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1438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用在羽毛球运动中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
【背景技术】
[0002]羽毛球运动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小型球类运动,它一方面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竞技性比赛项目,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项普及型很强、老少皆宜的活动,既能强身健体,又充满乐趣。无论是从事竞技性运动,还是从事一般性的大众健身活动都需要在场上不停地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击球。因此,青年男女经常进行羽毛球锻炼,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培养不怕困难,不甘心落后,顽强的拼搏精神,从而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0003]随着羽毛球运动的普及,目前可使用的羽毛球场馆已经不能满足更多参与者,羽毛球爱好者会更多的利用适当的场地进行羽毛球运动,方便这类人群打羽毛球是各品牌的研发方向之一。现有的羽毛球网柱一般是由配重、立杆、外壳等组成,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569381U公开的一种羽毛球网架,但此类网柱组装麻烦、移动困难,造成以上参与者打球的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简单、移动方便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柱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柱,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立杆,两个立杆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羽毛球网,两个立杆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底杆,底杆的端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立杆、底杆和支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组件,立杆和支撑杆可绕连接组件转动,以与底杆折叠在一起。
[0007]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的优点在于:采用可收缩和旋钮固定的方式,其交叉处采用可折叠方式,在使用过程中,网柱可以伸长至最大并固定,在使用完成后,可收缩立杆并折叠装包,从而实现网柱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的使用状态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的折叠状态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的局部放大图一;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的局部放大图二 ;
[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的局部放大图三;
[001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的局部放大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柱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立杆1,两个立杆I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羽毛球网2,两个立杆I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底杆3,底杆3的端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4。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通过底杆3和支撑杆4的设置形式,可使网柱牢固地放置在地面上,无需设置配重等结构。
[0016]进一步,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中立杆1、底杆3和支撑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组件5,立杆I和支撑杆4可绕连接组件5转动,以与底杆3折叠在一起,以方便羽毛球网柱的收折、移动和存放等。
[0017]进一步,如图3所示,连接组件5包括底杆连接孔51和立杆转动槽52,底杆连接孔51和立杆转动槽52相互交叉设置。其中,底杆3的端部可插接到连接组件5上的底杆连接孔51中,立杆I的底部可插接到连接组件5上的立杆转动槽52中,且立杆转动槽52上远离底杆连接孔51的一侧形成有立杆转动开口,立杆I可沿立杆转动槽52上的立杆转动开口转动,以与底杆3折叠在一起。此外,底杆3的端部与连接组件5上的底杆连接孔51通过枢轴54固定,立杆I的底部与连接组件5上的立杆转动槽52通过枢轴54连接,立杆I可绕枢轴54在连接组件5上的立杆转动槽52中转动。应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底杆连接孔51和立杆转动槽52相互垂直设置,立杆I可绕枢轴54并沿立杆转动槽52上的立杆转动开口转动270°后与底杆3折叠在一起。
[0018]进一步,如图4所示,连接组件5上底杆连接孔5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转动槽53,支撑杆转动槽53与底杆连接孔51和立杆转动槽52相互交叉设置。其中,支撑杆4的端部可插接到连接组件5上的支撑杆转动槽53中,且支撑杆转动槽53上靠近底杆连接孔51的一侧形成有支撑杆转动开口,支撑杆4可沿支撑杆转动槽53上的支撑杆转动开口转动,以与底杆3折叠在一起。此外,支撑杆4的端部与连接组件5上的支撑杆转动槽53通过枢轴54连接,支撑杆4可绕枢轴54在连接组件5上的支撑杆转动槽53中转动。应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支撑杆转动槽53与底杆连接孔51和立杆转动槽52相互垂直设置,支撑杆4可绕枢轴54并沿支撑杆转动槽53上的支撑杆转动开口转动90°后与底杆3折叠在一起。
[0019]进一步,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杆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弯折组件6,底杆3可从弯折组件6处弯折,以使底杆3两端的立杆I和支撑杆4可折叠在一起。此外,底杆3的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连接套筒7,连接套筒7可套设在底杆3中间位置处的弯折组件6外侧,以便在使用时可保持底杆3的平直。
[0020]进一步,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立杆1、底杆3和/或支撑杆4是由多根短杆8组接而成。其中,短杆8为中空结构,相邻短杆8中的其中一个短杆的外径小于另外一个短杆的内径,相邻短杆8可插接在一起,而且相邻短杆8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锁紧组件9,通过锁紧组件9可调节相邻短杆8之间的插入深度,进而改变立杆1、底杆3和/或支撑杆4的长度,方便使用及收折。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紧组件9可采用本领域中常用的锁紧结构。
[0021]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采用可收缩和旋钮固定的方式,其交叉处采用可折叠方式,在使用过程中,网柱可以伸长至最大并固定,在使用完成后,可收缩立杆并折叠装包,从而实现网柱的便携性。
[0022]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立杆(I),两个立杆(I)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羽毛球网(2),两个立杆(I)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底杆(3),底杆(3)的端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4),立杆(1)、底杆(3)和支撑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组件(5),立杆⑴和支撑杆⑷可绕连接组件(5)转动,以与底杆(3)折叠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5)包括底杆连接孔(51)和立杆转动槽(52),底杆连接孔(51)和立杆转动槽(52)相互交叉设置,底杆(3)的端部可插接到连接组件(5)上的底杆连接孔(51)中,立杆(I)的底部可插接到连接组件(5)上的立杆转动槽(52)中,立杆转动槽(52)上远离底杆连接孔(51)的一侧形成有立杆转动开口,立杆(I)可沿立杆转动槽(52)上的立杆转动开口转动,以与底杆(3)折叠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其特征在于,底杆(3)的端部与连接组件(5)上的底杆连接孔(51)通过枢轴(54)固定,立杆(I)的底部与连接组件(5)上的立杆转动槽(52)通过枢轴(54)连接,立杆(I)可绕枢轴(54)在连接组件(5)上的立杆转动槽(52)中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5)上底杆连接孔(5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转动槽(53),支撑杆转动槽(53)与底杆连接孔(51)和立杆转动槽(52)相互交叉设置,支撑杆(4)的端部可插接到连接组件(5)上的支撑杆转动槽(53)中,支撑杆转动槽(53)上靠近底杆连接孔(51)的一侧形成有支撑杆转动开口,支撑杆(4)可沿支撑杆转动槽(53)上的支撑杆转动开口转动,以与底杆(3)折叠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其特征在于,支撑杆(4)的端部与连接组件(5)上的支撑杆转动槽(53)通过枢轴(54)连接,支撑杆(4)可绕枢轴(54)在连接组件(5)上的支撑杆转动槽(53)中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其特征在于,底杆(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弯折组件¢),底杆(3)可从弯折组件(6)处弯折,以使底杆(3)两端的立杆(I)和支撑杆(4)可折叠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其特征在于,底杆(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套筒(7),连接套筒(7)可套设在底杆(3)中间位置处的弯折组件(6)外侧,以保持底杆⑶的平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其特征在于,立杆(1)、底杆(3)和/或支撑杆(4)由多根短杆(8)组接而成,短杆(8)为中空结构,且相邻短杆(8)中的其中一个短杆的外径小于另外一个短杆的内径,相邻短杆(8)插接在一起,连接处设置有锁紧组件(9),通过锁紧组件(9)可调节相邻短杆⑶之间的插入深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柱,该羽毛球网柱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立杆(1),两个立杆(1)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羽毛球网(2),两个立杆(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底杆(3),底杆(3)的端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4),立杆(1)、底杆(3)和支撑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组件(5),立杆(1)和支撑杆(4)可绕连接组件(5)转动,以与底杆(3)折叠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柱采用可收缩和旋钮固定的方式,其交叉处采用可折叠方式,在使用过程中,网柱可以伸长至最大并固定,在使用完成后,可收缩立杆并折叠装包,从而实现网柱的便携性。
【IPC分类】A63B61-02
【公开号】CN204601542
【申请号】CN201520152513
【发明人】韩伟
【申请人】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