖体20脱离于开口 12的方向移动,在此不再赘述。
[0030]再者,卡合凸块21靠近壳体10的一端开设有一避让侧壁212,避让侧壁212朝盖体20脱离于开口 12的方向倾斜,从而在将盖体20沿图7中箭头Y所指的方向插入壳体10的开口 12处时,通过避让侧壁212来顶推开口 12的侧壁向外弹性弯曲变形来扩大开口 12的口径,从而允许盖体20连带卡合凸块21 —起朝插入壳体10的方向移动,直至卡合凸块21对位于所对应的卡合凹槽13,则在开口 12之侧壁的弹性恢复作用下,使得卡合凹槽13卡合于卡合凸块21,结构合理,使得盖体20插入壳体10的开口 12处的操作更为顺畅便捷。较优者,在本实施例中,卡合凹槽13还具有一与避让侧壁212相互平行且抵触于避让侧壁212的倾斜侧壁133,从而能够阻挡避让侧壁212朝盖体20插入壳体10的方向或朝垂直盖体20插入壳体10的方向移动,以防止卡合凸块21卡合于卡合凹槽13时发生松动,使得盖体20固定连接于壳体10开口 12处的结构更为稳定牢靠,结构更为合理。
[0031 ] 较优者,在本实施例中,卡合凹槽13远离盖体20的侧壁形成一第三阻挡侧壁132,卡合凸块21靠近壳体10的侧壁形成一第四阻挡侧壁213,卡合凸块21卡合于卡合凹槽13时,第三阻挡侧壁132抵触于第四阻挡侧壁213。则通过第三阻挡侧壁132对第四阻挡侧壁213的阻挡,即可实现阻挡盖体20过度插入到中空结构11内,结构更为合理,使得盖体20与壳体10的固定连接更为安全可靠。且,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阻挡侧壁213与避让侧壁212通过一弧面结构过渡连接,使得盖体20插入壳体10的开口 12处的操作更为顺畅便捷,结构更为合理,但并不以此为限。
[0032]较优者,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积木件100还包括一挡板30,壳体10朝中空结构11内凸伸有支撑台阶14,挡板30远离盖体20的一侧抵触于支撑台阶14,挡板30靠近盖体20的一侧抵触于盖体20,S卩,在卡合凸块21卡合于所对应的卡合凹槽13时,挡板30即可夹紧固定于支撑台阶14与盖体20之间,则通过挡板30更进一步地阻挡盖体20过度插入到中空结构11内,结构更为合理,使得盖体20与壳体10的连接组合操作更为安全可靠。
[0033]较优者,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0靠近壳体10的一端形成有朝靠近壳体10的方向呈逐渐缩小的导引部22,以方便导引盖体20插入壳体10的开口 12,结构更为合理,操作更为顺畅方便。
[0034]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具有第一插接部(图中未标注),盖体20远离壳体10的一侧具有第二插接部(图中未标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呈可相互插接或相互脱离的配合结构,从而方便一组合式积木件100的第一插接部与另一组合式积木件100的第二插接部相互插接或相互脱离,使得两个组合式积木件100实现连接固定或脱离。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为凸伸于所述壳体10的插接凸柱15,第二插接部为凹陷形成于盖体20的插接凹槽23,且插接凹槽23的侧壁朝插接凹槽23中部凸伸有至少三个呈弧面结构的抵触部231,且抵触部231沿插接凹槽23的圆周方向分布,一组合式积木件100的插接凸柱15与另一组合式积木件100的插接凹槽23相互插接时,抵触部231共同夹紧抵触插接凸柱15的侧壁,使得插接凸柱15夹紧固定于插接凹槽23内,以将两个组合式积木件100相互插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合理。且,在本实施例中,插接凸柱15的端部及插接凹槽23的槽口处均形成有倒圆角结构,使得一组合式积木件100的插接凸柱15与另一组合式积木件100的插接凹槽23相互插接操作更为顺畅方便,当然,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的具体插接配合结构并不以此为限,在此不再赘述。
[0035]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积木件100之盖体20与壳体10连接组合的操作原理作详细说明:首先,将挡板30沿图7中箭头Y所指的相反方向放置于支撑台阶14,将盖体20的导引部22对位于壳体10的开口 12处,即可沿图7中箭头Y所指的相反方向将盖体20按压插入壳体10的开口 12,则通过避让侧壁212顶推开口 12的侧壁向外弹性弯曲变形来扩大开口 12的口径,从而允许盖体20连带卡合凸块21 —起朝插入壳体10的方向移动,直至卡合凸块21对位于所对应的卡合凹槽13,则在开口 12之侧壁的弹性恢复作用下,使得卡合凹槽13卡合于卡合凸块21,即可实现盖体20固定连接于壳体10,从而完成盖体20与壳体10连接组合的操作。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积木件100的壳体10呈中空结构11并具有一开口 12,壳体10于开口 12处具有第一锁合部,盖体20具有第二锁合部,盖体20插置于开口 12处,且盖体20的外轮廓与开口 12的内轮廓相互配合,第一锁合部与第二锁合部相互卡合配合并阻挡盖体20脱离于开口 12。从而在将盖体20连接组合于壳体10时,仅需将盖体20插置于壳体10的开口 12处,直至使第二锁合部卡合于第一锁合部,即可将盖体20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10,从而使得壳体10与盖体20的连接组合仅需通过操作者徒手操作即可完成,取代了传统的焊接固定方式,无需专用的焊接工具,工艺要求低,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大大降低,操作更为简单快捷,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进而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第二锁合部一旦卡合于第一锁合部,即可通过第一锁合部与第二锁合部相互卡合配合的结构,使得盖体20无法脱离于壳体10的开口 12,从而将盖体20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10,使得壳体10与盖体20连接组合的合格率大大提高,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积木件100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防止盖体20从壳体10脱离。
[003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盖体,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并具有一开口,所述壳体于所述开口处具有第一锁合部,所述盖体具有第二锁合部,所述盖体插置于所述开口处,且所述盖体的外轮廓与所述开口的内轮廓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锁合部与所述第二锁合部相互卡合配合并阻挡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部及所述第二锁合部中的一者为卡合凸块,所述第一锁合部及所述第二锁合部中的另一者为卡合凹槽,且所述卡合凸块与所述卡合凹槽呈相互卡合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部为沿垂直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凹陷形成于开口侧壁的卡合凹槽,所述第二锁合部为沿垂直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向外凸伸形成于所述盖体侧壁的卡合凸块,所述卡合凸块与所述卡合凹槽相互卡合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凹槽靠近所述盖体的侧壁形成一第一阻挡侧壁,所述卡合凸块远离所述壳体的侧壁形成一第二阻挡侧壁,所述卡合凸块卡合于所述卡合凹槽时,所述第一阻挡侧壁抵触于所述第二阻挡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侧壁及所述第二阻挡侧壁均垂直于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或均朝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倾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凸块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一避让侧壁,所述避让侧壁朝所述盖体脱离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倾斜。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凹槽远离所述盖体的侧壁形成一第三阻挡侧壁,所述卡合凸块靠近所述壳体的侧壁形成一第四阻挡侧壁,所述卡合凸块卡合于所述卡合凹槽时,所述第三阻挡侧壁抵触于所述第四阻挡侧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有朝靠近所述壳体的方向呈逐渐缩小的导引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挡板,壳体朝所述中空结构内凸伸有支撑台阶,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盖体的一侧抵触于所述支撑台阶,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盖体的一侧抵触于所述盖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积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盖体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呈可相互插接或相互脱离的配合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积木件,包括壳体及盖体,壳体呈中空结构并具有一开口,壳体于开口处具有第一锁合部,盖体具有第二锁合部,盖体插置于开口处,且盖体的外轮廓与开口的内轮廓相互配合,第一锁合部与第二锁合部相互卡合配合并阻挡盖体脱离于开口。仅需将盖体插置于壳体的开口处,直至使第二锁合部卡合于第一锁合部,即可将盖体牢固可靠的固定连接于壳体,从而使得壳体与盖体的连接组合仅需通过操作者徒手操作即可完成,取代了传统的焊接固定方式,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低,操作更为简单快捷,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进而减少生产成本;而且壳体与盖体连接组合的合格率大大提高,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盖体从壳体脱离。
【IPC分类】A63H33-08
【公开号】CN204502408
【申请号】CN201520036571
【发明人】林嘉彦, 封亚平
【申请人】龙门县佳茂聚氨酯橡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